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1276U -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31276U CN213831276U CN202022017473.6U CN202022017473U CN213831276U CN 213831276 U CN213831276 U CN 213831276U CN 202022017473 U CN202022017473 U CN 202022017473U CN 213831276 U CN213831276 U CN 2138312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vehicle
- fan
- channel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86569 Cyprogenia stega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506 ciga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1218 Inflamm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54 inflamma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34 in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7 re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09 smoke gener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汽车车顶的风机、以及设置在车窗顶部的进出风道,进出风道安装在侧门框处,车门关闭则进出风道与风机接触导通,风机通过进出风道与汽车内部空间连通。安装于汽车外部,适用于各种汽车,实现汽车内部空气交换与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汽车也开始大众化,进而人们开始追求汽车的舒适度,所以汽车空调对于汽车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汽车空调来调节车内的温度和冷暖,满足了人们一定的舒适度需要。由于车内环境相对较为封闭,车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直接影响了乘坐人员的健康和舒适感。
现有技术中有一些产品厂家研发车载空气净化器,但车载空气净化器在车内放置或安装困难,且仅能对车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也无法实现车内空气的快速降温。为了避免装在车内减少车内空间,或者是避免装在车顶外增加车辆的高度或增高了汽车抛物的风险,现有技术也有一部分装在车辆的天窗口处的净化装置。
但现有的新风净化系统均存在如下问题:1.而现市面上车辆样式繁多,自然天窗结构也各不相同。新风净化系统安装于天窗口,也就需要针对不同的车辆设置不同的安装结构。2.新风净化系统需要与汽车电控系统相连,由车辆的电控系统来为其供电、以及控制新风净化系统。这就需要对汽车内部的电控系统进行设置改造。综上,现有的新风净化系统不具有普适型,也就无法简单的对已有的旧车进行安装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安装于汽车外部,适用于各种汽车,实现汽车内部空气交换与净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汽车车顶的风机、以及设置在车窗顶部的进出风道,所述的进出风道安装在侧门框处,车门关闭则进出风道与风机接触导通,所述的风机通过进出风道与汽车内部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风机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源线,所述的电源线沿侧门框的橡胶条排布、并伸入汽车内与点烟器连接实现供电。实现无损安装,可根据客户需求随时拆装,对原车无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风机包括风机壳体与设置在风机壳体内的涡轮风机系统,所述的风机壳体设置在汽车车顶并靠近侧门框,所述的风机设置有进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侧门框上方设置有中间风道,所述的中间风道连通了风机与进出风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中间风道为长条形结构且位于风机的一侧并与风机联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进出风道的上表面设置有通道一,所述的通道一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风口一,所述的中间风道位于进出风道的上方并与可与通道一接触联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进出风道为适应侧门框的弧形条状结构,所述的进出风道底面设置通道二,所述的通道二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风口二,所述的通道二与汽车内部联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进出风道的两侧向下延伸并通过格挡条连接,所述的格挡条挡在通道二下方,且所述的格挡条与通道二之间存在间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风机内侧的后端开设有L形槽口,所述的槽口为风机的进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涡轮风机结构,包括外壳、涡轮风叶与导向支架,所述的涡轮风叶包括内筒与分布在内筒外周面上的多个叶片,所述的内筒连接无刷电机,无刷电机工作驱动涡轮风叶旋转,所述的无刷电机通过导向支架安装,所述的外壳由上下两个倒置圆台形筒件连接构成,上筒件的底面直径大于下筒件顶面的直径,所述的外壳外套于涡轮风叶外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向支架衔接在外壳上并设置有导向环,气流由外壳下方进入外壳内并通过导向环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内筒成倒置的锥桶结构且外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的叶片为片状件螺旋弯曲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下筒件与涡轮风叶结构相适应,下筒件的内壁面与涡轮风叶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向支架下部为锥桶状结构并内衬于内筒内,所述的无刷电机安装于导向支架且部分位于内筒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导向环设置在导向支架上部的外周,所述的导向环包括内圈、外圈以及连接两者的导向片,所述的导向片将导向环分隔为多个区域,所述的导向片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下筒件底面与涡轮风叶底面构成进风口,所述的外壳底部向下延伸构成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处安装有至少一个杀菌LED灯,所述的杀菌LED灯照射通入进风口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上筒件顶面与涡轮风叶顶面构成出风口,所述的导向支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紫外LED灯,所述的紫外LED灯照射由出风口导出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壳的外周设置有减振支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内筒外周面上分布有八片螺旋叶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壳的底部外周套设有滤网筒,空气通过滤网筒后到达外壳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包括风机与进出风道,首先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置风机、进出风道的结构,在汽车车顶安装风机,在汽车侧门框上安装进出风道。无关乎汽车本身是否设置天窗,天窗结构具体如何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各种车型,不需要对车辆本身的结构进行改装,本实用新型对于汽车车辆来说是一种加装产品。现有的新风净化系统不具有普适型,也就无法简单的对已有的旧车进行安装改造。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汽车车内空气的交换与净化,具有安装简便、不影响原车辆的设备与结构、适用于所有车辆的特点。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风机内部涡轮风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外壳;1a、上筒件;1b、下筒件;2、涡轮风叶;21、内筒;22、叶片;3、导向支架;4、无刷电机;5、导向环;6、导向片;7、进风口;8、杀菌LED灯;9、紫外LED灯;10、减振支座;11、滤网筒。
31、风机;32、进出风道;33、侧门框;34、进出风口;35、中间风道;36、通道一;37、通道二;38、格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包括设置在汽车车顶的风机31、以及设置在车窗顶部的进出风道32,进出风道32安装在侧门框33处,车门关闭则进出风道32与风机31接触导通,风机31通过进出风道32与汽车内部空间连通。
风机31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源线(说明书附图中未画出),电源线沿侧门框33的橡胶条排布、并伸入汽车内与点烟器连接实现供电。本实用新型设计风机31由供电的电源线进行供电,电源线伸入汽车内并可与点烟器连接实现供电。本实用新型不涉及汽车电控系统的连接,不需要由车辆的电控系统来为其供电、以及控制新风净化系统。车辆对于本实用新型仅是通过点烟器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也不涉及汽车电控系统的改装。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简单的一种应用:电源线连接点烟器,则实现风机31内无刷电机的供电,无刷电机工作即风机31工作;当电源线与点烟器断开,则风机31断电,风机31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扩展,可在风机31内设置控制电路板与蓝牙信号收发器,通过蓝牙信号收发器可以与手机等外部设备连接,并通过手机等外部设备进一步来控制和驱动风机31工作。
如图2所示,风机31包括风机31壳体与设置在风机31壳体内的涡轮风机31系统,风机31壳体设置在汽车车顶并靠近侧门框33,风机31设置有进出风口34。进一步公开,风机31内侧的后端开设有L形槽口,槽口为风机31的进出风口34。本实用新型是建议在车辆停靠状态下使用。一般来说,车辆启动状态下,车辆内部自带空调吹风机以及空气循环系统会处于启用状态,因此一般不需要再外借本实用新型来进行空气更换与净化。而在车辆停靠非启动状态下,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来实现车辆内部的空气循环净化。在炎炎夏日也能够通过本实用新型来降低车辆内部的温度。
此外,在汽车安装使用中,推荐在车辆的两侧分别安装一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一侧实现车辆内部空气的排出,另一侧实现外部空气导入车辆内,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具体来说,一个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是实现空气的导入或是空气的输出,主要取决与风机31内部涡轮风机31系统的装配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具体结构设置,侧门框33上方设置有中间风道35,中间风道35连通了风机31与进出风道32。本实用新型的中间风道35作为风机31与进出风道32的连接通道。本实用新型的进出风道32是安装于汽车车门框上的,也就是说,在汽车车门打开时,进出风道32将跟随车门同步移动。因此需要在车辆侧边缘顶部(门框的上方)设置中间风道35,而中间风道35与进出风道32之间是接触性连接。也就是说,当车门处于关闭状态,中间风道35与进出风道32连接并且内部处于导通状态,能够实现外部空气与车辆内部空气之间的输送。而在车门需要打开时,中间风道35与进出风道32之间又并没有实质性的连接关系,车门与进出风道32可以离开车辆侧。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为了适应汽车侧门框33顶部的安装环境,也为了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风通道,进出风道32为适应侧门框33的弧形条状结构。进出风道32的上表面设置有通道一36,通道一36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风口一,中间风道35位于进出风道32的上方并与可与通道一36接触联通。
中间风道35为长条形结构且位于风机31的一侧并与风机31联通。中间风道35的结构设置为长条形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条形中间风道35与进出风道32连接,增大中间风道35与进出风道32的接触面,也就是增大了本实用新型实现空气流通的通道。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排出的风量较大。
进出风道32底面设置通道二37,通道二37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风口二,通道二37与汽车内部联通。进出风道32的两侧向下延伸并通过格挡条38连接,格挡条38挡在通道二37下方,且格挡条38与通道二37之间存在间距。通过格挡条38的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置出了一条与汽车内部联通的通道。确保车辆内部与风机31的导通。
如图5所示,涡轮风机系统,包括外壳1、涡轮风叶2与导向支架3,涡轮风叶2包括内筒21与分布在内筒21外周面上的多个叶片22。优选的,内筒21外周面上分布有八片螺旋叶片22。内筒21成倒置的锥桶结构且外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使得进入到涡轮风叶2内的气流有一个弧线形的导向。
叶片22为四边形的片状件螺旋弯曲构成。叶片22的下端底面位于内筒21的底部,且叶片22的下端底面为倾斜面与内筒21所在的底面之间存在夹角一,夹角一小于15°。也就是说,叶片22的下端底面与内筒21的底面近乎位于同一平面。下筒件1b底面与涡轮风叶2底面构成进风口7,在进风口7处,叶片22的设置将进入的气流分隔为多股小气流。涡轮风叶2旋转将带动多股小气流迅速产生涡流。
如图4所示,外壳1由上下两个倒置圆台形筒件连接构成,外壳1外套于涡轮风叶2外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下筒件1b与涡轮风叶2结构相适应,下筒件1b的内壁面与涡轮风叶2之间存在间隙。运动到下筒件1b处的气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朝着下筒件1b的内周移动,在那里气流进入外壳1的环形空腔,然后又返回涡轮风叶2,重新从叶片22的起点以同样的方式又进行循环运动。本实用新型在此处的间隙是相对较小的,能够使得气流迅速压缩,产生涡流。
而后上筒件1a的底面直径大于下筒件1b顶面的直径,也就是说涡轮风叶2与上筒件1a内壁之间的间距相较于下筒件1b处更大。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二级的气体压缩外壳1。气流将从整个外壳1的底部进入,在下筒件1b内,由涡轮风叶2带动气流旋转产生涡旋,并且压缩气流产生风压。当气体由涡轮风叶2导入到上筒件1a时,上筒件1a与涡轮风叶2之间的空间增大,涡旋的气流在上筒件1a向外扩充,产生更大、更快的涡旋。由于气流被再次加速,涡轮风叶2旋转时所产生的循环气流使空气以螺旋线的形式窜出,所以空气以极高的能量离开出风口。
叶片22的上端顶面位于筒体顶面下方,上端顶面与内筒21所在的顶面之间存在夹角二,夹角二大于60°且小于90°。上筒件1a顶面与涡轮风叶2顶面构成出风口。叶片22的上端顶面结构设置,使得出风口处的空间未被叶片22分隔,气流具有较大的空间通过出风口。而且外壳1内的气流将在出风口处汇合,形成整体的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支架3衔接在外壳1上并设置有导向环5,气流由外壳1下方进入外壳1内并通过导向环5后排出。也就是出风口出来的气流将再次由导向环5作用。导向环5设置在导向支架3上部的外周,导向环5包括内圈、外圈以及连接两者的导向片6,导向片6将导向环5分隔为多个区域,导向片6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片6的角度是顺应涡旋气流到达出风口处的流转方向,导向片6使得气流能够继续沿着其旋转方向向外导出,保持其涡旋的流动状态,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流速。
内筒21连接无刷电机4,无刷电机4工作驱动涡轮风叶2旋转,无刷电机4通过导向支架3安装。本实用新型对导向支架3结构进行如下优化设计,导向支架3下部为锥桶状结构并内衬于内筒21内,无刷电机4安装于导向支架3且部分位于内筒21内。使得导向支架3与涡轮风叶2之间的接触面大,配合程度高,安装后稳定性高。而且通过嵌入式的导向支架3的设计,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合理紧凑的将各部件配合连接起来。有效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体积。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杀菌净化功能,外壳1底部向下延伸构成安装架,安装架处安装有至少一个杀菌LED灯8,杀菌LED灯8照射通入进风口7的气流。导向支架3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紫外LED灯9,紫外LED灯9照射由出风口导出的气流。通过杀菌LED灯8、紫外LED灯9对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气流进行照射消毒净化,从而实现对本实用新型所在空间环境进行空气净化。
外壳1的外周设置有减振支座10。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支座进行安装,减少无刷电机4、涡轮风叶2工作而引起的噪声。
外壳1的底部外周套设有滤网筒11,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设计空气是由滤网筒11外周通过滤网筒11的第一层过滤后进入到滤网桶内部,而后到达外壳1下方可通过进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滤网筒11结构,首先对吸入的空气过滤掉杂质,比如灰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车顶的风机(31)、以及设置在车窗顶部的进出风道(32),所述的进出风道(32)安装在侧门框(33)处,车门关闭则进出风道(32)与风机(31)接触导通,所述的风机(31)通过进出风道(32)与汽车内部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31)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源线,所述的电源线沿侧门框(33)的橡胶条排布、并伸入汽车内与点烟器连接实现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31)包括风机(31)壳体与设置在风机(31)壳体内的涡轮风机(31)系统,所述的风机(31)壳体设置在汽车车顶并靠近侧门框(33),所述的风机(31)设置有进出风口(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门框(33)上方设置有中间风道(35),所述的中间风道(35)连通了风机(31)与进出风道(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风道(35)为长条形结构且位于风机(31)的一侧并与风机(31)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风道(32)的上表面设置有通道一(36),所述的通道一(36)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风口一,所述的中间风道(35)位于进出风道(32)的上方并与可与通道一(36)接触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风道(32)为适应侧门框(33)的弧形条状结构,所述的进出风道(32)底面设置通道二(37),所述的通道二(37)包括规则排列的多个风口二,所述的通道二(37)与汽车内部联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风道(32)的两侧向下延伸并通过格挡条(38)连接,所述的格挡条(38)挡在通道二(37)下方,且所述的格挡条(38)与通道二(37)之间存在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31)内侧的后端开设有L形槽口,所述的槽口为风机(31)的进出风口(3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17473.6U CN213831276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17473.6U CN213831276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31276U true CN213831276U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7006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17473.6U Active CN213831276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312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9530A (zh) * | 2020-09-15 | 2021-02-09 | 艾森(宁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
-
2020
- 2020-09-15 CN CN202022017473.6U patent/CN2138312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39530A (zh) * | 2020-09-15 | 2021-02-09 | 艾森(宁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
CN112339530B (zh) * | 2020-09-15 | 2024-06-11 | 艾森(宁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47168B2 (ja) | 車両の車室用の換気モジュール | |
CN106931533B (zh) | Ptac窗机及其带除湿的新风装置 | |
CN2936402Y (zh) | 一种油雾净化器 | |
CN213831276U (zh) |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 |
CN108895039A (zh) | 无叶风扇灯 | |
CN113175709A (zh) | 一种空气净化空调扇 | |
CN214094709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8620453U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112339530B (zh) | 车载新风杀菌过滤系统 | |
CN112556042A (zh) | 一种净化型空气调节扇 | |
CN208205220U (zh) | 一种空净一体式结构以及空调器 | |
CN219115196U (zh) | 一种可以实现模式切换的hepa空气净化系统 | |
CN213395722U (zh) | 一种家用式新风系统 | |
CN216591952U (zh) |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 |
CN101788166B (zh) | 空调机 | |
CN213872986U (zh) | 一种净化型空调扇 | |
CN213419419U (zh) | 涡轮风机系统 | |
CN1403313A (zh) | 一种车用空气净化器 | |
CN203893322U (zh) | 空气净化机 | |
CN205886448U (zh) | 空气过滤器 | |
CN217574785U (zh) | 一种具有多功能导流装置的车载空调 | |
CN113048579A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578138Y (zh) | 一种车用空气净化器 | |
CN2774833Y (zh) | 汽车车内换气装置 | |
CN217462664U (zh) | 一种具有导流装置的车载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Qin Yanbei Inventor after: Li Mingxuan Inventor after: Qin Wanni Inventor before: Qin Yanbei Inventor before: Li Mingxua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