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6426U - 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06426U CN214106426U CN202022488125.7U CN202022488125U CN214106426U CN 214106426 U CN214106426 U CN 214106426U CN 202022488125 U CN202022488125 U CN 202022488125U CN 214106426 U CN214106426 U CN 2141064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spraying
- adsorption
- baffle
- baff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废气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组件、连接管道和吸附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壳体、尿素罐和挡板;所述喷淋壳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气管道和连接管道,喷淋壳体内部中心竖直固定安装有喷液管,喷淋壳体顶面中心安装有尿素罐,喷液管顶端与尿素罐内部连通;所述喷液管表面左右两侧开设有若干喷孔,喷液管表面前后两侧卡合固定有隔板;隔板宽度与喷液管至喷淋壳体内壁距离相等,隔板表面两侧等间距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中部开设有与喷液管匹配的弧形开口;喷淋壳体内壁两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交错设置;连接管道另一端与吸附组件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废气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统计,船舶废气年排放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4%,年排放NOx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7%。在港口、海峡和一些航线密集、船舶流量大的海区,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资料表明,船舶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技术中对船舶废气处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尿素热解和水解将废气中的NOx还原成氮气进行排放,但由于废气在排出时热量较高,速度较快,导致其净化处理的效果不佳,并且在废气中还含有大量颗粒物,这些颗粒物若吸入船员身体内部则会对船员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组件、连接管道和吸附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壳体、尿素罐和挡板;所述喷淋壳体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气管道和连接管道,喷淋壳体内部中心竖直固定安装有喷液管,喷淋壳体顶面中心安装有尿素罐,喷液管顶端与尿素罐内部连通;所述喷液管表面左右两侧开设有若干喷孔,喷液管表面前后两侧卡合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宽度与喷液管至喷淋壳体内壁距离相等,隔板表面两侧等间距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中部开设有与喷液管匹配的弧形开口;所述喷淋壳体内壁两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交错设置;所述连接管道另一端与吸附组件连通。
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附壳体和吸附层;所述吸附壳体左侧与连接管道连通,吸附壳体右侧连通有排气管道;所述吸附层设置于吸附壳体内部,吸附层内部填充有若干活性炭颗粒。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两侧设置有网板,网板与吸附壳体内壁滑动连接,吸附壳体内壁两侧安装固定有竖板,竖板与网板之间通过夹紧弹簧相互连接;所述竖板表面中心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网板底面向下延伸设置有滑块,吸附壳体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两网板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与吸附壳体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淋壳体内部左侧的若干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向下倾斜设置,喷淋壳体内部右侧的若干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向上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侧面向外延伸固定有卡块,隔板侧面和喷淋壳体内壁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槽,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与隔板侧面和喷淋壳体内壁卡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喷淋组件对进入喷淋壳体内部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去除废气内的氮氧化物,并且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喷液管和隔板的配合,延长废气在喷淋壳体内部的停留时间,提高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吸附组件对废气进行吸附过滤,以去除废气内的颗粒物,并通过网板、竖板、夹紧弹簧、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两网板对吸附层进行挤压,避免了因船舶晃动造成活性炭颗粒之间间隙过大而导致的吸附效果下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喷淋组件;101、喷淋壳体;102、喷液管;103、尿素罐;104、隔板;105、第一挡板;106、第二挡板;107、卡块;108、卡槽;2、连接管道;3、吸附组件;301、吸附壳体;302、吸附层;303、网板;304、竖板;305、通孔;306、夹紧弹簧;307、滑块;308、滑槽;4、进气管道;5、排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组件1、连接管道2和吸附组件3;所述喷淋组件1包括喷淋壳体101、尿素罐103和挡板;所述喷淋壳体10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气管道4和连接管道2,喷淋壳体101内部中心竖直固定安装有喷液管102,喷淋壳体101顶面中心安装有尿素罐103,喷液管102顶端与尿素罐103内部连通;所述喷液管102表面左右两侧开设有若干喷孔,喷液管102表面前后两侧卡合固定有隔板104;所述隔板104宽度与喷液管102至喷淋壳体101内壁距离相等,隔板104表面两侧等间距固定有第一挡板105,第一挡板105中部开设有与喷液管102匹配的弧形开口;所述喷淋壳体101内壁两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106,第二挡板106与第一挡板105交错设置;所述连接管道2另一端与吸附组件3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组件3包括吸附壳体301和活性炭颗粒;所述吸附壳体301左侧与连接管道2连通,吸附壳体301右侧连通有排气管道5;所述吸附层302设置于吸附壳体301内部,吸附层302内部填充有若干活性炭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层302两侧设置有网板303,网板303与吸附壳体301内壁滑动连接,吸附壳体301内壁两侧安装固定有竖板304,竖板304与网板303之间通过夹紧弹簧306相互连接;所述竖板304表面中心开设有通孔305。
进一步的,所述网板303底面向下延伸设置有滑块307,吸附壳体301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308,两网板303通过滑块307和滑槽308的配合与吸附壳体301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壳体101内部左侧的若干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为向下倾斜设置,喷淋壳体101内部右侧的若干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为向上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侧面向外延伸固定有卡块107,隔板104侧面和喷淋壳体101内壁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槽108,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分别通过卡块107和卡槽108的配合与隔板104侧面和喷淋壳体101内壁卡合固定。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柴油机组产生的废气通过进气管道4进入喷淋壳体101内部,喷淋壳体101内部中心设置有喷液管102,喷液管102顶端与尿素罐103内部连通,喷液管102表面开设有喷孔,尿素罐103内部的尿素通过喷液管102表面开设的喷孔喷出,尿素在高温下水解和热解反应产生氨气,氨气与废气内的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将氮氧化物内的氮元素转化为氮气,达到净化的效果,而多余的氨气也会被还原为氮气,从而没有多余的有害气体产生,实现对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净化处理,并且在喷液管102前后两侧设置隔板104将喷淋壳体101内部顶端进行阻隔,又倾斜设置若干的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对废气进行引导作用,使得废气在通过进气管道4进入喷淋壳体101内后先下降至底端在从另一侧上升至连接管道2内,延长了废气在喷淋壳体101内部的停留时间,提高尿素的净化效果;
废气经净化后通过连接管道2进入吸附壳体301内部,吸附壳体301内壁对称竖直固定有竖板304,竖板304表面开设有通孔305,两竖板304之间设置有两网板303,两网板303之间设置有吸附层302,废气在进入吸附壳体301内部后,通过竖板304表面开设的通孔305和网板303进入吸附层302内,并由吸附层302内填充的活性炭颗粒对废气进行吸附处理,从而将废气内的颗粒物过滤掉,而两网板303不仅与吸附壳体301内壁滑动连接,且与两竖板304通过夹紧弹簧306相互连接,通过夹紧弹簧306、滑块307和滑槽308的作用,能够使两网板303对吸附层302进行挤压,从而保证吸附层302内部填充的若干活性炭颗粒紧密连接,从而提高吸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识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组件(1)、连接管道(2)和吸附组件(3);所述喷淋组件(1)包括喷淋壳体(101)、尿素罐(103)和挡板;所述喷淋壳体(10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气管道(4)和连接管道(2),喷淋壳体(101)内部中心竖直固定安装有喷液管(102),喷淋壳体(101)顶面中心安装有尿素罐(103),喷液管(102)顶端与尿素罐(103)内部连通;所述喷液管(102)表面左右两侧开设有若干喷孔,喷液管(102)表面前后两侧卡合固定有隔板(104);所述隔板(104)宽度与喷液管(102)至喷淋壳体(101)内壁距离相等,隔板(104)表面两侧等间距固定有第一挡板(105),第一挡板(105)中部开设有与喷液管(102)匹配的弧形开口;所述喷淋壳体(101)内壁两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106),第二挡板(106)与第一挡板(105)交错设置;所述连接管道(2)另一端与吸附组件(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3)包括吸附壳体(301)和吸附层(302);所述吸附壳体(301)左侧与连接管道(2)连通,吸附壳体(301)右侧连通有排气管道(5);所述吸附层(302)设置于吸附壳体(301)内部,吸附层(302)内部填充有若干活性炭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302)两侧设置有网板(303),网板(303)与吸附壳体(301)内壁滑动连接,吸附壳体(301)内壁两侧安装固定有竖板(304),竖板(304)与网板(303)之间通过夹紧弹簧(306)相互连接;所述竖板(304)表面中心开设有通孔(3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303)底面向下延伸设置有滑块(307),吸附壳体(301)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308),两网板(303)通过滑块(307)和滑槽(308)的配合与吸附壳体(301)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壳体(101)内部左侧的若干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为向下倾斜设置,喷淋壳体(101)内部右侧的若干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为向上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侧面向外延伸固定有卡块(107),隔板(104)侧面和喷淋壳体(101)内壁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卡槽(108),第一挡板(105)和第二挡板(106)分别通过卡块(107)和卡槽(108)的配合与隔板(104)侧面和喷淋壳体(101)内壁卡合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88125.7U CN214106426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88125.7U CN214106426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06426U true CN214106426U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7501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88125.7U Active CN214106426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064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67674A (zh) * | 2024-09-02 | 2024-10-15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新型船舶废气吸收旋转盘反应装置 |
-
2020
- 2020-11-02 CN CN202022488125.7U patent/CN2141064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67674A (zh) * | 2024-09-02 | 2024-10-15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新型船舶废气吸收旋转盘反应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106426U (zh) | 一种用于船用柴油机组的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4804908U (zh) |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 | |
CN203476445U (zh) | 等离子体净化消音器 | |
CN205700095U (zh) | 一种大气污染处理装置 | |
CN213492968U (zh) | 一种高效节能脱硫脱硝除尘设备 | |
CN204591413U (zh) | 一种机车尾气净化消音装置 | |
CN106481486B (zh) | 负离子进气排气净化器 | |
CN203362268U (zh) | 汽车尾气净化器 | |
CN214796227U (zh) | 一种防雾霾的轨道交通信号灯 | |
CN117258507A (zh) | 一种发电厂尾气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 |
CN214997863U (zh) | 一种新型船舶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 |
CN216841878U (zh) |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用颗粒捕捉烟尘处理器 | |
CN1923344B (zh) | 废气净化器 | |
CN214050965U (zh) | 一种锅炉净化环保除尘设备 | |
CN103352739A (zh) |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 | |
CN203335186U (zh) | 汽车尾气的等离子体净化器 | |
CN212731663U (zh) |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4261123U (zh) | 一种燃煤锅炉用循环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4182298U (zh) |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废气处理机构 | |
CN210159415U (zh) | 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1411510U (zh) | 一种大气污染治理装置 | |
CN217613839U (zh) | 一种化工原料生产用废气净化装置 | |
CN207864029U (zh) | 一种多重净化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 |
CN111888907A (zh) | 一种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及其脱硝方法 | |
CN210686092U (zh) | 一种汽车尾气降噪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