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3877U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83877U CN213383877U CN202022490002.7U CN202022490002U CN213383877U CN 213383877 U CN213383877 U CN 213383877U CN 202022490002 U CN202022490002 U CN 202022490002U CN 213383877 U CN213383877 U CN 2133838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hub
- row
- gear
- pla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中,该驱动桥包括:左电机、行星齿轮差速机构、右电机、右半轴和左半轴;行星齿轮差速机构包括:右排太阳轮、右排行星轮、左排太阳轮、左排行星轮和差速行星架;右排太阳轮与右排行星轮啮合,左排太阳轮与左排行星轮啮合,左排行星轮与右排行星轮啮合,右排行星轮和左排行星轮安装于差速行星架;左电机轴和右电机轴分别与差速行星架传动配合;右半轴的一端与右排太阳轮固定连接;左半轴的一端与左排太阳轮固定连接。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根据车辆的行驶工况,选择单电机或双电机驱动,达到了较小的结构包络面的效果,使得驱动桥的整体结构变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了能耗表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驱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一般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是用驱动电机直接连接单速比减速器组成,驱动电机与减速器是通过单独制造,然后进行装配,并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盘。
但由于驱动电机与减速器的整体结构较大,占用了车辆底盘的大部分空间,使得车辆的动力总成结构显得臃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以便于根据车辆的行驶工况,选择单电机或双电机驱动,达到了较小的结构包络面的效果,使得驱动桥的整体结构变小,节约了结构的布置空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了能耗表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的电动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包括:左电机、行星齿轮差速机构、右电机、右半轴和左半轴;
所述行星齿轮差速机构包括:右排太阳轮、右排行星轮、左排太阳轮、左排行星轮和差速行星架;
所述右排太阳轮与所述右排行星轮啮合,所述左排太阳轮与所述左排行星轮啮合,所述左排行星轮与所述右排行星轮啮合,所述右排行星轮和所述左排行星轮安装于所述差速行星架;
所述左电机的左电机轴和所述右电机的右电机轴分别与所述差速行星架传动配合;
所述右半轴的一端与所述右排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的一端与所述左排太阳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电机、所述行星齿轮差速机构、所述右电机、所述右半轴和所述左半轴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左电机和所述右电机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还包括:桥壳;
所述左电机、所述行星齿轮差速机构和所述右电机均设置于所述桥壳内;
所述左电机的电机定子和所述右电机的电机定子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桥壳。
优选地,还包括:轮毂总成;
所述右半轴的另一端与右侧的所述轮毂总成传动配合;所述左半轴的另一端与左侧的所述轮毂总成传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轮毂总成包括:齿圈、轮毂行星轮、轮毂太阳轮、轮毂行星架和轮毂;
所述齿圈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所述轮毂行星轮与所述齿圈啮合,所述轮毂太阳轮与所述轮毂行星轮啮合;
所述右半轴的另一端与右侧的所述轮毂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的另一端与左侧的所述轮毂太阳轮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桥壳;
所述轮毂行星架与所述桥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齿圈通过花键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或,所述齿圈与所述轮毂一体化成型。
优选地,左侧的所述轮毂总成与右侧的所述轮毂总成的结构相同。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驱动桥,所述驱动桥为如上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中,电机动力由行星齿轮差速机构的差速行星架输入,并通过行星齿轮差速机构实现功率分配,再由其的太阳轮输出,最后再由半轴将动力传递出去;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根据车辆的行驶工况,选择单电机或双电机驱动,达到了较小的结构包络面的效果,使得驱动桥的整体结构变小,节约了结构的布置空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了能耗表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同轴电动车驱动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差速机构的啮合示意图。
其中,10为轮毂总成,11为齿圈,12为轮毂行星轮,13为轮毂太阳轮,14为轮毂行星架,15为轮毂;20为桥壳;30为左电机,31为电机定子,32为电机转子,33为左电机轴;40为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1为右排太阳轮,42为右排行星轮,43为左排太阳轮,44为左排行星轮,45为差速行星架;50为右电机,51为右电机轴;60为右半轴;70为左半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基于行星齿轮机构,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新能源车辆领域的双电机同轴电动车驱动桥,可实现降低整体质量,优化空间布置,提高能耗表现等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如图1所示,包括:左电机30、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右电机50、右半轴60和左半轴70;
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包括:右排太阳轮41、右排行星轮42、左排太阳轮43、左排行星轮44和差速行星架45;
如图2所示,右排太阳轮41与右排行星轮42啮合,左排太阳轮43与左排行星轮44啮合,左排行星轮44与右排行星轮42啮合,右排行星轮42和左排行星轮44安装于差速行星架45;
左电机30的左电机轴33和右电机50的右电机轴51分别与差速行星架45传动配合;其中,左电机轴33和右电机轴51均通过花键分别与差速行星架45连接;而且,本方案中的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为机械差速机构;
右半轴60的一端与右排太阳轮41固定连接;左半轴70的一端与左排太阳轮43固定连接。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中,电机动力由行星齿轮差速机构的差速行星架输入,并通过行星齿轮差速机构实现功率分配,再由其的太阳轮输出,最后再由半轴将动力传递出去;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根据车辆的行驶工况,选择单电机或双电机驱动,以达到了较小的结构包络面的效果,使得驱动桥的整体结构变小,节约了结构的布置空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了能耗表现。
在本方案中,如图1所示,左电机30、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右电机50、右半轴60和左半轴70同轴设置。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使得驱动桥的整体结构更加地紧凑,有助于节约了驱动桥的布置空间,同时还有利于实现动力的稳定输出。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左电机30和右电机50的结构相同。即为左电机30与右电机50采用相同的定子、转子电机轴等结构。如此一来,不仅便于两种电机的互换,而且还便于实现电机的批量化生产,从而有助于降低电机的生产成本。
在本方案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还包括:桥壳20;
左电机30、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和右电机50均设置于桥壳20内;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实现动力总成的设计,以使得驱动桥的总体质量减小,整体包络空间减小,从而能够有助于优化车辆动力总成的布置空间。
左电机30的电机定子31和右电机50的电机定子31均固定连接于桥壳20。为了获得较好的固定效果,具体地,上述的电机定子可通过热套压装与桥壳20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还包括:轮毂总成10;
右半轴60的另一端与右侧的轮毂总成10传动配合;左半轴70的另一端与左侧的轮毂总成10传动配合。具体地,电机动力由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的差速行星架45输入,再通过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实现功率分配,再接着由其的太阳轮输出,最后再由半轴传递至轮毂总成10,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实现了两侧轮毂总成10的动力输入。
再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轮毂总成10包括:齿圈11、轮毂行星轮12、轮毂太阳轮13、轮毂行星架14和轮毂15;
齿圈11与轮毂15固定连接,轮毂行星轮12与齿圈11啮合,轮毂太阳轮13与轮毂行星轮12啮合;本方案如此设计,即为实现了将行星减速机构集成于轮毂15中,以达到电机动力经半轴传递至轮毂行星减速机构的效果,从而以便于实现轮毂15的减速增扭;此外,还使得轮毂总成10具有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等特点,而且也使得驱动桥的整体结构变小,即为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布置得到优化,有助于实现同轴输出,同时也节约了整车布置空间;
并且,右半轴60的另一端与右侧的轮毂太阳轮13固定连接;左半轴70的另一端与左侧的轮毂太阳轮13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还包括:桥壳20;
轮毂行星架14与桥壳20固定连接。具体地,轮毂行星架14可通过花键与桥壳20实现固定连接。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使得桥壳20的结构更加地紧凑,而且也达到了优化驱动桥空间布置的效果。
进一步地,齿圈11通过花键与轮毂15固定连接;本方案如此设计,具有结构简单,传动稳定等特点;当然,为了保证齿圈11与轮毂15的连接强度,以及节约生产成本;相应地,齿圈11还可以与轮毂15一体化成型。
再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左侧的轮毂总成10与右侧的轮毂总成10的结构相同。本方案如此设计,不仅减少了轮毂总成10的设计工作量,而且还便于实现轮毂总成10的批量化生产,从而有助于降低轮毂总成10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驱动桥,所述驱动桥为如上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由于本方案采用了上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双电机同轴电动车驱动桥由轮毂总成10、桥壳20、左电机30、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右电机50、右半轴60和左半轴70组成。
轮毂总成10包括:齿圈11、轮毂行星轮12、轮毂太阳轮13、轮毂行星架14和轮毂15。其中,轮毂太阳轮13与轮毂行星轮12啮合,轮毂行星轮12与齿圈11啮合,齿圈11通过花键与轮毂15固定连接(或齿圈与轮毂一体化成型),轮毂行星架14通过花键与桥壳20实现固定连接。同轴电动车驱动桥左右端轮毂总成相同,均为轮毂总成10。
左电机30包括:电机定子31、电机转子32、左电机轴33;电机定子通过热套压装与桥壳20固定连接。右电机50的电机定子、电机转子与左电机30相同,还包括右电机轴51。
如图2所示,在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中,左排太阳轮43与左排行星轮44啮合,右排太阳轮41与右排行星轮42啮合,左排行星轮44与右排行星轮42啮合,左排行星轮44与右排行星轮42均安装在差速行星架45上。
左电机轴33和右电机轴51通过花键与行星齿轮差速机构的差速行星架45连接,左排太阳轮43和右排太阳轮41分别通过左半轴70和右半轴60与轮毂总成的轮毂太阳轮13连接。
电机动力由行星差速机构40的差速行星架45输入,通过行星差速机构40实现功率分配,再由半轴传递至轮毂总成的轮毂太阳轮,经过一级行星减速,减速速比为k,实现动力输出。其中k为轮毂齿圈11的齿数与轮毂太阳轮13的齿数之比。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新能源车辆领域的双电机同轴电动车驱动桥,其创新点在于:
(1)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工况,选择单电机或双电机驱动,可以实现较小的结构包络面,也可以实现大功率输出;
(2)驱动桥左右侧采用相同的轮毂总成,左、右驱动电机采用相同的定子、转子,可实现批量化成本降低;
(3)利用行星齿轮差速机构与一级行星齿轮减速,将行星减速机构集成于轮毂,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的特点,使得电驱动车桥总成整体结构变小,结构更加紧凑,实现了同轴输出,同时节约了整车布置空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电机(30)、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右电机(50)、右半轴(60)和左半轴(70);
所述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包括:右排太阳轮(41)、右排行星轮(42)、左排太阳轮(43)、左排行星轮(44)和差速行星架(45);
所述右排太阳轮(41)与所述右排行星轮(42)啮合,所述左排太阳轮(43)与所述左排行星轮(44)啮合,所述左排行星轮(44)与所述右排行星轮(42)啮合,所述右排行星轮(42)和所述左排行星轮(44)安装于所述差速行星架(45);
所述左电机(30)的左电机轴(33)和所述右电机(50)的右电机轴(51)分别与所述差速行星架(45)传动配合;
所述右半轴(60)的一端与所述右排太阳轮(41)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70)的一端与所述左排太阳轮(4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电机(30)、所述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所述右电机(50)、所述右半轴(60)和所述左半轴(70)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电机(30)和所述右电机(50)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壳(20);
所述左电机(30)、所述行星齿轮差速机构(40)和所述右电机(50)均设置于所述桥壳(20)内;
所述左电机(30)的电机定子(31)和所述右电机(50)的电机定子(31)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桥壳(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毂总成(10);
所述右半轴(60)的另一端与右侧的所述轮毂总成(10)传动配合;所述左半轴(70)的另一端与左侧的所述轮毂总成(10)传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总成(10)包括:齿圈(11)、轮毂行星轮(12)、轮毂太阳轮(13)、轮毂行星架(14)和轮毂(15);
所述齿圈(11)与所述轮毂(15)固定连接,所述轮毂行星轮(12)与所述齿圈(11)啮合,所述轮毂太阳轮(13)与所述轮毂行星轮(12)啮合;所述右半轴(60)的另一端与右侧的所述轮毂太阳轮(13)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70)的另一端与左侧的所述轮毂太阳轮(1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壳(20);
所述轮毂行星架(14)与所述桥壳(2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11)通过花键与所述轮毂(15)固定连接;或,所述齿圈(11)与所述轮毂(15)一体化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轮毂总成(10)与右侧的所述轮毂总成(10)的结构相同。
10.一种电动汽车,包括: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为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90002.7U CN213383877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90002.7U CN213383877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83877U true CN213383877U (zh) | 2021-06-08 |
Family
ID=76192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90002.7U Active CN213383877U (zh) | 2020-11-02 | 2020-11-02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8387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00913A (zh) * | 2021-08-03 | 2021-09-17 | 长安大学 | 一种具有双电机的电驱动桥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
CN113733883A (zh) * | 2021-10-18 | 2021-12-03 |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 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 |
CN114435121A (zh) * | 2020-11-02 | 2022-05-06 |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
-
2020
- 2020-11-02 CN CN202022490002.7U patent/CN21338387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35121A (zh) * | 2020-11-02 | 2022-05-06 |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
CN113400913A (zh) * | 2021-08-03 | 2021-09-17 | 长安大学 | 一种具有双电机的电驱动桥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
CN113733883A (zh) * | 2021-10-18 | 2021-12-03 |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 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 |
CN113733883B (zh) * | 2021-10-18 | 2022-07-08 |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 双电机机械耦合电驱桥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383877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 |
CN211231459U (zh) | 一种双电机横置可换挡电驱桥减速器总成 | |
CN211335437U (zh) | 一种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 | |
CN210970550U (zh) | 一种带轮边减速器的双电机电驱动桥总成 | |
CN112706598A (zh) | 一种具有双电机电驱动桥的车辆 | |
CN210852020U (zh) | 电动车辆驱动系统及电驱动桥、电动车辆 | |
CN215321961U (zh) | 一种具有双电机电驱动桥的车辆 | |
CN111137308A (zh) | 一种单轨驱动单元 | |
CN209813696U (zh) | 一种车辆及其电驱动动力总成 | |
CN108454393A (zh) | 一种两挡行星变速电驱动桥总成 | |
CN213383878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两档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 |
CN216451248U (zh) | 一种行星架输出的轮毂电机 | |
CN210733717U (zh) | 双电机单速平行轴带轮边减速的电驱动桥 | |
CN211335438U (zh) | 一种分开式双电机同轴轮边行星轮减速驱动桥 | |
CN114435121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双电机同轴电动汽车驱动桥 | |
CN110848346A (zh) | 一种双电机横置可换挡电驱桥减速器总成 | |
CN112519497A (zh) | 一种分开式双电机同轴轮边行星轮减速驱动桥 | |
CN216733762U (zh) | 一种电驱动桥及车辆 | |
CN210733715U (zh) | 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 |
CN211820614U (zh) | 一种单电机横置可换挡电驱桥减速器总成 | |
CN213655620U (zh) | 一种新型的新能源车用两档变速箱总成 | |
CN114393982A (zh) | 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 | |
CN210733713U (zh) | 双电机单速平行轴的电驱动桥 | |
CN211000771U (zh) | 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电驱驱动桥 | |
CN211969152U (zh) | 双电机驱动装置和电动叉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