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25865U - 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425865U CN213425865U CN202022706196.XU CN202022706196U CN213425865U CN 213425865 U CN213425865 U CN 213425865U CN 202022706196 U CN202022706196 U CN 202022706196U CN 213425865 U CN213425865 U CN 2134258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
- charging
- aligning
- bluetooth headset
- wireless char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盒和无线充电座;充电盒包括:下盖、转动设置在下盖上的上盖、设置在下盖内的主板、接收线圈和充电仓,主板分别与接收线圈、充电仓电连接,充电仓用于放置耳机并对耳机充电;无线充电座包括:无线充外壳、发射线圈和端盖,端盖将发射线圈封闭在无线充外壳内;充电盒内设置有第一对位磁体,无线充电座内设置有与第一对位磁体配合的第二对位磁体,充电盒和无线充电座通过第一对位磁体和第二对位磁体之间的磁吸力进行对位。通过在充电盒内设置第一对位磁体,在无线充电座内设置第二对位磁体,可以实现充电盒和无线充电座的快速对位,使充电盒处于高效充电位置,保持较高的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蓝牙耳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配置充电盒用于给蓝牙耳机进行充电、以及收纳蓝牙耳机。
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蓝牙耳机充电盒均采用数据线连接对充电盒进行充电,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蓝牙耳机充电盒也有向无线充电的方向发展,但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若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处于不当位置,使得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未完全对齐,则会导致充电效果差,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盒和无线充电座;
所述充电盒包括:下盖、转动设置在下盖上的上盖、设置在下盖内的主板、接收线圈和充电仓,所述主板分别与接收线圈、充电仓电连接,所述充电仓用于放置耳机并对耳机充电;
所述无线充电座包括:无线充外壳、发射线圈和端盖,所述端盖将所述发射线圈封闭在所述无线充外壳内;
所述充电盒内设置有第一对位磁体,所述无线充电座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位磁体配合的第二对位磁体,所述充电盒和无线充电座通过第一对位磁体和第二对位磁体之间的磁吸力进行对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对位磁体呈环状设置在所述无线充外壳内并位于所述发射线圈的外周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位磁体呈扇形片状设置在所述充电盒的下盖内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位磁体弯曲方向与对应位置的第二对位磁体局部弯曲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位磁体的内径与第二对位磁体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对位磁体的外径与第二对位磁体的外径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位磁体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第一对位磁体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盖内侧壁上,相邻所述第一对位磁体呈环形阵列等间距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位磁体与第二对位磁体纵向投影的相对位置相差距离为D,其中0≤D≤10mm。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位磁体与第二对位磁体的相邻面极性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充电盒内设置第一对位磁体,在无线充电座内设置第二对位磁体,可以实现充电盒和无线充电座的快速对位,使充电盒处于高效充电位置,保持较高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对位磁体和第一对位磁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盒 100和无线充电座200;
如图1-2所示,所述充电盒100包括:下盖11、转动设置在下盖11上的上盖12、设置在下盖11内的主板、接收线圈和充电仓13,所述主板分别与接收线圈、充电仓13电连接,所述充电仓13用于放置耳机并对耳机充电。
如图1-2所示,所述无线充电座200包括:无线充外壳21、发射线圈22和端盖23,所述端盖23将所述发射线圈22封闭在所述无线充外壳21内。
如图1-2所示,所述充电盒100内设置有第一对位磁体10,所述无线充电座200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配合的第二对位磁体20,所述充电盒100和无线充电座200通过第一对位磁体10和第二对位磁体20之间的磁吸力进行对位。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对位磁体20呈环状设置在所述无线充外壳21内并位于所述发射线圈22的外周侧,使发射所述第二对位磁体20呈环状设置在所述无线充外壳21内并位于所述发射线圈22的外周侧线圈22位于所述第二对位磁体20中心,同时减小对无线充外壳21的尺寸影响,使无线充外壳21能够保持原始较小的体积。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呈扇形片状设置在所述充电盒100的下盖11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弯曲方向与对应位置的第二对位磁体20局部弯曲方向相同,使第一对位磁体10与第二对位磁体20 的相邻面能够尽量重合,确保有足够对位的磁吸力。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的内径与第二对位磁体20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的外径与第二对位磁体 20的外径相等,使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与第二对位磁体20的纵向投影能够重合,在不增加磁体大小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较大的磁吸力。
当两个平面磁体靠近时,磁体的相邻面重合或接近的区域面积越大,整体磁吸力越强,所以当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的扇形片状结构与第二对位磁体20的环状结构配合时。假设第一对位磁体10的弧形弯曲方向与第二对位磁体20对应位置的弧形弯曲方向相反,两磁体重合或接近的区域面积为A;第一对位磁体10的弧形弯曲方向与第二对位磁体20对应位置的弧形弯曲方向相同,两磁体重合或接近的区域面积为B。则B明显大于A,磁吸力更强,可以有效的区分是否对位准确,能够显著提高对位精度,使充电盒100能够与无线充电座200快速对位。
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与第二对位磁体20的相邻面极性相反,例如第一对位磁体10的下端面为N极,则第二对位磁体20的上端面为S极。
所述无线充电座200通过线路从外部获得供电。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盖11内侧壁上,相邻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呈环形阵列等间距设置。增加第一对位磁体10的个数可以增强磁吸力,同时让对位更加精准且快速。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与第二对位磁体20纵向投影的相对位置相差距离为D,其中0≤D≤10mm。所述第一对位磁体 10与第二对位磁体20也可错位放置,利用磁吸力进行对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充电盒内设置第一对位磁体,在无线充电座内设置第二对位磁体,可以实现充电盒和无线充电座的快速对位,使充电盒处于高效充电位置,保持较高的充电效率。
Claims (8)
1.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盒(100)和无线充电座(200);
所述充电盒(100)包括:下盖(11)、转动设置在下盖(11)上的上盖(12)、设置在下盖(11)内的主板、接收线圈和充电仓(13),所述主板分别与接收线圈、充电仓(13)电连接,所述充电仓(13)用于放置耳机并对耳机充电;
所述无线充电座(200)包括:无线充外壳(21)、发射线圈(22)和端盖(23),所述端盖(23)将所述发射线圈(22)封闭在所述无线充外壳(21)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100)内设置有第一对位磁体(10),所述无线充电座(200)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配合的第二对位磁体(20),所述充电盒(100)和无线充电座(200)通过第一对位磁体(10)和第二对位磁体(20)之间的磁吸力进行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位磁体(20)呈环状设置在所述无线充外壳(21)内并位于所述发射线圈(22)的外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呈扇形片状设置在所述充电盒(100)的下盖(11)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弯曲方向与对应位置的第二对位磁体(20)局部弯曲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的内径与第二对位磁体(20)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的外径与第二对位磁体(20)的外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对称设置在所述下盖(11)内侧壁上,相邻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呈环形阵列等间距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与第二对位磁体(20)纵向投影的相对位置相差距离为D,其中0≤D≤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磁体(10)与第二对位磁体(20)的相邻面极性相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06196.XU CN213425865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06196.XU CN213425865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425865U true CN213425865U (zh) | 2021-06-11 |
Family
ID=76251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0619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425865U (zh) | 2020-11-20 | 2020-11-20 | 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425865U (zh) |
-
2020
- 2020-11-20 CN CN202022706196.XU patent/CN21342586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197750U (ja) | 無線充放電機能を有する携帯電話用保護カバー | |
US8237401B2 (en) | Recharg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8248025B2 (en) | Charging system capable of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by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 |
CN107863800B (zh) | 无线充电电池 | |
US20060258412A1 (en) | Mobile phone wireless earpiece | |
US20110227527A1 (en) | Wireless charging ki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US8680809B2 (en) | Battery charger | |
CN106025690A (zh) | 磁力吸合模块、磁吸组板及磁吸充电座 | |
US20220311274A1 (en) | Wireless Charging Assembly | |
CN213425865U (zh) | 一种磁吸对位的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 |
US20230080598A1 (en) | Accessory case for multiple charger types | |
CN212162859U (zh) |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套 | |
WO2017041580A1 (zh) | 一种移动电源 | |
CN216356027U (zh) | 可组合式充电设备 | |
US20230084832A1 (en) | Connector Structure Including Magnet | |
CN211018349U (zh) |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 |
CN214314589U (zh) | 一种无线充电器 | |
CN211266544U (zh) | 一种可多终端受电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 |
CN203193351U (zh) | 可充多种电池的无线充电器 | |
CN211298703U (zh) | 一种可充电眼镜盒装置 | |
CN213879330U (zh) | 一种可双面充电的无线充电器 | |
CN217883782U (zh) |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 | |
CN214674436U (zh) | 一种移动电源 | |
CN219717951U (zh) | 一种无线充电主体件、配件和组件 | |
CN213305038U (zh) | 一种磁吸定位式无线移动电源及配套使用的手机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9 Address after: 518110 west of mei'an building, 109 Guihua Road, Guanlan Town,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Bai Huangsheng Address before: 518000 04b05a, 46th floor, Saige square, Huaqiang North Road, Huaqiang North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INKE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