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5142U - 柔性屏用转轴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用转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35142U CN213635142U CN202022858190.4U CN202022858190U CN213635142U CN 213635142 U CN213635142 U CN 213635142U CN 202022858190 U CN202022858190 U CN 202022858190U CN 213635142 U CN213635142 U CN 2136351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rotating
- connecting rod
- supporting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柔性屏用转轴,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各自的同一端之间通过一转动模块连接,还包括两个供支撑板嵌入的支撑壳,两个所述支撑板各自嵌入一个支撑壳内,所述转动模块进一步包括中心止挡片和分别位于中心止挡片两侧的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所述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一端与支撑壳连接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三芯轴连接的第四连杆、一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五连杆和第三连杆,还具有与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每次开合的路径一致,从而保证屏幕均匀受力,避免反复开合过程屏幕因受力不均而产生折痕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屏用转轴,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并且也有许多新形态的电子产品应运而生,例如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将柔性屏幕的两侧端部分别连接在电子设备能够相对转动的两个部分上,从而尽可能的增大显示面积。虽然柔性屏幕能够使电子产品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但外折式柔性屏幕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央区域会出现折痕、甚至会导致触控不灵敏或失灵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屏用转轴,该柔性屏用转轴保证了每次开合的路径一致,从而保证屏幕均匀受力,避免反复开合过程屏幕因受力不均而产生折痕的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屏用转轴,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各自的同一端之间通过一转动模块连接,当所述转动模块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叠置,使其二者之间的夹角为0°,当所述转动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展开至其二者之间的夹角为180°;
还包括两个供支撑板嵌入的支撑壳,两个所述支撑板各自嵌入一个支撑壳内,一驱动模块分别与支撑壳、支撑板和转动模块连接,用于驱动支撑壳相对支撑板往复滑动,且当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述支撑壳与支撑板之间处于收缩状态,当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所述支撑壳与支撑板之间处于伸长状态;
所述转动模块进一步包括中心止挡片和分别位于中心止挡片两侧的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所述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各自靠近中心止挡片的一端通过一第一芯轴与中心止挡片连接,使得中心止挡片、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均可绕对应的第一芯轴旋转,所述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各自远离中心止挡片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芯轴与支撑板连接,此第二芯轴与支撑板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均可绕各自对应的第二芯轴旋转,所述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上各自转动连接有一与驱动模块连接的第三芯轴;
所述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一端与支撑壳连接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三芯轴连接的第四连杆、一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第五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自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并嵌入开设于支撑板上的轨道槽内,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芯轴的一端铰接,一支撑轴穿过支撑板、嵌入开设于第二连杆中部的安装孔内,使得第二连杆可绕支撑轴的轴向方向旋转;
还具有与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一安装片套装于与第一转动片连接的第一芯轴、第二芯轴上,所述第二安装片套装于与第二转动片连接的第一芯轴、第二芯轴上,位于第一转动片与第一安装片之间、第二转动片与第二安装片之间的第二芯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片与第一安装片之间、第二转动片与第二安装片之间分别转动安装有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其中靠近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远离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与一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两端对应套装于两个第一芯轴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入支撑板上的孔洞内,此支撑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连杆与支撑轴可同步绕支撑轴的轴向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连杆与支撑轴的连接处与第一连杆、第三连杆之间距离的比值为2~5。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各自设置有一齿轮部,齿轮部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四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一端嵌入第三齿轮中部,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一挡板内,此挡板的两端分别开有供第一芯轴穿过的通孔。
3.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动模块还包括与中心止挡片对应设置的中心支撑片、与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对称设置的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两个所述第一芯轴远离中心止挡片的一端分别将中心支撑片与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芯轴各自远离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转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三芯轴的一端套装有第一安装片、第一转动片,此第三芯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随动片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三芯轴的一端套装有第二安装片、第二转动片,该第三芯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随动片连接。
4. 上述方案中,位于分别支撑板两端的两个转动模块之间通过至少一根连接轴连接,此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模块各自的中心支撑片连接。
5.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齿轮的数目为2个。
6.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芯轴与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中心止挡片之间均通过一挡圈连接,用于限制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中心止挡片在轴向方向运动。
7.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轴与支撑板之间可转动连接,此支撑轴嵌入第二连杆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内,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
8.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轴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此支撑轴可转动地嵌入所述第二连杆的安装孔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其用于柔性屏电子设备,可以在实现0°~180°开合的基础上,通过支撑板与支撑壳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位移补偿,使得在开合过程中对柔性屏幕进行支撑的表面的长度保持不变,从而保护柔性屏幕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产生折痕,也不会出现局部区域触控失灵等情况,延长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改善用户使用体验,还进一步保证了每次开合的路径一致,从而保证屏幕均匀受力,避免反复开合过程屏幕因受力不均而产生折痕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其第五连杆的一端自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并嵌入开设于支撑板上的轨道槽内,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芯轴的一端铰接,一支撑轴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入支撑板上的孔洞内,此支撑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连杆与支撑轴可同步绕支撑轴的轴向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连杆与支撑轴的连接处与第一连杆、第三连杆之间距离的比值为2~5,采用偏心的结构设置,可以在不增加机构厚度的同时,保证支撑板与支撑壳之间的相对位移量以给予足够的补偿,进一步保护柔性屏幕。
3、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其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各自设置有一齿轮部,齿轮部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四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一端嵌入第三齿轮中部,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一挡板内,此挡板的两端分别开有供第一芯轴穿过的通孔,通过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上齿轮部、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两个支撑板之间打开路径的同步,使得柔性屏幕整个屏幕在开合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产生褶皱、损伤屏幕。
4、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其转动模块还包括与中心止挡片对应设置的中心支撑片、与第一转动片、第二转动片对称设置的第一随动片、第二随动片,位于分别支撑板两端的两个转动模块之间通过至少一根连接轴连接,此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模块各自的中心支撑片连接,对转动模块进行分段设置,既可以保证支撑板两端转动模块的同步性,又便于加工和组装,还可以对屏幕进行支撑,延长整体结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折叠状态下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展开状态下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中转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中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中转动模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用转轴中转动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支撑板;2、转动模块;3、支撑壳;4、驱动模块;5、中心止挡片;6、第一转动片;7、第二转动片;8、第一芯轴;9、第二芯轴;10、第三芯轴;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第三连杆;14、第四连杆;15、第五连杆;16、轨道槽;17、支撑轴;18、第一安装片;19、第二安装片;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三齿轮;24、挡圈;25、齿轮部;26、第四齿轮;27、挡板;28、中心支撑片;29、第一随动片;30、第二随动片;31、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柔性屏用转轴,包括两个支撑板1,两个所述支撑板1各自的同一端之间通过一转动模块2连接,当所述转动模块2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1叠置,使其二者之间的夹角为0°,当所述转动模块2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1展开至其二者之间的夹角为180°;
还包括两个供支撑板1嵌入的支撑壳3,两个所述支撑板1各自嵌入一个支撑壳3内,一驱动模块4分别与支撑壳3、支撑板1和转动模块2连接,用于驱动支撑壳3相对支撑板1往复滑动,且当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述支撑壳3与支撑板1之间处于收缩状态,当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所述支撑壳3与支撑板1之间处于伸长状态;
所述转动模块2进一步包括中心止挡片5和分别位于中心止挡片5两侧的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各自靠近中心止挡片5的一端通过一第一芯轴8与中心止挡片5连接,使得中心止挡片5、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均可绕对应的第一芯轴8旋转,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各自远离中心止挡片5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芯轴9与支撑板1连接,此第二芯轴9与支撑板1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均可绕各自对应的第二芯轴9旋转,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上各自转动连接有一与驱动模块4连接的第三芯轴10;
所述驱动模块4进一步包括一端与支撑壳3连接的第一连杆11、一端与第三芯轴10连接的第四连杆14、一端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的第五连杆15和第三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3的一端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杆12连接,所述第五连杆15的一端自第三连杆13的另一端穿过并嵌入开设于支撑板1上的轨道槽16内,所述第五连杆15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14远离第三芯轴10的一端铰接,一支撑轴17穿过支撑板1、嵌入开设于第二连杆12中部的安装孔内,使得第二连杆12可绕支撑轴17的轴向方向旋转;
还具有与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所述第一安装片18套装于与第一转动片6连接的第一芯轴8、第二芯轴9上,所述第二安装片19套装于与第二转动片7连接的第一芯轴8、第二芯轴9上,位于第一转动片6与第一安装片18之间、第二转动片7与第二安装片19之间的第二芯轴9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轮21,所述第一转动片6与第一安装片18之间、第二转动片7与第二安装片19之间分别转动安装有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2,其中靠近第一齿轮21的第二齿轮22与第一齿轮21啮合,远离第一齿轮21的第二齿轮22与一第三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的两端对应套装于两个第一芯轴8上。
上述支撑轴17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入支撑板1上的孔洞内,此支撑轴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2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连杆12与支撑轴17可同步绕支撑轴17的轴向方向旋转,上述第二连杆12与支撑轴17的连接处与第一连杆11、第三连杆13之间距离的比值为3:1;
上述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各自设置有一齿轮部25,齿轮部25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四齿轮26啮合连接,两个上述第四齿轮26的一端嵌入第三齿轮23中部,两个上述第四齿轮26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一挡板27内,此挡板27的两端分别开有供第一芯轴8穿过的通孔;
上述第二齿轮22的数目为2个;上述支撑轴17与支撑板1之间可转动连接,此支撑轴17嵌入第二连杆12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内,与第二连杆12固定连接。
实施例2:一种柔性屏用转轴,包括两个支撑板1,两个所述支撑板1各自的同一端之间通过一转动模块2连接,当所述转动模块2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1叠置,使其二者之间的夹角为0°,当所述转动模块2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1展开至其二者之间的夹角为180°;
还包括两个供支撑板1嵌入的支撑壳3,两个所述支撑板1各自嵌入一个支撑壳3内,一驱动模块4分别与支撑壳3、支撑板1和转动模块2连接,用于驱动支撑壳3相对支撑板1往复滑动,且当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述支撑壳3与支撑板1之间处于收缩状态,当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所述支撑壳3与支撑板1之间处于伸长状态;
所述转动模块2进一步包括中心止挡片5和分别位于中心止挡片5两侧的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各自靠近中心止挡片5的一端通过一第一芯轴8与中心止挡片5连接,使得中心止挡片5、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均可绕对应的第一芯轴8旋转,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各自远离中心止挡片5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芯轴9与支撑板1连接,此第二芯轴9与支撑板1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均可绕各自对应的第二芯轴9旋转,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上各自转动连接有一与驱动模块4连接的第三芯轴10;
所述驱动模块4进一步包括一端与支撑壳3连接的第一连杆11、一端与第三芯轴10连接的第四连杆14、一端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的第五连杆15和第三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3的一端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杆12连接,所述第五连杆15的一端自第三连杆13的另一端穿过并嵌入开设于支撑板1上的轨道槽16内,所述第五连杆15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14远离第三芯轴10的一端铰接,一支撑轴17穿过支撑板1、嵌入开设于第二连杆12中部的安装孔内,使得第二连杆12可绕支撑轴17的轴向方向旋转;
还具有与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所述第一安装片18套装于与第一转动片6连接的第一芯轴8、第二芯轴9上,所述第二安装片19套装于与第二转动片7连接的第一芯轴8、第二芯轴9上,位于第一转动片6与第一安装片18之间、第二转动片7与第二安装片19之间的第二芯轴9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轮21,所述第一转动片6与第一安装片18之间、第二转动片7与第二安装片19之间分别转动安装有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2,其中靠近第一齿轮21的第二齿轮22与第一齿轮21啮合,远离第一齿轮21的第二齿轮22与一第三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的两端对应套装于两个第一芯轴8上。
上述支撑轴17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入支撑板1上的孔洞内,此支撑轴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2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连杆12与支撑轴17可同步绕支撑轴17的轴向方向旋转,上述第二连杆12与支撑轴17的连接处与第一连杆11、第三连杆13之间距离的比值为4:1;
上述转动模块2还包括与中心止挡片5对应设置的中心支撑片28、与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对称设置的第一随动片29、第二随动片30,两个上述第一芯轴8远离中心止挡片5的一端分别将中心支撑片28与第一随动片29、第二随动片30连接,两个上述第二芯轴9各自远离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随动片29、第二随动片30转动连接,一个上述第三芯轴10的一端套装有第一安装片18、第一转动片6,此第三芯轴10的另一端与第一随动片29连接,另一个上述第三芯轴10的一端套装有第二安装片19、第二转动片7,该第三芯轴10的另一端与第二随动片30连接;
位于分别支撑板1两端的两个转动模块2之间通过至少一根连接轴31连接,此连接轴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模块2各自的中心支撑片28连接;
上述第一芯轴8与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中心止挡片5之间均通过一挡圈24连接,用于限制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中心止挡片5在轴向方向运动;
上述支撑轴17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此支撑轴17可转动地嵌入上述第二连杆12的安装孔内。
采用上述柔性屏用转轴时,其在实现0°~180°开合的基础上,通过支撑板与支撑壳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位移补偿,使得在开合过程中对柔性屏幕进行支撑的表面的长度保持不变,从而保护柔性屏幕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产生折痕,也不会出现局部区域触控失灵等情况,延长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改善用户使用体验,还进一步保证了每次开合的路径一致,从而保证屏幕均匀受力,避免反复开合过程屏幕因受力不均而产生折痕的情况;
另外,驱动模块采用偏心的结构设置,可以在不增加机构厚度的同时,保证支撑板与支撑壳之间的相对位移量以给予足够的补偿,进一步保护柔性屏幕;
进一步的,通过第一安装片、第二安装片上齿轮部、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两个支撑板之间打开路径的同步,使得柔性屏幕整个屏幕在开合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产生褶皱、损伤屏幕;
另外,对转动模块进行分段设置,既可以保证支撑板两端转动模块的同步性,又便于加工和组装,还可以对屏幕进行支撑,延长整体结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柔性屏用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板(1),两个所述支撑板(1)各自的同一端之间通过一转动模块(2)连接,当所述转动模块(2)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1)叠置,使其二者之间的夹角为0°,当所述转动模块(2)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1)展开至其二者之间的夹角为180°;
还包括两个供支撑板(1)嵌入的支撑壳(3),两个所述支撑板(1)各自嵌入一个支撑壳(3)内,一驱动模块(4)分别与支撑壳(3)、支撑板(1)和转动模块(2)连接,用于驱动支撑壳(3)相对支撑板(1)往复滑动,且当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述支撑壳(3)与支撑板(1)之间处于收缩状态,当两个支撑板(1)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所述支撑壳(3)与支撑板(1)之间处于伸长状态;
所述转动模块(2)进一步包括中心止挡片(5)和分别位于中心止挡片(5)两侧的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各自靠近中心止挡片(5)的一端通过一第一芯轴(8)与中心止挡片(5)连接,使得中心止挡片(5)、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均可绕对应的第一芯轴(8)旋转,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各自远离中心止挡片(5)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芯轴(9)与支撑板(1)连接,此第二芯轴(9)与支撑板(1)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均可绕各自对应的第二芯轴(9)旋转,所述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上各自转动连接有一与驱动模块(4)连接的第三芯轴(10);
所述驱动模块(4)进一步包括一端与支撑壳(3)连接的第一连杆(11)、一端与第三芯轴(10)连接的第四连杆(14)、一端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的第五连杆(15)和第三连杆(13),所述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3)的一端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杆(12)连接,所述第五连杆(15)的一端自第三连杆(13)的另一端穿过并嵌入开设于支撑板(1)上的轨道槽(16)内,所述第五连杆(15)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14)远离第三芯轴(10)的一端铰接,一支撑轴(17)穿过支撑板(1)、嵌入开设于第二连杆(12)中部的安装孔内,使得第二连杆(12)可绕支撑轴(17)的轴向方向旋转;
还具有与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所述第一安装片(18)套装于与第一转动片(6)连接的第一芯轴(8)、第二芯轴(9)上,所述第二安装片(19)套装于与第二转动片(7)连接的第一芯轴(8)、第二芯轴(9)上,位于第一转动片(6)与第一安装片(18)之间、第二转动片(7)与第二安装片(19)之间的第二芯轴(9)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轮(21),所述第一转动片(6)与第一安装片(18)之间、第二转动片(7)与第二安装片(19)之间分别转动安装有至少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22),其中靠近第一齿轮(21)的第二齿轮(22)与第一齿轮(21)啮合,远离第一齿轮(21)的第二齿轮(22)与一第三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的两端对应套装于两个第一芯轴(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7)的一端可转动地嵌入支撑板(1)上的孔洞内,此支撑轴(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2)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连杆(12)与支撑轴(17)可同步绕支撑轴(17)的轴向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连杆(12)与支撑轴(17)的连接处与第一连杆(11)、第三连杆(13)之间距离的比值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各自设置有一齿轮部(25),齿轮部(25)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四齿轮(26)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齿轮(26)的一端嵌入第三齿轮(23)中部,两个所述第四齿轮(26)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一挡板(27)内,此挡板(27)的两端分别开有供第一芯轴(8)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模块(2)还包括与中心止挡片(5)对应设置的中心支撑片(28)、与第一转动片(6)、第二转动片(7)对称设置的第一随动片(29)、第二随动片(30),两个所述第一芯轴(8)远离中心止挡片(5)的一端分别将中心支撑片(28)与第一随动片(29)、第二随动片(30)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芯轴(9)各自远离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随动片(29)、第二随动片(30)转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三芯轴(10)的一端套装有第一安装片(18)、第一转动片(6),此第三芯轴(10)的另一端与第一随动片(29)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三芯轴(10)的一端套装有第二安装片(19)、第二转动片(7),该第三芯轴(10)的另一端与第二随动片(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用转轴,其特征在于:位于分别支撑板(1)两端的两个转动模块(2)之间通过至少一根连接轴(31)连接,此连接轴(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模块(2)各自的中心支撑片(2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22)的数目为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轴(8)与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中心止挡片(5)之间均通过一挡圈(24)连接,用于限制第一安装片(18)、第二安装片(19)、中心止挡片(5)在轴向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7)与支撑板(1)之间可转动连接,此支撑轴(17)嵌入第二连杆(12)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内,与第二连杆(1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7)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此支撑轴(17)可转动地嵌入所述第二连杆(12)的安装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58190.4U CN213635142U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柔性屏用转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58190.4U CN213635142U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柔性屏用转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35142U true CN213635142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3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58190.4U Active CN213635142U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柔性屏用转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35142U (zh) |
-
2020
- 2020-12-02 CN CN202022858190.4U patent/CN2136351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507124U (zh) | 一种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 |
CN113643612A (zh) | 内折齿轮连杆式柔性屏转轴机构 | |
CN112738308B (zh) | 折叠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 |
CN214507123U (zh) | 新型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 |
CN111503458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677747A (zh) | 一种具有长度补偿功能的铰链机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 |
CN114198386A (zh) | 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 |
CN213635142U (zh) | 柔性屏用转轴 | |
CN213628474U (zh) | 同动齿轮型转轴组件 | |
CN217582851U (zh) | 折叠机构及应用其的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 |
CN213126737U (zh) | 用于柔性屏电子设备的转轴 | |
CN214118720U (zh) | 柔性屏设备的开合驱动机构 | |
CN213635141U (zh) | 外折叠的柔性屏设备 | |
CN212643302U (zh) | 一种具有长度补偿功能的铰链机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 |
CN214118721U (zh) | 外折式电子设备的转轴机构 | |
CN212251768U (zh) | 一种折叠架及显示器、键盘、电器 | |
CN211702092U (zh) | 一种360连杆铰链及移动终端 | |
CN114576258B (zh) | 连杆式外折柔性屏转轴机构 | |
CN114576259B (zh) | 用于外折柔性屏的转轴机构 | |
CN213123610U (zh) | 柔性屏用转轴机构 | |
CN217081099U (zh) | 用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 |
CN213628475U (zh) | 用于柔性屏的连杆式转轴 | |
CN216642779U (zh) | 转轴组件 | |
CN217152618U (zh) | 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 |
CN114093250A (zh) | 连杆式外折柔性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