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954268U -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4268U
CN213954268U CN202022351748.XU CN202022351748U CN213954268U CN 213954268 U CN213954268 U CN 213954268U CN 202022351748 U CN202022351748 U CN 202022351748U CN 213954268 U CN213954268 U CN 213954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output
transfer
assembled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517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应波
王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Bozhan Machinery Transmis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Bozhan Machinery Transmis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Bozhan Machinery Transmis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Bozhan Machinery Transmis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517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4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4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4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包含有断轴分动箱体,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的左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的右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的上部连接有至少一个上输出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及上输出结构均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内穿设有的动力传输组件相传动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工作性能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通用性强,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能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减轻汽车底盘自重,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动箱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背景技术
所谓分动箱,即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分配的装置,可以实现将动力输出到后轴,或者同时输出到前/后轴。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分动箱实际上是四驱车上的一个配件。随着四驱技术的发展,分动箱也一直进行着改变,并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动箱,匹配在不同诉求的四驱车上,但无论是哪种风格的分动箱,目前的分动箱都仅能适配一种车型,不能实现一箱多用。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就需要针对不同的车型而去专门开发不同的分动箱模具,这无疑使得企业的生成成本大幅度增加,同还会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用以克服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包含有断轴分动箱体,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的左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的右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的上部连接有一个上输出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及上输出结构均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内穿设有的动力传输组件相传动配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含可转动式穿设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内的至少一个输入轴、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及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在每个所述输入轴上均装配有一个输入轴齿轮,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轴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轴齿轮,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轴齿轮;
每个所述输入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轴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轴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输入轴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轴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轴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输入轴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轴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轴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上装套有至少一个输入轴轴承,输出端上装套有至少两个输入轴轴承;装配时,每个输入轴的输入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至少一个输入轴轴承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输出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至少两个输入轴轴承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输入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并延伸至断轴分动箱体外;
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轴端盖;装配时,每个第一中间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一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轴端盖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轴端盖;装配时,每个第二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二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轴端盖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上至少装套有两个输入轴轴承,输出端上至少装套有一个输入轴轴承;装配时,每个输入轴的输入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至少两个输入轴轴承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输出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至少一个输入轴轴承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输入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并延伸至断轴分动箱体外;
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轴端盖;装配时,每个第一中间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一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轴端盖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轴端盖;装配时,每个第二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二中间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轴端盖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内还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挂挡拨叉组件,且每个所述第一挂挡拨叉组件均对应设置在一个输入轴的一侧,并同装套在与之相邻对应的输入轴上的一个挂挡滑套相卡接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均包含有一个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连体式连接的第一输出箱体、及一个与所述第一输出箱体呈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二输出箱体、及一个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输出箱体内和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输出箱体内的第一中间转接轴、及穿设在所述第一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转接轴、及穿设在所述第二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转接轴和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轴、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二挂挡拨叉组件或/和穿设在所述第二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三挂挡拨叉组件;
在每个所述第一转接轴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转接轴齿轮;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一输出箱体内的一端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二输出箱体内的一端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在每个所述第二转接轴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转接轴齿轮;在每个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输出轴齿轮;
每个所述第一转接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轴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一输出箱体内的一端均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二输出箱体内的一端均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转接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输出轴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输出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输出轴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输出轴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悬空;
每个所述第二挂挡拨叉组件对应与一个第一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相卡接配合;
每个所述第三挂挡拨叉组件对应与一个第二转接轴上装配有第二转接轴齿轮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第一输出轴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相卡接配合;
在每个所述第一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转接轴轴承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一转接轴端盖;装配时,每个第一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至少一个第一转接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一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一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一输出箱体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转接轴端盖隐藏在第一输出箱体内;
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两个第一中间转接轴轴承以及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端盖;装配时,每个第一中间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装配有的至少两个第一中间转接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一输出箱体及第二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一中间转接轴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一输出箱体并通过一个中间转接轴端盖隐藏在第一输出箱体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并通过一个中间转接轴端盖隐藏在第二输出箱体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二转接轴轴承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二转接轴端盖;装配时,每个第二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至少一个第二转接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二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转接轴端盖隐藏在第二输出箱体内;
在每个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轴轴承;装配时,每个第一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并且每个第一输出轴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并通过一个第一输出轴端盖隐藏在第二输出箱体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并延伸至第二输出箱体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均包含有一个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连体式连接的第三输出箱体、及一个与所述第三输出箱体呈可拆卸式连接的第四输出箱体、及穿设在所述第三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三转接轴、及一个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三输出箱体内和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四输出箱体内的第二中间转接轴、及穿设在所述第四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出轴、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三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四挂挡拨叉组件或/和穿设在所述第四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第五挂挡拨叉组件;
在每个所述第三转接轴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三转接轴齿轮;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三输出箱体内的一端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四输出箱体内的一端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在每个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输出轴齿轮;
每个所述第三转接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轴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三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三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三输出箱体内的一端均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三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四输出箱体内的一端均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输出轴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输出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输出轴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输出轴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悬空;
每个所述第四挂挡拨叉组件对应与一个第三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相卡接配合;
每个所述第五挂挡拨叉组件对应与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 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第二输出轴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相卡接配合;
在每个所述第三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三转接轴轴承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三转接轴端盖;装配时,每个第三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至少一个第三转接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三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三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三输出箱体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三转接轴端盖隐藏在第三输出箱体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两个第二中间转接轴轴承;装配时,每个第二中间转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装配有的至少两个第二中间转接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三输出箱体及第四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二中间转接轴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三输出箱体并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端盖隐藏在第三输出箱体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四输出箱体并延伸至第四输出箱体外或者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端盖隐藏在第四输出箱体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二输出轴轴承;装配时,每个第二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第四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二输出轴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四输出箱体并与一个压力油接入口相连,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四输出箱体并延伸至第四输出箱体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上输出结构包含一个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连体式或可拆卸式相连的上输出箱体以及穿设在所述上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上输出轴;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上均装配有一个上输出轴齿轮,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每个所述上输出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与断轴分动箱体内的一个输入轴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悬空设置;每个所述上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上输出轴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并通过一个上输出轴端盖隐藏在上输出箱体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并延伸至上输出箱体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上输出结构包含一个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呈连体式或可拆卸式相连的上输出箱体以及穿设在所述上输出箱体内的至少一个上中间轴和至少一个上输出轴;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上均装配有一个上输出轴齿轮,在每个所述上中间轴上均装配有一个上中间轴齿轮;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在每个所述上中间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上中间轴轴承;每个所述上输出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中间轴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悬空设置;每个所述上中间轴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输入轴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中间轴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中间轴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每个所述上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上输出轴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并通过一个上输出轴端盖隐藏在上输出箱体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并延伸至上输出箱体外;每个所述上中间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上中间轴轴承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上中间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并分别通过一个上中间轴端盖隐藏在上输出箱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上输出箱体内还穿设有至少一个第六挂挡拨叉组件,每个所述第六挂挡拨叉组件对应与一个上中间轴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上输出轴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相卡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安装方便、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2)工作性能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3)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减轻底盘自重,装车时无需副发动机,不仅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稳定性,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尾气排放,还便于车辆的改装以及维护;(4)采用上、左、右三侧动力输出形式,不仅便于高压泵,水循环泵保养及维修,还增大了车辆底盘利用空间,水罐容积,有便于水罐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第一种实施例中左、右输出结构与断轴分动箱体连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种实施例中左、右输出结构与断轴分动箱体连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种实施例中左、右输出结构与断轴分动箱体连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种实施例中上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种实施例中上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三种实施例中上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四种实施例中上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中的上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结构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九种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十种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种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二种实施例中的左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三种实施例中右侧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四种实施例中右侧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五种实施例中右侧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六种实施例中右侧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七种实施例中右侧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八种实施例中右侧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九种实施例中右侧可拆卸式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一种实施例,其具体包含断轴分动箱体100,在该断轴分动箱体100的左侧连接有一个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右侧连接有一个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上部连接有一个上输出结构400;且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及上输出结构400均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内穿设有的动力传输组件相传动配合连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断轴分动箱体100内设有的动力传输组件具体包含有一个可转动式穿设在断轴分动箱体100内的输入轴101、一个可转动式穿设在断轴分动箱体100内的第一中间轴102及一个可转动式穿设在断轴分动箱体100内的第二中间轴103;在输入轴101上装配有一个输入轴齿轮101a,在第一中间轴102上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轴齿轮 102a,在第二中间轴103上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其中,输入轴101的左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同第一中间轴102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相啮合传动连接,右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同第二中间轴103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 相啮合传动连接;第一中间轴102的右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同输入轴101 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相啮合传动连接,左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同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相啮合传动连接;第二中间轴103的左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同输入轴101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相啮合传动连接,右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同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0相啮合传动连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在输入轴101的输入端上装套有一个输入轴轴承101b,输出端上装套有两个输入轴轴承101b;在第一中间轴102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102b;在第二中间轴103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103b;装配时,输入轴101的输入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一个输入轴轴承101b对应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输出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两个输入轴轴承101b对应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且输入轴101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断轴分动箱体100并延伸至断轴分动箱体100外;第一中间轴10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102b对应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且第一中间轴102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断轴分动箱体100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轴端盖102c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 100内;第二中间轴103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103b 对应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且第二中间轴103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断轴分动箱体100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轴端盖103c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100内。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包含有一个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连体式连接的第一输出箱体201、及一个与第一输出箱体201呈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二输出箱体202、及一个一端穿设在第一输出箱体201内和另一端穿设在第二输出箱体202 内的的第一中间转接轴204、及一个穿设在第一输出箱体201内的第一转接轴203、及一个穿设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的第二转接轴205和第一输出轴206;在第一转接轴203上还装配有一个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在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穿设在与第一输出箱体201内的一端上还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204a;在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穿设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的一端上还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204b;在第二转接轴205上还装配有一个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在第一输出轴206上还装配有一个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其中,第一转接轴203的右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同第一中间轴102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相啮合传动连接,左侧同第一中间转接轴204输入端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204a相啮合传动连接;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的输入端(即穿设在第一输出箱体201内的一端)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204a同第一转接轴203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相啮合传动连接,输出端(即穿设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的一端)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204b同第二转接轴205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相啮合传动连接;第二转接轴 205的右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同第一中间转接轴204输出端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204b相啮合传动连接,左侧同第一输出轴206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 206a相啮合传动连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在第一转接轴2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一个第一转接轴轴承203b;在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两个第一中间转接轴轴承204c;在第二转接轴2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一个第二转接轴轴承205b;在第一输出轴20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一个第一输出轴轴承206b;装配时,第一转接轴2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一个第一转接轴轴承203b 同与第一输出箱体201呈转动配合连接,且第一转接轴2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贯穿第一输出箱体201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转接轴端盖203c隐藏在第一输出箱体201内;第二转接轴2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一个第二转接轴轴承205b同与第二输出箱体202呈转动配合连接,且第二转接轴2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第二输出箱体202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转接轴端盖205c隐藏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装配有的两个第一中间转接轴轴承204c同第一输出箱体201及第二输出箱体202呈转动配合连接,且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的输入端贯穿第一输出箱体201并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端盖204d隐藏在第一输出箱体201内,输出端贯穿第二输出箱体202并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端盖204d隐藏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第一输出轴20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轴承206b同第二输出箱体202呈转动配合连接,并且第一输出轴206 的输入端贯穿第二输出箱体202并通过一个第一输出轴端盖206c隐藏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输出端贯穿第二输出箱体202并延伸至第二输出箱体202外。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包含有一个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连体式连接的第三输出箱体301、及一个与第三输出箱体301呈可拆卸式连接的第四输出箱体302、及一个穿设在第三输出箱体301的第三转接轴303、及一个一端穿设在第三输出箱体301内和另一端穿设在第四输出箱体302内的第二中间转接轴304、及一个穿设在第四输出箱体302内的第二输出轴305;在第三转接轴303上还装配有一个第三转接轴齿轮 303a;在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穿设在第三输出箱体301内的一端上还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在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穿设在第四输出箱体302内的一端上还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在第二输出轴305上还装配有一个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其中,第三转接轴303左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同第二中间轴103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相啮合传动连接,左侧同第二中间转接轴304输入端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相啮合传动连接;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的输入端(即穿设在第三输出箱体301内的一端)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同第三转接轴303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相啮合传动连接,输出端(即穿设在第四输出箱体302内的一端)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同第二输出轴305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相啮合传动连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在第三转接轴3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一个第三转接轴轴承303b;在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两个第二中间转接轴轴承304c;在第二输出轴3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一个第二输出轴轴承305b;装配时,第三转接轴3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一个第三转接轴轴承303b同与第三输出箱体301呈转动配合连接,且第三转接轴3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第三输出箱体301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三转接轴端盖303c隐藏在第三输出箱体301内;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装配有的两个第二中间转接轴轴承304c同第三输出箱体301及第四输出箱体302呈转动配合连接,且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的输入端贯穿第三输出箱体301并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端盖304d隐藏在第三输出箱体301内,输出端贯穿第四输出箱体302并延伸至第四输出箱体302外;第二输出轴3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一个第二输出轴轴承305b同与第四输出箱体302呈转动配合连接,且第二输出轴 305的输入端贯穿第四输出箱体302并与一个压力油接入口305c相连,输出端贯穿第四输出箱体302并延伸至第四输出箱体302外。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7所示,上输出结构400包含一个与断轴分动箱体100 呈连体式或可拆卸式相连的上输出箱体401以及穿设在上输出箱体401内的一个上输出轴402;在上输出轴402上装配有一个上输出轴齿轮402a;在上输出轴40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一个上输出轴轴承402b;其中,上输出轴02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内输入轴101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相啮合传动连接;上输出轴40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一个上输出轴轴承402b同上输出箱体401呈转动配合连接,并且上输出轴402的输入端贯穿上输出箱体401并通过一个上输出轴端盖402c隐藏在上输出箱体401内,输出端贯穿上输出箱体401并延伸至上输出箱体401外。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在断轴分动箱体100内还穿设有一个第一挂挡拨叉组件104,且该第一挂挡拨叉组件104设置在输入轴101的右侧,并同装套在输入轴101 上的挂挡滑套101c相卡接配合;在第一输出箱体201内还穿设有一个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且该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对应与第一转接轴203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相卡接配合;在第三输出箱体301内还穿设有一个第四挂挡拨叉组件306,且该第四挂挡拨叉组件304 对应与第三转接轴303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相卡接配。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和图7所示,输入轴齿轮101a与输入轴101之间、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与第一中间轴102之间、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与第二中间轴103之间、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204a、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204b与第一中间转接轴204之间、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与第二转接轴205之间、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与第一输出轴206之间、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与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之间、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与第二输出轴305之间、上输出轴齿轮402a与上输出轴402之间均分别是固定连接的 (例如:花键连接);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与第一转接轴203之间、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与第三转接轴303之间均是滑动配合连接的;且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轴齿轮101a与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及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之间、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与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之间、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204b与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之间、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与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之间、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与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之间、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 B304b与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之间均为常啮合;而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与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204a之间则是通过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的推动来实现啮合,进而实现将输入轴101的动力最终传递至第一输出轴206;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与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之间则是通过第四挂挡拨叉组件306的推动来实现啮合,进而实现将输入轴101的动力最终传递至第二中间轴 304和第二输出轴305。
参阅图2、图5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输入轴101的输入端上装套有两个输入轴轴承101b,输出端上装套有一个输入轴轴承101b;上输出结构400还包含有一个穿设在上输出箱体401内的上中间轴403,在上中间轴403上还装配有一个上中间轴齿轮403a;在上中间轴4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还分别装套有一个上中间轴轴承403b;其中,上中间轴403其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403a分别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内的输入轴101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和上输出轴402 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相啮合传动连接;上中间轴4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一个上中间轴轴承403b同上输出箱体401呈转动配合连接,并且上中间轴403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上输出箱体401并分别通过一个上中间轴端盖403c隐藏在上输出箱体 401内。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上输出轴齿轮402a与上输出轴402之间、上中间轴齿轮 403a与上中间轴403之间均分别是固定连接的(例如:键连接),且上中间轴齿轮403a与输入轴齿轮101a及上输出轴齿轮402a均是常啮合的。
参阅图3、图6和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三种实施例,其与第三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输入轴10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两个输入轴轴承101b;在上输出箱体401内穿设有一个第五挂挡拨叉组件404,且第五挂挡拨叉组件404是与上中间轴齿轮403a相卡接配合的;上中间轴齿轮403a与上中间轴403之间是滑动配合连接的;上中间轴齿轮403a与输入轴齿轮101a之间是常啮合的,与上输出轴齿轮402a之间则是通过第五挂挡拨叉组件404的推动来实现啮合的。
参阅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四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上输出轴40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一个第一动力输出装置500,且该第一动力输出装置500包含一个第一动力输出轴501、一个第一滑动齿套502及一个第一拨叉503;其中,第一滑动齿套502套设在第一动力输出轴501上,第一拨叉503与第一滑动齿套502卡接配合;使用时,第一拨叉503通过推动第一滑动齿套502来带动第一动力输出轴501与上输出轴402相结合,从而实现动力输出。
参阅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五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与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204a之间是常啮合的,与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之间则是通过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的推动来实现与的啮合。
参阅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六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是与中间转接轴204输入端上装配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204a相卡接配合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204a与中间转接轴204之间是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与第一转接轴203之间是固定连接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204a是通过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的推动来实现与第一转接轴齿轮 203a啮合的。
参阅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七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还穿设有一个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且该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对应与中间转接轴204输出端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204b相卡接配合;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204b与中间转接轴20之间是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204b是通过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的推动来实现与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啮合的。
参阅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八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在中间转接轴204的输入端上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同步齿套204e,且该第一中间转接轴同步齿套204e分别对应与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相卡接配合以及与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204a及中间转接轴204相固定连接;而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204a与中间转接轴204之间是转动配合的。
参阅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九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在中间转接轴204的输出端上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同步齿套204f,且该第二中间转接轴同步齿套204f分别对应与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相卡接配合以及与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204b及中间转接轴204相固定连接;而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204b与中间转接轴204之间是转动配合的。
参阅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穿设有一个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且该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对应与第二转接轴205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相卡接配合;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与第二转接轴205之间是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是通过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的推动来实现与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204b相啮合的。
参阅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一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在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穿设有一个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且该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对应与第一输出轴206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相卡接配合;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与第一输出轴 206之间是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是通过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的推动来实现与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啮合的。
参阅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二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在第一输出轴206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一个第二动力输出装置600,且该第二动力输出装置600包含一个第二动力输出轴601、一个第二滑动齿套602及一个第二拨叉603;其中,第二滑动齿套602套设在第二动力输出轴601 上,第二拨叉603与第二滑动齿套602卡接配合;使用时,第二拨叉603通过推动第二滑动齿套602来带动第二动力输出轴601与第一输出轴206相结合,从而实现动力输出。
参阅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三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中,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与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之间是常啮合的,与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之间则是通过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 的推动来实现啮合的
参阅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四种实施例,其与第十三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中,在第二输出轴305上装套有一个第二输出轴同步齿套305d,且该第二输出轴同步齿套305d与第二输出轴305及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之间均是固定连接的,而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与第二输出轴305之间是转动配合的。
参阅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五种实施例,其与第十四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中,在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的输出端上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同步齿套304e,且该第二中间转接轴同步齿套304e与第二中间转接轴304输出端及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之间均是固定连接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 B304b与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之间是转动配合的。
参阅图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六种实施例,其与第十四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中,在第四输出箱体302内还穿设有一个第五挂挡拨叉组件307,且该第五挂挡拨叉组件307对应与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上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相卡接配合;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与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之间是滑动配合的,且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是通过第五挂挡拨叉组件307的推动来实现与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相啮合。
参阅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七种实施例,其与第十六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中,在第四输出箱体302内还穿设有一个第五挂挡拨叉组件307,且该第五挂挡拨叉组件307对应与第二输出轴305上的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相卡接配合;在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的输出端上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同步齿套304e,且该第二中间转接轴同步齿套304e与第二中间转接轴304输出端及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之间均是固定连接的;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与第二输出轴305之间是滑动配合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与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之间是转动配合的;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 与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之间是通过第五挂挡拨叉组件307的推动来实现啮合。
参阅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八种实施例,其与第十七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中,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与第三转接轴303是固定连接的,且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与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及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 A304a之间均是常啮合的。
参阅图2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的第十九种实施例,其与第十八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中,在第三输出箱体301内穿设有一个第四挂挡拨叉组件306,且该第四挂挡拨叉组件306对应与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上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相卡接配合;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与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之间是滑动配合的,且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是通过第四挂挡拨叉组件306的推动来实现与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相啮合的。
在上述实施例一~十九中,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及上输出结构400的数量均为一个,但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及上输出结构400的数量及位置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即可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与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可以互换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一~十九中,输入轴101、第一中间轴102及第二中间轴103数量均为一个,但在实际应用中,输入轴101、第一中间轴102及第二中间轴10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应调整增加;即设置为多个;当输入轴101、第一中间轴102及第二中间轴103的数量有多个时,则每个输入轴101一侧会对应与多个相互啮合的第一中间轴102相啮合传动连接,将输入轴101输入的动力传输至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而每个输入轴101的另一则会对应与多个相互啮合第二中间轴103相啮合传动连接,将输入轴101输入的动力传输至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
在上述实施例一~十九中,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中的第一转接轴203、第二转接轴205、第一输出轴206以及第一中间转接轴204数量均为一个;但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转接轴203、第二转接轴205、第一输出轴206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即设置为多个;当第一转接轴203、第二转接轴205及第一输出轴206均有多个时,则多个第一转接轴203彼此之间相互啮合,多个第二转接轴205彼此之间以及多个第一输出轴206彼此之间也均分别相互啮合;这样只需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转接轴203、第一转接轴203及第一输出轴206就可实现多个第一转接轴203、多个第二转接轴205及多个第一输出轴206的联动,进而实现动力输出。
在上述实施例一~十九中,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中的第三转接轴303、第二输出轴305 以及第二中间转接轴304数量均为一个;但在实际应用中,第三转接轴303及第二输出轴305 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即设置为多个;当第三转接轴303及第二输出轴305数量为多个时,则多个第三转接轴303彼此之间相互啮合;多个第二输出轴305彼此之间也相互啮合;这样只需驱动其中一个第三转接轴303及第二输出轴305就可实现多个第三转接轴303及多个第二输出轴305的联动;进而实现动力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输入轴101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输入轴轴承101b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输入端设置一个,输出端设置两个;或者输入端设置两个,输出端设置一个;或者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挡拨叉组件404的数量及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进行调整;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与不同的齿轮进行卡接配合,以实现不同的换挡输出方式。
最后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包含有断轴分动箱体(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的左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的右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的上部连接有至少一个上输出结构(400),每个所述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及上输出结构(400)均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内穿设有的动力传输组件相传动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含可转动式穿设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内的至少一个输入轴(101)、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102)及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103);在每个所述输入轴(101)上均装配有一个输入轴齿轮(101a),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轴(102)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轴(103)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
每个所述输入轴(101)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轴(102)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轴(103)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轴(102)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输入轴(101)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轴(102)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轴(102)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轴(103)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输入轴(101)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轴(103)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轴(103)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相啮合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输入轴(101)的输入端上装套有至少一个输入轴轴承(101b),输出端上装套有至少两个输入轴轴承(101b);装配时,每个输入轴(101)的输入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至少一个输入轴轴承(101b)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输出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至少两个输入轴轴承(101b)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输入轴(101)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并延伸至断轴分动箱体(100)外;
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轴(102)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102b)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轴端盖(102c);装配时,每个第一中间轴(10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102b)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一中间轴(102)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轴端盖(102c)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100)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轴(103)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103b)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轴端盖(103c);装配时,每个第二中间轴(103)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103b)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二中间轴(103)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轴端盖(103c)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100)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输入轴(101)的输入端上至少装套有两个输入轴轴承(101b),输出端上至少装套有一个输入轴轴承(101b);装配时,每个输入轴(101)的输入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至少两个输入轴轴承(101b)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输出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至少一个输入轴轴承(101b)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输入轴(101)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并延伸至断轴分动箱体(100)外;
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轴(102)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102b)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轴端盖(102c);装配时,每个第一中间轴(10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第一中间轴轴承(102b)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一中间轴(102)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轴端盖(102c)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100)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轴(103)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103b)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轴端盖(103c);装配时,每个第二中间轴(103)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第二中间轴轴承(103b)对应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转动配合连接,并且每个第二中间轴(103)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轴端盖(103c)隐藏在断轴分动箱体(100)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内还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挂挡拨叉组件(105),且每个所述第一挂挡拨叉组件(105)均对应设置在一个输入轴(101)的一侧,并同装套在与之相邻对应的输入轴(101)上的一个挂挡滑套(101c)相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可拆卸式输出结构(200)均包含有一个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连体式连接的第一输出箱体(201)、及一个与所述第一输出箱体(201)呈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二输出箱体(202)、及一个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输出箱体(201)内和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的第一中间转接轴(204)、及穿设在所述第一输出箱体(201)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转接轴(203)、及穿设在所述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转接轴(205)和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轴(206)、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输出箱体(201)内的至少一个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或/和穿设在所述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的至少一个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
在每个所述第一转接轴(203)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一输出箱体(201)内的一端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204a);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的一端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204b);在每个所述第二转接轴(205)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在每个所述第一输出轴(206)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
每个所述第一转接轴(203)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轴(102)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轴齿轮(102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转接轴(203)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转接轴(204)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204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转接轴(203)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一输出箱体(201)内的一端均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204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转接轴(203)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相啮合传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穿设在与之相邻对应第二输出箱体(202)内的一端均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204b)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转接轴(205)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转接轴(205)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中间转接轴(204)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204b)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转接轴(205)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输出轴(206)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转接轴(205)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输出轴(206)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转接轴(205)上装配有的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输出轴(206)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一输出轴(206)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悬空;
每个所述第二挂挡拨叉组件(207)对应与一个第一转接轴(203)上装配有的第一转接轴齿轮(203a)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204)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A(204a)相卡接配合;
每个所述第三挂挡拨叉组件(208)对应与一个第二转接轴(205)上装配有第二转接轴齿轮(205a)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204)上装配有的第一中间转接轴齿轮B(204b)或者与一个第一输出轴(206)上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齿轮(206a)相卡接配合;
在每个所述第一转接轴(2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转接轴轴承(203b)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一转接轴端盖(203c);装配时,每个第一转接轴(2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至少一个第一转接轴轴承(203b)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一输出箱体(201)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一转接轴(2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一输出箱体(201)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转接轴端盖(203c)隐藏在第一输出箱体(201)内;
在每个所述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两个第一中间转接轴轴承(204c)以及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端盖(204d);装配时,每个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装配有的至少两个第一中间转接轴轴承(204c)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一输出箱体(201)及第二输出箱体(202)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一中间转接轴(204)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一输出箱体(201)并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端盖(204d)隐藏在第一输出箱体(201)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202)并通过一个第一中间转接轴端盖(204d)隐藏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转接轴(2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二转接轴轴承(205b)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二转接轴端盖(205c);装配时,每个第二转接轴(2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至少一个第二转接轴轴承(205b)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202)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二转接轴(2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202)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转接轴端盖(205c)隐藏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
在每个所述第一输出轴(20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轴轴承(206b);装配时,每个第一输出轴(20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第一输出轴轴承(206b)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202)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一输出轴(206)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202)并通过一个第一输出轴端盖(206c)隐藏在第二输出箱体(202)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输出箱体(202)并延伸至第二输出箱体(202)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可拆卸式输出结构(300)均包含有一个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连体式连接的第三输出箱体(301)、及一个与所述第三输出箱体(301)呈可拆卸式连接的第四输出箱体(302)、及穿设在所述第三输出箱体(301)内的至少一个第三转接轴(303)、及一个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三输出箱体(301)内和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四输出箱体(302)内的第二中间转接轴(304)、及穿设在所述第四输出箱体(302)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出轴(305)、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三输出箱体(301)内的至少一个第四挂挡拨叉组件(306)或/和穿设在所述第四输出箱体(302)内的至少一个第五挂挡拨叉组件(307);
在每个所述第三转接轴(303)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三输出箱体(301)内的一端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四输出箱体(302)内的一端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在每个所述第二输出轴(305)上均装配有一个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
每个所述第三转接轴(303)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轴(103)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轴齿轮(103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三转接轴(303)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三转接轴(303)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三输出箱体(301)内的一端均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三转接轴(303)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相啮合传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穿设在与之相对应第四输出箱体(302)内的一端均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输出轴(305)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第二输出轴(305)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输出轴(305)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第二输出轴(305)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悬空;
每个所述第四挂挡拨叉组件(306)对应与一个第三转接轴(303)上装配有的第三转接轴齿轮(303a)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A(304a)相卡接配合;
每个所述第五挂挡拨叉组件(307)对应与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304)上装配有的第二中间转接轴齿轮B(304b)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第二输出轴(305)上装配有的第二输出轴齿轮(305a)相卡接配合;
在每个所述第三转接轴(3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三转接轴轴承(303b)以及均分别装配有一个第三转接轴端盖(303c);装配时,每个第三转接轴(3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至少一个第三转接轴轴承(303b)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三输出箱体(301)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三转接轴(3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三输出箱体(301)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三转接轴端盖(303c)隐藏在第三输出箱体(301)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两个第二中间转接轴轴承(304c);装配时,每个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装配有的至少两个第二中间转接轴轴承(304c)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三输出箱体(301)及第四输出箱体(302)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二中间转接轴(304)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三输出箱体(301)并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端盖(304d)隐藏在第三输出箱体(301)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四输出箱体(302)并延伸至第四输出箱体(302)外或通过一个第二中间转接轴端盖(304d)隐藏在第四输出箱体(302)内;
在每个所述第二输出轴(3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二输出轴轴承(305b);装配时,每个第二输出轴(305)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通过其上各自装配有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出轴轴承(305b)同与之相对应的第四输出箱体(302)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第二输出轴(305)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四输出箱体(302)并与一个压力油接入口(305c)相连,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第四输出箱体(302)并延伸至第四输出箱体(302)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输出结构(400)均包含一个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连体式或可拆卸式相连的上输出箱体(401)以及穿设在所述上输出箱体(401)内的至少一个上输出轴(402);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402)上均装配有一个上输出轴齿轮(402a);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40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402b);
每个所述上输出轴(402)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与断轴分动箱体(100)内的一个输入轴(101)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402)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402)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悬空设置;
每个所述上输出轴(40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402b)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401)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上输出轴(402)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401)并通过一个上输出轴端盖(402c)隐藏在上输出箱体(401)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401)并延伸至上输出箱体(401)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输出结构(400)包含一个与所述断轴分动箱体(100)呈连体式或可拆卸式相连的上输出箱体(401)以及穿设在所述上输出箱体(401)内的至少一个上中间轴(403)和至少一个上输出轴(402);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402)上均装配有一个上输出轴齿轮(402a),在每个所述上中间轴(403)上均装配有一个上中间轴齿轮(403a);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40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402b);在每个所述上中间轴(4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装套有至少一个上中间轴轴承(403b);
每个所述上输出轴(402)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中间轴(403)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403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402)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402)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悬空设置;
每个所述上中间轴(403)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403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输入轴(101)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101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中间轴(403)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403a)相啮合传动连接,另一侧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403a)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输出轴(402)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相啮合传动连接或者同一个与之相邻对应的上中间轴(403)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403a)相啮合传动连接;
每个所述上输出轴(40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402b)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401)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上输出轴(402)的输入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401)并通过一个上输出轴端盖(402c)隐藏在上输出箱体(401)内,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401)并延伸至上输出箱体(401)外;
每个所述上中间轴(4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上中间轴轴承(403b)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401)呈转动配合连接,且每个上中间轴(4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箱体(401)并分别通过一个上中间轴端盖(403c)隐藏在上输出箱体(40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输出箱体(401)内还穿设有至少一个第六挂挡拨叉组件(404),每个所述第六挂挡拨叉组件(404)对应与一个上中间轴(403)上装配有的上中间轴齿轮(403a)相卡接配合或者与一个上输出轴(402)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402a)相卡接配合。
CN202022351748.XU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Active CN213954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1748.XU CN213954268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1748.XU CN213954268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4268U true CN213954268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1748.XU Active CN213954268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4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7840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两档减速器
CN107355518B (zh) 液压驱动轮式挖掘机的变速器
CN108274986A (zh) 油电混合动力车变速器总成
CN107575376B (zh) 一种车辆用自动变速器油泵
CN214404545U (zh) 一种10挡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CN213954268U (zh) 一种新型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CN210161895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13929322U (zh) 一种新型局部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CN213929324U (zh) 一种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CN213929320U (zh) 一种新型局部连体式断轴分动箱
CN219600907U (zh) 一种油电混合驱动变速箱
CN213929325U (zh) 一种局部连体式断轴分动箱
CN218400195U (zh) 一种两档混合动力总成结构
CN213929319U (zh) 一种新型连体式断轴分动箱
CN212775409U (zh)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13929321U (zh) 一种局部可拆卸式断轴分动箱
CN113043842B (zh) 电动轮式工程机械用动力总成
CN212250994U (zh) 一种拖拉机动力换向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17761910U (zh) 纵置后驱混动变速器结构
CN213929323U (zh) 一种连体式断轴分动箱
CN101761610B (zh) 用于大功率拖拉机的中间传动箱
CN201672001U (zh) 用于大功率拖拉机的中间传动箱
CN111059230A (zh)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
US8251675B2 (en) Input shaft driven hybrid transmission pump
CN112413063A (zh) 新能源工程机械定轴式变速箱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