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657585U - 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57585U
CN213657585U CN202021923170.4U CN202021923170U CN213657585U CN 213657585 U CN213657585 U CN 213657585U CN 202021923170 U CN202021923170 U CN 202021923170U CN 213657585 U CN213657585 U CN 213657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shell
tube
exchange tube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31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震
许宏亮
许淞嘉
王俊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le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le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le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le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57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57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属于换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壳程圆筒以及固定设置于壳程圆筒两端并与壳程圆筒形成密封的左管箱和右管箱,所述壳程圆筒与左管箱以及右管箱的连接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管板,管板上固定设置有多根换热管,换热管通过管板后与左管箱以及右管箱内连通,壳体上连通设置有相互正对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壳体内部在蒸汽进口与蒸汽出口之间设置有多组相互正对的折流板,且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之间设置有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壳程隔板,壳程隔板位于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的连线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换热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制药、机械、食品加工、东利以及原子能工业部门当中。通常,在某些化工厂的设备投资中,换热器占总投资的30%;在现代炼油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40%以上;在海水淡化工业生产当中,几乎全部设备都是由换热器组成的。换热器的先进性、合理性和运转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成本。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908539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折流式浮头换热器,包括壳体,卡提内设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之间设有多根水平状态的换热管。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换热器在使用的时候,流体从换热管内经过,蒸汽在壳体内部流动,通过蒸汽与换热管的接触实现换热。但是由于壳体内部空腔较大,蒸汽在壳体内部流动路径单一、时与换热管的接触换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其具有提高换热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壳程圆筒以及固定设置于壳程圆筒两端并与壳程圆筒形成密封的左管箱和右管箱,所述壳程圆筒与左管箱以及右管箱的连接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管板,管板上固定设置有多根换热管,换热管通过管板后与左管箱以及右管箱内连通,壳体上连通设置有相互正对的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壳体内部在蒸汽进口与蒸汽出口之间设置有多组相互正对的折流板,且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之间设置有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壳程隔板,壳程隔板位于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的连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换热的流体在壳体内部流动,并且会经过多根换热管内部,并且换热介质从蒸汽进口进入壳程圆筒内部,由于壳程隔板的设置,使得换热介质无法直接从蒸汽出口排出,因此换热介质在接触到壳程隔板后,会反向流动,并且在折流板的引导作用下,会将换热介质分成各种流向,从而使得换热介质在壳程圆筒内流动时能够增大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提高,换热介质的利用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折流板设置有三组,且每组的两个折流板之间的距离不等,壳程隔板位于中间一组折流板之间,且壳程隔板与折流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流板设置三组,能够对壳程圆筒内的换热介质进行充分引导,使得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更分散,换热介质与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更高,壳程隔板位于中间一组折流板之间,因此换热介质在第一次到达壳程隔板后会被阻挡分散,从折流板的端部继续流动,然后再在最靠近蒸汽出口一侧的折流板的二次引导作用下继续分散,进一步提高了换热介质的分散效果,进而使得换热管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管的轴线与壳程圆筒的中心轴线之间呈倾斜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呈倾斜设置,相对于水平安装,换热管长度增长,换热面积增大,换热效果提高,换热介质利用率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管与壳程圆筒的轴线夹角呈3°-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与壳程圆筒之间的夹角设置在3-8度,能够确保换热管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安装便利性,同时提高换热效果,避免发生由于换热管倾斜角度过大导致的安装不便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管箱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将左管箱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隔离板,且左管箱在隔离板的两侧依次连通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进行换热的液体从进液管进入左管箱后,顺着换热管经过壳程圆筒后进入右管箱内,然后再从右管箱开始进入新的换热管,再次穿过壳程圆筒后进入左管箱在隔离板下方的区域,最终从出液管排出,因此需要换热的液体能够两次流动经过壳程圆筒内部,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换热管的管径为48mm-5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管的管径设计在48-55mm的大口径,当需要换热的液体为含结晶流体时,能够降低在换热管内阻塞的可能,同时节省了制造费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蒸汽出口位置处连接设置有冷凝液排放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过程中,换热介质产生的冷凝液体能够从冷凝液排放管排出,从而使得换热介质可以回收利用,减少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之间设置多组相互正对的折流板以及将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直接隔开的壳程隔板,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在壳程圆筒内快速扩散,提高换热介质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效率,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2.通过将换热管设置为倾斜状,使得换热面积增大,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3.通过在左管箱内设置隔离板,使得需要换热的液体能够两次通过壳程圆筒内部,提高换热次数,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11、壳程圆筒;111、蒸汽进口;112、蒸汽出口;1121、冷凝液排放管;12、左管箱;121、隔离板;122、进液管;123、出液管;13、右管箱;2、管板;3、换热管;4、折流板;5、壳程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圆筒状状的壳程圆筒11以及与壳程圆筒11两端固定连接的左管箱12和右管箱13,左管箱12上连通设置有上下正对的进液管122和出液管123,壳程圆筒11上开设有上下正对的蒸汽进口111和蒸汽出口112,壳程圆筒11内部设置有用于输送需要换液的液体的换热管3。需要换热的液体从进液管122进入左管箱12,然后经由换热管3流入右管箱13,最后再顺着换热管3再次流回左管箱12,在壳程圆筒11内部实现换热之后,最终从出液管123排出。
如图2所示,左管箱12与壳程圆筒11的连接位置以及右管箱13与壳程圆筒11的连接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管板2,换热管3的两端与管板2焊接固定,并且换热管3的两端与左管箱12以及右管箱13内部连通,换热管3的轴线与壳程圆筒11的轴线呈相互偏离的倾斜状,倾斜角度为3°-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换热管3倾斜角度为5°,因此需要换热的液体在流经换热管3内部时,其流通路径延长,换热管3与壳程圆筒11内的换热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2所示,左管箱12内固定设置有隔离板121,且隔离板121位于进液管122和出液管123之间隔离板121将左管箱12内部设置为互不连通的两个区域,需要换热的液体从进液管122进入左管箱12内部后,只能经过换热管3流动,然后从右管箱13重新流回到左管箱12内部,并最终从出液管123排出,由于隔离板121的设置,使得需要换热的液体不会直接从进液管122进入出液管123,确保液体能够两次流入换热管3进行换热处理之后再从出液管123排出,大大提高了换热效果。
如图2所示,壳程圆筒11内部设置有多组折流板4,每组折流板4包括相互正对的两个,且每组的两个折流板4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蒸汽进口111和蒸汽出口112之间的连线。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三组折流板4,并且位于中间一组的两个折流板4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他两组的两个相对折流板4之间的距离,中间一组的两个折流板4之间设置有壳程隔板5,壳程隔板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的折流板4固定连接,并且壳程隔板5将蒸汽进口111和蒸汽出口112形成隔离,使得从蒸汽进口111进入到壳程圆筒11内部的换热介质不会直接从蒸汽出口112排出,而是在接触到壳程隔板5后向反方向流动,然后从两组折流板4的端部之间流过,从而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在壳程圆筒11内部充分扩散,并最终从蒸汽出口112排出,大大延长了换热介质的流通路径,提高了换热介质与换热管3的接触充分性,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以及换热效果。
如图2所示,蒸汽出口112位置处连通设置有冷凝液排放管1121,使得冷凝的换热介质能够从冷凝液排放管1121排出,得以收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需要换热的液体从进液管122进入左管箱12内,并顺着换热管3内部流通至右管箱13内,然后再从右管箱13顺着换热管3流入左管箱12内,最终从出液管123排出,需要换热的液体在换热管3内部流动时,换热介质从蒸汽进口111进入到壳程圆筒11内,并且在折流板4以及壳程隔板5的遮挡和引导作用下,使得换热介质在壳程圆筒11内充分扩散,提高换热介质与换热管3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壳程圆筒(11)以及固定设置于壳程圆筒(11)两端并与壳程圆筒(11)形成密封的左管箱(12)和右管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程圆筒(11)与左管箱(12)以及右管箱(13)的连接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管板(2),管板(2)上固定设置有多根换热管(3),换热管(3)通过管板(2)后与左管箱(12)以及右管箱(13)内连通,壳体(1)上连通设置有相互正对的蒸汽进口(111)和蒸汽出口(112),壳体(1)内部在蒸汽进口(111)与蒸汽出口(112)之间设置有多组相互正对的折流板(4),且蒸汽进口(111)和蒸汽出口(112)之间设置有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壳程隔板(5),壳程隔板(5)位于蒸汽进口(111)和蒸汽出口(112)的连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4)设置有三组,且每组的两个折流板(4)之间的距离不等,壳程隔板(5)位于中间一组折流板(4)之间,且壳程隔板(5)与折流板(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的轴线与壳程圆筒(11)的中心轴线之间呈倾斜夹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与壳程圆筒(11)的轴线夹角呈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管箱(12)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将左管箱(12)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隔离板(121),且左管箱(12)在隔离板(121)的两侧依次连通设置有进液管(122)和出液管(1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的管径为48mm-5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112)位置处连接设置有冷凝液排放管(1121)。
CN202021923170.4U 2020-01-14 2020-09-05 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 Active CN21365758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8149 2020-01-14
CN2020200781492 2020-0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57585U true CN213657585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3170.4U Active CN213657585U (zh) 2020-01-14 2020-09-05 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575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614A (zh) * 2022-06-21 2022-09-02 佛山市丰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废气回收的蒸汽再生装置、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2614A (zh) * 2022-06-21 2022-09-02 佛山市丰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废气回收的蒸汽再生装置、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364C (zh) 一种曲面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01032431Y (zh) 一种曲面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101706227A (zh) 一种无缺口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A2463046A1 (en) Heat exchange unit for isothermal chemical reactors
CN105890405A (zh) 一种双槽式强化管型换热器
CN213657585U (zh) 一种压力容器用换热管倾斜布置的管壳式换热设备
CN212058370U (zh) 蒸汽换热器
CN218443448U (zh) 一种带疏水冷却段的卧式多流程逆流换热器
CN218821799U (zh) 一种防结垢效果好的换热器
CN101929808A (zh) 一种箱式多管程换热器
CN213120198U (zh) 一种节能型组合式列管换热器
CN203824383U (zh) 多流程纯逆流管壳式换热器
CN201589572U (zh) 一种无缺口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16282896U (zh) 一种新型的储罐用换热装置
CN216385206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109974509A (zh) 一种折流板组件
CN212205796U (zh) 一种石墨列管式换热器用组合式折流板结构
CN202438164U (zh) 闪蒸器
CN201764851U (zh) 一种箱式多管程换热器
CN220506694U (zh) 一种贯流锅炉汽水分离装置
CN216282923U (zh) 一种可抽式直管式换热器
CN216205412U (zh) 高效冷凝的浮头式冷凝器
CN216745526U (zh) 一种可排除不凝气的焊接板式冷凝器
CN218994124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CN213147493U (zh) 一种异形预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