[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175265U -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5265U
CN214175265U CN202120062740.3U CN202120062740U CN214175265U CN 214175265 U CN214175265 U CN 214175265U CN 202120062740 U CN202120062740 U CN 202120062740U CN 214175265 U CN214175265 U CN 214175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circuit
resistor
voltage
sensitiv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27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山
郭中高
关惠珊
姚飞
刘得付
蓝仟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ffles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ffles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ffles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ffles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627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5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5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5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属于湿度监控技术领域。所述湿度报警电路包括分压检测电路、基准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和报警电路。分压检测电路包括湿敏元件,湿敏元件的电压随着湿敏元件所处环境的湿度变化。基准电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比较放大电路用于判断湿敏元件的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并当湿敏元件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控制报警电路报警。该湿度报警电路,通过比较放大电路判断湿敏元件的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来实现对湿度的监控,不需要对湿敏元件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避免了单片机受限于模数转换的准确度而无法对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问题,提高了湿度报警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湿度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湿度是一种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湿度报警器是一种对湿度进行监控,并在湿度超过预设湿度阈值时进行报警的装置。
相关技术中,湿度报警器通常包括单片机和湿敏电阻,单片机通过检测湿敏电阻的电压实现对湿度的监控,并在湿度超过预设湿度阈值时发出警报。
然而,单片机一般仅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此,单片机检测湿敏电阻的电压时,需要先对湿敏电阻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受限于模数转换的准确度,单片机无法对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这会影响单片机对湿度进行监控和报警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通过比较放大电路判断湿敏元件的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可以提高湿度报警的准确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湿度报警电路,所述湿度报警电路包括:分压检测电路、基准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和报警电路;
所述分压检测电路包括湿敏元件,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湿敏元件的电压随所述湿敏元件所处环境的湿度变化;
所述比较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连接,以输入所述湿敏元件的电压;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电路连接,以输入所述基准电路输出的基准电压;
所述报警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所述湿敏元件的电压大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报警电路报警;所述湿敏元件的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报警电路不报警。
在本申请中,湿度报警电路包括分压检测电路、基准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和报警电路。分压检测电路包括湿敏元件,湿敏元件的电压随着湿敏元件所处环境的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基准电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比较放大电路用于判断湿敏元件的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当湿敏元件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控制报警电路报警;当湿敏元件的电压小于或等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控制报警电路不报警。该湿度报警电路,通过比较放大电路判断湿敏元件的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来实现对湿度的监控,不用对湿敏元件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避免了单片机受限于模数转换的准确度而无法对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问题,提高了湿度报警的准确度。
可选地,所述分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容C1的第一个极板与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个极板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所述湿敏元件包括结露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比较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2;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准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极板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2、电阻R5和电阻R6;
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中的至少一个为可调电阻。
可选地,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LED1;
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可选地,所述湿度报警电路还包括:电源指示电路;
所述电源指示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源指示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源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8和发光二极管LED2;
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湿度报警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湿度报警电路。
可选地,所述湿度报警装置还包括:防尘保护壳;
所述防尘保护壳包括壳体及由所述壳体包围形成的空腔,所述壳体具有使所述空腔与所述壳体所处环境连通的小孔,所述湿敏元件位于所述空腔。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湿度报警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湿度报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露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露传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露传感器的湿度与电阻的关系曲线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湿度报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湿度报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湿度报警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尘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报警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0、湿度报警电路;
110、分压检测电路;
112、湿敏元件;
1122、绝缘基板;
1124、第一电极;
1126、第二电极;
1128、感湿薄膜;
120、基准电路;
130、比较放大电路;
140、报警电路;
150、电源指示电路;
20、湿度报警装置;
210、防尘保护壳;
211、壳体;
212、空腔;
214、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予以说明。
湿度是一种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湿度报警器是一种对湿度进行监控,并在湿度超过预设湿度阈值时进行报警的装置。图1是相关技术中湿度报警器的电路示意图。请参见图1,在相关技术中,湿度报警器包括单片机和湿敏电阻RS、报警电路。湿敏电阻RS连接于闭合电路中。当湿度发生变化时,湿敏电阻RS的阻值也会发生变化,湿敏电阻RS两端的电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单片机通过检测湿敏电阻RS的电压实现对湿度的监控。单片机可以设定有预设湿度阈值,当湿度超过该预设湿度阈值时,单片机可以控制报警电路报警。
湿敏电阻RS连接于闭合电路中,其两端的电压信号是模拟信号。然而,单片机是一种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微型计算机。因此,湿敏电阻RS的电压需要先通过模数转换电路进行模数转换,再输入至单片机。在该过程中,若湿敏电阻RS的电压变化微弱,受限于模数转换的准确度和单片机识别微弱信号的准确度,单片机就无法对该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这会影响湿度报警器对湿度进行监控和报警的准确度。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通过比较放大电路判断湿敏元件的电压与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可以提高湿度报警的准确度。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湿度报警电路10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两个电学器件之间的连接均指电连接。这里的电连接指两个电学器件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报警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湿度报警电路10包括分压检测电路110、基准电路120、比较放大电路130和报警电路140。
分压检测电路110用于检测所处环境的湿度,并根据所检测的湿度输出电信号。分压检测电路110包括湿敏元件112。湿敏元件11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和电源VCC连接,湿敏元件112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一般地,该湿敏元件112可以是正特性元件,即当湿敏元件112所处环境的湿度增大时,湿敏元件112的电压也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湿敏元件112所处环境的湿度减小时,湿敏元件112的电压也随湿度的减小而减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即为分压检测电路110检测湿度并输出的信号。
基准电路120用于输出基准电压。基准电压可以是一个固定大小的电压,也可以是一个大小可调节的电压。在湿度报警电路10中,基准电路120所输出的基准电压为湿敏元件112的电压的比较对象。一般地,湿度报警电路10需要在湿度超过预设湿度阈值时报警。基准电压的值为湿度等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湿敏元件112的电压。
比较放大电路130用于输入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和基准电压,判断湿敏元件112的电压与基准电压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放大。比较放大电路130可以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比较放大电路130的第一输入端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连接,用于输入湿敏元件112的电压。比较放大电路130的第二输入端与基准电路120连接,用于输入基准电压。当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130对两者的电压差值进行放大,比较放大电路130的输出端可以输出高电平信号。当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小于或等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130的输出端可以输出低电平信号。
报警电路140用于在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报警。报警电路140可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报警电路140的第一端与比较放大电路130的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140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当比较放大电路130输出高电平信号时,报警电路140报警;反之,当比较放大电路130输出低电平信号时,报警电路140不报警。
本申请的湿度报警电路10工作时,湿敏元件112的电压随着湿敏元件112所处环境的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130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报警电路140报警;当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小于或等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130输出低电平信号,控制报警电路140不报警。通过调节基准电路120,使基准电路120输出的基准电压的值为湿度等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湿敏元件112的电压。此时,即可使湿敏元件112所处环境的湿度大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报警电路140报警;使湿敏元件112所处环境的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报警电路140不报警。该湿度报警电路10,通过比较放大电路130判断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来实现对湿度的监控,不需要单片机,从而不用对湿敏元件112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避免了单片机受限于模数转换的准确度而无法对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问题,提高了湿度报警的准确度。同时,比较放大电路130可以将湿敏元件112的电压相对基准电压的电压差值进行放大,可以提高湿度报警电路10对微弱的湿度变化的监控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湿度报警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湿敏元件112包括正特性的湿敏电阻和湿敏电容等。以湿敏元件112为正特性的湿敏电阻为例,当湿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湿度增大时,湿敏电阻的阻值也增大。此时,湿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随阻值的增大而增大。
更进一步地,湿敏元件112可以是结露传感器。结露传感器也称凝露传感器。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露传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结露传感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和图4,结露传感器一般包括绝缘基板1122、第一电极1124、第二电极1126和感湿薄膜1128。第一电极1124和第二电极1126位于绝缘基板1122的同一表面。第一电极1124和第二电极1126均呈梳形结构。换句话说,第一电极1124包括主电极和多个锯齿电极。多个锯齿电极相互间隔,且连接于主电极上。第二电极1126的结构与第一电极1124相同。第一电极1124的锯齿电极和第二电极1126的锯齿电极在绝缘基板1122上交错排布,但第一电极1124与第二电极1126互不相连。感湿薄膜1128与绝缘基板1122相结合,从而将第一电极1124和第二电极1126包覆于感湿薄膜1128和绝缘基板1122之间,使第一电极1124和第二电极1126通过感湿薄膜1128导通。一般地,感湿薄膜1128由树脂和导电粒子形成。当感湿薄膜1128吸着有水分时,会使感湿薄膜1128内多个导电粒子的间隔扩大,从而使感湿薄膜1128的电阻值和电阻率增大。此时,结露传感器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增大。
更具体地,湿敏元件112可以是型号为HDS10的结露触感器。该结露触感器可以在直流电压下工作,质量稳定,可靠性高。该结露传感器所处环境的湿度与电阻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湿度的增加,该结露传感器的阻值迅速上升,由此,可以提高湿度报警电路10进行湿度监控和报警的准确度。
在本申请中,采用结露传感器作为湿敏元件112,相较于湿敏电阻,可以增大湿敏元件112的感湿面积,从而减小灰尘对湿度报警的准确度的影响能力。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湿度报警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压检测电路110还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
具体地,电阻R1连接于电源VCC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连接。湿敏元件112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
电容C1连接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和地线GND之间。换句话说,电容C1的第一个极板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个极板与地线GND连接。
本申请的湿度报警电路10工作时,电源VCC中的电流依次经过电阻R1和湿敏元件112流入地线GND。电阻R1和湿敏元件112共同分担电源VCC中的电压。当湿敏元件112所处环境的湿度增大时,湿敏元件112的电压也随之增大,电阻R1的电压减小。反之,当湿敏元件112所处环境的湿度减小时,湿敏元件112的电压也随之减小,电阻R1的电压增大。电容C1起稳压作用,可以使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输出至比较放大电路130的第一输入端的电信号更加稳定,从而避免电信号的波动,提升湿度报警的准确度。
依旧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比较放大电路130包括运算放大器A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2。
具体地,运算放大器A1用于计算湿敏元件112的电压相对基准电压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进行放大。运算放大器A1具有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电阻R2连接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和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2的第一端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构成比较放大电路130的第一输入端。
电阻R3连接于基准电路120与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3的第一端与基准电路120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构成比较放大电路130的第二输入端。
电阻R4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4的第一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
电容C2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之间。换句话说,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极板与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极板、电阻R4的第二端和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共同构成比较放大电路130的输出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运算放大器A1计算湿敏元件112的电压相对基准电压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进行放大。借由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无穷大的能力,可以将微弱信号放大为高电平信号,从而可以提高湿度监控和报警的准确度。
依旧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准电路120包括运算放大器A2、电阻R5和电阻R6。
具体地,运算放大器A2具有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电阻R5连接于电源VCC与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5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电阻R6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与地线GND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6的第一端与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
运算放大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比较放大电路1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换句话说,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构成基准电路120的输出端。
本申请的湿度报警电路10工作时,电源VCC中的电流依次经过电阻R5和电阻R6流入地线GND。电阻R5和电阻R6共同分担电源VCC中的电压。电阻R6的电压经过运算放大器A2后输出为基准电压。
进一步地,电阻R5、电阻R6中的至少一个为可调电阻。此时,即可通过调节电阻R5和电阻R6的电阻值,调节基准电压的大小。
依旧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报警电路140包括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LED1。
具体地,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形成报警电路140。该报警电路140连接于比较放大电路130的输出端和地线GND之间。其中,电阻R7连接于比较放大电路130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之间;发光二极管LED2连接于电阻R7和地线GND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7的第一端与比较放大电路130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地线GND连接。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报警电路140还可以包括与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或并联的蜂鸣器,或/和,与发光二极管串联或并联的无线发射器。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湿度报警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7,本申请的湿度报警电路10,还可以包括电源指示电路150。
具体地,电源指示电路150用于指示电源VCC是否具有电能。电源指示电路15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电源指示电路150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源指示电路150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当电源VCC具有电能时,电源指示电路150通电;反之,当电源VCC不具有电能时,电源指示电路150不通电。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湿度报警电路10的结构示意图,电源指示电路150包括电阻R8和发光二极管LED2。
具体地,电阻R8和发光二极管LED2串联形成电源指示电路150。该电源指示电路150连接于电源VCC与地线GND之间。其中,电阻R8连接于电源VCC与发光二极管LED2之间;发光二极管LED2连接于电阻R8与地线GND之间。换句话说,电阻R8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地线GND连接。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电源指示电路150还可以包括与发光二极管LED2串联或并联的无线发射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湿度报警电路10包括分压检测电路110、基准电路120、比较放大电路130和报警电路140。分压检测电路110包括湿敏元件112,湿敏元件112的电压随着湿敏元件112所处环境的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基准电路120用于输出基准电压。比较放大电路130用于判断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当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130控制报警电路140报警;当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小于或等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130控制报警电路140不报警。该湿度报警电路10,通过比较放大电路130判断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来实现对湿度的监控,不需对湿敏元件112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避免了单片机受限于模数转换的准确度而无法对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问题,提高了湿度报警的准确度。在分压检测电路110中,采用结露传感器作为湿敏元件112,相较于湿敏电阻,可以增大湿敏元件112用于检测湿度的感湿面积,从而减小灰尘对湿度报警的准确度的影响力。在比较放大电路130中,由运算放大器A1计算湿敏元件112的电压相对基准电压的电压差值,并将该电压差值进行放大。借由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无穷大的能力,可以将微弱信号放大为高电平信号,从而可以提高湿度监控和报警的准确度。在基准电路120中,电阻R5、电阻R6中的至少一个为可调电阻,使基准电压的大小可以调节,从而可以提高该湿度报警电路10的适用范围。湿度报警电路10还可以包括电源指示电路150,用于指示电源VCC是否具有电能,可以使湿度报警电路10的更加便于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湿度报警装置20,该湿度报警装置20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湿度报警电路10。
具体地,该湿度报警电路10包括分压检测电路110、基准电路120、比较放大电路130和报警电路140。分压检测电路110包括湿敏元件112,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湿敏元件112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湿敏元件112的电压随湿敏元件112所处环境的湿度变化。比较放大电路130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比较放大电路130的第一输入端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连接,以输入湿敏元件112的电压;比较放大电路130的第二输入端与基准电路120连接,以输入基准电路120输出的基准电压。报警电路140的第一端与比较放大电路130的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140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130输出高电平信号,报警电路140报警;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小于或等于基准电压时,比较放大电路130输出低电平信号,报警电路140不报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压检测电路110还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一个极板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的第二个极板与地线GND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敏元件112包括结露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比较放大电路130包括:运算放大器A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2。电阻R2的第一端与湿敏元件112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与基准电路120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极板与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准电路120包括:运算放大器A2、电阻R5和电阻R6。电阻R5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与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运算放大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比较放大电路1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电阻R5、电阻R6中的至少一个为可调电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报警电路140包括: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7的第一端与比较放大电路130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地线GND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湿度报警电路10还包括:电源指示电路150。电源指示电路150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源指示电路150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
进一步地,电源指示电路150包括:电阻R8和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8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地线GND连接。
图9是申请实施例提供湿度报警装置20中防尘保护壳2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湿度报警装置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9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湿度报警装置20,还包括防尘保护壳210。
具体地,请参见图9和图10,防尘保护壳210包括壳体211及由壳体211包围形成的空腔212。壳体211具有使空腔212与壳体211所处环境连通的小孔214。换句话说,壳体211内形成有可以用于容纳的空腔212。壳体211外的空气分子可以通过小孔214进入空腔212。湿敏元件112位于该空腔212内,并可以通过壳体211上的小孔214检测空气湿度。壳体211可以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落于湿敏元件112的表面,从而延长湿敏元件112的使用寿命,提高湿敏元件112检测湿度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湿度报警电路10的全部电学器件均位于防尘保护壳210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湿度报警装置20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湿度报警电路10。该湿度报警装置20,通过比较放大电路130判断湿敏元件112的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来实现对湿度的监控,不需要单片机,从而不用对湿敏元件112的电压进行模数转换,避免了单片机受限于模数转换的准确度而无法对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问题,提高了湿度报警的准确度。同时,比较放大电路130可以将湿敏元件112的电压相对基准电压的电压差值进行放大,可以提高湿度报警电路10对微弱的湿度变化的监控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湿度报警的准确度。壳体211可以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落于湿敏元件112的表面,从而延长湿敏元件112的使用寿命,提高湿敏元件112检测湿度的准确性。当湿度报警电路10的全部电学器件均位于防尘保护壳210内,还可以避免灰尘影响湿度报警电路10中其他电学器件的正常工作,从而可以延长湿度报警装置20的使用寿命,提高湿度报警装置20检测湿度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湿度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检测电路、基准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和报警电路;
所述分压检测电路包括湿敏元件,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所述湿敏元件的电压随所述湿敏元件所处环境的湿度变化;
所述比较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连接,以输入所述湿敏元件的电压;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电路连接,以输入所述基准电路输出的基准电压;
所述报警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所述湿敏元件的电压大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报警电路报警;所述湿敏元件的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所述比较放大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报警电路不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电容C1的第一个极板与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个极板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所述湿敏元件包括结露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电容C2;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湿敏元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基准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极板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A2、电阻R5和电阻R6;
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度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中的至少一个为可调电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阻R7和发光二极管LED1;
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与所述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指示电路;
所述电源指示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电源指示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度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8和发光二极管LED2;
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VCC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所述地线GND连接。
9.一种湿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湿度报警电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保护壳;
所述防尘保护壳包括壳体及由所述壳体包围形成的空腔,所述壳体具有使所述空腔与所述壳体所处环境连通的小孔,所述湿敏元件位于所述空腔。
CN202120062740.3U 2021-01-11 2021-01-11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Active CN214175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2740.3U CN214175265U (zh) 2021-01-11 2021-01-11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2740.3U CN214175265U (zh) 2021-01-11 2021-01-11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5265U true CN214175265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1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2740.3U Active CN214175265U (zh) 2021-01-11 2021-01-11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5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0287A (zh) * 2021-01-11 2021-05-04 莱福士电力电子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0287A (zh) * 2021-01-11 2021-05-04 莱福士电力电子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50037936A (ko) 커패시터 에어 유전체의 유전율 변화를 이용하는 연기 검출
US10859523B2 (en) Gas sensor
US10867498B2 (en) Smoke alarm system
CN214175265U (zh)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US5902467A (en) Oxygen sensor based on a metal-air battery
US8621924B2 (en) Humidity sensing circuit with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CN112750287A (zh) 湿度报警电路及装置
KR102011005B1 (ko) 압력 및 수분 통합 센서
CN113237566A (zh) 一种阵列式温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DE60234838D1 (de) Überwachung von gassensoren
US10024813B2 (en) Gas detection apparatus
CN116380266A (zh) 一种温度检测电路和温度控制系统
JP2017188733A (ja) 信号処理回路、クーロンカウンタ回路、電子機器
CN212722700U (zh) 凝露检测仪
KR101849635B1 (ko) 서로 다른 크로스 센시티비티를 가지는 Cl2 센서를 이용한 고농도 F2 가스의 측정방법
KR102641207B1 (ko) 센서 모듈
CN105092791A (zh) 一种易燃易爆气体检测装置
KR101927733B1 (ko) 수분 및 온도 통합 센서, 이를 이용한 측정장치
CN212622795U (zh) 大小双路电流检测电路
CN210180560U (zh) 一种仓壁测温变送器
TWI822524B (zh) 具保護功能的電壓偵測裝置
CN214149426U (zh) 一种智能化集成电源模块
CN217180688U (zh) 一种恒温电路及使用其电路的气体传感器
JPS59180433A (ja) 複合センサ装置
CN210039027U (zh) 一种复合采样电路和复合探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