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481646U -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1646U
CN213481646U CN202022693841.9U CN202022693841U CN213481646U CN 213481646 U CN213481646 U CN 213481646U CN 202022693841 U CN202022693841 U CN 202022693841U CN 213481646 U CN213481646 U CN 213481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eakage
leakage detection
electrode plate
branch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38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俊臣
钱敏华
吴煜
黄国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38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1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1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1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漏检测贴以及包含该液漏检测贴的液漏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液漏检测贴,被设置在蓄电池中的电池箱体位于漏液检测位置处的外表面,包括:两个相互独立且对应设置的电极片,其中,每个电极片包含一个主导条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相连接的复数个支导条,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沿对应的主导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向另一个主导条的方向延伸,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和另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依次相互交替布置,相邻的两个支导条之间以及一个电极片中的支导条与另一个电极片中的主导条之间均设有间隙,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

Description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液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漏检测贴以及包含该液漏检测贴的液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液漏检测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在:石油管道,医疗器械,电池行业等等。现有技术中,针对电池行业的液漏检测方法主要有导线式液漏检测方法和网格式液漏检测方法两种。
导线式检测方法采用如图4所示的嵌设有导线的带主体,这种方法对正在施工的电池尚可操作,但是该方方法需要缠绕电池本体,并且受检测区域的限制,尤其是对已经安装就位的电池基本就无法施工。网格
网格式液漏检测方法采用如图5所示的网格,这种方法需要在电池成组时就要设计进去,对已经安装就位的电池无法实现后期加装,局限性太大;同时这种网格状的设计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造成制造成本高。
综上,现有电池行业的漏液检测方法比较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并且安装困难,无法适用于已经安装就位或正在安装的蓄电池的液漏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较低、安装便捷并且对已经安装就位或正在安装的蓄电池都适用的液漏检测贴以及包含该液漏检测贴的液漏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漏检测贴,被设置在蓄电池中的电池箱体位于漏液检测位置处的外表面,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两个相互独立且对应设置的电极片,其中,每个电极片包含一个主导条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相连接的复数个支导条,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沿对应的主导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向另一个主导条的方向延伸,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和另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依次相互交替布置,相邻的两个支导条之间以及一个电极片中的支导条与另一个电极片中的主导条之间均设有间隙,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电极片具有至少一个干接部,干接部设置在主导条的一个端部或者位于主导条的端部处的支导条的自由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导电金属层为铝箔片或者铜箔片,铝箔片和铜箔片的厚度均为0.05-0.1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粘结层为双面胶,双面胶的厚度为0.05-0.1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转移贴片,设置在粘结层远离导电金属层的侧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转移贴片为由PET或PVC材料制成的薄片,薄片的厚度为0.05-0.1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电极片为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间隙的宽度为0.5-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漏检测贴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导条和对应的主导条为一体成型制成。
<方案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漏检测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至少一个液漏检测贴,其中,液漏检测贴为<方案一>的液漏检测贴。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液漏检测贴以及包含该液漏检测贴的液漏检测装置,因为具有两个相互独立且对应设置的电极片,其中,每个电极片包含一个主导条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相连接的复数个支导条,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沿对应的主导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向另一个主导条的方向延伸,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和另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依次相互交替布置,相邻的两个支导条之间以及一个电极片中的支导条与另一个电极片中的主导条之间均设有间隙,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所以,本实用新型对已经安装就位或正在安装的蓄电池的液漏检测均可都适用,安装方便快捷,只需将液漏检测贴粘贴到电池箱体位于液漏检测位置处的外表面即可;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分解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液漏检测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是现有技术中液漏检测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分解安装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100包括两个电极片10和转移贴片20。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电极片10相互独立且中心对称设置。每个电极片10包含一个主导条11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一体成型的六个支导条12。
一个电极片10中的所有支导条12沿对应的主导条11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隔布置,并且分别朝向另一个主导条11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支导条12沿垂直于对应的主导条11的方向延伸。
一个电极片10中的所有支导条12和另一个电极片10中的所有支导条12依次相互交替布置,并且相邻的两个支导条12之间设有第一间隙120,一个电极片10中的支导条12与另一个电极片10中的主导条11之间设有第二间隙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的宽度D1和第二间隙的宽度D2为0.5-5mm。
每个电极片10具有两个干接部111、121,干接部111设置在主导条111的一个端部,干接部121设置在位于该主导条111的另一个端部处的支导条12的自由端部。
如图2所示,从厚度方向上来看,每个电极片10由导电金属层101和粘结层102构成。
导电金属层101采用柔性的铝箔片或者铜箔片,铝箔片和铜箔片的厚度均为0.05-0.15mm。在本实施例中,铝箔片和铜箔片的厚度为0.1mm的铝箔片。
粘结层102的一个侧面(即为如图2所示的上侧面)复合在导电金属层101的背面(即为如图2所示的下侧面)上,粘结层102的另一侧面(即为如图2所示的下侧面)用于与蓄电池中的电池箱体的外表面相粘接。在本实施例中,粘结层102采用双面胶,该双面胶的厚度为0.05-0.15mm。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极片10采用将从市场上直接购买的背胶式铝箔经冲压处理而制成。
如图1和图2所示,转移贴片20设置在粘结层102远离导电金属层10的侧面(即为如图2所示的下侧面)上,用于固定两个电极片10并将两个电极片10转移粘贴在电池箱体上。转移贴片20为由PET或PVC材料制成的薄片,该薄片的厚度为0.05-0.15mm,本实施例中,薄片的厚度为0.1mm。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漏检测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液漏检测贴100的使用过程为:
将转移贴片20从液漏检测贴100的一端撕开,然后慢慢将两个电极片10转移粘贴到蓄电池中的电池箱体200位于漏液检测位置201处的外表面,如图3所示。
利用两根导线将两个电极片10的干接点111和121分别与电阻检测判断单元相连接,从而液漏检测贴100和电阻检测判断单元构成液漏检测装置。
当不存在电解液泄漏时,两个电极片10相互不接触,呈断开状态。
当蓄电池模组内的电解液泄漏时,泄漏的电解液通过电池箱体200的缝隙流入第一间隙120和第二间隙110内,就会将导电金属层101表面氧化层腐蚀掉,从而将两个电极片10连接起来,形成短路。电阻检测判断单元通过检测两个电极片10之间的电阻的检测判断是否存在漏液问题。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液漏检测贴以及包含该液漏检测贴的液漏检测装置,因为具有两个相互独立且对应设置的电极片,其中,每个电极片包含一个主导条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相连接的复数个支导条,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沿对应的主导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向另一个主导条的方向延伸,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和另一个电极片中的所有支导条依次相互交替布置,相邻的两个支导条之间以及一个电极片中的支导条与另一个电极片中的主导条之间均设有间隙,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所以,本实施例对已经安装就位或正在安装的蓄电池的液漏检测均可都适用,安装方便快捷,只需将液漏检测贴粘贴到电池箱体位于液漏检测位置处的外表面即可;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因为间隙的宽度为5-10mm,进一步提高了液漏检测的精准度。
另外,因为每个电极片具有干接部,方便采用导线将电极片和检测装置中的电阻检测判断单元相连接。
此外,因为导电金属层为铝箔片或者铜箔片,粘结层为双面胶,容易从市场上采购,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另外,因为还具有转移贴片,该设置在所述粘结层远离所述导电金属层的侧面上,不仅能够易于固定两个电极片,还方便将两个电极片同时转移粘贴到电池箱体。
此外,因为两个电极片为中心对称设置,易于制造,进一步降低了加工难度。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漏检测贴,被设置在蓄电池中的电池箱体位于漏液检测位置处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相互独立且对应设置的电极片,
其中,每个所述电极片包含一个主导条以及与该主导条分别相连接的复数个支导条,
一个所述电极片中的所有所述支导条沿对应的所述主导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向另一个所述主导条的方向延伸,
一个所述电极片中的所有所述支导条和另一个所述电极片中的所有所述支导条依次相互交替布置,
相邻的两个所述支导条之间以及一个所述电极片中的所述支导条与另一个所述电极片中的所述主导条之间均设有间隙,
所述电极片由导电金属层以及复合在该导电金属层的一个侧面上的粘结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漏检测贴,其特征在于:
其中,每个所述电极片具有至少一个干接部,
所述干接部设置在所述主导条的一个端部或者位于所述主导条的端部处的所述支导条的自由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漏检测贴,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导电金属层为铝箔片或者铜箔片,
所述铝箔片和所述铜箔片的厚度均为0.05-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漏检测贴,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粘结层为双面胶,
所述双面胶的厚度为0.05-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漏检测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移贴片,设置在所述粘结层远离所述导电金属层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漏检测贴,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转移贴片为由PET或PVC材料制成的薄片,
所述薄片的厚度为0.05-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漏检测贴,其特征在于:
其中,两个所述电极片为中心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漏检测贴,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间隙的宽度为5-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漏检测贴,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支导条和对应的所述主导条为一体成型制成。
10.一种液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液漏检测贴,
其中,所述液漏检测贴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漏检测贴。
CN202022693841.9U 2020-11-19 2020-11-19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Active CN213481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3841.9U CN213481646U (zh) 2020-11-19 2020-11-19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3841.9U CN213481646U (zh) 2020-11-19 2020-11-19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1646U true CN213481646U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55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3841.9U Active CN213481646U (zh) 2020-11-19 2020-11-19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16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5172A (zh) * 2020-11-19 2021-02-09 江苏为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5172A (zh) * 2020-11-19 2021-02-09 江苏为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18642A1 (zh) 漏液检测装置及其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EP3730932A1 (en) Liquid detecting sensor and liquid detecting device
CN112345172A (zh)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KR101676407B1 (ko) 써멀패드 검사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이용한 전지모듈 제조방법
CN213481646U (zh) 液漏检测贴以及液漏检测装置
CN106785232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专用石墨加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8419A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JP2004186232A (ja) 蓄電素子モジュール
CN109991474A (zh) 一种箔材电阻率测试方法
CN116224066A (zh) 一种片状结构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CN109273653B (zh) 一种电池模组用汇流排
CN218385364U (zh) 一种电池电压温度采集装置和电池模组
JP2014191967A (ja) 電池
CN210513478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阻值测试工装
CN210442070U (zh) 一种漏液检测装置
CN217182331U (zh) 一种电芯固定单元和包括该电芯固定单元的电芯堆叠模块
CN205764589U (zh) 动力电池电连接件的焊接夹具
JP2009217939A (ja)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CN21330421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电池和fpc采集装置
CN212378919U (zh) 温度传感器装置及温度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02443978U (zh) 太阳能电池标定用标准片
CN114566747B (zh) 一种漏电保护的储能电池箱及制备方法
CN214174224U (zh) 一种导电胶测试结构以及导电胶测试装置
CN114487501B (zh) 电芯夹具、动力电池循环测试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20913268U (zh) 电极片筛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