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276073U - 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6073U
CN213276073U CN202022177155.6U CN202022177155U CN213276073U CN 213276073 U CN213276073 U CN 213276073U CN 202022177155 U CN202022177155 U CN 202022177155U CN 213276073 U CN213276073 U CN 213276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baffle plate
optical platform
assembly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71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秉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Nano Optical Technology Langfang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Nano Optical Technology Langfa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Nano Optical Technology Langfang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Nano Optical Technology Langfa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71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6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6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6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包括:台面和设置在所述台面上的载物结构;本申请通过设计与台面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组件和两个第二挡板组件,两个第二挡板组件与第一挡板组件垂直设置,且二者的一侧边沿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组件的两侧,形成此载物结构的支撑主体;通过在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之间水平设置两个承载板,且二者上下平行设置,以承载使用的工具;进一步地,通过安装部将第二挡板组件底部的安装沿与螺纹孔固接,从而实现安装固定;其中,载物结构的材质为型材材质,以便此载物结构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能够自由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光学平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光学平台的外形基本固定,为支架支撑台面的形式,台面均分布有螺纹孔。但是,由于台面尺寸有限,在使用时经常会遇见工具杂乱而无处摆放的情况,为实际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如果增加台面尺寸既增加了成本,又浪费了不必要的空间;因此,现有的光学平台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方便放置使用工具,不占用平台有效面积,无需对台面进行改动,结构稳固且便于组装的组合式光学平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包括:台面和设置在所述台面上的载物结构;
所述台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
所述载物结构包括:与所述台面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组件和两个第二挡板组件;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垂直设置,且二者的一侧边沿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组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之间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承载板,且二者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挡板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沿;所述安装沿通过安装部与所述螺纹孔固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载物结构的材质为型材材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组件与所述第二挡板组件均设置有位于同一垂直面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上方;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均安装有一个所述承载板;
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其内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上安装有调节杆,且其上套设有活动连接的调节部;所述第二挡板顶部对应所述安装槽开设有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调节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部可拆卸地与所述承载板、所述第一挡板组件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之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具体地在台面上设计载物结构,利用载物结构承载使用的工具,不会占用平台有效面积,且无需对台面进行改动;
本申请通过设计与台面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组件和两个第二挡板组件,两个第二挡板组件与第一挡板组件垂直设置,且二者的一侧边沿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组件的两侧,形成此载物结构的支撑主体;通过在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之间水平设置两个承载板,且二者上下平行设置,以承载使用的工具;进一步地,通过安装部将第二挡板组件底部的安装沿与螺纹孔固接,从而实现安装固定;其中,载物结构的材质为型材材质,以便此载物结构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能够自由拆卸。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放置不同规格的工具,将第一挡板组件与第二挡板组件设计为可调节的结构;通过设置位于同一垂直面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挡板的上方,作为第一挡板组件或者第二挡板组件的安装主体;通过在所述第一挡板5的底部设置安装槽,其安装有轴承,轴承内设置有调节杆,且调节杆上套设有活动连接的调节部,并利用第二挡板顶部开设的容纳槽容纳调节杆;将承载板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挡板之间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挡板之间,转动调节部,带动调节杆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挡板上下移动,调整了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两个承载板之间的空间,以便不同规格的工具均能够放置在此载物结构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挡板组件或者第二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台面;2、螺纹孔;3、第一挡板组件;4、第二挡板组件;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承载板;8、安装槽;9、轴承;10、调节杆;11、调节部;12、容纳槽;13、安装部;14、加强部;15、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台面1和设置在所述台面1上的载物结构;
所述台面1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2;
所述载物结构包括:与所述台面1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组件3和两个第二挡板组件4;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垂直设置,且二者的一侧边沿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之间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承载板7,且二者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沿;所述安装沿通过安装部13与所述螺纹孔2固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台面1上设计载物结构,利用载物结构承载使用的工具,不会占用平台有效面积,且无需对台面进行改动;
螺纹孔2,设置在所述台面1上,且均匀分布,用于固定使用的工具或者固定此载物结构;
第一挡板组件3和两个第二挡板组件4,与所述台面1垂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垂直设置,且二者的一侧边沿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的两侧,形成此载物结构的支撑主体,起到支撑的作用;
承载板7,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之间,其数量为两个,且二者上下平行设置,用于承载使用的工具;
安装部13,用于将第二挡板组件4底部的安装沿与螺纹孔2固接,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
其中,载物结构的材质为型材材质,可选地,例如为普通型钢,如大型型钢、中型型钢或者小型型钢;或者,优质型钢,如工字钢、槽钢或者H型钢;以便此载物结构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能够自由拆卸。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与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均设置有位于同一垂直面的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且所述第一挡板5位于所述第二挡板6的上方;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5之间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板6之间均安装有一个所述承载板7;
所述第一挡板5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8,且其内部安装有轴承9;所述轴承9上安装有调节杆10,且其上套设有活动连接的调节部11;所述第二挡板6顶部对应所述安装槽8开设有容纳槽12,用于容纳所述调节杆1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将第一挡板组件3与第二挡板组件4设计为可调节的结构,便于放置不同规格的工具;
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位于同一垂直面,且所述第一挡板5位于所述第二挡板6的上方,作为第一挡板组件3或者第二挡板组件4的安装主体,用于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5之间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板6之间安装承载板7;
安装槽8,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5的底部,用于安装轴承9;其数量为至少两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调节杆10,安装在所述轴承9上,利用轴承9支撑调节杆10旋转,用于带动第一挡板5上下移动,进而调整了第一挡板5与第二挡板6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两个承载板7之间的空间,以便不同规格的工具均能够放置在此载物结构上;
调节部11,套设在调节杆10上,其能够在调节杆10上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杆11上下移动;
容纳槽12,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6顶部,且对应所述安装槽8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调节杆10。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7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部14。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14,设置在所述承载板7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之间,用于增强承载板7的承重能力,扩大其承重范围;此处,加强部1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加强部14的数量。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14可拆卸地与所述承载板7、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加强部14与承载板7、第一挡板组件3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加以限定,可选地,例如为螺栓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利用螺栓分别将加强部14与承载板7连接,将加强部14与第一挡板组件3连接。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7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部15。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5,设置在所述承载板7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的一侧,对放置的工具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工具掉落;此处,限位部15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之间的距离,避免影响承载板7与两个第二挡板组件4的固接。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1)和设置在所述台面(1)上的载物结构;
所述台面(1)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2);
所述载物结构包括:与所述台面(1)垂直设置的第一挡板组件(3)和两个第二挡板组件(4);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垂直设置,且二者的一侧边沿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之间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承载板(7),且二者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沿;所述安装沿通过安装部(13)与所述螺纹孔(2)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结构的材质为型材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与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均设置有位于同一垂直面的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且所述第一挡板(5)位于所述第二挡板(6)的上方;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5)之间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挡板(6)之间均安装有一个所述承载板(7);
所述第一挡板(5)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8),且其内部安装有轴承(9);所述轴承(9)上安装有调节杆(10),且其上套设有活动连接的调节部(11);所述第二挡板(6)顶部对应所述安装槽(8)开设有容纳槽(12),用于容纳所述调节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7)与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部(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14)可拆卸地与所述承载板(7)、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7)远离所述第一挡板组件(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部(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5)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4)之间的距离。
CN202022177155.6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 Active CN213276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7155.6U CN213276073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7155.6U CN213276073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6073U true CN213276073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7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7155.6U Active CN213276073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6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76073U (zh) 一种组合式光学平台
CN202185723U (zh) 轴承装配工装
CN210294340U (zh) 一种用于电机测试的同轴度调节工装
CN220446423U (zh) 干燥器的检修设备
CN215795054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通用托架
JP4120486B2 (ja) 研削盤のベッドの構造
CN216031747U (zh) 支撑架和工作台
CN210391382U (zh)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分装台架
CN213319970U (zh) 一种大理石龙门架平台
JP2010208859A (ja) タワークレーン用架台、タワークレーンの支持方法、タワークレーン用架台の取付構造
CN215943380U (zh) 石材钻孔机的工作台升降机构
CN216643618U (zh) 一种轻量型利于拆卸的通信装置支架
CN215999541U (zh) 一种型材加工用辅助固定装置
CN106381950B (zh) 单元式幕墙支架系统
CN219660200U (zh) 一种机柜框架
CN220825984U (zh) 一种应用于多功能工作台上的可扩张承托架
CN219853182U (zh) 一种雕刻机的辅助工作台
CN217625702U (zh) 一种双排链条输送机
CN213276077U (zh) 一种大尺寸拼接平台
CN214161053U (zh) 一种便于调节冲孔角度的模具装置
CN220532699U (zh) 一种车厢折边装置
CN201327397Y (zh) 隔震操作平台
CN220181387U (zh) 一种可拆卸物料架
CN21936493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快速卡固的装配组件
CN215552263U (zh) 一种多功能三维动画作画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