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4000411U - 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0411U
CN214000411U CN202022945242.1U CN202022945242U CN214000411U CN 214000411 U CN214000411 U CN 214000411U CN 202022945242 U CN202022945242 U CN 202022945242U CN 214000411 U CN214000411 U CN 214000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copper bar
injection mold
gating system
di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452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柏名
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452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0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0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0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包括穿设于注塑模具的定模内的主浇道,所述注塑模具的动模上设有一第一横浇道和两个第二横浇道,所述第一横浇道与所述主浇道连通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注塑模具的两个型腔对接形成第一进胶口,所述第一横浇道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横浇道与两个所述型腔对接形成第二进胶口,所述第一进胶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进胶口间隔设置且二者靠近对应所述型腔内铜排的受力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型腔并在每个型腔内铜排的受力区域附近间隔设置两个进胶口,不仅节省材料,还能快速平稳的填充型腔,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流道系统(RunnerSystem)也称作浇道系统或是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机射嘴(Nozzle)到模穴的必经之道。
现有的五金件注塑成型的浇注系统通常采用冷浇道成型,靠注塑压力和材料本身的热量保持流动状态,具有材料浪费较多、不适合多型腔成型等缺陷,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发明人致力于设计一种浇注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通过设置两个型腔并在每个型腔内铜排的受力区域附近间隔设置两个进胶口,不仅节省材料,还能快速平稳的填充型腔,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包括穿设于注塑模具的定模内的主浇道,所述注塑模具的动模上设有一第一横浇道和两个第二横浇道,所述第一横浇道与所述主浇道连通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注塑模具的两个型腔对接形成第一进胶口,所述第一横浇道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横浇道与两个所述型腔对接形成第二进胶口,所述第一进胶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进胶口间隔设置且二者靠近对应所述型腔内铜排的受力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浇道通过一第三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通,所述第三横浇道的一端与所述主浇道对接,所述第三横浇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浇道的中心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横浇道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横浇道之间,所述第三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浇道位于所述第三横浇道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横浇道和第三横浇道呈直线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横浇道呈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进胶口与所述第二横浇道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第二横浇道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的对接部分靠近所述第一进胶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定模包括一定模座、一定模板和一定模仁,所述定模座叠加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定模仁镶嵌于所述定模板底部,所述主浇道穿过所述定模座、定模板和定模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通过在模具内设置两个型腔,一次形成两个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交叉的横浇道与每个型腔对接,形成靠近对应型腔内铜排受力区域的两个进胶口,不仅节省材料,还能快速平稳的填充型腔,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定模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模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包胶产品的立体放大图。
图示说明:
1、定模,11、定模座,12、定模板,13、定模仁,2、动模,21、动模座,22、顶出机构,23、动模板,24、动模仁,241、第一横浇道,2411、第一进胶口,242、第二横浇道,2421、第二进胶口,243、第三横浇道,3、主浇道,4、包胶产品,41、铜排,411、水平部,412、上折弯部,413、下折弯部,42、塑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4,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包括一主浇道3、一第一横浇道241、一第三横浇道243和两个第二横浇道242,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动模2与定模1合模形成两个对称的型腔(未标示),型腔用于收容铜排41,铜排41具有一水平部411,该水平部411一端向上垂直折弯形成一上折弯部412,该水平部411另一端向下垂直折弯形成一下折弯部413,上折弯部412与下折弯部413垂直设置,铜排41包胶后形成一塑胶本体42,由于上折弯部412上设有螺母,因此,铜排41注塑过程中受力区域集中于水平部411,故,本实用新型的受力区域指水平部411,主浇道3穿过定模1,第一横浇道241、第三横浇道243和两个第二横浇道242均设置于动模2上,两个第二横浇道242均与第一横浇道241交叉设置且三者均与型腔连通。
参照图1,所述定模1包括一定模座11、一定模板12和一定模仁13,定模座11叠加设置于定模板12上,定模仁13镶嵌于定模板12底部,主浇道3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定模座11、定模板12和定模仁13。
参照图2,所述动模2包括一动模座21、一顶出机构22、两个支撑板(未标示)、一动模板23和一动模仁24,动模座21固定于注塑机上,两个支撑板分别固定于动模座21上表面的两端,动模板23叠加固定于两个支撑板上,顶出机构22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该顶出机构22包括一顶针推板(未标示)、一顶针固定板(未标示)和多个顶针(未图示),顶针固定板与顶针推板叠加设置于动模板23与动模座21之间,顶针固定于顶针推板上并依次穿过顶针固定板、动模板23和动模仁24,该顶针用于将注塑后的包胶产品4推出,动模板23上设有多个用于成型包胶产品4侧凹或侧凸的侧抽芯机构(未标示),动模仁24镶嵌于动模板23的合模面上。
参照图2和图3,第一横浇道241、第三横浇道243和两个第二横浇道242具体位于动模仁24上,主浇道3位于第三横浇道243上方,主浇道3通过第三横浇道243与第一横浇道241连通,具体的,第三横浇道243的一端与主浇道3对接,第三横浇道243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浇道241的中心对接,第三横浇道243与第一横浇道241垂直,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浇道241和第三横浇道243均呈直线型,第一横浇道2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型腔对接并在每个型腔上形成第一进胶口2411,第一横浇道241分别通过两个第二横浇道242与两个型腔对接形成第二进胶口2421,第二进胶口2421与对应的第二横浇道242垂直,第二横浇道242与第一横浇道241的对接部分靠近第一进胶口2411,第二横浇道242呈弧形且二者对称设置,第三横浇道243位于两个第二横浇道242之间,第一进胶口2411与对应的第二进胶口2421间隔设置且二者靠近对应的型腔内铜排41的受力区域(即铜排41的水平部411)。
参照图1至图4,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将铜排41放入注塑模具的型腔内,使铜排41的下折弯部413伸至动模仁24内,动模2与定模1合模,将塑胶原料从注塑机的料斗(未图示)送入加热的料筒(未图示)内,经加热塑化呈熔融状态,旋转螺杆施压将料筒内熔融的塑胶从喷嘴注入主浇道3,主浇道3内熔融的塑胶进入第三横浇道243,经第一横浇道241分流形成两部分,再由两个第二横浇道242再次分流,从两个第一进胶口2411和两个第二进胶口2421进入两个型腔内包覆铜排41,注塑保压后冷却,动模2与定模1开模,多个侧抽芯机构远离包胶产品4,顶出机构22顶出整个包胶产品4,取出已成型的包胶产品4。
本实用新型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通过在模具内设置两个型腔,一次形成两个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通过交叉的横浇道与每个型腔对接,形成靠近对应型腔内铜排41受力区域的两个进胶口,不仅节省材料,还能快速平稳的填充型腔,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上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于注塑模具的定模内的主浇道,所述注塑模具的动模上设有一第一横浇道和两个第二横浇道,所述第一横浇道与所述主浇道连通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注塑模具的两个型腔对接形成第一进胶口,所述第一横浇道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横浇道与两个所述型腔对接形成第二进胶口,所述第一进胶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进胶口间隔设置且二者靠近对应所述型腔内铜排的受力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浇道通过一第三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连通,所述第三横浇道的一端与所述主浇道对接,所述第三横浇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浇道的中心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浇道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横浇道之间,所述第三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浇道位于所述第三横浇道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浇道和第三横浇道呈直线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浇道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胶口与所述第二横浇道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横浇道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横浇道的对接部分靠近所述第一进胶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包括一定模座、一定模板和一定模仁,所述定模座叠加设置于所述定模板上,所述定模仁镶嵌于所述定模板底部,所述主浇道穿过所述定模座、定模板和定模仁。
CN202022945242.1U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Active CN214000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5242.1U CN214000411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5242.1U CN214000411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0411U true CN214000411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10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45242.1U Active CN214000411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0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8250U (zh) 一种可形成多个汇合角熔接痕的塑料样条模具
CN105034279A (zh) 一种双色开关旋钮注塑模具
CN209395188U (zh) 一种侧键注塑装置
CN208118343U (zh) 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
CN214000411U (zh) 一种铜排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CN103331874B (zh) 三层叠层模的热流道系统
CN202781670U (zh) 浇口结构改进的注塑模具
CN211640784U (zh) 一种塑料碗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03650845U (zh) 热流道三板模具
CN214294231U (zh) 一种倒装模细水口进胶装置
CN203557639U (zh) 一种潜伏进胶式模具
CN222328937U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磁体
CN206426392U (zh) 一种奥迪乘用车蓄电池极板盖429a注塑模具
CN207465722U (zh) 三板式复合模具注塑机
CN220548611U (zh) 双倾斜式主流道注塑模具
CN213227304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夹芯注塑组件
CN201432392Y (zh) 注塑模具一模异腔流道锁
CN219486431U (zh) 一种细水口模具节约料头结构
CN205818359U (zh) 一种模具
CN216182391U (zh) 具有多点进浇机构的洗衣机底座模具
CN202572817U (zh) 一种采用热流道加工镜片的模具定模结构
CN210148640U (zh) 一种可控制滑块进出的双色模具
CN211968239U (zh) 一种乘用车脚踏支架塑料件注塑模具
CN217891681U (zh) 一种用于成型大边框的注塑模具
CN109501157A (zh) 一种侧键注塑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