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5502U - 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55502U CN213755502U CN202023113958.1U CN202023113958U CN213755502U CN 213755502 U CN213755502 U CN 213755502U CN 202023113958 U CN202023113958 U CN 202023113958U CN 213755502 U CN213755502 U CN 2137555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dissipation
- copper
- adjacent
- fi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JRBRVDCKNXZZGH-UHFFFAOYSA-N alumane;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AlH3].[Cu] JRBRVDCKNXZZGH-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92 hot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包括导热铜板、安装在导热铜板上的传热铝基板以及安装在传热铝基板上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排列的散热单元;相邻的两个散热单元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通道;每个散热单元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散热翅片;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互相垂直;相邻的两个散热单元错位设置,且错位距离为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中心距的一半。本申请通过将相邻的散热单元错位设置,且错位距离为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中心距的一半,改变了散热组件内的气流走向,让气流扰动起来,即气流在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之间交替改变,提高了气流与散热组件的换交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热量从电子原件核心散发到散热片表面,是一个热传导过程。对于散热片的底座而言,由于直接与高热量的小面积热源接触,这就要求底座能够迅速将热量传导开来。散热片选用较高热传导系数的材料对提高热传导效率很有帮助。通过热传导系数对照表可以看出,如铝的热传导系数237W/mK,铜的热传导系数则为401W/mK,而比较同样体积的散热器,铜的重量是铝的3倍,而铝的比热仅为铜的2.3倍,所以相同体积下,铜质散热器可以比铝质散热器容纳更多的热量,升温更慢。同样厚度的散热器底座,铜不但可以快速引走热源的温度,自己的温度上升也比铝的散热片缓慢。因此,市场上的散热器多采用铜制底座。
然而,市场上的散热器的散热翅片形式单一,通过散热翅片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在散热翅片周围形成层流,导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包括导热铜板、安装在所述导热铜板上的传热铝基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传热铝基板上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平行排列的散热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单元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通道;每个所述散热单元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散热翅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互相垂直;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单元错位设置,且错位距离为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中心距的一半。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四个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所述散热单元;四个所述散热单元呈左右交替错位分布。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翅片采用铲齿工艺制作而成。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翅片的齿高为120mm。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翅片的齿高为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中心距的60倍。
根据本申请某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铜板和所述传热铝基板采用热成型工艺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该铜铝复合式散热器结构简单,通过将相邻的散热单元错位设置,且错位距离为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中心距的一半,改变了散热组件内的气流走向,让气流扰动起来,即气流在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之间交替改变,提高了气流与散热组件的换交热效率;此外,通过在相邻的散热单元之间设置第一气流通道,将各个散热单元的热量集中化,减少各散热单元间热量的互相干扰,保证各散热单元能够更好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铜铝复合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铜铝复合式散热器的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1、导热铜板;2、传热铝基板;3、散热组件;4、散热单元;5、散热翅片;6、第一气流通道;7、第二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包括导热铜板1、安装在所述导热铜板1上的传热铝基板2以及安装在所述传热铝基板2上的散热组件3;采用铜铝两种材质相结合,降低了散热器的重量,节约了成本,其中,导热铜板1与传热铝基板2均采用热挤压工艺实现,附着性强,不会因为受热不均造成扭曲、开裂等现象;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至少两个平行排列的散热单元4;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单元4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通道6;每个所述散热单元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散热翅片5;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翅片5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7;所述第一气流通道6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7互相垂直;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单元4错位设置,且错位距离为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5中心距的一半。
本实施例提供的铜铝复合式散热器的散热组件3,包括四个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所述散热单元4;四个所述散热单元4呈左右交替错位分布,如图2所示,四个所述散热单元4自下而上依次记作第一散热单元、第二散热单元、第三散热单元以及第四散热单元;其中,第一散热单元和第三散热单元对齐设置,第二散热单元和第四散热单元对齐设置。
在使用时,发热器件安装在所述导热铜板1远离所述传热铝基板2的一面(即图1中导热铜板1的下表面),发热器件工作时,将产生的大量热量传导给导热铜板1,导热铜板1利用自身较高的导热性,快速地将热量沿着铜铝结合面传递给整个传热铝基板2,传热铝基板2吸热后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组件3,在外部强制风机的作用下,强大的气流快速地将散热组件3上的热量带走,并传递出去。
具体地,气流通过第一散热单元的第二气流通道进入第二散热单元的第二气流通道时,会沿第一散热单元与第二散热单元之间的第一气流通道折曲(折曲距离为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5中心距的一半),即空气由层流状态经过散热翅片的端部形成漩涡,让空气扰动起来,改变空气与散热翅片的接触状态,气流由层流状态变成紊流状态,气流经第一散热单元层流到第二散热单元的紊流,提高了气流与散热翅片的热交换效率;待气流进入第二散热单元中部以后,气流由紊流进入层流状态,热交换能力减弱,气流通过第二散热单元与第三散热单元之间的第一气流通道进入第三散热单元的过程又是一个层流变成紊流的状态,以此类推,完成气流在各散热单元间的往复循环,以达到提高热交换效率目的。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5采用铲齿工艺制作而成,所述散热翅片5的齿高为120mm,而现有技术中,国产纯铜铲齿散热器的铲齿工艺散热翅片的高度不超过50mm,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纯铜铲齿散热器齿高过低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5的齿高为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5中心距的60倍,远大于现有技术中普通型材的22倍密齿结构,提高了散热面积,可以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导热铜板1和所述传热铝基板2采用热成型工艺相连接。采用无缝隙、不添加任何焊料的热成型工艺实现铝材与铜材的完美结合,二者结合面的传导热阻为0,更好地保护了铜板自身的高导热性不会因为接触热阻而损失,即降低了导热铜板1与传热铝基板2连接部位的热传导损失。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铜板(1)、安装在所述导热铜板(1)上的传热铝基板(2)以及安装在所述传热铝基板(2)上的散热组件(3);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至少两个平行排列的散热单元(4);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单元(4)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通道(6);每个所述散热单元(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散热翅片(5);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翅片(5)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7);所述第一气流通道(6)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7)互相垂直;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单元(4)错位设置,且错位距离为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5)中心距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四个等间距平行排列的所述散热单元(4);四个所述散热单元(4)呈左右交替错位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5)采用铲齿工艺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5)的齿高为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5)的齿高为相邻两个所述散热翅片(5)中心距的60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铜板(1)和所述传热铝基板(2)采用热成型工艺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13958.1U CN213755502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13958.1U CN213755502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55502U true CN213755502U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3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13958.1U Active CN213755502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55502U (zh) |
-
2020
- 2020-12-22 CN CN202023113958.1U patent/CN2137555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04656B (zh) | 散熱器 | |
US20140151012A1 (en) | Heat sink with staggered heat exchange elements | |
CN215418156U (zh) | 一种微通道铜铝复合铲齿液冷散热器 | |
KR20150075122A (ko) | 열전소자가 구비된 열교환기 | |
CN107861593A (zh) | 一种用于计算机发热元件的散热装置 | |
US6971243B2 (en) | Heat sink | |
CN100533716C (zh) | 散热装置 | |
CN213755502U (zh) | 一种铜铝复合式散热器 | |
CN218499500U (zh) | 散热设备 | |
CN205961660U (zh) | 一种水冷散热装置 | |
CN108489303A (zh) | 一种带隔热层的散热器装置 | |
CN208016234U (zh) | 微通道散热器和空调器 | |
JP2012028720A (ja) | 冷却装置 | |
CN101636066B (zh) | 散热装置 | |
CN212936472U (zh) | 新型芯片散热装置 | |
CN210247322U (zh) | 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散热系统与医疗设备 | |
TWM612965U (zh) | 水冷頭附加鰭片散熱器 | |
CN216357883U (zh) | 一种用于密封腔体内的散热模组 | |
CN201336785Y (zh) | 散热器 | |
CN214507771U (zh) | 一种双模块用水冷板 | |
CN216624869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激光器 | |
CN214316011U (zh) | 散热器和电子设备 | |
CN110868838A (zh) | 一种均温板散热器 | |
CN216600611U (zh) | 散热器结构 | |
CN103732036B (zh) | 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