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4169U - 一种中隔板及其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隔板及其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54169U CN213454169U CN202022083031.1U CN202022083031U CN213454169U CN 213454169 U CN213454169 U CN 213454169U CN 202022083031 U CN202022083031 U CN 202022083031U CN 213454169 U CN213454169 U CN 2134541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 supporting plate
- plate
- support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隔板及其空调器,其中,所述中隔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具有开口;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处。本申请的中隔板上设置支撑块,当中隔板上安装待固定的结构时,可以先将要固定的结构放置在支撑块上,然后再完成固定过程,使中隔板上的装配过程稳定进行,而且安装过程不需要多人手操作,安装手段简单高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隔板及其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的使用非常常见,而且种类繁多,随着空调器在不断创新进步,变频空调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所以室外机需要安装电抗器;在家用空调中最为常用的还是挂壁式空调,所以一般会在变频空调的室外机上设置中隔板,通常将电抗器安装在中隔板上,以达到滤波稳压作用。
但是,现有的空调常用螺接方式将电抗器等电器结构挂在中隔板上,电抗器的体积一般较大,而且比较重,在安装过程中往往需要有人拿着电器结构进行对位,同时有人进行安装,需要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完成安装,存在装卸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隔板及其空调器,旨在解决电抗器等电器结构在空调器上装卸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隔板,其中,所述中隔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具有开口;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处。
所述的中隔板,其中,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
所述的中隔板,其中,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开口分别独立地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支撑块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下边缘处;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块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交错设置;
所述支撑块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所述的中隔板,其中,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体成型。
所述的中隔板,其中,所述支撑块通过切割并弯折所述第一支撑板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被切割的位置形成所述开口。
所述的中隔板,其中,所述中隔板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所述的中隔板,其中,所述中隔板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水平方向从所述第一支撑板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其中,该空调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中隔板以及电器结构,所述电器结构设于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上。
所述的空调器,其中,在所述电器结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固定配合。
所述的空调器,其中,所述电器结构为电抗器或者储液罐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的中隔板上设置支撑块,当中隔板上安装待固定的结构时,可以先将要固定的结构放置在支撑块上,然后再完成固定,不需要保持一个人握住电器结构并对准安装位置,同时另一个人安装的复杂步骤,使第一电器结构安装时可以单人单独完成,节省人力,提高了第一电器结构安装过程中的简易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器结构、第二电器结构、中隔板和螺栓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电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电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隔板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隔板的部分侧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0、中隔板;11、第一支撑板;111、开口;112、第二连接结构;12、支撑块;121、第一加强筋;13、第二支撑板;131、定位孔;132、第三连接结构;14、第二加强筋;20、电器结构;21、第一连接结构;22、定位插件;23、第四连接结构;3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是一种使其内部的冷媒进行由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和蒸发过程组成的制冷循环的装置。在空调器中,经过压缩而变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可在冷凝器中向外部散热,并在流过膨胀阀门时显著降低其温度和压力,然后该低温、低压冷媒在流经蒸发器时会吸收热量,最后重新流回压缩机。其中,压缩过程、冷凝过程以及膨胀过程是在空调器的室外机中进行,而蒸发过程则是在室内机中的送风扇和蒸发器的作用下进行,室外机在工作时,送风扇、电机等结构转动会产生抖动。
空调器在不断创新进步,变频空调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所以室外机有时需要安装多个电抗器以达到滤波稳压作用,现在常见的情况是安装在室外机的中隔板上,中隔板上的电抗器就是用于减少振动,减小噪音。然而,电抗器的结构特点是体积大而且重,所以安装到中隔板上不方便,而且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或者导致中隔板变形,对于空调器的长久使用有不好的影响。
参阅图1,本申请公开的一种中隔板10,其中,所述中隔板10包括第一支撑板11和支撑块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具有开口111;所述支撑块12设置在所述开口111的边缘处。
本申请的中隔板10上设置支撑块12,当中隔板10上安装待固定的结构时,可以先将要固定的结构放置在支撑块12上,然后再完成固定过程,使中隔板10上的装配过程稳定进行,而且整个安装过程中不需要保持一个人握住第一电器结构20并对准安装位置,同时另一个人安装的复杂步骤,使第一电器结构20安装时可以单人单独完成,节省人力,提高了第一电器结构20安装过程中的简易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支撑块12一直处于被固定的结构下方,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这样当第一支撑板11倾斜或者竖直放置时,被固定的结构不至于完全悬空吊在第一支撑板11上,减少被固定的结构与第一支撑板11之间的固定结构承受的剪力,防止固定结构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或断裂,维持良好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所述支撑块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加牢固,不易断裂。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生产过程中,先制成没有开口111的第一支撑板11,然后通过切割并弯折所述第一支撑板11形成所述支撑块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被切割的位置形成所述开口111,使第一支撑板11和支撑块12的制造过程更加简单快捷,而且可以使用更加简单的模具生产第一支撑板11,降低设计加工成本。
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块12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21,所述第一加强筋121位于所述支撑块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连接处。如上所述,支撑块12需要一定的承重能力,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在承受挤压的情况之下,支撑块12与第一支撑板11的连接处受到剪切力较大,容易变形甚至断裂,所以设置第一加强筋121,具体的,加强筋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块12上背离所述开口111的一侧,支撑块12朝向开口111的一侧用于安放待固定的结构,将加强筋设置在相反的一侧,可以避免加强筋占用支撑块12上的放置空间,使待固定的结构放置地更加稳定;而加强筋增加支撑块12与第一支撑板11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使支撑块12可承受的重力增加,减少变形或断裂,维持稳定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加强筋121可以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21可以沿着所述支撑块1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连接位置等间距分布。设置多个第一加强筋121使支撑块12各处的力学强度趋于平均,在支撑第一电器结构20时也不会出现应力集中,进一步增加支撑的可承受冲击力以及耐用性。
具体的,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块12和所述开口111分别独立地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支撑块12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开口111的下边缘处;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块12沿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长度方向上交错设置;当中隔板10上需要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待固定的结构时,设置多个支撑块12,将多个支撑块12的位置交错开,这样设置使第一支撑板11上承受的作用力不会局部集中,对于第一支撑板11来说,减小第一支撑板11沿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开裂的风险;还有,对于相邻支撑块12上的结构来说,减小互相碰撞磨损的风险;另外,所述支撑块1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比如60~90度,具体可以是60度、65度、70度、75度、80度、85度、90度等角度,使支撑块12的承重面具有一定的向所述第一支撑板11倾斜的角度,支撑块12承受重量的表面不会向背离第一支撑板11的一侧倾斜,当支撑块12上放上待固定的结构时,不需要再次限位,也不会受到重力影响而自动滑落,可以平稳放置。
具体的,所述中隔板1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支撑板1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力学强度更高,没有连接缝隙,可以减少破损的风险;所述第二支撑板13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第一支撑板11的长度方向的侧边与第二支撑板13的长度方向的侧边互相连接。设置第二支撑板13作为第一支撑板11的延伸,也可以用于安装需要被固定的结构,增加中隔板10上的安装位置,同时第二支撑板13与第一支撑板11之间形成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中隔板10的整体形成一个三维的立体形状,整体的刚性更好,不易变形、折叠;而且当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上均设置有被固定的结构时,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3受到的作用力方向不是沿同一方向的,减小中隔板10朝某一方向变形的风险,有利于维持中隔板10的正常使用。
如图5所示,所述中隔板10还包括第二加强筋14,所述第二加强筋14沿水平方向从所述第一支撑板11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板13上。中隔板10为板材,板材存在沿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的刚性不足的问题,设置第二加强筋14增加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3的抗变形能力,另外第二加强筋14从第一支撑板11延伸至第二支撑板13使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3之间结构的整体性更强,中隔板10整体的抗压性能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筋1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14互相平行设置。设置多个第二加强筋14进一步增加中隔板10的整体强度,减少中隔板10变形的可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3、支撑板、第一加强筋121等等结构可以一体成型,可采用镀锌钢板(DXD+Z)材料模具成型,通过一次脱模成型获得力学强度高的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其中,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中隔板10和电器结构20,所述电器结构20设于所述支撑块12靠近所述开口111的一侧上。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所述电器结构20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结构21,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1相对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结构112,所述第二连接结构112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1可拆卸固定配合,以将所述电器结构20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上。设置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112将电器结构20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1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即使受到碰撞、产生震动也不会轻易从支撑块12上滑落,维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
具体的,所述电器结构20为电抗器或者储液罐的一种。当然了,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电器结构20,如图1所示,比如电抗器和储液罐均安装在中隔板10上,而且电抗器还设置有多个,增加电抗器的数量,增加空调器上的限流作用;而将储液罐固定,使其在空调器工作过程中位置固定。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当中隔板10包括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3时,安装多个电器结构20,可以设置第二支撑板13上有定位孔131,定位孔131优选为矩形、三角形、菱形等具有棱角的形状,而第二支撑板13上的电器结构20上可以设有适配定位孔131的定位插件22,定位插件22按特点的方向穿过定位孔131,将电器结构20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3上,完成固定前的定位。
进一步的,在第二支撑板13上还可以设置第三连接结构132,而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3上的电器结构20可以设置第四连接结构23,通过第三连接结构132和第四连接结构23可拆卸的固定配合,完成第二支撑板13上的装配过程,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连接结构21、第二连接结构112、第三连接结构132以及第四连接结构23都可以是螺栓30连接孔,用于穿过螺栓30将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112连接,或者将第三连接结构132和第四连接结构23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包括: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具有开口;
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开口分别独立地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所述支撑块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下边缘处;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块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交错设置;
所述支撑块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通过切割并弯折所述第一支撑板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被切割的位置形成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还包括: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还包括:
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水平方向从所述第一支撑板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中隔板;
电器结构,所述电器结构设于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器结构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与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固定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结构为电抗器或者储液罐中的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83031.1U CN213454169U (zh) | 2020-09-21 | 2020-09-21 | 一种中隔板及其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83031.1U CN213454169U (zh) | 2020-09-21 | 2020-09-21 | 一种中隔板及其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54169U true CN213454169U (zh) | 2021-06-15 |
Family
ID=7632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83031.1U Active CN213454169U (zh) | 2020-09-21 | 2020-09-21 | 一种中隔板及其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54169U (zh) |
-
2020
- 2020-09-21 CN CN202022083031.1U patent/CN2134541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2044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 |
EP2623876A2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3307716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电机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 |
US20160178290A1 (en) | Outdoor device for an air conditioner | |
CN107957129B (zh) | 一种风管机接水盘限位卡板及风管机 | |
KR102283550B1 (ko)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CN102141275B (zh) |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 |
CN203869190U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
CN213454169U (zh) | 一种中隔板及其空调器 | |
US20160178248A1 (en) | Outdoor device for an air conditioner | |
KR20160081718A (ko)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JP2005076924A (ja) | 液溜容器の支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 |
CN102080871A (zh) | 用于固定空调室外机铜管的减震轱辘 | |
CN209819729U (zh) | 移动空调器 | |
CN209588208U (zh) |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 |
CN109268953B (zh) |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 | |
CN101684966A (zh) |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底盘底脚 | |
CN101592363B (zh) |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 |
CN215412219U (zh) |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3178915U (zh) | 一种压缩冷凝机组 | |
CN203298404U (zh) |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该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器 | |
CN203454290U (zh) | 冷冻装置的室外机 | |
CN207881010U (zh) |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113007815A (zh) | 空调 | |
CN205957431U (zh) | 室内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1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9 Tuanjie Street, Dongxihu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CL AIR CONDITIONER WU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27 No. 59 Nantou Avenue West, Nantou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