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657042U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57042U
CN213657042U CN202022574096.6U CN202022574096U CN213657042U CN 213657042 U CN213657042 U CN 213657042U CN 202022574096 U CN202022574096 U CN 202022574096U CN 213657042 U CN213657042 U CN 213657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on
water
air flo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740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同娟
何万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740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57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57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57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形成净化离子,并使净化离子排入到箱体的空气流道中,通过净化离子净化空气流道中的空气。使空气净化装置兼具除尘和杀菌的功效,能够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装置都是通过滤网芯片过滤空气的灰尘颗粒以达到空气净化,但滤网需要定期更换,增加后期使用成本。同时,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仅针对灰尘颗粒有过滤作用,功能单一。因此,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还需要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形成水雾净化离子来净化空气中的灰尘以及细菌,能够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
箱体,在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具有弯折的空气流道;
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用于形成水雾净化离子,所述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具有与所述空气流道相连的离子排出口;以及
第一捕捉网,覆盖所述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箱体包括:内壳,具有容纳腔,且包括与所述进气口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出气口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多个隔板,间隔平行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每两个所述隔板相互交错;所述内壳及所述隔板共同围成呈连续弯曲状的所述空气流道。
优选地,所述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壳的一侧,所述内壳对应所述空气流道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离子排出口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空气流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包括:水箱,组设在所述内壳一侧,包括离子排出口,所述离子排出口与所述第三通孔相连通;离子形成芯片,设置在所述水箱;以及超声波振荡片,设置在所述水箱。
优选地,所述离子排出口为多个,以阵列的形式排布在所述水箱的底面上。
优选地,所述水雾净化离子于所述空气流道中设置有管件,所述管件一端连接所述水箱,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离子排出口为多个,并间隔设置于所述管件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振荡片对应设置于所述离子排出口。
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冷凝管,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中;以及集水箱,设置在所述内壳下方,并具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空气流道相连通;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冷凝管连接;其中,所述内壳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箱对应的排水口。
优选地,所述内壳底部具有第一导流斜面,所述第一导流斜面连接所述连接口的周缘。
优选地,所述集水箱包括:集水槽,设置在所述集水箱的上表面,且在所述排水口的下方,包括从所述集水箱的上表面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二导流斜面;以及第四通孔,设置在所述集水槽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第二捕捉网,设置在对应于第二通孔的所述空气流道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形成净化离子,使净化离子排入到箱体的空气流道中,通过净化离子净化空气流道中的空气。使空气净化装置兼具除尘和杀菌的功效,能够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内壳的示意图;
图7是沿图5中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集水箱的示意图;
图9是沿图8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0和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的示意图;
图12是沿图10中DD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的示意图;
图14是沿图13中EE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11内壳;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13第三通孔;114第一面;115第二面;116第五通孔;117隔板;118第一导流斜面;119排水口;12外壳;121进气口;122出气口;20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1水箱;211凹槽;212管件;22离子形成芯片;23超声波振荡片;24离子排出口;30第一捕捉网;40冷凝管;50压缩机;60集水箱;61连接口;62集水槽;621第二导流斜面;622第四通孔;70风扇;80第二捕捉网;90显示模块;100控制模块;01路径;110空气流道;120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本申请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一元件或层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接合到”、“被连接到”或“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被直接接合、连接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一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被接合到”、“直接被连接到”或“直接被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它词语应该以相似方式被解释。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为易于说明,诸如“内”、“外”、“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等的空间相关术语在此被用于描述图中例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关术语可意欲包含设备在使用或操作中的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的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于是将被定位为在该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而,示例术语“下方”能包含上方和下方的方位二者。设备可以以其它方式被定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应该被相应地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0、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0、第一捕捉网30、内壳11、冷凝管40、压缩机50、集水箱60以及风扇70。
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0为长方体,具体为各边具有圆角设计的长方体。在本实施例中,长方体的底面为圆角矩形,更具体为圆角正方形,长方体的高度大于底面的边长。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箱体1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适应性调整。例如,箱体10可以是圆柱体。
所述箱体10外侧设置有进气口121及出气口122,所述进气口121和所述出气口122之间具有弯折的空气流道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包括外壳12,所述进气口121设置在外壳12的第一侧面中靠近下方的区域。所述出气口122设置在所述外壳12的上表面。所述进气口121由多个小孔组成,所述小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空气流道110的横截面尺寸,以避免大尺寸的杂物进入空气流道110中堵塞空气流道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小孔远小于所述空气流道110的横截面的尺寸。所述出气口122可以设置防尘网,以防止杂质进入箱体10内部。
所述箱体10包括:外壳12、内壳11以及多个隔板117。
如图5-图7所示,所述内壳11具有容纳腔120,多个隔板117间隔平行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0中,且每两个所述隔板117相互交错。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隔板117沿垂直方向设置,隔板117的侧面和内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每两个隔板117相互交错具体为相邻隔板117的高度位置不同。具体来说,一个隔板117的上端面和容纳腔120的上表面之间密封或者基本密封,下端面和容纳腔120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与这个隔板117相邻的隔板117的下端面和容纳腔120的下表面之间密封或者基本密封,上端面和容纳腔12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壳11、及所述隔板117共同围成呈连续弯曲状的所述空气流道110。
内壳11包括与所述进气口121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111和与所述出气口122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112。所述内壳11的上表面为台阶状,包括第一面114和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面114的第二面115。其中,所述第二通孔112设置在所述第二面115上。如图5-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115设置在空气流道110的尾段的上方。所述第二通孔112的尺寸基本等于空气流道110尾段的横截面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内壳11的容纳腔120中间隔设置隔板117,在容纳腔120中形成呈S形来回往复的空气流道110,空气从进气口121到出气口122经过的路径如图2中路径01所示,使空气从进气口121进入容纳腔120到从出气口122排出容纳腔120这一过程中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大大增加。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4所示,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0用于形成水雾净化离子,所述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0具有与所述空气流道110相连的离子排出口24。所述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0设置在所述内壳11的一侧。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0包括水箱21,离子形成芯片22和超声波振荡片23。
其中,如图7及图11所示,水箱21设在所述内壳11一侧,水箱21的一侧包括离子排出口24,所述内壳11对应所述空气流道110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离子排出口24对应的第三通孔113,所述第三通孔113与所述空气流道110相连通。所述离子排出口24与所述第三通孔113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水箱21设置在内壳11的上方。具体地,水箱21置于所述内壳11的第一面114上,且所述水箱21的上表面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面115持平或者低于所述第二面115。
离子形成芯片22设置在所述水箱21中,用于将水分子分解为含有羟基的水离子。超声波振荡片设置在离子排出口24上,利用超声波的高频声波产生振荡,以将水箱21中的水雾化,从而使水箱21中的水离子以水雾的形式进入空气流道110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0-图12所示,所述水箱21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状的壳体,水箱21的横截面和内壳11的第一面114的形状和尺寸基本相同。内壳11和水箱21共同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外壳12内。离子排出口24设置在水箱21的底面,具体来说水箱21的下表面上具有凹槽211,在凹槽211的底部阵列设置离子排出口24。通过在凹槽211底部设置离子排出口24,可以使水箱21中的水集中在离子排出口24的位置,不需要水箱21中的水位过高就可以排出净化离子。所述离子排出口24为多个,以阵列的形式排布在所述水箱21的底面上。所述超声波振荡片23对应设置于所述离子排出口24。离子形成芯片22设置在所述水箱21中,具体与所述水箱21的底面固定连接。离子形成芯片22将水分子分解为含有羟基的水离子,羟基具有强氧化性和杀菌功能,通过超声波振荡片23产生水雾使水离子与进入风道中的空气充分混合,杀灭风道中空气里的细菌,最后排出清新消毒后的空气。不断循环,可以有效净化空气中的细菌,甲醛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具有杀菌,无需更换滤网耗材等优势,满足健康,低耗的需求。同时,水雾和空气一同排出也可以增加环境湿度。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水雾净化离子于所述空气流道110中设置有管件212,所述管件212一端连接所述水箱21,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离子排出口24为多个,并间隔设置于所述管件212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箱21的底部设置有三个管件212,管件212从水箱21的底部伸入所述空气流道110中,离子排出口24设置在管件212的侧壁上。具体来说,管件212设置在水箱21的底部的中部,管件212伸入空气流道110后,位于一组相邻的隔板117之间。管件21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离子排出口24设置在管件212与隔板117垂直的侧壁上,由此,净化离子从管件212的侧壁向两侧扩散,能够使水雾净化离子均匀的分布在空气流道110中,从而使水雾净化离子和空气流道110中的空气充分接触,能够提高净化效率。
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管件212可以有若干个,也可以设置在水箱21的不同位置。
如图2所示,第一捕捉网30覆盖所述出气口1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捕捉网30覆盖第二通孔112,设置第一捕捉网30可以过滤大颗粒的灰尘以及水珠,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能够避免水雾排出空气净化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捕捉网80设置在对应于第二通孔112的所述空气流道110中。可以增加灰尘和水珠的过滤效果,能够进一步净化空气。
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空气流道110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第二捕捉网80,以进一步提高过滤的效果。
所述第一捕捉网30和第二捕捉网80可以是透气防水防尘的网状材料。
如图2所示,冷凝管40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110中。压缩机50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并与所述冷凝管40连接。冷凝管40和压缩机50共同起到除湿的作用,使得空气净化装置在具有除尘除菌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同时具有除湿的功能,使空气净化装置的功能更加全面。在本实施例中,冷凝管40为曲折的铜管,设置在空气流道110的末端区域,干燥排出的空气,进而降低环境湿度。
如图8和图9所示,集水箱60设置在所述内壳11下方,并具有连接口61,所述连接口61与所述空气流道110相连通。其中,所述内壳1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箱60对应的排水口119。所述内壳11底部具有第一导流斜面118,所述第一导流斜面118连接所述连接口61的周缘。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集水箱60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壳体,所述集水箱60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内壳11的横截面尺寸。所述连接口61在集水箱60的右侧,集水箱60位于内壳11下方,第一导流斜面118从内壳11的外壁向斜下方延伸,并与集水箱60的外周连接。使在空气流道110末端的水经过第一导流斜面118流经连接口61进入集水箱60中。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水箱60的上表面设置有集水槽62,所述集水槽62包括从所述集水箱60的上表面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二导流斜面621。集水槽62的底面设置有与排水口119对应的第四通孔622。
通过第一导流斜面118和第二导流斜面621将冷凝管40、第一捕捉网30以及第二捕捉网80的水滴引向集水箱60中,能够避免水流入空气净化装置的其他部位,而损坏空气净化装置。
所述集水箱60可拆卸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以便于使用过程中将集水箱60中的水排出。
风扇70与所述进气口121对应设置,用于抽吸空气,使空气进入所述空气流道110内。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具有显示模块90、测量模块(图未示)以及控制模块100等。在本实施例中,测量模块(图未示)可以通过传感器(图未示)来测量温度以及湿度。显示模块90包括电子显示屏,将测量模块的测量结果显示在电子显示屏。控制模块100分别与风扇70、压缩机50、离子形成芯片22、超声波振荡片23、电子显示屏以及传感器等电连接。控制模块100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风扇70、压缩机50、离子形成芯片22、超声波振荡片23、电子显示屏以及传感器等部分启动或者停止等。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模块90以及控制模块100设置在箱体10的一侧。控制模块100包括PCB电路板,内壳11具有第五通孔116,PCB电路板覆盖所述第五通孔116,与空气流道110连通,以便于使控制模块100与设置在空气流道110中的测量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具有杀菌和除尘功能的同时还兼具加湿或者除湿的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可以根据使用者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形成净化离子,使净化离子排入到箱体的空气流道中,通过净化离子净化空气流道中的空气。使空气净化装置兼具除尘和杀菌的功效,能够提高空气净化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
箱体(10),在所述箱体(10)外侧设置有进气口(121)及出气口(122),所述进气口(121)和所述出气口(122)之间具有弯折的空气流道(110);
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0),用于形成水雾净化离子,所述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0)具有与所述空气流道(110)相连的离子排出口(24);以及
第一捕捉网(30),覆盖所述出气口(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包括:
内壳(11),具有容纳腔(120),且包括与所述进气口(121)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111)和与所述出气口(122)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112):
多个隔板(117),间隔平行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0)中,且每两个所述隔板(117)相互交错;
所述内壳(11)及所述隔板(117)共同围成呈连续弯曲状的所述空气流道(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0)设置在所述内壳(11)的一侧,所述内壳(11)对应所述空气流道(110)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离子排出口(24)对应的第三通孔(113),所述第三通孔(113)与所述空气流道(110)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净化离子形成组件(20)包括:
水箱(21),组设在所述内壳(11)一侧,包括离子排出口(24),所述离子排出口(24)与所述第三通孔(113)相连通;
离子形成芯片(22),设置在所述水箱(21);以及
超声波振荡片(23),设置在所述水箱(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排出口(24)为多个,以阵列的形式排布在所述水箱(21)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净化离子于所述空气流道(110)中设置有管件(212),所述管件(212)一端连接所述水箱(21),另一端为封闭端;
所述离子排出口(24)为多个,并间隔设置于所述管件(212)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振荡片(23)对应设置于所述离子排出口(2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
冷凝管(40),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道(110)中;以及
集水箱(60),设置在所述内壳(11)下方,并具有连接口(61),所述连接口(61)与所述空气流道(110)相连通;
压缩机(50),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并与所述冷凝管(40)连接;
其中,所述内壳(1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集水箱(60)对应的排水口(1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1)底部具有第一导流斜面(118),所述第一导流斜面(118)连接所述连接口(61)的周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60)包括:
集水槽(62),设置在所述集水箱(60)的上表面,且在所述排水口(119)的下方,包括从所述集水箱(60)的上表面向斜下方延伸的第二导流斜面(621);以及
第四通孔(622),设置在所述集水槽(62)的底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
第二捕捉网(80),设置在对应于第二通孔(112)的所述空气流道(110)中。
CN202022574096.6U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13657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4096.6U CN213657042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4096.6U CN213657042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57042U true CN213657042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70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74096.6U Active CN213657042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57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4447B (zh) 空气处理系统
US9440240B2 (en) Combined ionic air filter and humidifier apparatus
CN102057227A (zh) 换气装置
KR101915659B1 (ko) 소형 에어워셔 가습기
CN213657042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12777787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9990409B (zh) 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间环境监测装置
CN216258435U (zh) 空气消毒装置
CN212594796U (zh) 一种气体净化装置及一种气体净化系统
KR200199972Y1 (ko) 공기정화장치
KR200291824Y1 (ko) 공기청정기
JPH09155139A (ja) 空気清浄装置
CN215909144U (zh) 吸油烟机
CN222765898U (zh) 一种气液分离组件及清洗机
CN212481602U (zh)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空气消毒器
CN217540965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21897925U (zh) 一种置于墙内的空气净化滤芯
CN220294425U (zh) 一种一体化净化装置
CN222651763U (zh) 一种可移动式新风一体机
JP2016016340A (ja) 空気清浄機
CN215661221U (zh) 一种新型环保除尘型密炼机
CN2255010Y (zh) 空气质量控制柜
KR102242149B1 (ko) 실내공기 관리장치
CN213300333U (zh) 除湿机
CN219328174U (zh) 一种用于gmp车间的空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