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8732U - 一种减速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速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28732U CN213328732U CN202021832050.3U CN202021832050U CN213328732U CN 213328732 U CN213328732 U CN 213328732U CN 202021832050 U CN202021832050 U CN 202021832050U CN 213328732 U CN213328732 U CN 2133287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celeration strip
- speed bump
- end portion
- plug
- connect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速带,涉及减速带技术领域。减速带包括多个减速带本体;多个所述减速带本体依次首尾插接;多个所述减速带本体均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邻两所述减速带本体之间,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插接;所述减速带本体的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端部锁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减速带,在使用中可进行局部减速带本体的更换,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减速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带。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在公路、城市主干道、厂区门口、学校门口等地方都会设置减速带,以提醒行驶车辆减速慢行。
在使用中,减速带经过长时间的车辆碾压后,经常会出现部分破损的问题,需要进行更换。然而,对于现有的减速带,则需要进行整体更换,从而增加了减速带的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速带,便于对减速带进行部分更换,以降低维修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减速带,包括多个减速带本体;
多个所述减速带本体依次首尾插接;多个所述减速带本体均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邻两所述减速带本体之间,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插接;
所述减速带本体的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端部锁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插销,所述第一端部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插合部;所述插销插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插合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销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合部;
所述第二插合部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部中的所述锁紧组件连接,以将所述插销锁紧在对应的所述第一端部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带还包括预埋组件,所述预埋组件预埋于路面;所述预埋组件包括多个凸出于路面的连接块;
多个所述连接块分别插接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减速带本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且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连接块锁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容置对应位置所述连接块的容置腔;
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连接块插接,以对所述连接块进行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和弹性件;所述定位销一端限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中,所述定位销的另一端用于插接所述连接块;
所述弹性件嵌设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定位销相抵,以推动所述定位销向靠近所述容置腔中部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内;所述第一插接件用于插接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连接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内;所述第二插接件用于插接相邻的所述第二端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滑动,以同时插接或同时远离对应的所述连接块和所述第二端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通过转接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件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减速带,包括多个减速带本体,多个减速带本体依次首尾连接。且,多个减速带本体均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邻两减速带本体之间,相互靠近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插接。同时,第一端部内设置有与相邻第二端部锁紧连接的锁紧组件,由此可实现多个减速带本体之间的稳固连接。
在使用中,当其中一部分减速带本体受损时,施工人员可替换其中破损的减速带本体,其它未破损的减速带本体可继续使用。由此,本申请提供的减速带可降低减速带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减速带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减速带本体的第一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减速带本体的第二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减速带本体的第一端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减速带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减速带本体;11-第一端部;11a-第一插合部;11b-容置腔;11c-限位槽;11d-滑动腔;11e-螺纹孔;12-第二端部;
2-预埋组件;21-预埋板;22-连接块;22a-定位部;22b-第三插合部;
3-插销;31-第二插合部;
4-定位组件;41-定位销;42-弹性件;
5-锁紧组件;51-驱动件;52-第一插接件;53-转接件;54-第二插接件;5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减速带,可用在公路、城市道路、厂区门口、学校门口等地方,以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减速带包括多个减速带本体1,多个减速带本体1依次首尾插接,从而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减速带。实施例中,减速带本体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根据路面宽度进行设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减速带本体1的数量可设置成三个、四个、六个、八个等数量,在此不作限制。
实施例中,多个减速带本体1的结构均相同,对其择一介绍。
减速带本体1包括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可以理解的,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分设于减速带本体1的两端。相邻两减速带本体1之间,相互靠近设置的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插接,从而实现相邻两减速带本体1之间的初步连接。
减速带本体1的第一端部11处设置有锁紧组件5,锁紧组件5与相邻的第二端部12锁紧连接,即与该第一端部11插接的第二端部12锁紧连接。由此,通过锁紧组件5实现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之间的稳固连接,即实现相邻两减速带本体1之间的稳固连接,以在使用中避免多个减速带本体1之间出现分离的问题,从而避免减速带断开的问题发生。
使用中,当有部分减速带本体1出现破损时,施工人员可将破损的减速带本体1拆除,更换为新的减速带本体1。其它未破损的减速带本体1则可继续使用。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减速带,可进行局部更换,从而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减速带,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
如图1所示,减速带还包括预埋组件2,预埋组件2用于埋在路面中,且预埋组件2用于连接减速带本体1,从而将减速带本体1固定在路面上,以实现减速带的固定安装。
预埋组件2包括预埋板21和多个连接块22;多个连接块22固定连接于预埋板21的同一侧。具体的,多个连接块22与预埋板21之间可通过焊接、螺栓固定、卡接、一体成型等方式实现固定。
施工中,在浇筑路面时,可将预埋组件2浇筑于路面中,使预埋板21埋入路面中,多个连接块22远离预埋板21的一端均凸出于路面设置,从而便于连接减速带本体1。
实施例中,多个连接块22分别与多个减速带本体1的第一端部11一一对应设置。连接块22插接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端部11中,且连接块22与对应位置处的锁紧组件5锁紧连接,从而实现将减速带本体1稳固连接于预埋组件2上,即实现将减速带稳固安装于路面上。
实施例中,多个连接块22的结构及装配方式均相同,以下对其进行择一介绍。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一端部11位置处设置有容置腔11b,容置腔11b靠近路面的一侧呈开口端。连接块22从该开口端插入容置腔11b中,实现连接块22与第一端部11的插接,即连接块22与减速带本体1的插接。
容置腔11b的至少一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组件4,连接块22上设置有与定位组件4位置对应的定位部22a。在连接块22与第一端部11插接时,定位组件4与定位部22a配合,以对连接块22和第一端部11实现定位,防止连接块22与第一端部11之间发生随意移动。
具体的,定位组件4包括定位销41和弹性件42。容置腔11b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定位组件4的安装槽,弹性件42容置于安装槽中;定位销41的一端限位于安装槽中,定位销41的另一端凸出于安装槽延伸至容置腔11b中。弹性件42压缩于定位销41与安装槽的端壁之间,从而在弹性件42弹力的作用下推动定位销41向靠近容置腔11b中部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定位销41可伸缩的安装于安装槽中。
连接块22上的定位部22a可以是对应设置的通孔结构,也可以是凹槽结构。
在将减速带本体1插接在连接块22上时,定位销41远离弹性件42的一端插入定位部22a中,以实现减速带本体1与连接块22之间的定位安装。
装配过程中,将容置腔11b的开口端与连接块22的上方对应,随后向下推动减速带本体1,使连接块22插入容置腔11b中。期间,连接块22的侧壁先挤压定位组件4,使弹性件42压缩,以使定位销41向安装槽的方向移动;待连接块22插接到位后,定位部22a与定位销41对位,在弹性件42的作用下,定位销41复位插接在定位部22a中。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件42可以是弹簧、弹片、柔性块等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组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减速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容置腔11b中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定位组件4,即两定位组件4相对设置。定位部22a呈通孔结构,通孔的两端分别对应两侧的定位组件4。在装配到位后,两组定位组件4的定位销41分别插接于定位部22a的两端,以实现连接块22与减速带本体1的定位安装。
如图1所示,连接块22上还设置有第三插合部22b,第三插合部22b用于与锁紧组件5连接,以将连接块22锁紧在第一端部11位置处,从而实现连接块22与减速带本体1之间的稳固连接,避免减速带本体1相对于路面随意移动。
具体的,锁紧组件5包括第一插接件52,第一插接件52滑动安装于第一端部11中,第一插接件52的滑动方向沿减速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插接件52对应容置腔11b的位置设置,容置腔11b的侧壁上设置有供第一插接件52滑入/滑出的通孔。第一插接件52的一端限位于第一端部11内部,另一端可滑入/滑出容置腔11b。
如图5所示,第一插接件52的长度大于容置腔11b的宽度。当第一插接件52滑入容置腔11b时,第一插接件52可以横跨容置腔11b设置。第一插接件52到路面的距离与第三插合部22b到路面的距离相等,即第一插接件52和第三插合部22b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上。在连接块22插接到容置腔11b中后,可推动第一插接件52滑入容置腔11b时,第一插接件52可以插接到第三插合部22b上,进一步将减速带本体1与连接块22之间固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插接件52为杆状结构;第三插合部22b为通孔结构;第一插接件52可以贯穿第三插合部22b。
如图4和图5所示,容置腔11b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槽11c;限位槽11c与第一插接件52相对设置。
装配过程中,推动第一插接件52插入第三插合部22b中,并使第一插接件52的一端部插入限位槽11c中,由限位槽11c对第一插接件52的该端部进行支撑及限位,以免该端部发生晃动而使连接不稳定。
实施例中,锁紧组件5还包括驱动件51,驱动件5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插接件52远离容置腔11b的一端。驱动件51与第一插接件52之间可通过转接件53实现传动连接。驱动件51的另一端延伸至减速带本体1的外部,以方便施工人员操作驱动件51。安装时,施工人员可作用于驱动件51上,使驱动件51带动第一插接件52滑入/滑出容置腔11b。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件51可选用螺杆;减速带本体1上设置有连通外部环境的螺纹孔11e,驱动件51螺接于减速带本体1上。转接件53可选用轴承;驱动件51的一端可与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插接件52可与轴承的外圈或内圈固定连接;从而,在驱动件51转动时,可以使第一插接件52不跟随驱动件51进行转动。
安装时,转动驱动件51,使驱动件51逐渐旋入减速带本体1的内部,进而推动第一插接件52滑入容置腔11b中与连接块22插接。同时,因为驱动件51与减速带本体1之间固定连接,从而也可使第一插接那51保持相对固定,以实现对连接块22的锁紧固定。拆除时,反向转动驱动件51,使驱动件51逐渐旋出减速带本体1的内部,进而带动第一插接件52滑出容置腔11b,以使第一插接件52与连接块22分离。
实施例中,驱动件51远离第一插接件52的一端还设置有螺帽,以限制驱动件51旋入减速带本体1内部的长度,避免驱动件51完全进入减速带本体1内部,从而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反向操作。
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第一插接件52与限位槽11c的端壁相抵来限制驱动件51的旋入行程。
在另外一些实例中,驱动件51还可直接选用推动杆;驱动件51滑动安装于减速带本体1的内部,且驱动件51远离第一插接件52的一端凸出于减速带本体1的外部设置;转接件53可选用连接杆、连接板等结构。驱动件51远离第一插接件52的一端可设置有公扣,减速带本体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母扣;在驱动件51推动第一插接件52到位后,通过公扣与母扣扣合连接以对锁紧组件5进行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锁紧组件5还包括第二插接件54;第二插接件54用于锁紧连接相邻的第二端部12。具体的,第二插接件54通过连接件55固定连接于第一插接件52上,即连接件55的一端与第二插接件54固定连接,连接件55的另一端与第一插接件52固定连接。连接件55连接于第一插接件52靠近转接件53的一端。从而,在驱动件51带动第一插接件52移动时,可带动第二插接件54同步移动。
具体的,驱动件51带动第一插接件52与连接块22锁紧连接时,第二插接件54与相邻的第二端部12同步锁紧连接。驱动件51带动第一插接件52与连接块22分离时,第二插接件54与相邻的第二端部12同步分离。从而,施工人员可通过操作锁紧组件5,实现连接块22和相邻两减速带本体1之间的锁紧固定,从而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减速带本体1的第二端部12上至少设置有一插销3,插销的3的延伸方向与减速带本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端部11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一插合部11a,第一插合部11a的数量与插销3的数量相等。在将多个减速带本体1连接起来时,一减速带本体1上的插销3可插入相邻减速带本体1上第一插合部11a中;第一插合部11a可以是凹槽结构。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插销3的数量可以设置成一个、两个、四个等数量,在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中,第二端部12上设置有两平行的插销3。
插销3远离第二端部12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插合部31;第二插合部31可以是凹槽或通孔等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二插合部31为通孔结构;且第二插合部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插销3的延伸方向。
在装配两个减速带本体1时,将一减速带本体1的插销3插入另一减速带本体1的第一插合部11a中。在旋进锁紧组件5时,锁紧组件5的第二插接件54插入插销3上的第二插合部31中,以将插销3限位于第一插合部11a中,即将插销3锁紧在对应的第一端部11中;从而实现两减速带本体1之间的固定连接。减速带本体1内设置有供第二插接件54滑动的滑动腔11d,滑动腔11d与第一插合部11a连通设置;从而便于第二插接件54滑动至第一插合部11a中与插销3插接。
施工中,可根据路面的宽度确定减速带本体1的数量;再将多个减速带本体1依次首尾连接,即将一减速带本体1的插销3插入相邻减速带本体1的第一插合部11a中,使多个减速带本体1初步连接在一起。期间,将预埋组件2浇筑于路面中,使连接块22凸出于路面设置;且连接块22的数量与减速带本体1的数量相等。当然,浇筑预埋组件2也可在拼接多个减速带本体1之前完成。
随后,将多个减速带本体1移至预埋组件2的上方,使容置腔11b的开口端与连接块22一一对应。再向下推动多个减速带本体1,使连接块22插接于对应位置处的容置腔11b中,并使定位组件4插接于对应位置处连接块22上的定位部22a中,实现预埋组件2与减速带本体1的初步连接。最后,旋进驱动件51,使第一插接件52依次插入连接块22的第三插合部22b和减速带本体1上的限位槽11c中,以使减速带本体1与连接块22进行锁紧固定;同时,使第二插接件54插接于插销3上的第二插合部31中,实现相邻两减速带本体1之间的锁紧固定。由此,即可完成减速带的安装。
综上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减速带,安装方便,从而体提高施工效率;且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从而可延长减速带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安装时,不需要在路面上打孔,从而避免对路面造成破坏。使用中,当其中部分减速带本体1破损时,可仅对该部分减速带本体1进行更换,其它减速带本体1和预埋组件2可继续使用,从而可降低维修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减速带本体;
多个所述减速带本体依次首尾插接;多个所述减速带本体均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邻两所述减速带本体之间,相互靠近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插接;
所述减速带本体的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端部锁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插销,所述第一端部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插合部;所述插销插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插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合部;
所述第二插合部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端部中的所述锁紧组件连接,以将所述插销锁紧在对应的所述第一端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还包括预埋组件,所述预埋组件预埋于路面;所述预埋组件包括多个凸出于路面的连接块;
多个所述连接块分别插接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减速带本体的所述第一端部,且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连接块锁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容置对应位置所述连接块的容置腔;
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连接块插接,以对所述连接块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和弹性件;所述定位销一端限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中,所述定位销的另一端用于插接所述连接块;
所述弹性件嵌设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定位销相抵,以推动所述定位销向靠近所述容置腔中部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内;所述第一插接件用于插接对应位置处的所述连接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插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内;所述第二插接件用于插接相邻的所述第二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滑动,以同时插接或同时远离对应的所述连接块和所述第二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通过转接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2050.3U CN213328732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减速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32050.3U CN213328732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减速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28732U true CN213328732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100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32050.3U Active CN213328732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减速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28732U (zh) |
-
2020
- 2020-08-28 CN CN202021832050.3U patent/CN2133287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14763C (zh) | 杠杆式电连接件 | |
WO2023279632A1 (zh) | 防错双锁止快速连接器 | |
CN217507820U (zh) | 快拆连接器组件及具有它的线缆 | |
JP2004071572A (ja) | プラグコネクタ | |
CN213328732U (zh) | 一种减速带 | |
CA2504589A1 (en) | Toy track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the same | |
JP2604520Y2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US5586894A (en) | Multiple lever connector assembly | |
US5429525A (en) |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19987629U (zh) | 机器人手部快换装置及机器人 | |
JP3178359B2 (ja) | ブロックコネクタ | |
CN219425054U (zh) | 清洁装置 | |
CN218287421U (zh) | 一种卡扣式锁止机构 | |
EP1518754A2 (en) | Outside light indicator for a third brake light on automotive vehicles | |
CN217690974U (zh) | 便于拆卸的继电器模组 | |
CN218101871U (zh) | 一种多通道矩形同轴卡锁连接器 | |
CN221570426U (zh) | 一种拼接锁装置 | |
CN221447521U (zh) | 一种过盈接地连接器 | |
CN114408156B (zh) | 一种拆装结构、拆装方法和无人机 | |
CN220192938U (zh) | 一种卡扣式滚刷和清洁机器人 | |
CN219738780U (zh) | 可组装的底盒及开关座、插座 | |
CN220179239U (zh) | 加解锁机构、电动起子及换锁设备 | |
CN218849968U (zh) | 快锁稳定连接结构及机器人 | |
CN220065608U (zh) | 用于车辆的保险盒组件及车辆 | |
CN118257768B (zh) | 一种连接结构及不锈钢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Yang Weiwei Inventor after: Feng Junying Inventor after: Zheng Jiy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Weiwei Inventor before: Feng Junyi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Jiy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