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12237U - 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12237U CN213312237U CN202022019044.2U CN202022019044U CN213312237U CN 213312237 U CN213312237 U CN 213312237U CN 202022019044 U CN202022019044 U CN 202022019044U CN 213312237 U CN213312237 U CN 2133122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theter
- urine
- pipe
- valve
- pat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外端连接有出尿管,出尿管和引流管之间设有导尿阀,所述导尿阀包括导管夹、阀管,所述阀管两端连接出尿管和引流管,导管夹固定于阀管上。引流管长度较传统留置导尿管短,适用于能够自行入厕但因疾病原因又必须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通过打开导尿阀,能够使患者的尿液从体内排出,同时本案的导尿管增设有保护套,可以有效提高导尿管穿戴舒适度,患者在行走时也不会有过大的异物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
背景技术
留置导尿管,是以乳胶或硅胶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导尿管包括患者端、引流管和排尿端,患者端插入膀胱后,患者端设有一个气囊,气囊用于将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尿液通过引流管最终从排尿端排出,排尿端连接集尿袋,集尿袋用于收集尿液。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导尿管存在以下缺陷:
一、长于患者尿道10厘米的导尿管,通过一根长的引流管连着集尿袋,适合卧床不起的危重患者,便于照顾者随时观察和倾倒尿液。一但患者病情好转起床活动就会有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甚至无法参加工作。因此,它不适用于可以起床活动又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
二、长管子拖着集尿带,穿衣裤就很不方便,一不小心还会把管子扭曲、折叠,造成引流不畅。集尿袋挂在衣裤外面有损形象,患者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三、由于患者端、引流管和集尿袋是连通的,尿液很容易逆流造成逆行性泌尿系统感染,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四、患者长期带着集尿袋,身上常常会散发出尿骚味,会让周围人不适,造成尴尬局面,会被疏远,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五、长管子和集尿袋挂在衣裤外面,生活中很容易被牵拉到而造成尿道损伤、出血,导致疼痛、血尿,凝固的血液还会造成导尿管堵塞和泌尿系感染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引流管长度较传统留置导尿管短,适用于能够自行入厕但因疾病原因又必须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通过打开导尿阀,能够使患者的尿液从体内排出,同时本案的导尿管增设有保护套,可以有效提高导尿管穿戴舒适度,患者在行走时也不会有过大的异物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外端连接有出尿管,出尿管和引流管之间设有导尿阀,所述导尿阀包括导管夹、阀管,所述阀管两端连接出尿管和引流管,导管夹固定于阀管上。
优选的,导尿管还包括注水管,所述出尿管和注水管外端还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覆注水管和出尿管侧面,保护套一端固定于引流管上,保护套另一端设有开口,开口位于出尿管所在的一侧。
优选的,保护套的开口包括两个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之间设有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用于两个贴合面分离或贴紧。
优选的,开合结构为相互吸引的磁性件。
优选的,保护套的开口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开口之间设有磁性吸附的磁性件。
优选的,所述出尿管设有用于防止尿液泄漏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盖合在出尿管的端部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密封盖侧壁和出尿管侧壁。
优选的,所述出尿管侧壁还设有防止密封盖脱落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环形凸肋,密封盖内壁设有环形的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环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排尿端的导尿管上设有导尿阀,在患者不需要排尿的情况下,关闭导管夹使阀管封闭,避免出尿管尿液渗出,出尿管末端有密封盖不用接集尿袋,还能有效避免尿液漏出并污染衣裤。在患者需要排尿时,打开导尿管末端的密封盖,此时因为导管夹未打开所以尿液不会流出,尿液就不会流到患者的手。患者打开导管夹使得阀管流通,尿液从出尿管排出,尿完后患者将导管夹扣回,阀管关闭,最后盖上密封盖保护导尿管末端不被污染。
二、患者因为不用挂集尿袋所以穿衣裤会方便很多,晚上睡觉休息也可以自由翻身,不会过度牵拉导尿管导致尿道损伤,也不用担心会将集尿袋连接管与导尿管连接处拔出,避免尿液流出污染被服,防止导尿管末端被污染,降低逆行感染的机会。
三、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在优选方案中导尿管外端设置了密封盖,通过螺纹使得密封盖牢牢的盖紧在出尿管的外端,封闭导尿管的开口,有效杜绝尿液渗漏,避免尿液沾染衣物以及气味散出,还能防止尿液逆流造成逆行性泌尿系统感染。
四、在优选方案中,如图5或图8,导尿管外壁还增设有保护套,保护套由柔软的硅胶膜制成,可以有效包覆导尿管排尿端,即使放在贴身内裤中,也不会因注水管、出尿管等压迫皮肤而带来不适,极大的提高导尿管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本申请中的保护套的开口处设置有可启闭开口的贴合件,有效杜绝了衣物毛屑、灰尘等进入到保护套内,保持导尿管的排尿端清洁卫生,防止尿液逆流造成逆行性泌尿系统感染。
五、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尿管长度按患者的尿道长度选择合适长度(根据患者之前所留置导尿管拔出后的导尿管上的痕迹来准确测得患者尿道的长度,以适合可以起床活动的恢复期或病情较轻并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导尿阀到尿道口距离较短,导尿管留在尿道口外的部分重量更轻,不需要固定,可以直接放置在内裤里面,患者活动时导尿管外端跟随同步活动,患者的活动范围较传统导尿管大,活动时不容易牵拉导尿管,从而有效防止尿道损伤。
六、导尿阀用于控制通断流的主要部件采用导管夹搭配阀管,导管夹与阀管结构更稳定,不存在泄露或密封不牢等情况,且制造成本相对更低,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导尿管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导尿管的侧视图(闭合状态)。
图4为实施例1中导尿管的侧视图(排尿状态)。
图5为实施例1中导尿管和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保护套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保护套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导尿管和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导尿管和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尿道口;1、引流管;11、阀管;12、出尿管;120、限位环;2、密封盖;20、连接件;3、注水管;4、导管夹;5、保护套;50、贴合面;501、磁性件;51、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包括注水管3、引流管1,引流管1外端连接有出尿管12,出尿管12和引流管1之间设有导尿阀,导尿阀包括导管夹4、阀管11,阀管11两端连接出尿管12和引流管1,导管夹4固定于阀管11上。
如图4所示,出尿管12设有用于防止尿液泄漏的密封盖2,密封盖2盖合在出尿管12的端部上。密封盖2设有连接部20,连接部20连接于密封盖2侧壁和出尿管12侧壁。通过该连接部20将密封盖2和出尿管12进行连接,有效避免密封盖2丢失或掉落。
出尿管12侧壁还设有防止密封盖2脱落的限位环120,限位环120为环形凸肋,密封盖2内壁设有环形的限位槽,限位环120与限位槽相配合,首先确保密封盖2在盖合在出尿管12上时不容易脱落,其次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避免出尿管12中尿液渗出。
如图5所示,出尿管12和注水管3外端还设置有保护套5,保护套5是一层柔软厚实有弹性的乳胶。保护套5包覆注水管3和出尿管12侧面,保护套5一端固定于引流管1上,保护套5另一端设有开口,开口位于出尿管12所在的一侧。这样患者在将导尿管的头部防止在贴身衣裤内时,即使走动,也不会有硬物刮擦带来不适和疼痛。
保护套5的开口包括两个贴合面50,贴合面50之间设有开合结构,开合结构用于两个贴合面50分离或贴紧。
如图6所示,开合结构为相互吸引的磁性件501,磁性件501为细小的扁长方体强力磁石,贴合面50均设置有磁性件501,通过磁性件501相互吸引作用,使得贴合面50贴牢,避免衣物毛屑、粉尘或其它异物进入到保护套5内,保持导尿管的排尿端清洁卫生,防止尿液逆流造成逆行性泌尿系统感染。
当保护套5开口完全封闭时,这样患者平时在将导尿管的末端放置在内裤里面时,可以自由活动,不会有硬物刮擦带来不适和疼痛。
本实施例1中的导尿管使用步骤如下:
1.当患者需要排尿时,患者脱掉贴身衣物后,撑开贴合面50,将开口一侧的贴合面50往上翻,使得磁性件501分开,从而让保护套5的开口打开,露出导尿管末端;拧开密封盖2,使密封盖2从出尿管12上取下,由于导管夹4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尿液不会流出,污湿患者双手。
2.手持出尿管12,将出尿孔对准便池,另一只手打开导管夹4,使得阀管11脱离导管夹4挤压,阀管11打开,使得排尿管12与引流管1连通(参见图4),尿液排出。
3.尿液排净后,先将导管夹4关闭,阀管11不再流通,将密封盖2盖回至出尿管12上(参见图3),将保护套5的贴合面50翻下,使磁吸件501对合,将保护套5的开口封闭,穿回贴身衣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区别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保护套5开口处的贴合面50上设置有磁吸件501,实施例1中磁吸件501为多个圆形磁铁片,磁性吸附面积略微小。
因此,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贴合面50整个开口设置磁性贴片,贴合面积更大,具有更好的封闭防尘效果。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保护套5的结构进行更换,在实施例1中保护套5为相对宽松的锥状结构,其占用的空间也相对较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5贴合于导尿管排尿端表面,保护套5整体处于贴附式的包裹在出尿管12和注水管3表面。极大的压缩保护套5所占的空间体积,使得整个保护套5更小,放置在患者的内裤中时,不再占用过大的空间,外观上不易被他人察觉,其次更小的体积穿戴更为舒适,带来的异物感也随之降低。
出尿管12和注水管3均在保护套5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开口,两个开口处还有保护盖51,该保护盖51一端与保护套5一体成型,保护盖51另一端则是通过磁吸件进行自动吸附,起到防尘防污的效果。
保护套5与导尿管外端的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当导尿管外部的保护套5受到挤压时,该间隙可允许导尿管在保护套5内产生小幅移位,从而避免患者在活动时,腿部活动而造成的不适和异物感。
即患者腿部活动时,保护套5受到挤压时形变,致使导尿管排尿端在保护套5内移位,但是保护套5相对皮肤未移动,以此降低异物感。
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的导尿阀结构均采用医用硅胶、医用塑料制成,所有的材料均对人体无害,不会被尿液腐蚀,一般导尿管使用的周期为1个月左右,一个月后需更换新的导尿管,避免尿道和导尿管壁黏连。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外端连接有出尿管(12),出尿管(12)和引流管(1)之间设有导尿阀,所述导尿阀包括导管夹(4)、阀管(11),所述阀管(11)两端连接出尿管(12)和引流管(1),导管夹(4)固定于阀管(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水管(3),所述出尿管(12)和注水管(3)外端还设置有保护套(5),所述保护套(5)包覆注水管(3)和出尿管(12)侧面,保护套(5)一端固定于引流管(1)上,保护套(5)另一端设有开口,开口位于出尿管(12)所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保护套(5)的开口包括两个贴合面(50),所述贴合面(50)之间设有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用于两个贴合面(50)分离或贴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开合结构为相互吸引的磁性件(5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保护套(5)的开口设有保护盖(51),所述保护盖(51)与开口之间设有磁性吸附的磁性件(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尿管(12)设有用于防止尿液泄漏的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盖合在出尿管(12)的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设有连接部(2000000),所述连接部连接于密封盖(2)侧壁和出尿管(12)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尿管(12) 侧壁还设有防止密封盖(2)脱落的限位环(120),所述限位环(120)为环形凸肋,密封盖(2)内壁设有环形的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环(120)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19044.2U CN213312237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19044.2U CN213312237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12237U true CN213312237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6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1904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312237U (zh) | 2020-09-15 | 2020-09-15 | 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12237U (zh) |
-
2020
- 2020-09-15 CN CN202022019044.2U patent/CN2133122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087252A (en) | Urinary catheter for human males | |
US20080183157A1 (en) | D. A. W. (Non-Invasive) Catheters | |
CN209899730U (zh) | 一种女性接尿器 | |
CN211096902U (zh) | 导尿结构 | |
CN205586346U (zh) | 一种三腔肛管系统 | |
KR200462340Y1 (ko) | 남성용 소변받이 장치 | |
JP3233744U (ja) | 男性尿路用の装着式集尿装置 | |
CN208591184U (zh) | 男性外用接尿器 | |
CN213312237U (zh) | 一种便于非卧床患者日常活动的导尿管 | |
CN202458847U (zh) | 透气防渗漏集尿装置及集尿腔 | |
CN202191395U (zh) | 一种男用卧式排尿装置 | |
CN205698189U (zh) | 一种男用可穿戴式集尿器 | |
CN104095698A (zh) | 隐形轻便型接尿器 | |
CN209734281U (zh) | 一种便携式男式接尿器 | |
CN205729688U (zh) | 女性接尿器 | |
CN213432496U (zh) | 一种便于如厕的留置导尿管 | |
US20010041882A1 (en) | Female urinary device | |
CN101147708A (zh) | 一种女性用集尿装置 | |
TWI695715B (zh) | 一體成形尿液導引收集器及具該收集器的集尿組件 | |
TWI693067B (zh) | 集尿組件、尿液導引收集器及該收集器用的短管導引件 | |
CN112914813A (zh) | 储污裤 | |
CN111658286A (zh) | 可穿戴便携式的男女通用护理装置及系统 | |
TWM576862U (zh) | Urine guiding collector and urine collecting assembly with the same | |
TWI752779B (zh) | 導尿器 | |
CN208464514U (zh) | 一种男用导尿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