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873031U - 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3031U
CN213873031U CN202022813973.0U CN202022813973U CN213873031U CN 213873031 U CN213873031 U CN 213873031U CN 202022813973 U CN202022813973 U CN 202022813973U CN 213873031 U CN213873031 U CN 213873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ventilation
indoor
air inle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39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udd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udd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udd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uddi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39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3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3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3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包括设置在室内屋顶上用于实现室内通风的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与固定在室内屋顶上并与室外连通的进风管、固定在室内屋顶上的主通风管和与进风管和主通风管相连用于将外界空气从进风管输送至主通风管内的风机;所述风机上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一端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上用于驱动进水管抽水的水泵、设置在风机上的降温板、与进水管远离水源的一端相连并固定在降温板上的冷凝管、与冷凝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相连的出水管。本申请能够迅速带走风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改善了风机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风换气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通风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常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有益健康。
目前室内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风机将室外的洁净空气通过通风管道吹到室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风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不容易散失,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不仅会缩短风机的使用寿命,还可能会引发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风机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室内通风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包括设置在室内屋顶上用于实现室内通风的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与固定在室内屋顶上并与室外连通的进风管、固定在室内屋顶上的主通风管和与进风管和主通风管相连用于将外界空气从进风管输送至主通风管内的风机;
所述风机上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一端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上用于驱动进水管抽水的水泵、设置在风机上的降温板、与进水管远离水源的一端相连并固定在降温板上的冷凝管、与冷凝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相连的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对风机进行降温时,启动水泵,水流经进水管进入冷凝管中,风机和冷凝管在降温板上进行热量交换,吸收风机热量的水流经出水管流出,在这一过程中,水流能够迅速带走风机产生的热量,改善了风机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出水管与冷凝管的接合处还连接有消防管,所述消防管固定在主通风管上,所述消防管远离冷凝管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控制出水管内水流通过的第一电控阀门,所述消防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消防管内水流通过的第二电控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日常使用时,使用第一电控阀门开启出水管,然后启动第二电控阀门关闭消防管,冷凝管中的水流经出水管流出;当引发火灾时,使用第一电控阀门关闭出水管,然后启动第二电控阀门打开消防管,冷凝管中的水流进入消防管中并从消防管末端的喷头喷出,能够起到扑灭火源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若干分通风管,若干分通风管与主通风管的管壁相连并与主通风管相连通,若干所述分通风管背离主通风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吹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空气经进风管、风机、主通风管到达各分通风管内,然后经吹风管吹到室内,能够同时对室内各处进行吹风换气,提升了通风效率和通风效果。
可选的,若干所述分通风管与主通风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便于调节通风量的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某处需要增加或减弱风量时,可通过该处所对应的分通风管上的调节阀进行调节,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可选的,所述室内屋顶下方设置有用于防止主通风管和分通风管坠落的轻钢龙骨,所述轻钢龙骨位于主通风管和分通风管下方并与墙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善了主通风管等部件直接从屋顶坠落的情况,可提升了人们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进风管内设置有用于阻挡杂物进入进风组件内的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空气通过进风管时,滤网能够将空气中携带的大块杂物隔绝在外,改善了杂物通过进风管进入主通风管、甚至进入室内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吹风管下方设置有与吹风管背离分通风管的一端相连的吹风罩壳,所述吹风罩壳上开设有风孔,所述吹风罩壳内设置有活性炭吸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空气经吹风管进入吹风罩壳中,最后从风孔处吹出,在此过程中,活性炭吸收块能够吸附空气中的一些小颗粒及有害物质,提升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可选的,所述吹风罩壳位于轻钢龙骨下方,所述吹风罩壳与吹风管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理吹风罩壳内积聚的杂物时,直接将吹风罩壳取下即可,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降温组件,需要对风机进行降温时,启动水泵,水流经进水管进入冷凝管中,风机和冷凝管在降温板上进行热量交换,吸收风机热量的水流经出水管流出,在这一过程中,水流能够迅速带走风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改善了风机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的情况;
2.通过设置消防管、喷头、第一电控阀门和第二电控阀门,不仅能够合理利用冷凝管内的水流,还能起到一定的扑灭火源的作用;
3.通过设置滤网和活性炭吸收块,能够改善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更直观地显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显示主通风管和分通风管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为显示吹风管与吹风罩壳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风组件;11、进风管;111、滤网;12、主通风管;13、分通风管;131、吹风管;14、风机;2、降温组件;21、进水管;22、水泵;23、降温板;24、冷凝管;25、出水管;251、第一电控阀门;3、轻钢龙骨;4、吹风罩壳;41、风孔;42、活性炭吸收块;43、连接管;5、调节阀;6、消防管;61、喷头;62、第二电控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包括进风组件1和降温组件2。
进风组件1包括进风管11、主通风管12、若干个分通风管13和风机14,进风管11、主通风管12和分通风管13均通过支架悬挂固定在室内屋顶上,进风管11的一端穿过墙壁并与室外连通,风机14位于进风管11和主通风管12之间并与两者固定连接,若干分通风管13与主通风管12的管壁相连并与主通风管12相连通,每个分通风管13背离主通风管12的一端均连通设置有一个吹风管131,吹风管131的轴线相对于地面垂直布设。
为了防止主通风管12和分通风管13等部件从高处坠落,室内屋顶下方设置有轻钢龙骨3,轻钢龙骨3相对于地面水平布设并与墙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3,需要通风换气时,启动风机14,外界空气经进风管11、风机14、主通风管12到达各分通风管13内,然后经吹风管131吹到室内,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杂物通过进风管11进入主通风管12、甚至进入室内,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进风管11背离风机14的一端的管口处固定有滤网111,参照图6和图7,在吹风管131的下端口处设置有吹风罩壳4,吹风罩壳4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个风孔41,在吹风罩壳4内设置有活性炭吸收块42,滤网111能够将空气中携带的大块杂物隔绝在外,活性炭吸收块42能够吸附空气中的一些小颗粒及有害物质,提升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参照图3,为了更合理地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分通风管13与主通风管1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便于调节通风量的调节阀5,当室内某处需要增加或减弱风量时,可通过该处所对应的分通风管13上的调节阀5进行调节。
参照图2和图6,吹风罩壳4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会聚积较多杂物,为了方便人们将吹风罩壳4取下清理,将吹风罩壳4设置在轻钢龙骨3下方,同时,吹风罩壳4上端口处固定有连接管43,连接管43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吹风管131下端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与连接管43相配合的内螺纹,吹风罩壳4通过连接管43与吹风管131螺纹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2和图4,降温组件2包括进水管21、水泵22、降温板23、冷凝管24和出水管25,进水管21的一端与水源相连通,水泵22与进水管21相连并用于驱动进水管21抽水,降温板23水平放置在风机14外壁并与风机14固定连接,冷凝管24与进水管21远离水源的一端相连并敷设在降温板23上,出水管25与冷凝管24远离进水管21的一端相连;风机14工作过程中,需要对风机14进行降温时,启动水泵22,水流经进水管21进入冷凝管24中,风机14和冷凝管24在降温板23上进行热量交换,吸收风机14热量的水流经出水管25流出,在这一过程中,水流能够迅速带走风机14产生的热量。
参照图3和图5,出水管25与冷凝管24的接合处还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消防管6,消防管6位于主通风管12上方并与主通风管12固定连接,消防管6远离冷凝管24的一端设置有喷头61,出水管25上设置有控制出水管25内水流通过的第一电控阀门251,消防管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消防管6内水流通过的第二电控阀门62;日常使用时,使用第一电控阀门251开启出水管25,然后启动第二电控阀门62关闭消防管6,冷凝管24中的水流经出水管25流出;当火灾发生时,使用第一电控阀门251关闭出水管25,然后启动第二电控阀门62打开消防管6,冷凝管24中的水流进入消防管6中并从消防管6末端的喷头61喷出,能够起到扑灭火源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室内通风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对室内通风换气时,启动风机14,外界空气通过滤网111初步过滤后经进风管11、风机14、主通风管12到达各分通风管13内,然后经吹风管131到达吹风罩壳4处,空气中的杂质被吹风罩壳4内的活性炭吸收块42吸收,净化完成的空气从吹风罩壳4上的风孔41吹出,需要对风机14进行降温时,使用降温组件2迅速带走风机14产生的热量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室内屋顶上用于实现室内通风的进风组件(1),所述进风组件(1)包括与固定在室内屋顶上并与室外连通的进风管(11)、固定在室内屋顶上的主通风管(12)、与进风管(11)和主通风管(12)相连用于将外界空气从进风管(11)输送至主通风管(12)内的风机(14);
所述风机(14)上设置有降温组件(2),所述降温组件(2)包括一端与水源连通的进水管(21)、设置在进水管(21)上用于驱动进水管(21)抽水的水泵(22)、设置在风机(14)上的降温板(23)、与进水管(21)远离水源的一端相连并固定在降温板(23)上的冷凝管(24)、与冷凝管(24)远离进水管(21)的一端相连的出水管(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5)与冷凝管(24)的接合处还连接有消防管(6),所述消防管(6)固定在主通风管(12)上,所述消防管(6)远离冷凝管(24)的一端设置有喷头(61),所述出水管(25)上设置有控制出水管(25)内水流通过的第一电控阀门(251),所述消防管(6)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消防管(6)内水流通过的第二电控阀门(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1)还包括若干分通风管(13),若干分通风管(13)与主通风管(12)的管壁相连并与主通风管(12)相连通,若干所述分通风管(13)背离主通风管(12)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吹风管(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分通风管(13)与主通风管(1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便于调节通风量的调节阀(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屋顶下方设置有用于防止主通风管(12)和分通风管(13)坠落的轻钢龙骨(3),所述轻钢龙骨(3)位于主通风管(12)和分通风管(13)下方并与墙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1)内设置有用于阻挡杂物进入进风组件(1)内的滤网(1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131)下方设置有与吹风管(131)背离分通风管(13)的一端相连的吹风罩壳(4),所述吹风罩壳(4)上开设有风孔(41),所述吹风罩壳(4)内设置有活性炭吸收块(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室内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罩壳(4)位于轻钢龙骨(3)下方,所述吹风罩壳(4)与吹风管(131)可拆卸连接。
CN202022813973.0U 2020-11-28 2020-11-28 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Active CN213873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3973.0U CN213873031U (zh) 2020-11-28 2020-11-28 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3973.0U CN213873031U (zh) 2020-11-28 2020-11-28 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3031U true CN213873031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4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3973.0U Active CN213873031U (zh) 2020-11-28 2020-11-28 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3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02676B2 (en) Venturi sprinkler for controlling smoke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poisonous gas
CN112833483A (zh) 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
WO2014161473A1 (zh) 楼房火灾救生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3873031U (zh) 一种室内通风结构
CN105650773A (zh) 一种空气净化加湿器
CN213713395U (zh) 一种建筑室内集成式吊顶通风结构
CN218120109U (zh) 一种消防通风排烟装置
CN208059227U (zh) 一种带空气过滤装置的空调出风口
KR102034742B1 (ko) 필터링 및 냉각된 공기와 물 공급이 가능한 화재대피장치
CN206777626U (zh) 一种新型防尘呼吸装置
CN209917525U (zh) 一种烟雾处理装置
CN212614841U (zh) 一种地下隧道通风系统的防火结构
CN116294044A (zh) 一种新风中央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5275493U (zh) 一种多功能荷雾空气幕防烟装置
CN211537083U (zh) 一种暖通管道用过滤装置
CN210951731U (zh) 一种自清洁新风进风系统
CN2194468Y (zh) 多功能排气罩
CN110131830B (zh) 送风管道系统
CN209490397U (zh) 一种多功能过滤防护呼吸器
CN208042862U (zh) 用于双向进出风管的热交换芯
CN112717300A (zh) 一种多功能荷雾空气幕防烟装置
CN215809061U (zh)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的自动排烟系统
CN212141208U (zh) 一种烟道灭火装置
CN215571053U (zh) 一种汽车焊装车间用排烟装置
CN217503909U (zh) 一种基于消防物联网的消防防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