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9358U - 一种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69358U CN213269358U CN202021909703.3U CN202021909703U CN213269358U CN 213269358 U CN213269358 U CN 213269358U CN 202021909703 U CN202021909703 U CN 202021909703U CN 213269358 U CN213269358 U CN 2132693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clutch
- hole
- rotating shaft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锁,包括:外锁壳体,带指纹头的把手,与所述把手连接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锁壳体内设有带腔体的安装座,在所述腔体的开口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盖板;所述离合器、以及驱动所述离合器的电机齿轮箱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离合器包括设在所述腔体内且穿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把手连接的转动轴,促使所述转动轴复位的弹簧,与所述转动轴配合离合的传动轴,用于联动所述转动轴和所述传动轴的离合销;在所述电机齿轮箱上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离合销的一端接触;在所述外锁壳体的底部设有锁孔,在所述外锁壳体内设有与所述锁孔配合的锁头,在所述锁头上连接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所述驱动板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
背景技术
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由于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使得指纹锁成为目前锁具中较为安全的锁种,主要用于防盗门、保险箱等防盗性能要求高的场所。指纹锁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
目前传统的锁具由于采用钥匙解锁,解锁简单,使用较为繁琐,安全性能较差。若不慎丢失了钥匙需要重新更换锁芯,浪费时间和金钱。且传统的锁具开锁简单,容易被不法分子撬锁进入室内严重影响住户的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操作方便的智能锁。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锁,包括:外锁壳体,带指纹头的把手,与所述把手连接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锁壳体内设有带腔体的安装座,在所述腔体的开口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盖板;所述离合器、以及驱动所述离合器的电机齿轮箱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离合器包括设在所述腔体内且穿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把手连接的转动轴,促使所述转动轴复位的弹簧,与所述转动轴配合离合的传动轴,用于联动所述转动轴和所述传动轴的离合销;在所述电机齿轮箱上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离合销的一端接触;在所述外锁壳体的底部设有锁孔,在所述外锁壳体内设有与所述锁孔配合的锁头,在所述锁头上连接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所述驱动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转动轴包括转动座和位于所述转动座一侧的转轴,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容置所述传动轴的套孔,在所述套孔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离合销的通孔,在所述传动轴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凹槽;当所述离合销从所述通孔中穿出并伸入到所述凹槽内时,使所述转动轴和所述传动轴连在一起,从而使得传动轴可以跟随所述转动轴转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弹簧为双向弹簧,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双向弹簧的两端抵触的限位台,所述双向弹簧套设在所述转动座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与所述双向弹簧配合的销钉;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轴能使所述销钉与所述双向弹簧的不同侧配合;所述离合销为两个,当所述销钉与所述双向弹簧的不同侧配合时,所述驱动板与不同的离合销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离合销包括:游离弹簧、游离销和铜套,在所述游离销的中部设有凸环,所述游离弹簧和所述铜套分别套设在所述游离销的两端,所述游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环和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凸起抵靠,所述铜套与所述通孔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设在所述把手内的控制器和连接线,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指纹头、所述电机齿轮箱的电机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把手包括中空的手柄部和与所述离合器连接的基座部,所述指纹头镶嵌在所述手柄部的上表面,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手柄部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电机齿轮箱的侧面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在所述手柄部的下表面设有线孔,所述连接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线孔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齿轮箱的电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外锁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密码输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将离合组件和电机齿轮箱安装在安装座和盖板组成的封闭腔体内,整体的离合器可以有效杜绝非法开锁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在外锁壳体上设有机械锁,机械锁驱动电机齿轮箱带动驱动板向上或向下运动,使得智能锁在没电或无法启动电机时可采用应急钥匙开门。
二、实际工作时,电机工作带动驱动板向上从而使得离合销联动传动轴和转动轴,下压把手完成开门动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双向弹簧并结合两个离合销,当销钉与双向弹簧的不同侧配合时,驱动板与不同的离合销配合;可十分方便地实现左开门和右开门的切换。
三、控制器设置在把手内,电机齿轮箱的侧面设有第一通孔,安装座上设有第二通孔,手柄部的下表面设有线孔,连接线通过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线孔连接控制器和电机齿轮箱的电机,因为电机齿轮箱位于转动轴的下方,把手下压完成开门动作,在把手旋转过程中不会拉扯连接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锁的结构分解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锁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把手,2:外锁壳体,3:轴承一,4:安装座,5:轴承二,6:双向弹簧,7:电机齿轮箱,8:固定螺钉,9:转动轴,10:游离销,11:游离弹簧,12:铜套,13:锁孔,14:锁头,15:锁杆,16:传动轴,17:盖板,18: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锁,包括:外锁壳体2,带指纹头的把手1,与所述把手1连接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锁壳体2内设有带腔体的安装座4,在所述腔体的开口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盖板17;所述离合器、以及驱动所述离合器的电机齿轮箱7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离合器包括设在空腔内且穿过所述安装座4与所述把手1连接的转动轴9,促使所述转动轴9复位的弹簧,与所述转动轴9配合离合的传动轴16,用于联动所述转动轴9和所述传动轴16的离合销,以及驱动所述离合销的电机齿轮箱7;在所述电机齿轮箱7上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离合销的一端接触,在所述外锁壳体2的底部设有锁孔13,在所述外锁壳体2内设有与所述锁孔13配合的锁头14,所述锁头14连接有锁杆15,所述锁杆15与所述电机齿轮箱7的齿轮连接并驱动所述电机齿轮箱带动所述驱动板向上或向下运动。
其中,所述转动轴9包括成型在一起的转动座和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转动座的一侧,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容置所述传动轴16的套孔,在所述套孔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离合销的通孔,在所述传动轴16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凹槽;当所述离合销从所述通孔中穿出并伸入到所述凹槽内时,使所述转动轴和所述传动轴连在一起,从而使得传动轴可以跟随所述转动轴转动。
所述离合销包括:游离弹簧11、游离销10和铜套12,在所述游离销10的中部设有凸环,所述游离弹簧11和所述铜套12分别套设在所述游离销10的两端,所述游离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环和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凸起抵靠,所述铜套12与所述通孔固定。当指纹头读取密码成功后启动电机带驱动板向上运动从而将离合销压入所述凹槽中,传动轴和转动轴联动,此时可以旋转把手开锁,开锁后弹簧促使所述转动轴11自动复位,电机转动带动驱动板向下运动,这时游离弹簧促使游离销自动复位。
所述指纹头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连接线与所述电机齿轮箱的电机连接。优选地,在所述外锁壳体2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密码输入装置,以实现密码开锁功能。
优选地,所述把手1包括中空的手柄部和与所述离合器连接的基座部,所述指纹头镶嵌在所述手柄部的上表面,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手柄部内。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手柄部内;所述指纹头安装在所述把手的手柄部的上表面。在所述电机齿轮箱的侧面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在所述手柄部的下表面设有线孔,所述连接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线孔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齿轮箱的电机
所述弹簧为双向弹簧6,在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与所述双向弹簧6的两端抵触的限位台,所述双向弹簧6套设在所述传动座上。双向弹簧与传动座固定跟随传动座旋转,并通过限位台限位,落锁时,双向弹簧可促使传动座自动复位。
在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与所述双向弹簧配合的销钉;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轴能使所述销钉与所述双向弹簧的不同侧配合;所述离合销为两个,当所述销钉与所述双向弹簧的不同侧配合时,所述驱动板与不同的离合销配合。
所述转动轴9通过轴承一3和轴承二5与所述安装座4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外锁壳体2内且位于所述安装座4的上方设有电池安装槽,电池安装槽内安装有若干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所述外锁壳体的表面顶部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数字按键。
所述传动轴16连接有连接轴18。所述转轴和所述连接轴18都为方轴连接块,所述转轴的一端活动插入所述把手内,其另一端与转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插接。
所述电机齿轮箱7通过固定螺钉8固定在所述安装座4内。
在所述把手1上设有防滑凸起。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项及其等同物限定之。具体实施方式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
Claims (9)
1.一种智能锁,包括:外锁壳体,带指纹头的把手,与所述把手连接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锁壳体内设有带腔体的安装座,在所述腔体的开口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盖板;所述离合器、以及驱动所述离合器的电机齿轮箱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离合器包括设在所述腔体内且穿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把手连接的转动轴,促使所述转动轴复位的弹簧,与所述转动轴配合离合的传动轴,用于联动所述转动轴和所述传动轴的离合销;在所述电机齿轮箱上设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离合销的一端接触;在所述外锁壳体的底部设有锁孔,在所述外锁壳体内设有与所述锁孔配合的锁头,在所述锁头上连接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包括转动座和位于所述转动座一侧的转轴,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容置所述传动轴的套孔,在所述套孔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离合销的通孔,在所述传动轴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凹槽;当所述离合销从所述通孔中穿出并伸入到所述凹槽内时,使所述转动轴和所述传动轴连在一起,从而使得传动轴可以跟随所述转动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双向弹簧,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双向弹簧的两端抵触的限位台,所述双向弹簧套设在所述转动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与所述双向弹簧配合的销钉;通过转动所述转动轴能使所述销钉与所述双向弹簧的不同侧配合;所述离合销为两个,当所述销钉与所述双向弹簧的不同侧配合时,所述驱动板与不同的离合销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销包括:游离弹簧、游离销和铜套,在所述游离销的中部设有凸环,所述游离弹簧和所述铜套分别套设在所述游离销的两端,所述游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环和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凸起抵靠,所述铜套与所述通孔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把手内的控制器和连接线,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指纹头、所述电机齿轮箱的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中空的手柄部和与所述离合器连接的基座部,所述指纹头镶嵌在所述手柄部的上表面,所述控制器设在所述手柄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齿轮箱的侧面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二通孔,在所述手柄部的下表面设有线孔,所述连接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线孔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齿轮箱的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锁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密码输入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09703.3U CN213269358U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一种智能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09703.3U CN213269358U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一种智能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69358U true CN213269358U (zh) | 2021-05-25 |
Family
ID=75939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09703.3U Active CN213269358U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一种智能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69358U (zh) |
-
2020
- 2020-09-04 CN CN202021909703.3U patent/CN2132693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82503B1 (en) | Electronic key storage case | |
CN101978126B (zh) | 微型马达锁系统 | |
CN205990834U (zh) | 新型电子锁结构 | |
CN108756492A (zh) | 电子防盗锁体及控制装置 | |
CN108915413B (zh) | 一种箱柜门锁及锁控系统 | |
CN202299736U (zh) | 一种安全防盗锁 | |
CN110670968B (zh) | 可调式门锁装置 | |
CN108756493A (zh) | 一种防卡死电子门锁 | |
CN213269358U (zh) | 一种智能锁 | |
CN111425072A (zh) | 智能门锁 | |
CN115263085A (zh) | 带双密码的密码锁 | |
CN208363840U (zh) | 电子防盗锁体及控制装置 | |
CN2833042Y (zh) | 一种内装式电子防盗锁 | |
CN106593123A (zh) | 一种防盗门锁、防盗门锁定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锁定方法 | |
CN206438857U (zh) | 一种防盗门锁及含其的防盗门 | |
CN208816011U (zh) | 一种防卡死电子门锁 | |
CN102383672A (zh) | 一种具备指纹识别功能的双锁锁具 | |
CN201560638U (zh) | 密码保险防盗门锁装置 | |
CN215803815U (zh) | 一种机械密码锁 | |
CN108286369B (zh) | 一种电子门锁 | |
CN222414398U (zh) | 一种具备防堵功能的防盗门执手 | |
CN220979108U (zh) | 一种锁舌驱动结构 | |
CN217501316U (zh) | 一种玻璃门指纹锁机械开锁传动装置 | |
CN216545408U (zh) | 具有多重锁止结构的印章机 | |
CN212773837U (zh) | 一种锁舌驱动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