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500604U -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00604U
CN213500604U CN202022305581.3U CN202022305581U CN213500604U CN 213500604 U CN213500604 U CN 213500604U CN 202022305581 U CN202022305581 U CN 202022305581U CN 213500604 U CN213500604 U CN 213500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hole
distribution plate
flow channel
hole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55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象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do Hot Runn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do Hot Runn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do Hot Runn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do Hot Runn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55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00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00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00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包括分流板本体、导热铜线、连接孔和出料孔,所述分流板本体的外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固定螺孔,且分流板本体的边侧固定连接于加热组件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分流板本体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主注射孔,且分流板本体的中心位置处预留有主注射嘴定位孔,所述分流板本体内部的主注射孔通过第一流道贯穿固定连接于副注射孔的内部,且分流板本体内部副注射孔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该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通过主注射孔和副注射孔同时向分流板内部输送物料,通过导热铜线到连接孔相同距离的设置,防止通道内的物料出现温度不同发生凝固粘连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流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背景技术
分流板是指针对运用于热注塑模具成型中所使用到的装置,通过分流板的使用,能够将融化后的塑胶物料均匀、等量的注射入模具的内部,在物料进入分流板内部后,由于温度不能始终维持平衡,这就需要使用到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然而现有的分流板在输送融化的物料时,通常只是通过分流板上单一的主注射口将融化的物料进行输送,在针对复杂多样化的模具时,单一的注射口通常会增加物料的流动长度,导致物料的温度下降发生凝固粘连的情况,且加热线圈到注射口的距离不同,导致内部的物料温度不同,降低脱模效率增加人力清理的情况。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分流板在输送融化的物料时,通常只是通过分流板上单一的主注射口将融化的物料进行输送,在针对复杂多样化的模具时,单一的注射口通常会增加物料的流动长度,导致物料的温度下降发生凝固粘连的情况,且加热线圈到注射口的距离不同,导致内部的物料温度不同,降低脱模效率增加人力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包括分流板本体、导热铜线、连接孔和出料孔,所述分流板本体的外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固定螺孔,且分流板本体的边侧固定连接于加热组件的一侧外壁上,并且加热组件的另一侧贯穿设置有加热线,所述分流板本体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主注射孔,且分流板本体的中心位置处预留有主注射嘴定位孔,并且分流板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导热铜线,所述分流板本体的上表面边侧贯穿设置有副注射孔,且分流板本体的上表面边侧预留有副注射嘴定位孔,所述分流板本体内部的主注射孔通过第一流道贯穿固定连接于副注射孔的内部,且分流板本体内部副注射孔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并且第二流道的端部和第三流道的端部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孔,而且分流板本体的背部固定开设有出料孔。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本体为等边三角形结构设置,且分流板本体上的加热组件以及加热线均等角度分布于分流板本体的边侧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主注射孔与分流板本体为竖向同轴分布设置,且主注射孔外侧的主注射嘴定位孔等角度均匀分布于主注射孔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导热铜线为椭圆形结构设置,且导热铜线到第二流道上连接孔的距离与导热铜线到第三流道上连接孔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组合构成“H”字形结构设置,且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设置,并且第二流道与第三流道关于副注射孔的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关于副注射孔的竖向中心轴线以及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且连接孔与出料孔之间一一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通过主注射孔和副注射孔同时向分流板内部输送物料,通过导热铜线到连接孔相同距离的设置,防止通道内的物料出现温度不同发生凝固粘连的情况;
1.固定螺孔对分流板本体限位固定,主注射嘴定位孔与副注射嘴定位孔将主注射嘴以及副注射嘴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主注射孔与副注射孔将物料输送入流板本体的内部,之后通过启动分流板本体边侧的加热组件与加热线,通过导热铜线将分流板本体内部加热;
2.主注射孔通过贯穿连接的第一流道将物料输送到副注射孔,防止因物料在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内部的流动时间过长,导致物料发生凝固粘连的情况,通过与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出料孔的设置,使得物料流入连接孔内部后,能够均匀的通过出料孔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热铜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流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出料孔安装构示意图。
图中:1、分流板本体;2、固定螺孔;3、加热组件;4、加热线;5、主注射孔;6、主注射嘴定位孔;7、导热铜线;8、副注射孔;9、副注射嘴定位孔;10、第二流道;11、第三流道;12、连接孔;13、出料孔;14、第一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包括分流板本体1、导热铜线7、连接孔12和出料孔13,分流板本体1的外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固定螺孔2,且分流板本体1的边侧固定连接于加热组件3的一侧外壁上,并且加热组件3的另一侧贯穿设置有加热线4,分流板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主注射孔5,且分流板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预留有主注射嘴定位孔6,并且分流板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导热铜线7,分流板本体1的上表面边侧贯穿设置有副注射孔8,且分流板本体1的上表面边侧预留有副注射嘴定位孔9,分流板本体1内部的主注射孔5通过第一流道14贯穿固定连接于副注射孔8的内部,且分流板本体1内部副注射孔8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流道10和第三流道11,并且第二流道10的端部和第三流道11的端部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孔12,而且分流板本体1的背部固定开设有出料孔13。
分流板本体1为等边三角形结构设置,且分流板本体1上的加热组件3以及加热线4均等角度分布于分流板本体1的边侧外壁上,使得加热组件3以及加热线4能够同时对分流板本体1的三边进行加热。
主注射孔5与分流板本体1为竖向同轴分布设置,且主注射孔5外侧的主注射嘴定位孔6等角度均匀分布于主注射孔5的外侧,使得主注射嘴定位孔6能够对注射嘴进行限位固定。
导热铜线7为椭圆形结构设置,且导热铜线7到第二流道10上连接孔12的距离与导热铜线7到第三流道11上连接孔12的距离相同,使得导热铜线7工作时能够对连接孔12进行加热。
第二流道10与第三流道11组合构成“H”字形结构设置,且第二流道10与第三流道11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设置,并且第二流道10与第三流道11关于副注射孔8的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使得第二流道10到连接孔12的距离与第三流道11到连接孔12的距离相同。
连接孔12关于副注射孔8的竖向中心轴线以及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且连接孔12与出料孔13之间一一对应,使得物料通过连接孔12能够均匀的排出分流板本体1。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之前,需要先检查装置整体情况,确定能够进行正常工作,根据图1-6所示,在需要使用到分流板本体1的使用,如图1-2所示,首先通过分流板本体1边侧等角度均匀设置的固定螺孔2对分流板本体1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在使用时出现位移物料泄漏的情况,通过主注射嘴定位孔6与副注射嘴定位孔9将主注射嘴以及副注射嘴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主注射孔5与副注射孔8将物料输送入分流板本体1的内部,之后通过启动分流板本体1边侧的加热组件3与加热线4,通过导热铜线7将分流板本体1内部加热;
如图3-6所示,当物料通过分流板本体1上的主注射孔5与副注射孔8进入分流板本体1内部后,主注射孔5通过贯穿连接的第一流道14将物料输送到副注射孔8,副注射孔8内流入的物料在第一流道14内物料的推送下,能够更快的通过副注射孔8上下两侧设置的第二流道10和第三流道11流入连接孔12的内部,防止因物料在第二流道10和第三流道11内部的流动时间过长,导致物料发生凝固粘连的情况,通过与连接孔12一一对应的出料孔13的设置,使得物料流入连接孔12内部后,能够均匀的通过出料孔13流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包括分流板本体(1)、导热铜线(7)、连接孔(12)和出料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本体(1)的外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固定螺孔(2),且分流板本体(1)的边侧固定连接于加热组件(3)的一侧外壁上,并且加热组件(3)的另一侧贯穿设置有加热线(4),所述分流板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贯穿设置有主注射孔(5),且分流板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预留有主注射嘴定位孔(6),并且分流板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导热铜线(7),所述分流板本体(1)的上表面边侧贯穿设置有副注射孔(8),且分流板本体(1)的上表面边侧预留有副注射嘴定位孔(9),所述分流板本体(1)内部的主注射孔(5)通过第一流道(14)贯穿固定连接于副注射孔(8)的内部,且分流板本体(1)内部副注射孔(8)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流道(10)和第三流道(11),并且第二流道(10)的端部和第三流道(11)的端部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孔(12),而且分流板本体(1)的背部固定开设有出料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本体(1)为等边三角形结构设置,且分流板本体(1)上的加热组件(3)以及加热线(4)均等角度分布于分流板本体(1)的边侧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注射孔(5)与分流板本体(1)为竖向同轴分布设置,且主注射孔(5)外侧的主注射嘴定位孔(6)等角度均匀分布于主注射孔(5)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铜线(7)为椭圆形结构设置,且导热铜线(7)到第二流道(10)上连接孔(12)的距离与导热铜线(7)到第三流道(11)上连接孔(12)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10)与第三流道(11)组合构成“H”字形结构设置,且第二流道(10)与第三流道(11)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设置,并且第二流道(10)与第三流道(11)关于副注射孔(8)的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2)关于副注射孔(8)的竖向中心轴线以及横向中心轴线对称分布设置,且连接孔(12)与出料孔(13)之间一一对应。
CN202022305581.3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Active CN213500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5581.3U CN213500604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5581.3U CN213500604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00604U true CN213500604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97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5581.3U Active CN213500604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00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527478A (ja) プラスチックから射出成形部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射出成形ノズル
CN213500604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流道模具用分流板
CN207901576U (zh) 快速成型的一模多穴模具
CN210705818U (zh) 一种具有热补偿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0453572U (zh) 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
CN219427403U (zh) 一种用于热流道模具的模具冷却机构
CN214239247U (zh) 一种自带导流快速换色喷嘴
CN110271142A (zh) 双物料笔记本壳体射出成型方法
CN214395223U (zh) 一种模具热嘴隔热装置及注塑模具
CN208375861U (zh) 一种无废料热流道装置
CN209381317U (zh) 一种注塑喷嘴及热流道系统
CN211763268U (zh) 一种热流道接线盒
CN211000033U (zh) 一种新型的电磁热熔装置
CN213166632U (zh) 一种新型分流板连接结构
CN210389974U (zh) 一种塑胶模具热流道的分流板结构
CN205818355U (zh) 热流道衬套水路
CN111516239A (zh) 一种内外嵌合均流式热流道线缆挤出头
CN218429639U (zh) 注塑模流道结构
CN215661589U (zh) 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CN216782499U (zh) 一种pvc管件半热流道模具
CN216683235U (zh) 一种精密注塑模具的耐磨损温度均衡的热流道热咀结构
CN220841263U (zh) 一种内加热多嘴尖结构热流道系统
CN110126211A (zh) 一种开放式热流道注塑模具装置
CN208359361U (zh) 一种多头热咀
CN112721060A (zh) 一种模具热嘴隔热装置及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