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7556U - 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17556U CN213717556U CN202021433955.3U CN202021433955U CN213717556U CN 213717556 U CN213717556 U CN 213717556U CN 202021433955 U CN202021433955 U CN 202021433955U CN 213717556 U CN213717556 U CN 2137175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mbrella skirt
- cold
- edge
- pipe
- sh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2 electrical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包含有设置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绝缘上的冷缩终端本体(1)、设置在冷缩终端本体(1)上并且作用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上的延长伞裙管(2),通过冷缩终端本体(1),实现了与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通过延长伞裙管(2),实现了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导电管的侧面部固定,不再硅橡胶罩帽,因此提高了绝缘管型母线的绝缘性能和使用可靠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缩终端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管型母线就是利用铜管作导体、外敷绝缘的一种母线产品,为了与其它电气部件连接,需要在绝缘管型母线上安装冷缩终端,因此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电缆附件,
海拔超1000m以上的为高海拔地区,空气相对稀薄,昼夜温差大、太阳辐照强度大,所以导致电气设备散热效果差、绝缘强度下降、老化快、易结凝露,这就要求电气绝缘设备的质量更高,绝缘性更好,现在还没有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的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高海拔冷缩终端爬电距离大,绝缘强度高,产品相应的长度也要大,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体式冷缩终端,生产平板硫化机加热板尺寸无法满足要求,卧式合模单元硫化投入太大,成本增高;另一种是分为冷缩终端和多个单伞裙粘结在一起,对常规的冷缩终端进行加长,安装效率渡低,绝缘性能稍差,
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因此提高了绝缘管型母线的绝缘性能和使用可靠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绝缘上的冷缩终端本体、设置在冷缩终端本体上并且作用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上的延长伞裙管。
由于设计了冷缩终端本体和延长伞裙管,通过冷缩终端本体,实现了与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通过延长伞裙管,实现了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导电管的侧面部固定,不再硅橡胶罩帽,因此提高了绝缘管型母线的绝缘性能和使用可靠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的内部固定的方式把冷缩终端本体和延长伞裙管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由伞裙缘产生内收缩作用力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进行内部固定的方式把延长伞裙管与冷缩终端本体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对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面的延伸的方式把冷缩终端本体和延长伞裙管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冷缩终端本体上设置有延长伞裙管。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冷缩终端本体设置为包含有套筒部、应力锥部、第一伞裙边缘部和第二伞裙边缘部并且套筒部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伞裙边缘部和第二伞裙边缘部联接,在套筒部的其中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一凸缘边体并且在套筒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绝缘体,绝缘体设置为与应力锥部容纳式联接并且第一凸缘边体设置为与延长伞裙管联接,套筒部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第一伞裙边缘部和第二伞裙边缘部分别设置为伞裙状体,应力锥部设置为硅橡胶应力锥部,绝缘体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并且第一凸缘边体设置为梯形环状体,第一凸缘边体设置为沿套筒部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第一伞裙边缘部和第二伞裙边缘部设置为沿套筒部的横向中心线间隔交错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延长伞裙管设置为包含有管部、第三伞裙边缘部、第四伞裙边缘部、环形凹槽体和第二凸缘边体并且管部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三伞裙边缘部和第四伞裙边缘部联接,管部的其中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二凸缘边体并且在套筒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扩展孔体,在扩展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体并且环形凹槽体设置为与冷缩终端本体联接,管部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第三伞裙边缘部和第四伞裙边缘部分别设置为伞裙状体,扩展孔体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并且环形凹槽体设置为U字形开口槽状体,第二凸缘边体设置为梯形环状体并且环形凹槽体和第二凸缘边体分别设置为沿管部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二伞裙边缘部的直径与第一伞裙边缘部的直径之间比例设置为1:1.22-1.38,第四伞裙边缘部的直径与第三伞裙边缘部的直径之间比例设置为1:1.22-1.38。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冷缩终端本体与延长伞裙管设置为按照延伸安装伞裙边缘的方式分布并且冷缩终端本体的中心线和延长伞裙管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环形凹槽体设置为与第一凸缘边体联接,一个第一伞裙边缘部和一个第二伞裙边缘部设置为组成一组伞裙部件Ⅰ并且至少七组伞裙部件Ⅰ设置在套筒部上,一个第三伞裙边缘部和一个第四伞裙边缘部设置为组成一组伞裙部件Ⅱ并且至少三组伞裙部件Ⅱ设置在管部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导电管的侧面部固定的冷缩终端本体和延长伞裙管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冷缩终端本体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延长伞裙管2的结构示意图,
冷缩终端本体-1、延长伞裙管-2、套筒部-11、应力锥部-12、第一伞裙边缘部-13、第二伞裙边缘部-14、绝缘体-15、第一凸缘边体-16、管部-21、第三伞裙边缘部-22、第四伞裙边缘部-23、扩展孔体-24、环形凹槽体-25、第二凸缘边体-26。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冷缩终端本体1和延长伞裙管2并且在冷缩终端本体1上设置有延长伞裙管2。
在本实施例中,冷缩终端本体1设置为包含有套筒部11、应力锥部12、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第二伞裙边缘部14并且套筒部11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第二伞裙边缘部14联接,在套筒部11的其中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一凸缘边体16并且在套筒部1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绝缘体15,绝缘体15设置为与应力锥部12容纳式联接并且第一凸缘边体16设置为与延长伞裙管2联接,套筒部1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第二伞裙边缘部14分别设置为伞裙状体,应力锥部12设置为硅橡胶应力锥部,绝缘体15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并且第一凸缘边体16设置为梯形环状体,第一凸缘边体16设置为沿套筒部1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第二伞裙边缘部14设置为沿套筒部1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交错排列分布。
通过冷缩终端本体1,形成了对延长伞裙管2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凸缘边体16,实现了与延长伞裙管2的连接,由套筒部11、应力锥部12和绝缘体15,实现了对绝缘管型母线的连接,由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第二伞裙边缘部14,实现了与铁路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绝缘管型母线与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对接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延长伞裙管2设置为包含有管部21、第三伞裙边缘部22、第四伞裙边缘部23、环形凹槽体25和第二凸缘边体26并且管部21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三伞裙边缘部22和第四伞裙边缘部23联接,管部21的其中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二凸缘边体26并且在套筒部1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扩展孔体24,在扩展孔体2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体25并且环形凹槽体25设置为与冷缩终端本体1联接,管部2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第三伞裙边缘部22和第四伞裙边缘部23分别设置为伞裙状体,扩展孔体24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并且环形凹槽体25设置为U字形开口槽状体,第二凸缘边体26设置为梯形环状体并且环形凹槽体25和第二凸缘边体26分别设置为沿管部2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延长伞裙管2,形成了对冷缩终端本体1的支撑连接点,由扩展孔体24和环形凹槽体25,实现了与冷缩终端本体1的连接,由管部21,实现了对绝缘管型母线的连接,由第三伞裙边缘部22和第四伞裙边缘部23,实现了与铁路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由第二凸缘边体26,实现了与相邻延长伞裙管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绝缘管型母线与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对接的加长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伞裙边缘部14的直径与第一伞裙边缘部13的直径之间比例设置为1:1.22-1.38,第四伞裙边缘部23的直径与第三伞裙边缘部22的直径之间比例设置为1:1.22-1.38。
由第一伞裙边缘部13、第二伞裙边缘部14、第三伞裙边缘部22和第四伞裙边缘部23,实现了与铁路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绝缘管型母线与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对接的加固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冷缩终端本体1与延长伞裙管2设置为按照延伸安装伞裙边缘的方式分布并且冷缩终端本体1的中心线和延长伞裙管2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环形凹槽体25设置为与第一凸缘边体16联接,一个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一个第二伞裙边缘部14设置为组成一组伞裙部件Ⅰ并且至少七组伞裙部件Ⅰ设置在套筒部11上,一个第三伞裙边缘部22和一个第四伞裙边缘部23设置为组成一组伞裙部件Ⅱ并且至少三组伞裙部件Ⅱ设置在管部21上。
把套筒部11和管部21分别套接在绝缘管型母线上,把管部21安装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导电管上,把套筒部11安装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护套上,使环形凹槽体25与第一凸缘边体16连接,把应力锥部12安装在绝缘体15与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护套之间,把套筒部11与管部21连接在一起,把第一伞裙边缘部13、第二伞裙边缘部14、第三伞裙边缘部22和第四伞裙边缘部23与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的内部固定的方式把冷缩终端本体1和延长伞裙管2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由伞裙缘产生内收缩作用力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进行内部固定的方式把延长伞裙管2与冷缩终端本体1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对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面的延伸的方式把冷缩终端本体1和延长伞裙管2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绝缘管型母线端头绝缘上安装冷缩终端本体保证了均匀电场,提高绝缘性能和运行可靠,在冷缩终端本体上套上延长伞裙是为了增强冷缩终端的绝缘性能和增大爬电距离,使其能够运用到高海拔地区,
硅橡胶:拉伸强度不小于10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50%,体积电阻率大于1×1015Ω·cm,击穿强度不小于25kV/mm,耐高温250℃,耐低温-60℃,长期运行;
绝缘管型母线:适用于最高海拔为5000m,模拟5000m高海拔试验,交流耐压试验124kV,1min无击穿、无闪络,局部放电小于5pC,通过冲击电压试验250kV正负各10次,耐低温在-50℃,在6300A下温升不高于50K。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冷缩终端本体1和延长伞裙管2,通过冷缩终端本体1,实现了与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通过延长伞裙管2,实现了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导电管的侧面部固定,不再硅橡胶罩帽,因此提高了绝缘管型母线的绝缘性能和使用可靠性能。
2、由于设计了套筒部11、应力锥部12、第一伞裙边缘部13、第二伞裙边缘部14、绝缘体15和第一凸缘边体16,实现了与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与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
3、由于设计了管部21、第三伞裙边缘部22、第四伞裙边缘部23、扩展孔体24、环形凹槽体25和第二凸缘边体26,实现了对供电线路的其它部件的连接面的延伸。
4、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导电管的侧面部固定的冷缩终端本体1和延长伞裙管2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设置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绝缘上的冷缩终端本体1、设置在冷缩终端本体1上并且作用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上的延长伞裙管2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端头绝缘上的冷缩终端本体(1)、设置在冷缩终端本体(1)上并且作用在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上的延长伞裙管(2),
冷缩终端本体(1)设置为包含有套筒部(11)、应力锥部(12)、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第二伞裙边缘部(14)并且套筒部(11)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第二伞裙边缘部(14)联接,在套筒部(11)的其中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一凸缘边体(16)并且在套筒部(1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绝缘体(15),绝缘体(15)设置为与应力锥部(12)容纳式联接并且第一凸缘边体(16)设置为与延长伞裙管(2)联接,套筒部(1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第二伞裙边缘部(14)分别设置为伞裙状体,应力锥部(12)设置为硅橡胶应力锥部,绝缘体(15)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的一部分并且第一凸缘边体(16)设置为梯形环状体,第一凸缘边体(16)设置为沿套筒部(1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第二伞裙边缘部(14)设置为沿套筒部(1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交错排列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的内部固定的方式把冷缩终端本体(1)和延长伞裙管(2)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其特征是:按照由伞裙缘产生内收缩作用力对绝缘管型母线的终端头进行内部固定的方式把延长伞裙管(2)与冷缩终端本体(1)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供电线路的部件的连接面的延伸的方式把冷缩终端本体(1)和延长伞裙管(2)相互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其特征是:延长伞裙管(2)设置为包含有管部(21)、第三伞裙边缘部(22)、第四伞裙边缘部(23)、环形凹槽体(25)和第二凸缘边体(26)并且管部(21)的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三伞裙边缘部(22)和第四伞裙边缘部(23)联接,管部(21)的其中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第二凸缘边体(26)并且在套筒部(1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外侧面部设置有扩展孔体(24),在扩展孔体(2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体(25)并且环形凹槽体(25)设置为与冷缩终端本体(1)联接,管部(2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第三伞裙边缘部(22)和第四伞裙边缘部(23)分别设置为伞裙状体,扩展孔体(24)的轮廓线设置为圆周线并且环形凹槽体(25)设置为U字形开口槽状体,第二凸缘边体(26)设置为梯形环状体并且环形凹槽体(25)和第二凸缘边体(26)分别设置为沿管部(21)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其特征是:第二伞裙边缘部(14)的直径与第一伞裙边缘部(13)的直径之间比例设置为1:1.22-1.38,第四伞裙边缘部(23)的直径与第三伞裙边缘部(22)的直径之间比例设置为1:1.22-1.38。
7.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其特征是:冷缩终端本体(1)与延长伞裙管(2)设置为按照延伸安装伞裙边缘的方式分布并且冷缩终端本体(1)的中心线和延长伞裙管(2)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环形凹槽体(25)设置为与第一凸缘边体(16)联接,一个第一伞裙边缘部(13)和一个第二伞裙边缘部(14)设置为组成一组伞裙部件Ⅰ并且至少七组伞裙部件Ⅰ设置在套筒部(11)上,一个第三伞裙边缘部(22)和一个第四伞裙边缘部(23)设置为组成一组伞裙部件Ⅱ并且至少三组伞裙部件Ⅱ设置在管部(2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3955.3U CN213717556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3955.3U CN213717556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17556U true CN213717556U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6766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33955.3U Active CN213717556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175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12978A (zh) * | 2024-02-04 | 2024-03-15 | 成都盛帮双核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风电用高压电缆终端及其制备方法和装配方法 |
-
2020
- 2020-07-20 CN CN202021433955.3U patent/CN21371755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12978A (zh) * | 2024-02-04 | 2024-03-15 | 成都盛帮双核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风电用高压电缆终端及其制备方法和装配方法 |
CN117712978B (zh) * | 2024-02-04 | 2024-04-23 | 成都盛帮双核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风电用高压电缆终端及其制备方法和装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80219369A1 (en) | Cable fitting for connecting a high-voltage cable to a high-voltage component | |
CN201174264Y (zh) | 管形绝缘母线 | |
CN213717556U (zh) | 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冷缩终端装置 | |
CN110829183A (zh) | 用于输电线路的避雷装置 | |
CN201388026Y (zh) | 全绝缘屏蔽金属导电管母线及母线连接器 | |
CN215474606U (zh) | 一种绝缘承力索用抗冰分支电连接装置 | |
CN102957122A (zh) | 一种插入式连接的固体绝缘套管 | |
CN206041421U (zh) | 基于涨口弹性力的绝缘管型母线端头连接装置 | |
CN111799730A (zh) | 用于铁路供电线路的绝缘管型母线装置和连接方法及其应用 | |
CN217820497U (zh) | 一种110kV充气式电缆终端试验仓 | |
CN218471680U (zh) | 一种空心瓷绝缘子 | |
CN202127229U (zh) | 一种电缆接头 | |
CN210039803U (zh) | 一种轨道车辆电气连接的绝缘体组件 | |
CN112018652B (zh) | 一种环保型充气开关柜 | |
CN211957286U (zh) | 分相序支柱绝缘子 | |
CN210837426U (zh) | 一种变压器铁心接地引线结构 | |
CN101479814B (zh) | 用于高压电缆的集成的户外终端头 | |
CN210325378U (zh) | 绝缘套管及包括其的环网柜 | |
CN203536892U (zh) | 一种用于管母的槽扣式硅橡胶绝缘护具 | |
CN101809681B (zh) | 用于高压电缆设备的电缆终端 | |
CN222072209U (zh) | 一种铜铝端子 | |
CN112909741A (zh) | 一种适用于高阻值山区的多腔室避雷器及其生产工艺 | |
CN117175306B (zh) | 一种用于车辆换电站的电源转换系统的转接头 | |
CN217788045U (zh) | 一种阻燃型全绝缘管型母线 | |
CN218958106U (zh) | 线材端子防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