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072911U -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72911U
CN214072911U CN202022222771.9U CN202022222771U CN214072911U CN 214072911 U CN214072911 U CN 214072911U CN 202022222771 U CN202022222771 U CN 202022222771U CN 214072911 U CN214072911 U CN 214072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ushing unit
container
hand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27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亮
潘斌
王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upor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27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72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72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72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盖及容器,容器盖包括:盖体,盖体设有排气孔;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以及推动单元,手柄安装于盖体的排气孔处,手柄设有第一容腔,推动单元安装于手柄上,并能够相对于手柄转动;微压阀,微压阀一端安装于排气孔,另一端与推动单元连接,微压阀能够在推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以启/闭排气孔。

Description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背景技术
微压锅是近年开始流行的烹饪锅具,其工作时锅内可以保持一定压力,所烹饪出的食物较使用普通锅具更为鲜美,并且由于微压锅内部压力远小于高压锅,强度和结构要求也比高压锅要低。现有微压锅的结构包括带柄的锅体和可盖于锅体上的密封锅盖,锅体和锅盖通过一个绕锅盖周缘设置的密封圈实现密封对接,锅盖上开孔安装一个泄压用的排气阀。在微压锅烹饪结束后由于气压随排气阀排出,可能导致锅体的气压减小,造成微压锅内出现负压现象;或者,锅盖盖合在锅体时由于锅盖的重量和对密封圈的压缩,使锅体内的气压减小,造成微压锅内出现负压现象。微压锅内出现负压现象时,在内外压差作用下,无法直接打开锅盖,而是需要先推动排气阀,使微压锅的内部与外界环境连通,消除微压锅内的负压现象,再上提手柄打开锅盖,即打开锅盖的过程需要两次操作:推动排气阀和上提手柄,导致打开锅盖的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容器盖及容器,旨在简化容器盖的开启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了提供一种容器盖,所述容器盖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设有排气孔;
手柄组件,包括手柄以及推动单元,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盖体的排气孔处,所述手柄设有第一容腔,所述推动单元安装于所述手柄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转动;
微压阀,所述微压阀一端安装于所述排气孔,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单元连接,所述微压阀能够在所述推动单元的带动下运动,以启/闭所述排气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推动推动单元带动微压阀运动,开启排气孔,使排气孔与第一容腔连通,减小或消除容器体的第二容腔内的负压,使得容器盖能够打开。并且,推动单元设置在靠近手部握手柄的位置,推动单元的运动方向为手柄的长度方向,因此,本申请可实现单手上提手柄时通过拇指推动推动单元运动,使推动单元带动微压阀运动,使第二容腔与外界环境连通以打开容器盖,即通过单手上提手柄的同时推动推动单元,能够首先将第二容腔内的负压消除,然后能够通过手柄打开容器盖,相比于现有技术打开容器盖时,需一手上提手柄,另一手控制微压阀,减少了操作步骤,使用更简单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推动单元正向运动过程中,推动单元能够推动微压阀正向转动,以导通排气孔与第一容腔,从而导通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使第二容腔与外界环境连通;在推动单元反向运动过程中,推动单元能够推动微压阀反向转动,以封堵排气孔与第一容腔,从而封堵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使第二容腔保持密封状态。其中,正向运动指的是用户上提手柄时推动推动单元运动的方向,反向运动指的是与正向运动相反的运动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弹性件,沿所述推动单元的运动方向,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腔的侧壁和所述推动单元连接;
推动所述推动单元时,所述推动单元能够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推动所述微压阀转动,以导通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排气孔;
释放所述推动单元,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所述推动单元能够推动所述微压阀反向转动,以封堵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排气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在其弹力作用下,推动推动单元朝靠近手柄的方向运动,使推动单元回到其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推动单元带动微压阀反向转动回到其初始位置,使微压阀封堵排气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微压阀与所述推动单元中,一者设有凸起部,另一者设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配合,以使所述推动单元推动所述微压阀转动;
沿所述容器盖的厚度方向,所述凹陷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尺寸,以使所述微压阀能够沿厚度方向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微压阀设有凹陷部,推动单元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位于凹陷部的内部,并与凹陷部的侧壁和底壁具有一定的间隔。在推动单元运动过程中,推动单元通过凸起部的侧壁与凹陷部的侧壁抵接,以推动微压阀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微压阀包括阀帽,所述阀帽位于所述第一容腔,并覆盖于所述排气孔;
闭合所述排气孔时,所述阀帽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容腔的底壁抵接,开启所述排气孔时,所述阀帽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容腔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连通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第一容腔。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推动单元带动微压阀转动时,阀帽的至少部分翘起,使阀帽的底壁与第一容腔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容腔通过排气孔和第一间隙与第一容腔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微压阀还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帽连接,所述阀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气孔,并与所述排气孔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本申请实施例中,阀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排气孔,并与排气孔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隔,使阀体能够在排气孔内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手柄还包括通气孔,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容器盖所处的外界环境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通过该通气孔使外界环境的气体进入第一容腔,或将第一容腔的气体通过该通气孔排至外界环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手柄盖,所述手柄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容腔;
所述手柄盖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三容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三容腔与所述容器盖所处的外部环境,所述推动单元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容腔伸入所述第一容腔内;
所述推动单元能够沿所述第一通孔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推动单元包括操作部和驱动部,操作部与驱动部连接,操作部设置于手柄盖,驱动部远离操作部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三容腔延伸至第一容腔内与微压阀连接。沿手柄的长度方向,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驱动部的长度,使驱动部能够沿第一通孔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手柄盖与所述手柄之间,以封堵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第三容腔;
所述密封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推动单元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凹陷部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密封件包括边缘部,边缘部紧压于手柄盖与手柄之间,密封件设置于第一容腔与第三容腔之间,并在推动单元运动过程中,密封件能够随推动单元运动,以封堵第一容腔与第三容腔,减小第二容腔内的蒸汽沿第一容腔、第三容腔和第三通孔传到操作部,熏烫手部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三容腔内,并与所述推动单元连接,
沿所述推动单元的运动方向,所述限位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件对推动单元起限位作用,以剑仙推动单元从第一通孔中脱出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容器,所述容器包括:
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为上述所述的容器盖;
容器体,所述容器体具有第二容腔;
其中,所述容器盖用于盖合所述容器体,且所述第二容腔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推动推动单元带动微压阀运动,使排气孔与第一容腔连通,以实现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连通,从而实现第一容腔与外界环境连通,减小容器盖盖合于容器体时,容器体内产生负压,导致容器盖打不开的风险;并且,可实现单手上提手柄时通过拇指推动推动单元运动,使推动单元带动微压阀运动,使第二容腔与外界环境连通以打开容器盖,减少了操作步骤,使用更简单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容器盖及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容器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容器盖的推动单元未推动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容器盖的推动单元被推动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容器盖;
11-盖体;
111-排气孔;
12-手柄;
121-第一容腔;
121a-第一间隙;
122-通气孔;
123-推动单元;
123a-凸起部;
124-手柄盖;
124a-第一通孔;
124b-第三容腔;
13-微压阀;
131-阀帽;
131a-凹陷部;
132-阀体;
14-弹性件;
15-密封件;
151-第二通孔;
16-限位件;
2-容器体。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容器包括容器体2和容器盖1,容器体2具有第二容腔,其中,第二容腔用于容纳食材,容器盖1用于盖合容器体2,使第二容腔处于封闭状态,以加速对第二容腔内食材的烹饪。该容器可以为微压锅、炒锅等锅具,或者,也可以为保温杯、电加热杯等液体加热容器。
其中,容器盖1和容器体2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能够密封容器盖1与容器体2的连接位置。
如图2至图6所示,容器盖1包括盖体11、手柄组件和微压阀13,盖体11设有排气孔111,手柄组件包括手柄12以及推动单元123,手柄12安装于盖体11的排气孔处,手柄12设有第一容腔121,推动单元123安装于手柄12上,并能够相对于手柄12运动;微压阀13的一端安装于排气孔111,另一端与推动单元123连接,微压阀13能够在推动单元123的带动下运动,以启/闭排气孔111。同时,当容器盖1盖合于容器体2时,该排气孔111与第二容腔连通。
容器盖1盖合于容器体2时,排气孔111位于第一容腔121与第二容腔之间,排气孔111处设置有微压阀13,当微压阀13封堵排气孔111时,能够封堵第一容腔121与第二容腔,从而封堵第二容腔与容器所处的外部环境。当容器处于工作状态时,使容器体2内部形成微压状态,以便加快对食材的烹饪。在容器烹饪过程中,第二容腔内的气压过高,会对微压阀13产生一定的推力,微压阀13运动,将第二容腔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111和第一容腔121排出。
其中,手柄12还包括通气孔122,第一容腔121与容器盖1所处的外界环境通过通气孔122连通。以通过该通气孔122使外界环境的气体进入第一容腔121,或将第一容腔121的气体通过该通气孔122排至外界环境。
在容器烹饪结束后或者容器长时间未使用,导致第二容腔产生负压时,通过推动推动单元123带动微压阀13运动,可开启排气孔111,使排气孔111与第一容腔121连通,以实现第一容腔121与第二容腔连通,从而实现第一容腔121与外界环境连通,减小或消除第二容腔内的负压,使得容器盖1能够打开。并且,推动单元123设置在靠近手部握手柄12的位置,推动单元123的运动方向为手柄12的长度方向Y,因此,本申请可实现单手上提手柄12时通过拇指推动推动单元123运动,使推动单元123带动微压阀13运动,使第二容腔与外界环境连通以打开容器盖1,即通过单手上提手柄12的同时推动推动单元123,能够首先将第二容腔内的负压消除,然后能够通过手柄12打开容器盖1,相比于现有技术打开容器盖1时,需一手上提手柄12,另一手控制微压阀13,减少了操作步骤,使用更简单方便。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器盖1还包括弹性件14,沿推动单元123的运动方向,弹性件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容腔121的侧壁和推动单元123连接;推动推动单元123正向运动时,推动单元123能够克服弹性件14的弹性力推动微压阀13正向转动,以导通第一容腔121与排气孔111;释放推动单元123,在弹性件14的回弹力作用下,推动单元123能够反向运动,并推动微压阀13反向转动,以封堵第一容腔121与排气孔111。本申请实施例中,打开容器盖1时,推动推动单元123正向运动,使推动单元123挤压弹性件14朝远离手柄12的方向运动,推动单元123带动微压阀13正向转动,使第二容腔通过排气孔111、第一容腔121与通气孔122与外界环境连通,以便打开容器盖1;将容器盖1盖合于容器体2时,松开推动单元123,推动单元123对弹性件14无挤压,弹性件14在其弹力作用下,推动推动单元123朝靠近手柄12的方向运动,使推动单元123回到其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推动单元123带动微压阀13反向转动回到其初始位置,使微压阀13封堵排气孔111,以封堵第一容腔121与第二容腔,使第二容腔密封。
其中,弹性件14可以为弹簧。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微压阀13与推动单元123中,一者设有凸起部123a,另一者设有凹陷部131a,凸起部123a与凹陷部131a配合,以使推动单元123推动微压阀13转动。本申请实施例中,阀帽131设有凹陷部131a,推动单元123设有凸起部123a,凸起部123a位于凹陷部131a的内部,并与凹陷部131a的侧壁和底壁具有一定的间隔。在推动单元123运动过程中,推动单元123通过凸起部123a的侧壁与凹陷部131a的侧壁抵接,以推动微压阀13转动。
并且,沿容器盖1的厚度方向Z,凹陷部131a的尺寸大于凸起部123a的尺寸,以使微压阀13能够沿厚度方向Z运动。在第二容腔内的气压升高时,微压阀13受推力能够沿厚度方向Z运动,使第二容腔与容器所述处的外界环境连通,将第二容腔内的气体排出。
或者,也可以阀帽131设有凸起部123a,推动单元123设有凹陷部131a。在推动单元123过程中,手柄12通过凹陷部131a的侧壁与凸起部123a的侧壁抵接,以推动微压阀13转动。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微压阀13包括阀帽131和阀体132,阀体132与阀帽131连接,阀体132的至少部分位于排气孔111,并与排气孔11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阀帽131覆位于第一容腔121,并覆盖于排气孔111;在第一状态,阀帽131的底壁与第一容腔121的底壁抵接,在第二状态,阀帽131的底壁的至少部分与第一容腔121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21a,第一间隙121a连通排气孔111与第一容腔121。本申请实施例中,阀帽131盖在排气孔111上,并且与排气孔111周围第一容腔121的侧壁抵接,以封堵排气孔111,从而封堵第一容腔121与第二容腔。在推动单元123带动微压阀13转动时,阀帽131的至少部分翘起,使阀帽131的底壁与第一容腔121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21a,第二容腔通过排气孔111和第一间隙121a与第一容腔121连通。阀体132的至少部分位于排气孔111,并与排气孔11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隔,使阀体132能够在排气孔111内转动。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手柄12还包括手柄盖124,手柄盖124盖合于第一容腔121;手柄盖124设有第一通孔124a和第三容腔124b,第一通孔124a连通第三容腔124b与容器盖1所处的外部环境,推动单元123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一通孔124a与第三容腔124b伸入第一容腔121内;推动单元123能够沿第一通孔124a运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推动单元123包括操作部和驱动部,操作部与驱动部连接,操作部设置于手柄盖124,驱动部远离操作部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24a和第三容腔124b延伸至第一容腔121内与微压阀13连接。沿手柄12的长度方向Y,第一通孔124a的长度大于驱动部的长度,使驱动部能够沿第一通孔124a运动。
其中,操作部设有多个凸筋,多个凸筋沿手柄12的长度方向分布,通过设置凸筋增加手部与操作部的摩擦,便于推动操作部运动。
具体地,手柄盖124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三容腔124b连通,弹性件1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通孔内,通过第三通孔对弹性件14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减小弹性件14受挤压弯曲变形的风险。
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器盖1还包括密封件15,密封件15安装于手柄盖124与手柄12之间,以封堵第一容腔121与第三容腔124b;密封件15设有第二通孔151,推动单元123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二通孔151延伸至凹陷部131a内。本申请实施例中,密封件15包括边缘部,边缘部紧压于手柄盖124与手柄12之间,密封件15设置于第一容腔121与第三容腔124b之间,并在推动单元123运动过程中,密封件15能够随推动单元123运动,以封堵第一容腔121与第三容腔124b,减小第二容腔内的蒸汽沿第一容腔121、第三容腔124b和第三通孔传到操作部,熏烫手部的风险。
其中,密封件15可以为波形密封圈。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器盖1还包括限位件16,限位件16位于第三容腔124b内,并与推动单元123连接,沿推动单元123的运动方向,限位件16的长度大于第一通孔124a的长度,以限制推动单元123从第一通孔124a脱出。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1)包括:
盖体(11),所述盖体(11)设有排气孔(111);
手柄组件,包括手柄(12)以及推动单元(123),所述手柄(12)安装于所述盖体(11)的排气孔(111)处,所述手柄(12)设有第一容腔(121),所述推动单元(123)安装于所述手柄(12)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12)运动;
微压阀(13),所述微压阀(13)一端安装于所述排气孔(111),另一端与所述推动单元(123)连接,所述微压阀(13)能够在所述推动单元(123)的带动下运动,以启/闭所述排气孔(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1)还包括弹性件(14),沿所述推动单元(123)的运动方向,所述弹性件(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腔(121)的侧壁和所述推动单元(123)连接;
推动所述推动单元(123),所述推动单元(123)能够克服所述弹性件(14)的弹性力推动所述微压阀(13)转动,以开启所述排气孔(111);
释放所述推动单元(123),在所述弹性件(14)的回弹力作用下,所述推动单元(123)能够推动所述微压阀(13)反向转动,以闭合所述排气孔(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压阀(13)与所述推动单元(123)中,一者设有凸起部(123a),另一者设有凹陷部(131a),所述凸起部(123a)与所述凹陷部(131a)配合,以使所述推动单元(123)推动所述微压阀(13)转动;
沿所述容器盖(1)的厚度方向(Z),所述凹陷部(131a)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部(123a)的尺寸,以使所述微压阀(13)能够沿厚度方向(Z)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阀(13)包括阀帽(131),所述阀帽(131)位于所述第一容腔(121),并覆盖于所述排气孔(111);
闭合所述排气孔(111)时,所述阀帽(131)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容腔(121)的底壁抵接,开启所述排气孔(111)时,所述阀帽(131)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容腔(121)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21a),所述第一间隙(121a)连通所述排气孔(111)与所述第一容腔(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阀(13)还包括阀体(132),所述阀体(132)与所述阀帽(131)连接,所述阀体(132)位于所述排气孔(111),并与所述排气孔(111)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2)还包括通气孔(122),所述第一容腔(121)与所述容器盖(1)所处的外界环境通过所述通气孔(12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还包括手柄盖(124),所述手柄盖(124)盖合于所述第一容腔(121);
所述手柄盖(124)设有第一通孔(124a)和第三容腔(124b),所述第一通孔(124a)连通所述第三容腔(124b)与所述容器盖(1)所处的外部环境,所述推动单元(12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24a)与所述第三容腔(124b)伸入所述第一容腔(121)内;
所述推动单元(123)能够沿所述第一通孔(124a)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1)还包括密封件(15),所述密封件(15)安装于所述手柄盖(124)与所述手柄(12)之间,以封堵所述第一容腔(121)与所述第三容腔(124b);
所述密封件(15)设有第二通孔(151),所述推动单元(12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51)延伸至所述凹陷部(131a)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1)还包括限位件(16),所述限位件(16)位于所述第三容腔(124b)内,并与所述推动单元(123)连接,
沿所述推动单元(123)的运动方向,所述限位件(16)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24a)的长度。
10.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
容器盖(1),所述容器盖(1)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
容器体(2),所述容器体(2)具有第二容腔;
其中,所述容器盖(1)用于盖合所述容器体(2),且所述第二容腔与所述排气孔(111)连通。
CN202022222771.9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Active CN214072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771.9U CN214072911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771.9U CN214072911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72911U true CN214072911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4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2771.9U Active CN214072911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72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06120B1 (en) Hose direct canister lid
CN107713697A (zh) 带泄气功能的抽真空开盖装置及破壁料理机
CN2389593Y (zh) 压力锅
CN214072911U (zh)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CN213444051U (zh)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CN211996852U (zh) 一种新型食物保鲜盒
CN211212605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7755100U (zh) 具有抽真空结构的锅具
CN213567468U (zh) 一种容器盖及容器
CN206792246U (zh) 烹饪器具
CN217338203U (zh) 一种锅
CN210433301U (zh) 一种搅拌机
CN213757863U (zh) 真空阀、抽真空结构及真空料理机
CN213721399U (zh) 限压阀及压力锅
CN209883811U (zh) 一种压力煲手动放气机构
CN215686869U (zh) 一种快速泄压的烹饪器具
CN218355900U (zh) 烹饪器具
CN217610517U (zh) 一种压力电炒锅防烫泄压结构
CN217696130U (zh) 一种焖烧罐
CN213263651U (zh) 盖组件及真空储存装置
CN217039843U (zh)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20466262U (zh) 一种防溢漏的方便食品盖子
CN217039822U (zh)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09346767U (zh) 料理机
CN215686758U (zh) 一种方便泄压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