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94880U - 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94880U CN214094880U CN202023262255.5U CN202023262255U CN214094880U CN 214094880 U CN214094880 U CN 214094880U CN 202023262255 U CN202023262255 U CN 202023262255U CN 214094880 U CN214094880 U CN 2140948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lange
- heat exchanger
- base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整机尺寸小、成本低的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包括箱体,其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热交换芯体,设置于箱体内;第一外循环风道,连通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第二外循环风道,连通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内循环风道,连通污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内循环风门组件,设置于内循环风道内;外循环风门组件,分别设置于新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处,包括风口法兰、风门和驱动机构,风口法兰固定于箱体外侧,风门设置于风口法兰内,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风门开合。上述全热交换器,风门设置于风口法兰内,节省了机器空间,减少了整机尺寸,降低了整机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全热交换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回收装置,通过热交换芯体利用排气中的余热对引入的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负荷,节省空调系统能耗,有效地解决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与空调节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当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或者温度较低时,引入新风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或者提高空调能耗,基于这样的需求,在全热交换器中增加了内循环功能。目前实现内循环功能的主要方式为外接循环箱或者增加内循环风道,对于后者,为了防止内循环时室外空气进入室内,需在新风引入口增加风门,一般风门主要设置在全热交换器箱体内,而这时会增加整个机器尺寸,这时不仅浪费成本而且机器笨拙,严重影响安装和用户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整机尺寸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其风门设置于风口法兰内,无需在箱体内增加空间安装风门,节省了机器空间,减少了整机尺寸,使整机便于安装,同时降低了整机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全热交换器,包括:
箱体,其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
热交换芯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第一外循环风道,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第二外循环风道,连通所述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
内循环风道,连通所述污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内循环风门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内;
外循环风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处,包括风口法兰、风门和驱动机构,所述风口法兰固定于所述箱体外侧,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风口法兰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门开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门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轴线沿所述风门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风门沿旋转轴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法兰与所述风门沿旋转轴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门沿旋转轴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口法兰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口法兰上插设有插销,所述风门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插销插设于所述插孔内,与所述风门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口法兰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固定座包括基座和盖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电机盖;所述风口法兰包括法兰盘和外筒壁;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风口法兰的外筒壁上,所述基座与所述风口法兰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和所述电机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和电机盖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电机盖沿紧固件插入方向的反方向翘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沿所述风口法兰的径向方向插入所述电机盖和基座内,所述基座靠近所述法兰盘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定位轴和定位孔,所述定位轴和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风口法兰的轴线平行,所述定位轴设置于所述电机盖或所述基座上,对应地,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基座或电机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全热交换器,将外循环风门组件中的风门设置在风口法兰内,无需在箱体内增加空间安装风门,节省了机器空间,减少了整机尺寸,使整机便于安装,同时降低了整机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热交换器中外循环风门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热交换器中电机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全热交换器中外循环风门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I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箱体;110-新风进风口;120-新风出风口;130-污风进风口;140-污风出风口;
200-热交换芯体;
300-第一风机组件;
400-第二风机组件;
500-过滤模块;
600-内循环风门组件;
700-外循环风门组件;
710-风口法兰;711-法兰盘;712-外筒壁;
720-风门;
730-电机;
740-插销;
750-电机固定座;751-基座;7511-定位孔;752-电机盖;7521-定位轴;螺钉孔75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全热交换器包括箱体100、设置于箱体100的热交换芯体200、第一外循环风道、第二外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第一风机组件300、第二风机组件400、过滤模块500、内循环风门组件600和外循环风门组件700。箱体100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110、新风出风口120、污风进风口130和污风出风口140。
第一外循环风道连通新风进风口110和新风出风口120,第一风机组件300设置于新风出风口120内侧。第二外循环风道连通污风进风口130和污风出风口140,第二风机组件400设置于污风出风口140内侧。内循环风道连通污风进风口130和新风出风口120。内循环风门组件600设置于内循环风道内。内循环风门组件600与污风进风口130之间设置过滤模块500。外循环风门组件700分别设置于新风进风口110和污风出风口140处。
全热交换器开启外循环模式:第一风机组件300工作,室外新风从新风进风口110进入第一外循环风道,经热交换芯体200内的新风流道从新风出风口120进入室内;第二风机组件400工作,室内污风从污风进风口130进入第二外循环风道,经热交换芯体200内的污风流道从污风出风口140排出室外。
全热交换器开启内循环模式:新风进风口110和污风出风口140处的外循环风门组件700关闭,内循环风门组件600开启,第一风机组件300工作,室内污风从污风进风口130进入内循环风道,通过过滤模块500过滤后,经热交换芯体200内的新风流道从新风出风口120进入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循环风门组件700具体包括风口法兰710、风门720和驱动机构。风口法兰710固定于箱体100外侧,风门720设置于风口法兰710内,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风门720开合。风门720内置于风口法兰710内,可以节省空间,减少整机尺寸。
上述的全热交换器,将外循环风门组件700中的风门720设置在风口法兰710内,无需在箱体100内增加空间安装风门720,节省了机器空间,减少了整机尺寸,使整机便于安装,同时降低了整机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风门720具有旋转轴线,旋转轴线沿风门720的直径方向设置,风门720沿旋转轴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30,电机730优选为步进电机。电机730的电机轴穿过法兰与风门720沿旋转轴线的一端固定连接;风门720沿旋转轴线的另一端与风口法兰710转动连接,通过电机730驱动风门720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风门720的安装以及防止风门720脱落,在风口法兰710上插设有插销740,风门720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插销740插设于插孔内,与风门720转动连接。插销740与风口法兰710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风口法兰710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750,用于固定电机730。具体地,电机固定座750包括基座751和盖设于基座751上的电机盖752。风口法兰710包括法兰盘711和外筒壁712。法兰盘711用于与箱体100固定连接。基座751设置于风口法兰710的外筒壁712上,优选地,基座751与风口法兰710为一体结构,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751和电机盖75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紧固件可以为螺栓或螺钉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751和电机盖752也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等固定。
进一步地,基座751和电机盖752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电机盖752沿紧固件插入方向的反方向翘起。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沿风口法兰710的径向方向插入电机盖752和基座751内,基座751靠近法兰盘711设置。限位结构包括定位轴7521和定位孔7511,定位轴7521和定位孔7511的轴线与风口法兰710的轴线平行,定位轴7521设置于电机盖752或基座751上,对应地,定位孔7511设置于基座751或电机盖752上。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轴7521设置于电机盖752上,定位孔7511设置于基座751上。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固定座750靠近风口法兰710的法兰盘711设置,基座751延伸至风口法兰710的法兰盘711,法兰盘711上设置凸台部,定位孔7511开设于该凸台部上,定位轴设置在电机盖752靠近法兰盘711的一侧,电机盖752远离法兰盘711的外侧面上开设螺钉孔7522,用于安装紧固件。电机盖752上的定位轴7521设置于定位孔7511内,不仅可以在安装时限制电机盖752的径向方向的移动,进行预定位,同时在扭入紧固件时,可防止电机盖752的一侧翘起。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
热交换芯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第一外循环风道,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第二外循环风道,连通所述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
内循环风道,连通所述污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内循环风门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内;
外循环风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处,包括风口法兰、风门和驱动机构,所述风口法兰固定于所述箱体外侧,所述风门设置于所述风口法兰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门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轴线沿所述风门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风门沿旋转轴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法兰与所述风门沿旋转轴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门沿旋转轴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口法兰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法兰上插设有插销,所述风门的周向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插销插设于所述插孔内,与所述风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法兰上设置有电机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座包括基座和盖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电机盖;所述风口法兰包括法兰盘和外筒壁;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风口法兰的外筒壁上,所述基座与所述风口法兰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电机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和电机盖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电机盖沿紧固件插入方向的反方向翘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沿所述风口法兰的径向方向插入所述电机盖和基座内,所述基座靠近所述法兰盘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定位轴和定位孔,所述定位轴和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风口法兰的轴线平行,所述定位轴设置于所述电机盖或所述基座上,对应地,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基座或电机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62255.5U CN214094880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全热交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62255.5U CN214094880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全热交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94880U true CN214094880U (zh) | 2021-08-31 |
Family
ID=77434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62255.5U Active CN214094880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全热交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9488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07736B2 (ja) | 2021-10-27 | 2024-06-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交換換気装置 |
-
2020
- 2020-12-29 CN CN202023262255.5U patent/CN2140948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07736B2 (ja) | 2021-10-27 | 2024-06-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交換換気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24163B (zh) | 窗式空调器的后围板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 |
CN214094880U (zh) | 全热交换器 | |
CN214841218U (zh) | 空调器及其新风净化模块 | |
CN111623421A (zh) | 一体式空调 | |
KR20050119735A (ko) |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 |
CN209926450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4841219U (zh) | 空调器及其新风净化模块 | |
CN214664997U (zh) | 一种全热交换器 | |
CN210141623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634667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5183323B (zh) | 空调器 | |
CN217357164U (zh) | 空调机组 | |
CN21592983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3872986U (zh) | 一种净化型空调扇 | |
CN213514120U (zh) | 空调内机、空调器 | |
CN212390489U (zh) | 空调器 | |
CN212005940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3955444U (zh) | 一种新风结构、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217929190U (zh) | 内循环风阀及新风机 | |
CN217817233U (zh) | 一种用于家用小型新风机的旁通结构 | |
WO2022227530A1 (zh) | 一种空调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WO2022257307A1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0958838U (zh) | 一种风管机及空调 | |
CN217503949U (zh) | 风门组件、新风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8645645U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