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1160U - 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51160U CN214051160U CN202022850867.XU CN202022850867U CN214051160U CN 214051160 U CN214051160 U CN 214051160U CN 202022850867 U CN202022850867 U CN 202022850867U CN 214051160 U CN214051160 U CN 2140511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
- oxidation catalyst
- boiler
- scr reactor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31 catalytic reduc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06010022000 influenza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Ammonia Chemical compound N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21529 ammoni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590 oxid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426 co-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00 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包括:锅炉、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SCR反应器、CO氧化催化剂、氮空气混合器以及SCR管理及控制系统,其中,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的输入端与锅炉的尾部相连接,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的输出端与SCR反应器的入口相连接,氮空气混合器与SCR反应器前部烟道相连接,以使CO氧化成CO2所需的空气源通过氨空气混合器进入SCR反应器,CO氧化催化剂设置在锅炉尾部出口之后,并且SCR管理及控制系统分别与CO氧化催化剂入口段和出口段相连接,以监测CO氧化催化剂入口段和出口段的CO量。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进入SCR反应器的烟气温度,解决了启动、低负荷阶段停止喷氨的问题,扩大了SCR脱硝运行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烟气SCR脱硝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电燃煤领域中,对于燃煤NOx控制主要有三种方法:①燃料脱硝;②改进燃烧方式和生产工艺,在燃烧中脱硝;③烟气脱硝,即燃烧后NOx控制技术。其中燃料脱硝难度大,成本很高,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实现。所以通常采用改进燃烧方式结合烟气脱硝的方法提高NOx脱除率,以满足环保排放标准。低NOx燃烧器不仅能保证燃料着火和燃烧的需要,还能最大限度抑制NOx生成,在燃烧中脱硝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是燃烧后NOx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SNCR)技术,其中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的一种烟气脱硝技术,由于使用了催化剂,能满足较低温度下,还原剂(氨)喷入烟道中与烟气充分混合,将烟气中的NOx还原成N2和水。
但是,目前的SCR脱硝催化剂需要在中高温条件下(280~420℃)有足够的活性,才可获得较好的脱硝效果。然而火电机组运行并不能时时刻刻满足脱硝效率的最佳状态,如SCR催化剂在启机阶段和低负荷运行阶段中,温度不能达到SCR催化剂运行最佳活性,此阶段需要停止喷氨,造成脱硝效率不佳、脱硝时间延迟。同时在低负荷和启机阶段,由于燃烧不充分导致锅炉中CO含量较高,造成相当含量的未燃烧的CO进入烟气中,对大气环境带来不好影响。除此之外锅炉的CO排放浓度在1000~5000ppm,缺氧的环境也会导致烟气中CO含量较高使锅炉热效率下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燃煤机组出现饱和,大量机组常需要调峰运行,且低负荷运行状态较多,如何在这种条件下既保证SCR催化剂有效运行又能减少CO排放,成为脱硝行业永远值得探究的课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包括:锅炉、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SCR反应器、CO氧化催化剂、氮空气混合器以及SCR管理及控制系统,其中,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的输入端与锅炉的尾部相连接,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的输出端与SCR反应器的入口相连接,氮空气混合器与SCR反应器前部烟道相连接,以使CO氧化成CO2所需的空气源通过氮空气混合器进入SCR反应器,CO氧化催化剂设置在锅炉尾部出口之后,并且SCR管理及控制系统分别与CO氧化催化剂入口段和出口段相连接,以监测CO氧化催化剂入口段和出口段的CO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CO氧化催化剂串联在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之间,并位于SCR反应器之前,SCR管理及控制系统为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分别与CO氧化催化剂的两侧烟道内的监测点位相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CO氧化催化剂设置在SCR反应器内SCR催化剂的上方,并与SCR催化剂连接为一体,SCR管理及控制系统为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分别与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的尾部监测点位、SCR反应器的底部输出端的监测点位相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锅炉为低NOx燃烧器锅炉。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CO氧化催化剂和SCR催化剂设置在SCR反应器的中上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SCR反应器采用中高温SCR脱销技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SCR反应器的工作温度区间为280~400℃。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CO氧化催化剂的压降<300Pa。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CO氧化催化剂用于加速CO氧化为CO2,并且通过CO氧化催化剂使反应后的烟气温度升高10~20℃。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氮空气混合器包括空气入口和氮气入口,空气和氮气在氮空气混合器内充分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CO氧化催化剂,利用CO反应生成CO2的过程中的反应放热,提高了烟气温度,从而提高了进入SCR反应器的烟气温度,解决了启动、低负荷阶段停止喷氨的问题,扩大了SCR脱硝运行区间,实现全工况高效脱硝;(2)本实用新型通过CO催化剂,CO浓度可脱除80%以上,提高锅炉热效率,减少CO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3)本实用新型的CO氧化催化剂可以灵活布置,既可以布置在脱硝入口烟道中,也可以布置在SCR反应器内与原SCR催化剂连接为一体,灵活拆换且无需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锅炉,2-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3- CO氧化催化剂,4- SCR管理及控制系统,5-氮空气混合器,6-SCR反应器,7-SCR催化剂,8-空气,9-氮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包括锅炉1、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2、CO氧化催化剂3、SCR管理及控制系统4、氮空气混合器5以及SCR反应器6。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2的输入端与锅炉1的尾部相连接,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2的输出端与SCR反应器6的入口相连接,氮空气混合器5与SCR反应器前部烟道相连接,以使CO氧化成CO2所需的空气源通过氮空气混合器5进入SCR反应器6。CO氧化催化剂3串联在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2之间,并位于SCR反应器6(喷氨装置)之前,同时CO氧化成CO2所需的空气源通过氮空气混合器5进入SCR反应器前部烟道。SCR管理及控制系统4分别与CO氧化催化剂入口段和出口段相连接,以监测CO氧化催化剂入口段和出口段的CO量,判断CO氧化催化剂的有效性。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SCR管理及控制系统为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分别与CO氧化催化剂的两侧烟道内的监测点位相连接。根据CO氧化催化剂入口和出口CO的变化精准监测CO催化剂的寿命性,当入口值接近出口值时,CO氧化氧化剂失效,需及时更换新的CO氧化催化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锅炉1为低NOx燃烧器锅炉。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SCR反应器脱硝技术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技术中的中高温SCR脱硝技术,SCR反应器的工作温度区间为280~400℃。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CO氧化催化剂3的压降<300Pa。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CO氧化催化剂3加速CO氧化为CO2,通过CO氧化催化剂能使反应后的烟气温度提升10~20℃。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氮空气混合器5包括空气入口和氮气入口,空气8和氮气9在氮空气混合器5内充分混合。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包括锅炉1、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2、CO氧化催化剂3、SCR管理及控制系统4、氮空气混合器5以及SCR反应器6。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2的输入端与锅炉1的尾部相连接,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2的输出端与SCR反应器6的入口相连接,氮空气混合器5与SCR反应器前部烟道相连接,以使CO氧化成CO2所需的空气源通过氮空气混合器5进入SCR反应器6。CO氧化催化剂3设置在SCR反应器6内SCR催化剂7的上方,并与SCR催化剂7连接为一体,同时CO氧化成CO2所需的空气源通过氮空气混合器5进入SCR反应器6。SCR管理及控制系统4为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分别与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2的尾部监测点位10(监测入口CO量)、SCR反应器6的底部输出端8的监测点位11(监测出口CO量)相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锅炉1为低NOx燃烧器锅炉。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CO氧化催化剂3和SCR催化剂7设置在SCR反应器的中上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SCR反应器6采用中高温SCR脱销技术。SCR反应器的工作温度区间为280~400℃。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CO氧化催化剂3的压降<300Pa。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CO氧化催化剂5用于加速CO氧化为CO2,并且通过CO氧化催化剂使反应后的烟气温度升高10~20℃。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氮空气混合器5包括空气入口和氮气入口,空气8和氮气9在氮空气混合器5内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在催化剂启动阶段、低负荷阶段解决脱硝不能投问题,扩大了SCR脱硝运行区间,维持SCR入口烟温在SCR脱硝催化剂活性最适宜的期间运行,实现全工况高效脱硝。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包括:锅炉、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SCR反应器、CO氧化催化剂、氮空气混合器以及SCR管理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的输入端与所述锅炉的尾部相连接,所述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的输出端与所述SCR反应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氮空气混合器与SCR反应器前部烟道相连接,以使CO氧化成CO2所需的空气源通过所述氮空气混合器进入所述SCR反应器,所述CO氧化催化剂设置在锅炉尾部出口之后,并且所述SCR管理及控制系统分别与CO氧化催化剂入口段和出口段相连接,以监测CO氧化催化剂入口段和出口段的CO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氧化催化剂串联在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之间,并位于SCR反应器之前,所述SCR管理及控制系统为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所述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CO氧化催化剂的两侧烟道内的监测点位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氧化催化剂设置在所述SCR反应器内SCR催化剂的上方,并与所述SCR催化剂连接为一体,所述SCR管理及控制系统为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所述CO氧化催化剂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锅炉尾部至SCR反应器入口烟道的尾部监测点位、所述SCR反应器的底部输出端的监测点位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为低NOx燃烧器锅炉。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氧化催化剂和SCR催化剂设置在所述SCR反应器的中上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反应器采用中高温SCR脱销技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反应器的工作温度区间为280~4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氧化催化剂的压降<300Pa。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氧化催化剂用于加速CO氧化为CO2,并且通过所述CO氧化催化剂使反应后的烟气温度升高10~2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空气混合器包括空气入口和氮气入口,空气和氮气在所述氮空气混合器内充分混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50867.XU CN214051160U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50867.XU CN214051160U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51160U true CN214051160U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405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50867.XU Active CN214051160U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51160U (zh) |
-
2020
- 2020-12-02 CN CN202022850867.XU patent/CN2140511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57125B2 (en) | Denitration and waste heat recovery integrated furnace | |
EP3259528B1 (en) | Exhaust system for power generating apparatus | |
KR20150027808A (ko) | 화력 발전 설비의 배기 가스로부터 질소 산화물의 환원을 위한 배기 가스 정화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3263828A (zh) | 燃煤锅炉sncr与scr联合法烟气脱硝系统 | |
WO2015086905A1 (en) | Engine exhaust gas control system | |
KR101132050B1 (ko) | 연료전지를 이용한 자동차 배기가스의 질소산화물 저감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EP3615182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noxious compounds from flue-gas using an scr catalyst | |
KR101139575B1 (ko) | 배기가스의 저온 탈질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CN104587813A (zh) | 一种中小型锅炉废气的等离子体脱硝方法 | |
CN110314524A (zh) | 基于新型双反应器的氧化二氮抑制型sncr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 | |
CN214051160U (zh) | 一种协同处理CO和NOx的装置 | |
CN206463781U (zh) | 一种焦炉烟气的脱硫脱硝装置 | |
Lian et al. | A review on sulfur trioxide (SO3) removal from coal combustion process: Research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 | |
US1100747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noxious compounds from flue-gas using a ceramic filter with an SCR catalyst | |
CN110701631A (zh) | 一种逃逸氨催化氧化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3007707B (zh) | 用于工业锅炉的高负荷适应性的sncr与scr联用系统及方法 | |
CN214009259U (zh) | 低温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 |
CN218475116U (zh) | 一种生物质锅炉烟气综合治理系统 | |
KR20090084055A (ko) | 선택적 촉매 환원 공정과 선택적 무촉매 환원 공정의 혼화시스템에서 암모니아 생성량을 증가시키는 환원제 분사시스템 | |
CN115957620A (zh) | 一种减少烟气中co排放量的反应设备和节能减排方法 | |
CN211345371U (zh) | 一种逃逸氨催化氧化缓解空预器堵塞的系统 | |
CN201823478U (zh) | 新型烟气脱硝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102116482A (zh) | 一种挥发性有机废气锅炉热力焚烧净化系统及工艺 | |
CN217662559U (zh) | 一种提高锅炉脱硝反应器入口烟温的装置 | |
CN217568178U (zh) | 一种斜向旋流的燃煤锅炉sncr脱硝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0 Address after: 100039 room 901, 9 / F, building 1, yard 16, West Fourth Ring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i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room 901, 9 / F, building 1, yard 16, West Fourth Ring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Guoneng Lo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