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1570U - 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571570U CN213571570U CN202021927038.0U CN202021927038U CN213571570U CN 213571570 U CN213571570 U CN 213571570U CN 202021927038 U CN202021927038 U CN 202021927038U CN 213571570 U CN213571570 U CN 2135715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surface
- pier
- bearing frame
- bracket
- b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桥墩的外圆壁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均设置有承重架一,承重架一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斜支撑架一,承重架一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承重架二,承重架二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斜支撑架二,承重架二的下壁面靠近桥墩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直角钢,承重架二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装置外壳,减震杆的上壁面设置有托架,通过两个承重架与托架的搭建,整体安装简便,拆卸迅速,无需长时间占用桥下路面,为施工提供极大的便利,解决了以往在施工过程中搭建支架前后均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支架占用桥下空间,对桥下通行构成极大的阻碍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
背景技术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桥梁施工是按照设计内容,建造桥梁的过程,通常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搭建临时支架方法进行施工,该方法要求地基要有足够的承载力,因此搭建支架前后均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支架占用桥下空间,对桥下通行构成极大的阻碍,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具备无需长时间占用桥下路面,为施工提供极大的便利等优点,解决了以往在施工过程中搭建支架前后均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支架占用桥下空间,对桥下通行构成极大的阻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包括桥墩,所述桥墩的外圆壁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均设置有承重架一,承重架一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斜支撑架一,承重架一的内部靠近桥墩的一侧壁面开设有通孔,桥墩的外圆壁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通孔的内部设置有高强螺栓,承重架一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承重架二,承重架二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斜支撑架二,承重架二的下壁面靠近桥墩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直角钢,承重架二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装置外壳,装置外壳的内部下壁面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杆,减震杆的上壁面设置有托架,桥墩的外圆壁面上端设置有半圆抱箍,半圆抱箍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螺纹孔,托架靠近半圆抱箍的一侧壁面开设有限位孔,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斜支撑架一为矩形结构且左右两侧斜支撑架一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与承重架一的内部靠近桥墩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高强螺栓一直延伸到限位槽的内部且与限位槽螺纹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斜支撑架二远离承重架二下壁面的一侧壁面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半圆抱箍的内圆壁面与桥墩的外圆壁面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螺栓一直延伸到限位孔的内部且与限位孔螺纹连接在一起。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桥梁施工用托架,通过两个承重架与托架的搭建,整体安装简便,拆卸迅速,无需长时间占用桥下路面,为施工提供极大的便利,解决了以往在施工过程中搭建支架前后均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支架占用桥下空间,对桥下通行构成极大的阻碍的问题。
2、该桥梁施工用托架,通过高强螺栓固定承重架一,防止承重架松动偏移,施工完成时将高强螺栓通过螺纹旋转拆卸装置,从而达到整体装置拆卸迅速,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3、该桥梁施工用托架,通过减震装置的缓冲作用,缓冲在施工时托架受到的较大的冲击力,从而给下面的承重架减轻一定的冲击力,使其安全系数有了较大的提升,解决了以往搭建支架容易因受到冲击力而倒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减震装置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托架立体示意图。
图中:1桥墩、2承重架一、3斜支撑架一、4通孔、5高强螺栓、6支撑架、7承重架二、8斜支撑架二、9装置外壳、10弹簧、11减震杆、12托架、13半圆抱箍、14螺纹孔、15螺栓、16直角钢、17限位槽、18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包括桥墩1,桥墩1为圆柱形结构,桥墩1的外圆壁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均设置有承重架一2,承重架一2为L型结构,承重架一2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斜支撑架一3,斜支撑架一3为矩形结构且左右两侧斜支撑架一3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与承重架一2的内部靠近桥墩1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承重架一2的内部靠近桥墩1的一侧壁面开设有通孔4,通孔4为圆形螺纹通孔,通孔4有四个,且每个承重架一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4,桥墩1的外圆壁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为圆形螺纹槽,通孔4的内部设置有高强螺栓5,高强螺栓5的外圆壁面开设有外螺纹,高强螺栓5一直延伸到限位槽17的内部且与限位槽17螺纹连接在一起,承重架一2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6,支撑架6为矩形结构,支撑架6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承重架二7,左右两侧的两个承重架二7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与桥墩1的外圆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承重架二7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斜支撑架二8,且斜支撑架二8远离承重架二7下壁面的一侧壁面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架6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承重架二7的下壁面靠近桥墩1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直角钢16,直角钢16为L形结构,承重架二7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装置外壳9,装置外壳9为圆柱形中空结构,装置外壳9的上壁面开设有开口,装置外壳9有六个,装置外壳9的内部下壁面固定安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杆11,减震杆11为圆柱形结构,减震杆11一直延伸到装置外壳9的上侧,减震杆11的上壁面设置有托架12,托架12为L型结构,桥墩1的外圆壁面上端设置有半圆抱箍13,半圆抱箍13为半圆环形结构,半圆抱箍13有两个,半圆抱箍13的内圆壁面与桥墩1的外圆壁面相互贴合,半圆抱箍13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螺纹孔14,螺纹孔14有四个,每个半圆抱箍13的外圆壁面有两个螺纹孔14,托架12靠近半圆抱箍13的一侧壁面开设有限位孔18,限位孔18为圆形螺纹通孔,螺纹孔14的内部设置有螺栓15,螺栓15一直延伸到限位孔18的内部且与限位孔18螺纹连接在一起。
在使用时,直角钢16为承重架二7提供一个高空支撑点,为上部结构提供支撑力,提高抗压强度,在托架12上进行施工,承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装置外壳9可以起到缓冲力量的作用,从而给下面的承重架减轻一定的冲击力,使其安全系数有了较大的提升,结构安装简便,无需长时间占用桥下路面,为施工提供极大的便利,解决了以往在施工过程中搭建支架前后均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支架占用桥下空间,对桥下通行构成极大的阻碍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包括桥墩(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1)的外圆壁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均设置有承重架一(2),承重架一(2)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斜支撑架一(3),承重架一(2)的内部靠近桥墩(1)的一侧壁面开设有通孔(4),桥墩(1)的外圆壁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17),通孔(4)的内部设置有高强螺栓(5),承重架一(2)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6),支撑架(6)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承重架二(7),承重架二(7)的下壁面固定安装有斜支撑架二(8),承重架二(7)的下壁面靠近桥墩(1)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直角钢(16),承重架二(7)的上壁面固定安装有装置外壳(9),装置外壳(9)的内部下壁面固定安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杆(11),减震杆(11)的上壁面设置有托架(12),桥墩(1)的外圆壁面上端设置有半圆抱箍(13),半圆抱箍(13)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螺纹孔(14),托架(12)靠近半圆抱箍(13)的一侧壁面开设有限位孔(18),螺纹孔(14)的内部设置有螺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架一(3)为矩形结构且左右两侧斜支撑架一(3)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与承重架一(2)的内部靠近桥墩(1)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螺栓(5)一直延伸到限位槽(17)的内部且与限位槽(17)螺纹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架二(8)远离承重架二(7)下壁面的一侧壁面与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架(6)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其特征在于:半圆抱箍(13)的内圆壁面与桥墩(1)的外圆壁面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其特征在于:螺栓(15)一直延伸到限位孔(18)的内部且与限位孔(18)螺纹连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27038.0U CN213571570U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27038.0U CN213571570U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571570U true CN213571570U (zh) | 2021-06-29 |
Family
ID=76569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27038.0U Active CN213571570U (zh) | 2020-09-07 | 2020-09-07 | 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571570U (zh) |
-
2020
- 2020-09-07 CN CN202021927038.0U patent/CN2135715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32825B (zh) | 一种改良的深水网箱主框架 | |
CN113619742B (zh) | 一种混合型浮式海上风机平台及其复合材料边柱的设计构造方法 | |
CN106760888A (zh) | 防震杆塔 | |
CN213571570U (zh) | 一种基于力学原理的桥墩中桥梁施工用托架 | |
CN207813165U (zh) | 防震加强型通信塔 | |
CN109514707B (zh) | 一种便于拼装与拆卸的钢模板 | |
CN207933878U (zh) | 组装式钢桥墩墩柱及组装式门式钢桥墩 | |
CN112282472A (zh) | 一种高抗震性的混凝土梁柱的连接节点 | |
CN207892339U (zh) | 一种单管塔顶部摇摆式减震装置 | |
CN114016415B (zh) | 一种基于uhpc永久模板的大悬臂盖梁安装结构 | |
CN214657186U (zh) | 一种海洋风电桩洋流减振装置 | |
CN201835439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 | |
CN112709373B (zh) | 装配式形状记忆合金耗能组合柱及安装方法 | |
CN212453342U (zh) | 一种减震防撞钢管混凝土柱 | |
CN214245398U (zh) | 一种基于桥梁施工的装配式承台基础 | |
CN212077600U (zh) | 一种减震耗能装配式摇摆桥墩构件 | |
CN111719882B (zh) | 一种加强古建筑整体性的墙体加固结构及方法 | |
CN211472150U (zh) | 一种防止损坏的桥梁减震高阻尼支座 | |
CN109653530B (zh) | 一种古建柱脚加固装置 | |
CN211007587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 |
CN210216816U (zh) | 一种抗震型混凝土墙体 | |
CN108221874B (zh) | 一种利用惯性补偿系统抗震的大型渡槽及施工方法 | |
CN205857227U (zh) | 一种风力发电塔空心基础支架 | |
CN203499046U (zh) | 一种阻尼减震结构 | |
CN111206719A (zh) | Frp混凝土组合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1 Address after: Floor 20-21, TB # 20, China Resources MIXC, No. 6 Hongshanyuan Road, Gulou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0 Patentee after: Fujian Highway & Bridge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52000 49 Zhenxing East Road, Dongchangfu District, Liao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 Zhanz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