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33628U - 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33628U CN213433628U CN202021316219.XU CN202021316219U CN213433628U CN 213433628 U CN213433628 U CN 213433628U CN 202021316219 U CN202021316219 U CN 202021316219U CN 213433628 U CN213433628 U CN 2134336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bag
- dust removal
- dust
- deashing
- mai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包括除尘模块和用于给除尘模块清灰的清灰模块,所述除尘模块包括电除尘单元和滤袋除尘单元,所述电除尘单元布置在所述滤袋除尘单元的上游,使烟气先流经所述电除尘单元再流经所述滤袋除尘单元。该复合除尘系统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并且比较容易清灰。另外,该复合除尘系统利用支撑滤袋的支撑盘形成电除尘单元的阳极装置,这样,在对阳极装置进行振打清灰时,也能使滤袋随之一起振动,从而能够辅助滤袋清灰,此外,还设置了用于给滤袋清灰的旋转清灰装置,旋转清灰装置和阳极振打清灰装置结合,使滤袋的清灰效果好、清灰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造粒塔的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造粒塔造粒过程中,熔融状态的原料在塔高处喷洒向下自由下落至料槽收集,冷空气由塔底向上与原料进行换热,冷却原料,此过程不可避免会产生粉尘,粉尘浓度约200-300mg/Nm3,因此需要设置除尘系统。目前造粒塔的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较低,如何提升造粒塔的除尘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所述复合除尘系统包括除尘模块和用于给除尘模块清灰的清灰模块,所述除尘模块包括电除尘单元和滤袋除尘单元,所述电除尘单元布置在所述滤袋除尘单元的上游,使烟气先流经所述电除尘单元再流经所述滤袋除尘单元。
可选地,支撑各条滤袋的支撑盘连在一起形成支撑盘组,所述支撑盘组设置在所述电除尘单元的阴极装置的上方,形成所述电除尘单元的阳极装置。
可选地,所述清灰模块包括第一振打清灰装置,所述第一振打清灰装置与所述阳极装置相连。
可选地,所述清灰模块包括第二振打清灰装置,所述第二振打清灰装置与所述阴极装置相连。
可选地,所述清灰模块包括旋转清灰装置,所述旋转清灰装置包括沿滤袋的轴向延伸的主轴、连在所述主轴上的接触体以及驱动所述主轴轴向移动和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驱动部,所述接触体位于所述滤袋内部,用于与滤袋表面接触,所述接触体与滤袋轴线的径向距离大于滤袋的半径,使接触体沿径向向外顶撑滤袋表面。
可选地,所述旋转清灰装置包括多组接触体,各组接触体沿滤袋的轴向分层布置,并且,不同层上的接触体和/或同层上的不同接触体在滤袋的周向上相错布置。
可选地,所述接触体是能够与滤袋表面滚动接触的滚动体。
可选地,所述旋转清灰装置还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加热所述接触体。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和蜗轮丝杆组件,所述蜗轮丝杆组件包括蜗轮、蜗杆和丝杆,所述蜗轮套在所述丝杆上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蜗杆由电机驱转,所述丝杆与所述主轴同轴,并且与所述主轴相连或者与所述主轴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安装在所述复合除尘系统的净气室顶壁上。
该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原因在于:
烟气经过电场时发生电离,使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荷电,部分荷电粉尘在静电力作用下被电除尘单元捕集,未被捕集的粉尘因静电力的作用而凝并成粒径更大的粉尘,所以不易穿过滤袋,容易被滤袋捕集,捕集率高,所以除尘效果好;
并且,荷电粉尘在滤袋表面沉积的过程中,会受到库仑力、极化力、电场力的协同作用,从而能够蓬松地沉积在滤袋表面,所以滤袋的过滤阻力较小,因而穿过滤袋的烟气流量大,而绕过滤袋的烟气流量小,所以除尘效果好。而且,由于粉尘蓬松地沉积在滤袋表面,所以比较容易清除,因而该复合除尘系统比较容易清灰。
另外,该复合除尘系统利用支撑滤袋的支撑盘形成电除尘单元的阳极装置,这样,在对阳极装置进行振打清灰时,也能使滤袋随之一起振动,从而能够辅助滤袋清灰,此外,还设置了用于给滤袋清灰的旋转清灰装置,旋转清灰装置和阳极振打清灰装置结合,使滤袋的较清灰效果好、清灰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阴极装置所在位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阳极装置所在位置的俯视图;
图4为旋转清灰装置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旋转清灰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11净气室,12除尘室;
2电除尘单元,21阳极装置,211支撑盘,22阴极装置,221阴极线,222放电尖端,223框架,23高压进线装置,24绝缘装置,25悬吊装置;
3滤袋除尘单元;
4第一振打清灰装置;
5第二振打清灰装置;
6旋转清灰装置,61主轴,62接触体,63安装轴,64连杆,65驱动部,651丝杆;
7集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设置在塔体顶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花板,花板将壳体1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上方的腔室为净气室11,下方的腔室为除尘室12。
壳体1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图中,排气口设置在净气室11的侧壁上,实际实施时,如果净气室11的顶壁空间足够的话,也可以将排气口设置在净气室11的顶壁上。
还包括除尘模块和清灰模块,图中,除尘模块下方设置了集尘槽7,清理下的灰尘落到集尘槽7中,从而能够被集中收集起来。
除尘模块包括电除尘单元2和滤袋除尘单元3,电除尘单元2在除尘室12内部形成高压电场,滤袋除尘单元3包括设置在除尘室12内的多条滤袋。每条滤袋的顶部与花板相连,底部由支撑盘211支撑限位。
电除尘单元2布置在滤袋除尘单元3的上游,使烟气先流经电除尘单元2形成的电场,再流经滤袋。
该复合除尘系统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原因在于:
烟气经过电场时发生电离,使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荷电,部分荷电粉尘在静电力作用下被电除尘单元捕集,未被捕集的粉尘因静电力的作用而凝并成粒径更大的粉尘,所以不易穿过滤袋,容易被滤袋捕集,捕集率高,所以除尘效果好;
并且,荷电粉尘在滤袋表面沉积的过程中,会受到库仑力、极化力、电场力的协同作用,从而能够蓬松地沉积在滤袋表面,所以滤袋的过滤阻力较小,因而穿过滤袋的烟气流量大,而绕过滤袋的烟气流量小,所以除尘效果好。
另外,由于粉尘蓬松地沉积在滤袋表面,所以比较容易清除,因而该复合除尘系统比较容易清灰。
具体的,电除尘单元2包括阳极装置21、阴极装置22、高压进线装置23、绝缘装置24和悬吊装置25。高压进线装置23布置在壳体1外侧,被绝缘装置24包围保护着,并与布置在壳体1内的阴极装置22相连,以向阴极装置22通电。阳极装置21与阴极装置22间隔布置,阴极装置22通电后,与阳极装置21形成压差,从而在阴极装置22和阳极装置21之间形成高压电场。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阴极装置22包括阴极线221和用于固定阴极线221的框架223,阴极线221上设有放电尖端222。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支撑各条滤袋的支撑盘211连在一起形成支撑盘组,支撑盘组设置在阴极装置22的上方,通过悬吊装置25悬吊在花板下方,形成电除尘单元2的阳极装置21。这样设置,支撑盘组既起到支撑滤袋的作用,还形成了阳极装置21,从而起到电集尘的作用。
具体的,清灰模块包括第一振打清灰装置4和第二振打清灰装置5,第一振打清灰装置4与阳极装置21相连,用于对阳极装置21进行清灰,第二振打清灰装置5与阴极装置22相连,用于对阴极装置22进行清灰。振打清灰装置是本领域常用的清灰装置,其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由于阳极装置21由支撑滤袋的支撑盘211相连形成,所以当第一振打清灰装置4振打阳极装置21时,支撑在其上的滤袋也会随之振动,滤袋上的微细粉尘在振动作用下掉落,从而被清除,因而,第一振打清灰装置4不仅能对阳极装置21进行清灰还能辅助滤袋清灰。
具体的,清灰模块还包括旋转清灰装置6,旋转清灰装置6用于对滤袋进行清灰,每个滤袋各设有一套旋转清灰装置6。
如图4和图5所示,旋转清灰装置6包括主轴61、接触体62和驱动部65。主轴61沿滤袋的轴向延伸,且一端伸到滤袋内部,另一端与驱动部65相连。接触体62连在主轴61上并位于滤袋内部,接触体62用于接触滤袋表面。驱动部65用于驱动主轴61轴向移动和绕自身轴线旋转。
接触体62与滤袋轴线的径向距离大于滤袋的半径,这样,接触体62与滤袋表面接触时,会对滤袋产生向外的径向力(即沿径向向外顶撑滤袋),使滤袋沿径向外扩(即被沿径向撑大);
而且,主轴61轴向移动和绕自身轴线旋转时,接触体62随之同步移动和旋转,这样,接触体62会对滤袋产生轴向力和扭转力,使滤袋沿轴向伸缩并绕轴向扭转,并且还使滤袋表面各位置均能够接触到接触体62,从而避免清灰死角;
该旋转清灰装置6使滤袋受到包括径向力、轴向力和扭转力的清灰作用力,使滤袋沿径向外扩同时还沿轴向伸缩和绕轴向扭转,因而能够使沉积在滤袋表面的灰尘快速地、彻底地掉落下来,因而达到了较好的清灰效果和较高的清灰效率。
实际实施中,滤袋可以仅用旋转清灰装置6进行清灰,还可以用旋转清灰装置6和第一振打清灰装置4一起进行清灰。
图示方案中,旋转清灰装置6包括多组接触体62(每组可以仅是一个接触体62,也可以是多个接触体62)。各组接触体62在滤袋的轴向上分层布置,也就是说,每组布置在一层上。同层上的不同接触体62在主轴的周向上相错布置和/或不同层上的接触体62在滤袋的周向上相错布置,使接触体62分层相错布置。
需说明,所谓相错布置包括完全错开或者部分错开,两个接触体62完全错开时,两者在滤袋横截面上的投影完全不重叠,两个接触体62部分错开时,两者在滤袋横截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叠但不完全重叠。
使接触体62分层相错布置,可以提高接触体62对滤袋的清灰作用力,还可以起到支撑滤袋的作用,防止滤袋被吸瘪,从而能够替代传统的袋笼,传统的滤笼组装繁琐、组装成本高,相比而言,利用分层相错布置的接触体62代替袋笼,能够降低组装难度和组装成本。
优选的,接触体62是能够与滤袋表面滚动接触的滚动体,滚动体具体可以是滚轮、滚动轴承等能够转动的部件,图中接触体62是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套在与主轴61平行的安装轴63上,安装轴63通过连杆64与主轴61相连。将接触体62设置为滚动体,可以降低清灰过程中接触体62对滤袋的摩擦,从而能够降低滤袋破损的风险。
具体的,驱动部65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用于将电机的动力传递到主轴61上,使电机带动着主轴61旋转和移动。图中,驱动部65安装在净气室11的顶壁上,这样设置,更便于安装。
更具体的,传动组件具体可以是蜗轮丝杆组件,包括蜗杆、蜗轮和丝杆651,蜗轮的内周设有内螺纹,蜗轮套在丝杆上并通过内螺纹与丝杆的外螺纹连接,蜗杆由电机驱转,丝杆651与主轴61同轴,丝杆651与主轴61相连或者与主轴61一体成型。电机运转时,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蜗轮转动,从而通过螺纹带动丝杆651转动和移动,从而带动主轴61转动和移动。
需说明,传动组件不局限蜗轮丝杆组件,只要能够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主轴的轴向移动和绕自身轴线的旋转的结构均可。
进一步的,旋转清灰装置6还可以设置加热部,利用加热部加热接触体62。具体的,加热部可以集成在接触体62内部,加热部可以是利用电能产热的电加热部。
通过设置加热部加热接触体62,接触体62将热量传递到滤袋表面上,高温可以降低滤袋表面的湿度,干燥滤袋表面,有利于清除微细粉尘,并且可以防止尿素或其他容易结晶的粉尘在滤袋表面结晶、粘结,造成糊袋;还可以增加滤袋表面的透气性,降低过滤阻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除尘系统包括除尘模块和用于给除尘模块清灰的清灰模块,所述除尘模块包括电除尘单元(2)和滤袋除尘单元(3),所述电除尘单元(2)布置在所述滤袋除尘单元(3)的上游,使烟气先流经所述电除尘单元(2)再流经所述滤袋除尘单元(3);支撑各条滤袋的支撑盘(211)连在一起形成支撑盘组,所述支撑盘组设置在所述电除尘单元(2)的阴极装置(22)上方,形成所述电除尘单元(2)的阳极装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模块包括第一振打清灰装置(4),所述第一振打清灰装置(4)与所述阳极装置(2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模块包括第二振打清灰装置(5),所述第二振打清灰装置(5)与所述阴极装置(2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模块包括旋转清灰装置,所述旋转清灰装置包括沿滤袋的轴向延伸的主轴(61)、连在所述主轴(61)上的接触体(62)以及驱动所述主轴(61)轴向移动和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驱动部(65),所述接触体(62)位于所述滤袋内部,用于与滤袋表面接触,所述接触体(62)与滤袋轴线的径向距离大于滤袋的半径,使接触体(62)沿径向向外顶撑滤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清灰装置包括多组接触体(62),各组接触体(62)沿滤袋的轴向分层布置,并且,不同层上的接触体(62)和/或同层上的不同接触体(62)在滤袋的周向上相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体(62)是能够与滤袋表面滚动接触的滚动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清灰装置还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用于加热所述接触体(6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65)包括电机和蜗轮丝杆组件,所述蜗轮丝杆组件包括蜗轮、蜗杆和丝杆(651),所述蜗轮套在所述丝杆(651)上并与所述丝杆(651)螺纹连接,所述蜗杆由电机驱转,所述丝杆(651)与所述主轴同轴,并且与所述主轴相连或者与所述主轴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65)安装在所述复合除尘系统的净气室(11)顶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16219.XU CN213433628U (zh) | 2020-07-07 | 2020-07-07 | 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16219.XU CN213433628U (zh) | 2020-07-07 | 2020-07-07 | 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33628U true CN213433628U (zh) | 2021-06-15 |
Family
ID=7637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16219.XU Active CN213433628U (zh) | 2020-07-07 | 2020-07-07 | 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336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69032A (zh) * | 2022-07-21 | 2022-09-20 | 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维护的防爆袋式除尘器 |
-
2020
- 2020-07-07 CN CN202021316219.XU patent/CN2134336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69032A (zh) * | 2022-07-21 | 2022-09-20 | 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维护的防爆袋式除尘器 |
CN115069032B (zh) * | 2022-07-21 | 2023-08-08 | 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维护的防爆袋式除尘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5767B (zh) | 室内空气静电净化装置 | |
CN205216477U (zh) | 新型工厂废气净化装置 | |
FI20165186A (en) | Air purifier and procedure for purification of room air | |
CN102304381B (zh) | 一种组合式回收煤焦油设备及其回收煤焦油方法 | |
CN213433628U (zh) | 造粒塔的复合除尘系统 | |
CN107013958A (zh) | 一种旋转自清洁高压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 |
CN103394257A (zh) | 静电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 |
CN108452946A (zh)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 |
CN108405182A (zh) | 一种电气自动化多级除尘设备 | |
CN106955554A (zh) | 一种自清洗工业用空气净化机 | |
CN103639045A (zh) | 基于旋转极线的微细颗粒物静电捕集装置 | |
CN103639046A (zh) | 基于旋转极线的气体静电净化方法 | |
CN203842464U (zh) | 自清洁的新型过滤器 | |
CN106861911B (zh) | 一种旋转滚刷式静电除尘器 | |
CN101708486B (zh) | 电除尘器用可刷式槽形板粉尘再净化装置 | |
CN107029888A (zh) | 一种镜像力除尘空气净化装置 | |
CN212739863U (zh) | 一种料仓除尘装置 | |
CN102172564A (zh) | 回转体电极及基于该回转体电极的异相分离装置 | |
CN205235661U (zh) | 喷雾干燥塔烟气净化系统 | |
CN207786822U (zh) | 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高效空气净化装置 | |
CN207025573U (zh) | 一种可自清洁的静电除尘装置 | |
CN206980748U (zh) | 一种活性炭再生设备 | |
CN215539528U (zh) | 一种车间静电除尘装置 | |
CN201572680U (zh) | 电除尘器用可刷式槽形板粉尘再净化装置 | |
CN108168065A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进风口过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