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2235U - 瓶盖及盛酒容器 - Google Patents
瓶盖及盛酒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22235U CN213922235U CN202021333946.7U CN202021333946U CN213922235U CN 213922235 U CN213922235 U CN 213922235U CN 202021333946 U CN202021333946 U CN 202021333946U CN 213922235 U CN213922235 U CN 2139222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cap
- sealing
- bottle cap
- bott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及包括此种瓶盖的盛酒容器。瓶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封口盖。外盖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内盖设置于外盖的容纳腔内,内盖的顶部靠近容纳腔的底面,内盖的顶部开设内通孔。封口盖设置于容纳腔的底面,封口盖采用透明材质,封口盖遮蔽内通孔,封口盖和内盖固定连接。外盖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容纳腔的底面、封口盖靠近容纳腔底面的一侧或者容纳腔的底面与封口盖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包装过程中,可同时使用扫描装置扫描外盖上的第一信息标识和位于容纳腔内的第二信息标识并进行关联,提高了瓶盖上防伪信息的关联效率及关联准确率,固定连接的封口盖和内盖还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瓶盖及盛酒容器。
背景技术
白酒类产品在包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商品防伪,以便于消费者便捷确认所购产品的真伪。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厂家将二维码加工在白酒类产品的瓶盖上,并且是在瓶盖的内侧和外侧加工出唯一的、相互关联的内码和外码。消费者分别扫描瓶盖上的内码和外码后即可确认所购产品的真伪。基于此,在白酒的包装过程中需要首先将瓶盖上的内码和外码进行关联。现有瓶盖上的内码和外码在关联的过程中需要扫描装置先后对内码和外码进行扫描然后进行关联。在上述过程中一前一后读取内码和外码效率较低且极易因读取时差造成数据关联失败或错误关联,同时出现内、外信息码关联失败需检查时,必须拆开瓶盖,这就造成了瓶盖的整体报废,导致材料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瓶盖上防伪码关联过程易出错的问题,提供一种有助于准确关联防伪信息的瓶盖及盛酒容器。
一种瓶盖,包括:
外盖,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
内盖,设置于所述外盖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盖的顶部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内盖的顶部开设内通孔;
封口盖,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采用透明材质,所述封口盖遮蔽所述内通孔,所述封口盖和所述内盖固定连接;
所述外盖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靠近所述容纳腔底面的一侧或者所述容纳腔的底面与所述封口盖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口盖和所述内盖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口盖包括封口片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封口片的外周缘,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封口片中心的侧面加工第一螺纹;所述内盖的顶部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内盖中心的侧面加工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裹所述第二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盖的顶部呈台阶状,所述第二连接部向靠近所述内盖中心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封口片的一端向所述内盖中心的方向继续弯折形成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靠近所述封口片的一侧面与所述封口片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盖还包括内套,所述内套的一端能够与瓶体的瓶口连接,所述外盖和/或所述内盖设置于所述内套的另一端;所述封口片的一侧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封口片远离所述容纳腔底面的另一侧,所述密封部能够与所述内套抵接以实现所述瓶盖对瓶体的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呈环状凸起,所述内套具有环形的内侧壁,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内套的所述内侧壁抵接以实现所述瓶盖对瓶体的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瓶盖还包括外套、流酒盘和内塞,所述外套设置于所述内套外,所述流酒盘和所述内塞设置于所述内套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盖的外侧顶部加工有第一信息码,所述封口盖靠近所述容纳腔底面的一侧加工有第二信息码,所述第二信息码与所述第一信息码一一关联;所述第一信息码和/或所述第二信息码的类型包括二维码和/ 或条形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盖采用非透明材质。
一种盛酒容器,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设置于所述瓶体的瓶口;所述瓶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封口盖,所述外盖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内盖设置于所述外盖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盖的顶部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内盖的顶部开设内通孔;所述封口盖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采用透明材质,所述封口盖遮蔽所述内通孔,所述封口盖和所述内盖固定连接;所述外盖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靠近所述容纳腔底面的一侧或者所述容纳腔的底面与所述封口盖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
上述瓶盖及盛酒容器,在内盖的顶部开设内通孔并且使用透明的封口盖遮蔽内通孔,并且外盖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容纳腔的底面、封口盖靠近容纳腔底面的一侧或者容纳腔的底面与封口盖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在包装过程中,可同时使用扫描装置扫描外盖上加工的第一信息标识以及位于容纳腔内的第二信息标识并进行关联,提高了瓶盖上防伪信息的关联效率及关联准确率,避免了因读取时差造成数据关联失败或错误关联,进而避免了关联失败需检查时造成的瓶盖整体报废。同时固定连接的封口盖和内盖还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口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口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封口盖与内盖螺纹连接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瓶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瓶盖结构第一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瓶盖结构第二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瓶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瓶盖;110、外盖;111、容纳腔;120、内盖;121、内通孔; 122、第二连接部;123、环形翻边;130、封口盖;131、封口片;132、第一连接部;134、密封部;140、内套;150、外套;160、内塞;170、外码;180、内码;190、流酒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白酒类产品(尤其是高端白酒类产品)需要进行防伪包装,以防止不法分子对相应产品进行仿制。近年来,相关联的一对防伪信息越来越受到厂家及消费者的青睐。在产品包装的过程中将一对防伪信息进行准确关联是上述防伪手段的关键,关联效率也是影响产品包装过程的重要因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助于准确关联防伪信息的瓶盖。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可以应用在酒类产品的包装上,也可以应用在其他液体类(比如水、乳制品、果汁等) 产品的包装过程中。以下内容仅以瓶盖应用在白酒的包装上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盖应用于其他液体类产品的包装时,其结构及一对防伪信息的关联过程类似。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瓶盖100,包括外盖110、内盖120和封口盖130。外盖110设置在整个瓶盖100的最外部分,能够起到密封和装饰的作用。外盖11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111,用于容纳瓶盖100中的其他部分。内盖120设置于外盖110的容纳腔111内,内盖120的顶部靠近容纳腔111的底面,内盖120的顶部开设内通孔121。封口盖130设置于容纳腔111 的底面,封口盖130采用透明材质,封口盖130遮蔽内通孔121,封口盖130和内盖120固定连接。外盖110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容纳腔111的底面、封口盖130靠近容纳腔111底面的一侧或者容纳腔111的底面与封口盖130 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是能够一一对应的,并且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是唯一的。
上述瓶盖100在内盖120的顶部开设内通孔121并且使用透明的封口盖130 遮蔽内通孔121,并且外盖110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容纳腔111的底面、封口盖130靠近容纳腔111底面的一侧或者容纳腔111的底面与封口盖130 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在包装过程中,可同时使用扫描装置扫描外盖 110上加工的第一信息标识以及位于容纳腔111内的第二信息标识并进行关联,提高了瓶盖100上防伪信息的关联效率及关联准确率,避免了因读取时差造成数据关联失败或错误关联,进而避免了关联失败需检查时造成的瓶盖100整体报废。同时固定连接的封口盖130和内盖120还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上述实施例中在内盖120的顶部开设内通孔121并同时使用透明材质的封口盖130,能够允许瓶盖100外部的第一信息标识和内部的第二信息标识在包装过程中同时被扫描。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封口盖130采用聚丙烯 (polypropylene,简称PP)或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材质。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封口盖130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允许光线透过的材质,比如普通玻璃、有机玻璃等。可选的,与封口盖130配合的内盖120采用透明材质或者非透明材质。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与封口盖130配合的内盖120采用非透明材质,比如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聚乙烯材质的内盖120 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能够保证内盖120在生产组装以及消费使用过程中便捷拧盖同时控制开启力。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内盖120还可以是其他机械性能较好、透明或者非透明的材质。同理,外盖110对应第二信息码的部分是非透明的,外盖110的其余部分可以是透明也可以非透明,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外盖110的具体材质。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外盖110采用铝塑或者全塑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中要求保护的瓶盖100,既可以是通过额外的手段在包装过程中加工一一对应的第一信息码以及第二信息码,也可以是在瓶盖100生产的过程中直接加工出一一对应的第一信息码以及第二信息码。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外盖110的外侧顶部加工有第一信息码,封口盖130靠近容纳腔111底面的一侧加工有第二信息码,第二信息码与第一信息码一一关联。第一信息码和/或第二信息码的类型包括二维码和/或条形码。可以理解的,第一信息码和/或第二信息码的加工可以采用喷码、烫码、贴码或者其他方式。如图3-6所示,为便于说明,以下将第一信息码称为外码170,将第二信息码称为内码180,并且定义外盖110上容纳腔111的延伸方向为深度方向,当瓶盖100 与瓶体装配后,深度方向与瓶体的延伸方向重合。当外盖110、内盖120以及封口盖130采用圆形盖时,深度方向为外盖110的轴向。
固定连接的封口盖130和内盖120是提高外码170和内码180的关联效率和关联准确率、增强封口盖130和内盖120的连接强度、保持封口盖130和内盖120相对位置关系的关键保证。可选的,封口盖130与内盖120之间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或者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封口盖130 与内盖120之间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比如卡合连接或者螺纹连接。如图1-4 所示,封口盖130和内盖12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螺纹连接具有连接稳定、便于装配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封口盖130包括封口片131和第一连接部132,第一连接部132设置于封口片131的外周缘,第一连接部132 靠近封口片131中心的侧面加工第一螺纹。内盖120的顶部具有第二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部122远离内盖120中心的侧面加工第二螺纹,第一连接部132和第二连接部122螺纹连接,第一连接部132包裹第二连接部122。可以理解的,封口片131的形状与内盖120顶部的内通孔121形状适配,比如都为圆形或者矩形。以下以圆形的封口片131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内盖120的顶部呈台阶状,第二连接部122向靠近内盖120中心的方向弯折。第二连接部122靠近封口片131的一端向内盖120中心的方向继续弯折形成环形翻边123,环形翻边 123靠近封口片131的一侧面与封口片131抵接。台阶状的内盖120顶部能够避免封口盖130的第一连接部132与第二连接部122螺纹连接后,第一连接部132 沿径向凸出内盖120,便于内盖120和封口盖130作为一个整体装入外盖110的容纳腔111。内盖120上与封口片131抵接的环形翻边123能够增强内盖120和封口盖130之间的密封性能。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二连接部122靠近内盖120中心的侧面加工第二螺纹,第一连接部132远离封口片131中心的侧面加工第一螺纹,进而第一连接部132和第二连接部122螺纹连接时,第二连接部122包裹第一连接部132。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瓶盖100,在瓶盖100的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将外码 170加工在外盖110沿深度方向的外侧顶端,在瓶盖100的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将内码180加工在封口片131朝向容纳腔111底面的一侧面。在瓶盖100的装配过程中,将内盖120和封口盖130同时沿深度方向装入外盖110的容纳腔111 内。在瓶盖100与瓶体的装配过程中,瓶盖100外部的外码170是可以直接扫描的,瓶盖100内部的内码180由于封口盖130的采用透明材质也可以被扫描装置扫描到。使用扫描装置沿深度方向同时扫描外码170和内码180然后进行关联,实现瓶盖100上防伪信息的准确关联和高效关联。然后可以将瓶盖100 装配到瓶体上。由于内码180是位于封口盖130靠近容纳腔111底面的一侧,因此不会与酒品类液体接触,消费者可放心饮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4-7所示,瓶盖100还包括内套140,内套 140的一端能够与瓶体的瓶口连接,外盖110和/或内盖120设置于内套140的另一端。封口片131的一侧朝向容纳腔111的底面,封口盖130还包括密封部 134,密封部134设置于封口片131远离容纳腔111底面的另一侧,密封部134 能够与内套140抵接以实现瓶盖100对瓶体的密封。本实施例提供的瓶盖100 中,内套140不仅能够实现瓶盖100与瓶体的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进而支撑外盖110和/或内盖120,还能够通过封口盖130上设置的密封部134实现瓶盖100 对瓶体的进一步密封。本实施例提供的瓶盖100应用在酒类产品(尤其是高端酒类产品)的防伪包装中,既能够实现防伪的功能,还能够满足酒类产品的密封功能,防止酒类产品在包装、运输以及消费过程中发生泄漏或者变质。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内套140与传统瓶盖100中的内套140至少具有与封口盖130形成密封结构的区别点。至于内套140与瓶体、外盖110、内盖120之间的装配关系,本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制,可以参考传统瓶盖100中内套140、外盖110、内盖120和瓶体相互之间的装配关系。
可选的,封口盖130上与内套140接触的密封部134主要通过挤压的方式实现密封。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4-7所示,密封部134呈环状凸起,内套140具有环形的内侧壁,密封部134与内套140的内侧壁抵接以实现瓶盖 100对瓶体的密封。进一步,环状凸起形状的密封部134与封口片131以及第一连接部132一体注塑成型,并且密封部134的外径比内套140上内侧壁的直径略大,以实现密封部134与内侧壁之间的过盈配合,增强封口盖130与内套140 之间的密封性能。当然也可是内套140上设置凸起,封口盖130上设置凹槽,也能实现封口盖130与内套140之间的密封。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的实施例中,瓶盖100还包括外套150流酒盘190和内塞160,外套150设置于内套140外,流酒盘190和内塞160设置于内套140内。
上述实施例中的瓶盖100,如图4-7所示,在瓶盖100的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将外码170加工在外盖110沿深度方向的外侧顶端,在瓶盖100的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将内码180加工在封口片131朝向容纳腔111底面的一侧面。在瓶盖100的装配过程中,先将内塞160、外套150和内套140与瓶体的瓶口部分装配,然后将固定连接的内盖120和封口盖130同时沿深度方向装入外盖110的容纳腔111内。在瓶盖100与瓶体的装配过程中,瓶盖100外部的外码170是可以直接扫描的,瓶盖100内部的内码180由于封口盖130的采用透明材质也可以被扫描装置扫描到。使用扫描装置沿深度方向同时扫描外码170和内码180 然后进行关联,实现瓶盖100上防伪信息的准确关联和高效关联。然后可以将外盖110、内盖120以及封口盖130装配到瓶体上,此时封口盖130上的密封部 134与内套140抵接,实现内部液体与外部环境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盛酒容器,包括瓶体和瓶盖100,瓶盖100 设置于瓶体的瓶口。瓶盖100包括外盖110、内盖120和封口盖130,外盖110 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111。内盖120设置于外盖110的容纳腔111内,内盖 120的顶部靠近容纳腔111的底面,内盖120的顶部开设内通孔121。封口盖130 设置于容纳腔111的底面,封口盖130采用透明材质,封口盖130遮蔽内通孔 121,封口盖130和内盖120固定连接。外盖110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容纳腔111的底面、封口盖130靠近容纳腔111底面的一侧或者容纳腔111的底面与封口盖130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
上述盛酒容器在内盖120的顶部开设内通孔121并且使用透明的封口盖130 遮蔽内通孔121,并且外盖110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容纳腔111的底面、封口盖130靠近容纳腔111底面的一侧或者容纳腔111的底面与封口盖130 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在包装过程中,可同时使用扫描装置扫描外盖 110上加工的第一信息标识以及位于容纳腔111内的第二信息标识并进行关联,提高了瓶盖100上防伪信息的关联效率及关联准确率,避免了因读取时差造成数据关联失败或错误关联,进而避免了关联失败需检查时造成的瓶盖100整体报废。同时固定连接的封口盖130和内盖120还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稳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盖,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
内盖,设置于所述外盖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盖的顶部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内盖的顶部开设内通孔;
封口盖,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采用透明材质,所述封口盖遮蔽所述内通孔,所述封口盖和所述内盖固定连接;
所述外盖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靠近所述容纳腔底面的一侧或者所述容纳腔的底面与所述封口盖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
所述封口盖包括封口片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封口片的外圆缘,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内盖的顶部具有第二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封口片中心的侧面加工第一螺纹,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内盖中心的侧面加工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包裹所述第二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的顶部呈台阶状,所述第二连接部向靠近所述内盖中心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封口片的一端向所述内盖中心的方向继续弯折形成环形翻边,所述环形翻边靠近所述封口片的一侧面与所述封口片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还包括内套,所述内套的一端能够与瓶体的瓶口连接,所述外盖和/或所述内盖设置于所述内套的另一端;所述封口片的一侧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封口片远离所述容纳腔底面的另一侧,所述密封部能够与所述内套抵接以实现所述瓶盖对瓶体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呈环状凸起,所述内套具有环形的内侧壁,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内套的所述内侧壁抵接以实现所述瓶盖对瓶体的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还包括外套、流酒盘和内塞,所述外套设置于所述内套外,所述流酒盘和所述内塞设置于所述内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的外侧顶部加工有第一信息码,所述封口盖靠近所述容纳腔底面的一侧加工有第二信息码,所述第二信息码与所述第一信息码一一关联;所述第一信息码和/或所述第二信息码的类型包括二维码和/或条形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采用非透明材质。
9.一种盛酒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设置于所述瓶体的瓶口;所述瓶盖包括外盖、内盖和封口盖,所述外盖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内盖设置于所述外盖的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盖的顶部靠近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内盖的顶部开设内通孔;所述封口盖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采用透明材质,所述封口盖遮蔽所述内通孔,所述封口盖和所述内盖固定连接;所述外盖的外侧允许加工第一信息标识,所述容纳腔的底面、所述封口盖靠近所述容纳腔底面的一侧或者所述容纳腔的底面与所述封口盖之间,允许加工第二信息标识;所述封口盖包括封口片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封口片的外圆缘,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内盖的顶部具有第二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33946.7U CN213922235U (zh) | 2020-07-09 | 2020-07-09 | 瓶盖及盛酒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33946.7U CN213922235U (zh) | 2020-07-09 | 2020-07-09 | 瓶盖及盛酒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22235U true CN213922235U (zh) | 2021-08-10 |
Family
ID=77141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33946.7U Active CN213922235U (zh) | 2020-07-09 | 2020-07-09 | 瓶盖及盛酒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22235U (zh) |
-
2020
- 2020-07-09 CN CN202021333946.7U patent/CN2139222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90230003A1 (en) | Pocket-sized container | |
CN213083981U (zh) | 瓶盖及盛酒容器 | |
CN105531196A (zh) | 易开启的容器盖 | |
US4919299A (en) | Contain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uch an assembly | |
CN210556624U (zh) | 瓶盖及盛酒容器 | |
CN213922235U (zh) | 瓶盖及盛酒容器 | |
US20100288724A1 (en) | Overpack,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
CN212606878U (zh) | 一种放大镜瓶盖 | |
CN214931563U (zh) | 一种包装罐 | |
CN115303635A (zh) | 一种密封式瓶盖及密封式瓶子 | |
AU2020212651B2 (en) | A reusable beverage container | |
CN210455811U (zh) | 一种防伪瓶盖 | |
US5169021A (en) | Plastic lid for blow-formed bung and widemouthed barrels of plastic | |
CN104129552B (zh) | 一种液体装储瓶防伪装置 | |
RU223949U1 (ru) |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средство | |
US5255533A (en) | Ice box for spherical drink container | |
CN220640932U (zh) | 一种粉类食品阻隔包装容器 | |
CN214731086U (zh) | 一种高端白酒包装用具备自破损防伪结构的瓶盖 | |
CN212401813U (zh) | 食品存放罐 | |
CN209939398U (zh) | 一种内爆式防伪瓶盖 | |
CN114401897B (zh) | 瓶子颈部 | |
CN222646543U (zh) | 一种连接结构及水瓶 | |
CN213503774U (zh) | 一种内高外卡双重容器口容器盖密封结构 | |
CN214567297U (zh) | 一种带rfid的物料容器 | |
CN203473494U (zh) | 一种酒瓶防伪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