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1308U -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11308U CN213611308U CN202022594033.7U CN202022594033U CN213611308U CN 213611308 U CN213611308 U CN 213611308U CN 202022594033 U CN202022594033 U CN 202022594033U CN 213611308 U CN213611308 U CN 2136113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temperature control
- water tank
- control system
- reaction kett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其包括固定设于反应釜釜体上的水套,热水槽和冷水槽,所述反应釜釜体上固定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水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热水槽和所述冷水槽分别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所述所述水套上的所述进水口,所述热水槽和所述冷水槽分别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所述套上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也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其具有精准温度控制能力,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模型,对合成釜的温度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使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另外,其还可以并联多台合成釜,合成釜数量越多,投资会得到明显下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借助搅拌器将一定容积的两种或多种液体以及液体与固体或气体物料混匀,促进其反应的设备,被广泛运用于精细化工、涂料、热熔胶、医药及食品等工业生产中。操作人员通过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和冷却。
目前,球形氢氧化镍和三元前驱体生产使用的反应釜均须控制稳定的温度。三元前驱体行业中一般采用一点控制:釜内物料温度,通过PID控制补偿温度,或手动开冷却水降温。补偿温度有电、蒸汽或热水等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温度因人员操作,温度波动大,且不稳。对于能耗是随机的,消耗大。一点控制只能达到半自动,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温度控制精度偏差的问题,并通过稳定的供冷、供热源和精确的冷、热比例控制,达到温度控制合理,精度精确的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包括固定设于反应釜釜体上的水套,热水槽和冷水槽,所述反应釜釜体上固定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水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热水槽和所述冷水槽分别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所述所述水套上的所述进水口,所述热水槽和所述冷水槽分别通过连接管连接到所述套上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也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的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上分别安装有自动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水套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温度和水位的第一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槽和所述冷水槽上分别设有溢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槽连接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所述连接管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槽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和用于精准控制水温的温控机构,温控机构与所述热水槽之间的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三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槽连接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所述连接管上分别安装有第四水泵和第五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冷水槽上安装有第三传感器和用于精准控制水温的制冷机构,制冷机构与所述冷水槽之间的连接管上安装有第六水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温控系统通过温控机构对热水槽中的水进行制热,再通过第一水泵将温度精准的热水输入水套中,给需要加热的反应釜本体进行加热,无需加热时,又可通过第二水泵将热水从水套中抽出至热水槽,达到精准控制温度的效果,同样,当反应釜本体需要进行降温时,通过第四水泵将温度精准的冷水经连接管输入至水套中,给需要降温的反应釜本体进行降温,无需降温时,又可通过第五水泵将降温后的水从水套中抽出至冷水槽,达到精准控制,当反应釜温度接近设定值时,水套套内水采用循环泵进行循环,其具有精准温度控制能力,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模型,对合成釜的温度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使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另外,其还可以并联多台合成釜,合成釜数量越多,投资会得到明显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反应釜釜体,2、搅拌机构,3、水套,301、进水口,302、出水口,303、第一传感器,304、自动控制阀,4、热水槽,5、冷水槽,6、连接管,7、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9、第四水泵,10、第五水泵,11、循环泵,12、温控机构,13、制冷机构,14、第三水泵,15、第六水泵,16、第三传感器,17、第二传感器,18、溢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包括固定设于反应釜釜体1上的水套3,热水槽4和冷水槽5,所述反应釜釜体1上固定设有搅拌机构2,所述水套3上设有进水口301和出水口302,所述热水槽4和所述冷水槽5分别通过连接管6连接到所述所述水套3上的所述进水口301,所述热水槽4和所述冷水槽5分别通过连接管6连接到所述套3上的出水口302,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6连接。该反应釜釜体1的升温、降温通过流经水套3的水来完成,以达到精准控制温度的效果。
其中,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之间的所述连接管6上安装有循环泵11。当反应釜釜体1温度接近或达到设定值,水套3内的水采用循环泵11进行循环,保证水套3内水的温度是均衡的。
其中,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上分别安装有自动控制阀304。自动控制阀304内设有浮力略大于水的阀芯,当水套3内有空气时,阀芯自动打开排出空气,在水套3内的空气排空时,阀芯上浮,则自动控制阀304自动关闭,该自动控制阀304可以防止空气进入循环泵11内,保障循环泵11的正常运转。
其中,所述水套3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温度和水位的第一传感器303。该传感器用于精准控制水套3内水的温度和水位,以达到精准控制反应釜釜体1的温度,也防止水套3内的水位过高或过低,达不到精准控制水套3内水温的效果。
其中,所述热水槽4和所述冷水槽5上分别设有溢水口18。该溢水口18是用于防止热水槽4和冷水槽5内的水过多,导致其无法工作的效果。
其中,所述热水槽4连接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的所述连接管6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7和第二水泵8。第一水泵7和第二水泵8是将热水槽4内的水输送\出至水套3内,以达到精准控制水套3内水温的效果。
其中,所述热水槽4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17和用于精准控制水温的温控机构12,温控机构12与所述热水槽4之间的连接管6上安装有第三水泵14。温控机构12为换热器,换热器的蒸汽冷凝水可直接接入热水槽4内,换热器和第二传感器17配合用于保障热水槽4内的热水精准温度。
其中,所述冷水槽5连接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的所述连接管6上分别安装有第四水泵9和第五水泵10。第四水泵9和第五水泵10是将冷水槽5内的水输送\出至水套3内,以达到精准控制水套3内水温的效果。
其中,所述冷水槽5上安装有第三传感器16和用于精准控制水温的制冷机构13,制冷机构13与所述冷水槽5之间的连接管6上安装有第六水泵15。制冷机构13为冷却塔或者冷水机,冷却塔或者冷水机和第三传感器16配合用于保障冷水槽5内的冷水精准温度。
综上所述,本温控系统通过温控机构12对热水槽4中的水进行制热,再通过第一水泵7将温度精准的热水经连接管6输入水套3中,给需要加热的反应釜本体1进行加热,无需加热时,又可通过第二水泵8将热水经连接管6从水套3中抽出至热水槽4,达到精准控制温度的效果,同样,当反应釜本体1需要进行降温时,通过第四水泵9将温度精准的冷水经连接管6输入至水套3中,给需要降温的反应釜本体1进行降温,无需降温时,又可通过第五水泵10将降温后的水经连接管6从水套3中抽出至冷水槽5,达到精准控制,当反应釜本体1温度接近设定值时,水套3套内水采用循环泵11进行循环,其具有精准温度控制能力,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模型,对合成釜的温度变化做出及时调整,使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另外,其还可以并联多台合成釜,合成釜数量越多,投资会得到明显下降。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包括固定设于反应釜釜体(1)上的水套(3),热水槽(4)和冷水槽(5),所述反应釜釜体(1)上固定设有搅拌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3)上设有进水口(301)和出水口(302),所述热水槽(4)和所述冷水槽(5)分别通过连接管(6)连接到所述水套(3)上的所述进水口(301),所述热水槽(4)和所述冷水槽(5)分别通过连接管(6)连接到所述水套(3)上的出水口(302),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之间的所述连接管(6)上安装有循环泵(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上分别安装有自动控制阀(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3)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温度和水位的第一传感器(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槽(4)和所述冷水槽(5)上分别设有溢水口(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槽(4)连接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的所述连接管(6)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7)和第二水泵(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槽(4)上安装有第二传感器(17)和用于精准控制水温的温控机构(12),温控机构(12)与所述热水槽(4)之间的连接管(6)上安装有第三水泵(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槽(5)连接所述进水口(301)和所述出水口(302)的所述连接管(6)上分别安装有第四水泵(9)和第五水泵(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槽(5)上安装有第三传感器(16)和用于精准控制水温的制冷机构(13),制冷机构(13)与所述冷水槽(5)之间的连接管(6)上安装有第六水泵(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94033.7U CN213611308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594033.7U CN213611308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11308U true CN213611308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32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594033.7U Active CN213611308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113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2158A (zh) * | 2021-12-28 | 2022-04-05 | 浙江材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分子染发剂的制备方法 |
-
2020
- 2020-11-11 CN CN202022594033.7U patent/CN2136113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2158A (zh) * | 2021-12-28 | 2022-04-05 | 浙江材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分子染发剂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16542U (zh) | 反应釜pH及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 |
CN213611308U (zh) | 一种反应釜自动化温控系统 | |
JPH02299578A (ja) | バイオリアクターの温度保持方法 | |
CN211529021U (zh) | 一种tcu温度控制系统 | |
CN111459209B (zh) | 一种tcu温度控制系统及tcu温度控制方法 | |
CN109186091B (zh) | 一种冷却介质供给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14916008U (zh) | 一种控制反应釜内反应温度的装置 | |
CN100434570C (zh) | 铬不锈钢酸洗冷却方法 | |
CN207734999U (zh) | 反应釜放热反应控温装置 | |
CN207576400U (zh) | 一种反应釜 | |
CN211651306U (zh) | 一种化学药液自动恒温装置 | |
CN210741236U (zh) |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 |
CN210171419U (zh)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
CN220250402U (zh) | 原辅料投料控温装置 | |
CN202058360U (zh) | 间歇反应实训装置 | |
CN204854126U (zh) | 循环冷却水系统 | |
CN110791307B (zh) | 一种甲醇制油的节能控温换热系统 | |
CN221156621U (zh) | 一种避免纯化过程物料结晶挂壁的装置 | |
CN202570133U (zh) | 智能化反应锅温度控制装置 | |
CN220507787U (zh) | 一种低温冷冻水机组换热装置 | |
CN217093448U (zh) | 一种间歇式反应中使用的热量调控设备 | |
CN220338707U (zh) | 一种次级控温节能设备 | |
CN214209474U (zh) | 一种用于六氟化硫的再沸器装置 | |
CN221301596U (zh) | 一种控温式热水循环加热装置 | |
CN222624575U (zh) | 一种超低温反应釜的物料升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