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定位顶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托盘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定位顶升机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装配线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在装配线上配备工件托盘,托盘用于定位工件,以便各个装配工序的装配加工。在装配线上的装配工位处设置定位顶升机构,由顶升机构将链条上传输的托盘顶起,使托盘脱离传输链条,实现托盘在链条传输线的多个装配工位处的定位,进而实现托盘上的工件在传输线上各装配工位的定位。
现有的托盘定位顶升机构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对工件进行顶升输送,且顶升机构在输送物体时容易产生高、低差,使得工件在工装托盘上的位置偏移,从而会导致机械手无法精确定位抓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稳定性高,输送效果好,可以使托盘在顶升过程中保持水平,防止工件的位置发生偏移,进而能够提升工件输送效率的托盘定位顶升机构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盘定位顶升机构,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托盘定位顶升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且活塞杆贯穿至工作台的顶部,所述活塞杆的顶端栓接有活动板,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嵌设有固定套,所述导向柱位于固定套的内部并与固定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底端栓接有限位板,所述活动板的四角均栓接有连接座,所述导向柱贯穿连接座并与连接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柱的顶端栓接有定位板,所述活动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且导向柱贯穿至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活动板的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栓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缓冲机构的顶部并与缓冲机构之间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连接柱、连接块和阻尼弹簧,所述连接柱分别贯穿至活动板的上下两侧,且连接柱与固定座之间栓接,所述连接块栓接于连接柱的底部,所述阻尼弹簧套设在连接柱的外侧,且阻尼弹簧位于活动板和固定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呈对称分布,所述安装块的底部栓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栓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位于活动板的四角,且通孔呈对称分布,所述连接柱位于通孔的内部并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圆形,且凹槽呈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导向孔,且导向孔分别位于支撑板的四角,所述导向柱位于导向孔的内部并与导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活动板、导向柱、支撑板和缓冲机构的设置,具有安全稳定性高,输送效果好,可以使托盘在顶升过程中保持水平,防止工件的位置发生偏移,进而能够提升工件输送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顶升机构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对工件进行顶升输送,且顶升机构在输送物体时容易产生高、低差,从而会导致机械手无法精确定位抓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气缸;3、活塞杆;4、活动板;5、导向柱;6、固定套;7、限位板;8、连接座;9、定位板;10、支撑板;11、缓冲机构;111、连接柱;112、连接块;113、阻尼弹簧;12、固定座;13、安装块;14、支撑柱;15、底座;16、通孔;17、凹槽;18、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盘定位顶升机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2,气缸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3,且活塞杆3贯穿至工作台1的顶部,活塞杆3的顶端栓接有活动板4,工作台1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导向柱5,工作台1的表面嵌设有固定套6,导向柱5位于固定套6的内部并与固定套6的内壁滑动连接,导向柱5的底端栓接有限位板7,活动板4的四角均栓接有连接座8,导向柱5贯穿连接座8并与连接座8之间滑动连接,导向柱5的顶端栓接有定位板9,活动板4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10,且导向柱5贯穿至支撑板10的顶部,活动板4的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11,支撑板10的底部栓接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位于缓冲机构11的顶部并与缓冲机构11之间配合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气缸2、活动板4、导向柱5、支撑板10和缓冲机构11的设置,具有安全稳定性高,输送效果好,可以使托盘在顶升过程中保持水平,防止工件的位置发生偏移,进而能够提升工件输送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顶升机构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对工件进行顶升输送,且顶升机构在输送物体时容易产生高、低差,从而会导致机械手无法精确定位抓取的问题。
进一步的,缓冲机构11包括连接柱111、连接块112和阻尼弹簧113,连接柱111分别贯穿至活动板4的上下两侧,且连接柱111与固定座12之间栓接,连接块112栓接于连接柱111的底部,阻尼弹簧113套设在连接柱111的外侧,且阻尼弹簧113位于活动板4和固定座1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接柱111、连接块112和阻尼弹簧113的设置,可以增加活动板4和支撑板10之间的减震缓冲效果,避免刚性碰撞造成顶升机构损坏。
进一步的,工作台1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安装块13,且安装块13呈对称分布,安装块13的底部栓接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的底部栓接有底座15。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安装块13、支撑柱14和底座15的设置,可以起到支撑工作台1的作用,进而能够提升顶升机构的安全稳定性。
进一步的,活动板4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6,通孔16分别位于活动板4的四角,且通孔16呈对称分布,连接柱111位于通孔16的内部并与通孔16的内壁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通孔16的设置,可以防止连接柱111出现倾斜损坏缓冲机构11,从而为缓冲机构11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的,支撑板10顶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若干凹槽17,凹槽17的截面为圆形,且凹槽17呈阵列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凹槽17的设置,可以与托盘之间进行卡接,防止托盘在升降过程脱落。
进一步的,支撑板10的表面开设有导向孔18,且导向孔18分别位于支撑板10的四角,导向柱5位于导向孔18的内部并与导向孔18的内壁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导向孔18的设置,可以增加支撑板10与导向柱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能够防止支撑板10的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托盘放在支撑板10的顶部,并使托盘与凹槽17之间卡接,需要顶升托盘时启动气缸2,控制活塞杆3伸长,活塞杆3会推动活动板4向上运动,同时活动板4通过连接座8沿导向柱5滑动,防止活动板4的移动轨迹偏移,阻尼弹簧113受到推力缩短并使连接柱111在通孔16内部滑动,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防止活动板4与支撑板10之间刚性碰撞造成损坏,随后会带动支撑板10先上移动,直至支撑板10与定位板9之间贴合,支撑板10持续上升会带动导向柱5在固定套6的内部滑动,从而能够有效增加顶升机构的安全稳定性,达到顶升托盘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