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5479U - 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05479U CN214105479U CN202022362170.8U CN202022362170U CN214105479U CN 214105479 U CN214105479 U CN 214105479U CN 202022362170 U CN202022362170 U CN 202022362170U CN 214105479 U CN214105479 U CN 2141054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lf
- destruction
- buckle
- core bar
- injec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其包括外筒、芯杆、活塞、针座和注射针;芯杆活动插设在外筒内,芯杆端部位于外筒内固定活塞;外筒端部插设注射针,注射针下端插入外筒内后端部通过针座固定;其特征在于:外筒内还设置自毁组件;自毁组件包括芯杆自毁卡扣、卡扣固定座、自毁胶塞和卡扣孔;活塞中部开设通孔,卡扣固定座嵌入在通孔内;芯杆自毁卡扣嵌入设置在卡扣固定座上端;自毁胶塞嵌入式固定在外筒内壁上部;自毁胶塞中部开设锥状通孔,针座下端嵌入在锥状通孔内实现固定;针座下端沿长度方向开设卡扣孔。该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可以实现零位注射,可以现注射装置的自动毁坏,避免出现二次利用,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装置,以注射器较为常见。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主要用注射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注射器因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主要有两点问题亟待解决:一、不能充分实现零位注射,即不能将抽取的气体或者液体完全地注入到人体或者动物体中,造成药物的浪费;二、完成注射后,为了防止注射器的重复利用,通常需要医务人员及时地将注射针头与注射筒体进行分离,然而,一旦出现管理不够完善或非法获利等情况,这些分离后的注射器还是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多次组装重复利用的可能,被注射者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零位注射,节约药物,通过自毁组件可以实现注射装置的自动毁坏,避免出现二次利用,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包括外筒、芯杆、活塞、针座和注射针;所述的芯杆活动插设在外筒内,所述的芯杆端部位于外筒内固定活塞;所述的外筒端部插设注射针,所述的注射针下端插入外筒内后端部通过针座固定;所述的外筒内还设置自毁组件;所述的自毁组件包括芯杆自毁卡扣、卡扣固定座、自毁胶塞和卡扣孔;所述的活塞中部开设通孔,所述的卡扣固定座嵌入在通孔内;所述的芯杆自毁卡扣嵌入设置在卡扣固定座上端;所述的自毁胶塞嵌入式固定在外筒内壁上部;所述的自毁胶塞中部开设锥状通孔,所述的针座下端嵌入在锥状通孔内实现固定;所述的针座下端沿长度方向开设卡扣孔。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筒内壁上部沿圆周方向上开设弧形槽口,所述的自毁胶塞通过外壁凸起卡设在弧形槽口内实现固定。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筒内壁上部位于自毁胶塞上端为锥状结构。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卡扣固定座上端开设开口槽,所述的开口槽内水平方向上设置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的芯杆自毁卡扣卡设在开口槽内的第一环形凸起下部。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芯杆自毁卡扣的上部固定锥状卡扣端,所述的锥状卡扣端下端水平设置第一挂接部。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卡扣孔自下往上包括第二挂接部和容纳腔;当芯杆推动活塞带动芯杆自毁卡扣移动到针座内时,所述的第一挂接部与第二挂接部接触实现卡扣,所述的锥状卡扣端塞入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筒下部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固定设置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的芯杆顶端固定设置限位板。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芯杆上部位于限位板下部沿圆周方向上固定开设切断槽口。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限位板外径大于第二环形凸起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零位注射,节约药物,通过自毁组件可以实现注射装置的自动毁坏,避免出现二次利用,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便利性,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抽取药水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到零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启动自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回拉自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芯杆折断自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自毁胶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芯杆自毁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外筒,2、芯杆,3、活塞,4、针座,5、注射针,6、芯杆自毁卡扣,7、卡扣固定座,8、自毁胶塞,9、卡扣孔,10、通孔,11、锥状通孔,12、弧形槽口,13、开口槽,14、第一环形凸起,15、锥状卡扣端,16、第一挂接部,17、第二挂接部,18、容纳腔,19、第二环形凸起,20、限位板,21、切断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中,自毁胶塞8底部端面形状与活塞3顶部端面形状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其推动到接触时实现零位注射。在通孔10内,卡扣固定座10是通过中部设置环形凸块嵌入在通孔10内凹槽中实现固定,从而实现芯杆2在移动过程中,推动活塞3上下移动。
见图1~9所示的是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包括外筒1、芯杆2、活塞3、针座4和注射针5;芯杆2活动插设在外筒1内,芯杆2端部位于外筒1内固定活塞3;外筒1端部插设注射针5,注射针5下端插入外筒1内后端部通过针座4固定;外筒1内还设置自毁组件;自毁组件包括芯杆自毁卡扣6、卡扣固定座7、自毁胶塞8和卡扣孔9;活塞3中部开设通孔10,卡扣固定座7嵌入在通孔10内;芯杆自毁卡扣6嵌入设置在卡扣固定座7上端;自毁胶塞8嵌入式固定在外筒1内壁上部;自毁胶塞8中部开设锥状通孔11,针座4下端嵌入在锥状通孔11内实现固定;针座4下端沿长度方向开设卡扣孔9。
其中,外筒1内壁上部沿圆周方向上开设弧形槽口12,自毁胶塞8通过外壁凸起卡设在弧形槽口12内实现固定。外筒1内壁上部位于自毁胶塞8上端为锥状结构。卡扣固定座7上端开设开口槽13,开口槽13内水平方向上设置第一环形凸起14;芯杆自毁卡扣6卡设在开口槽13内的第一环形凸起14下部。芯杆自毁卡扣6的上部固定锥状卡扣端15,锥状卡扣端15下端水平设置第一挂接部16。卡扣孔9自下往上包括第二挂接部17和容纳腔18;当芯杆2推动活塞3带动芯杆自毁卡扣6移动到针座4内时,第一挂接部16与第二挂接部17接触实现卡扣,锥状卡扣端15塞入容纳腔18内。外筒1下部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固定设置第二环形凸起19;芯杆2顶端固定设置限位板20。芯杆2上部位于限位板20下部沿圆周方向上固定开设切断槽口21。限位板20外径大于第二环形凸起19内径。
该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的使用原理如下:
首先,操作人员通过将芯杆2往下拉出的过程中,由于内压会将药液吸入外筒1内;然后通过芯杆2外筒1前端推动注射,在推动过程中,活塞3上移带动卡扣固定座7上移,从而使得芯杆自毁卡扣6向上移动,当活塞3下端面与自毁胶塞8下端面完全接触时;边实现了零位注射;当芯杆继续往上推动时,芯杆自毁卡扣6上的锥状卡扣端15会进入卡扣孔9内,锥状卡扣端15会依次穿过第二挂接部17到达容纳腔18内;此时,锥状卡扣端15下端的第一挂接部16与卡扣孔9上的第二挂接部17接触实现卡扣固定;同时自毁胶塞8也被顶到外筒1内顶部锥状结构中;最后回拉芯杆2,可以通过芯杆自毁卡扣6勾住针座4上卡扣孔9,从而将针座4连带注射针5一起拉回外筒1内;当芯杆2继续向下回拉时;芯杆2顶端的限位板20会与外筒1内下部的第二环形凸起19接触,实现芯杆2的限位操作;此时芯杆2上的切断槽口21刚好露在外筒1外部,操作人员通过手动转动芯杆2就可以轻松实现折断自毁操作,这样注射针5就留置在外筒1了,可以有效的避免注射装置的二次利用,提高整体注射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相对于传统注射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在注射零位时,可以启动自毁装置,会随着自毁装置的运行有震动感,使患者产生痛感;通常在注射完毕后拔出人体后,按下自毁装置,使得注射针5留置在外筒1内。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包括外筒、芯杆、活塞、针座和注射针;所述的芯杆活动插设在外筒内,所述的芯杆端部位于外筒内固定活塞;所述的外筒端部插设注射针,所述的注射针下端插入外筒内后端部通过针座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内还设置自毁组件;所述的自毁组件包括芯杆自毁卡扣、卡扣固定座、自毁胶塞和卡扣孔;所述的活塞中部开设通孔,所述的卡扣固定座嵌入在通孔内;所述的芯杆自毁卡扣嵌入设置在卡扣固定座上端;所述的自毁胶塞嵌入式固定在外筒内壁上部;所述的自毁胶塞中部开设锥状通孔,所述的针座下端嵌入在锥状通孔内实现固定;所述的针座下端沿长度方向开设卡扣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内壁上部沿圆周方向上开设弧形槽口,所述的自毁胶塞通过外壁凸起卡设在弧形槽口内实现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内壁上部位于自毁胶塞上端为锥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固定座上端开设开口槽,所述的开口槽内水平方向上设置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的芯杆自毁卡扣卡设在开口槽内的第一环形凸起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杆自毁卡扣的上部固定锥状卡扣端,所述的锥状卡扣端下端水平设置第一挂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孔自下往上包括第二挂接部和容纳腔;当芯杆推动活塞带动芯杆自毁卡扣移动到针座内时,所述的第一挂接部与第二挂接部接触实现卡扣,所述的锥状卡扣端塞入容纳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下部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固定设置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的芯杆顶端固定设置限位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杆上部位于限位板下部沿圆周方向上固定开设切断槽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外径大于第二环形凸起内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62170.8U CN214105479U (zh) | 2020-10-21 | 2020-10-21 | 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62170.8U CN214105479U (zh) | 2020-10-21 | 2020-10-21 | 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05479U true CN214105479U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7500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62170.8U Active CN214105479U (zh) | 2020-10-21 | 2020-10-21 | 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054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9078A (zh) * | 2020-10-21 | 2021-01-05 | 黄旭阳 | 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
-
2020
- 2020-10-21 CN CN202022362170.8U patent/CN2141054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69078A (zh) * | 2020-10-21 | 2021-01-05 | 黄旭阳 | 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65935B (zh) | 具有填充部件的可重复使用的自动注射装置 | |
WO2002074361A3 (en) | Retractable needle medical device for injecting fluid from a pre-filled cartridge | |
CN201807018U (zh) | 一种安全注射针 | |
CN214105479U (zh) | 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 |
EA200400823A1 (ru) |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впрыскивания лекарства | |
CN201098441Y (zh) | 可更换钢针针座的安全自毁式注射器 | |
CN112169078A (zh) | 一种回拉式安全自毁注射装置 | |
CN210355566U (zh) | 一种胰岛素笔注射用防刺伤装置 | |
CN209771024U (zh) | 一种低残留量安全自毁式注射器 | |
CN215426640U (zh) | 一种自毁一次性注射器 | |
CN203874220U (zh) | 一种不能重复使用的注射器 | |
CN201020108Y (zh) | 钢针回缩式安全自毁注射器 | |
CN214050039U (zh) | 一种自毁式注射器 | |
CN208678077U (zh) | 一种可换针头式回缩型安全注射器 | |
CN211188576U (zh) | 一种自毁式注射器 | |
CN215460971U (zh) | 一种防止重复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 | |
CN102038989B (zh) | 一种安全自毁注射器 | |
CN215309254U (zh) | 一种防止二次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 | |
CN201076655Y (zh) | 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 | |
CN201921243U (zh) | 一种安全自毁注射器 | |
CN215504883U (zh) | 一种安全型注射器 | |
RU2456025C2 (ru) |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одноразовый шприц | |
CN219022703U (zh) | 一种带自毁结构的注射器 | |
CN112641531A (zh) | 一种皮下注射装置 | |
CN2701454Y (zh) | 安全自毁注射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6 Address after: 516000 Liboshui No.1 Industrial Zone, Shiwan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ongsha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5300 138 hydropower station, Ma Village, Puning, Jieyang,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ng Xu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