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5411U -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35411U CN213235411U CN202021447151.9U CN202021447151U CN213235411U CN 213235411 U CN213235411 U CN 213235411U CN 202021447151 U CN202021447151 U CN 202021447151U CN 213235411 U CN213235411 U CN 2132354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mersible pump
- pipeline
- oil
- storage tank
- nuclear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输配电及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该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储油罐;第一管线与第二管线连接于储油罐的相对两侧,第一管线的另一端连接一法兰,第二管线的另一端连接另一法兰;第一隔离阀连接于第一管线,第二隔离阀连接于第二管线;压力平衡器与储油罐连通。将待更换至变压器现场的潜油泵连接于两法兰之间,打开第一隔离阀与第二隔离阀,启动潜油泵,油液可在第一管线、储油罐、第二管线及潜油泵所构成的通络内循环,维持潜油泵工作既定时间,即可模拟潜油泵在变压器中的实际运行状态,以对潜油泵的性能实现深入、精准的检查,避免缺陷潜油泵使用至变压器现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输配电及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电能传递的重要电气设备,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其自身会产生热量,潜油泵可以使油流在变压器壳体内设定的油道内循环流通,油流将变压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组,经散热器组释放到外界,维持变压器自身的运行温度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当潜油泵故障或功能受限无法正常工作时,变压器内部油流基本会处于停滞状态,绕组铁芯等部件的发热量无法及时交换排出,在这些部位会形成局部热点。按照6度法则,变压器绕组温度高于80℃后,变压器温度每升高6℃,变压器老化速度将增加一倍,其绝缘寿命将减少一半,因此,潜油泵的运行可靠性将严重影响到变压器的运行寿命。
通常,在潜油泵运行一段时间后,采用对潜油泵进行更换的方式,以消除长久运行后性能下降等因素引起的潜在运行隐患。另外,在潜油泵安装到变压器管线回路中以前,需要执行常规电气检查来判别潜油泵的性能状态。然而,常规电气检查只能检查到潜油泵的表面问题,其性能验证则无法进行检查。在将潜油泵安装到变压器管线回路中以后,启动潜油泵后一旦出现运行异常,则需变压器再次排油更换潜油泵,将严重影响项目的检修工期。另外,潜油泵内部结构组件异常,可能导致泵体损坏后产生的异物进入变压器内,就使得变压器整体存在不可用的重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潜油泵性能进行检查的试验平台。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
用于储油的储油罐;
法兰,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法兰相对设置;
主管线,包括第一管线及第二管线,所述第一管线与所述第二管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储油罐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管线的远离所述储油罐的一端连接一所述法兰,所述第二管线的远离所述储油罐的一端连接另一所述法兰;
隔离阀,包括第一隔离阀及第二隔离阀,所述第一隔离阀连接于所述第一管线,所述第二隔离阀连接于所述第二管线;及
压力平衡器,与所述储油罐连通。
将待更换至变压器现场的潜油泵连接于两法兰之间,打开第一隔离阀与第二隔离阀,启动潜油泵,油液可在第一管线、储油罐、第二管线及潜油泵所构成的通络内循环,维持潜油泵工作既定时间之后,通过测量潜油泵的温度变化及工作噪音情况,可以对潜油泵的性能情况进行判断。通过上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可模拟潜油泵在变压器中的实际运行状态,以便于对潜油泵的性能实现深入、精准的检查,避免缺陷潜油泵使用至变压器现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平衡器包括壳体和吸附剂,所述壳体呈空腔式圆柱体结构,所述吸附剂填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吸附剂用于吸附流经所述壳体的空气中的杂质与水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法兰上开设有与所述主管线连通的内孔,所述法兰位于所述内孔周围开设有多个卡口,多个所述卡口沿所述内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口沿所述法兰的径向延伸呈长条状,所述卡口的口径沿朝向远离所述内孔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管线上且位于所述法兰与所述第一隔离阀之间,所述伸缩管能够伸缩以改变两个所述法兰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管呈波纹式弹簧结构;及/或,所述伸缩管的长度调节范围为200mm~35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连接于所述储油罐一端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呈透明结构,以显示所述储油罐内油液的液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注油阀及支管线,所述支管线包括第三管线及第四管线,所述第三管线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油阀连接,所述第四管线的一端经所述注油阀与所述第三管线连通,所述第四管线用于外接注油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排油阀,所述排油阀连接于所述储油罐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架,多个所述支撑架等间隔设置,以共同支撑所述储油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10包括储油罐11、法兰12、主管线及隔离阀。具体地,储油罐11用于储油。法兰12数量为两个,两个法兰12相对设置,两个法兰12用于连接潜油泵(未示出)的两端。主管线包括第一管线13及第二管线14,第一管线13与第二管线14分别连接于储油罐11的相对两侧,第一管线13的远离储油罐11的一端连接一法兰12,第二管线14的远离储油罐11的一端连接另一法兰12。隔离阀包括第一隔离阀15及第二隔离阀16,第一隔离阀15连接于第一管线13,第二隔离阀16连接于第二管线14。压力平衡器22与储油罐11连通,用以维持储油罐11内为常压。
将待更换至变压器现场的潜油泵连接于两法兰12之间,打开第一隔离阀15与第二隔离阀16,启动潜油泵,油液可在第一管线13、储油罐11、第二管线14及潜油泵所构成的通络内循环,维持潜油泵工作既定时间之后,通过测量潜油泵的温度变化及工作噪音情况,可以对潜油泵的性能情况进行判断。通过上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10,可模拟潜油泵在变压器中的实际运行状态,以便于对潜油泵的性能实现深入、精准的检查,避免缺陷潜油泵使用至变压器现场。
具体地,储油罐11呈圆柱形筒体结构,其长度为3000mm,内径为1000mm,壁厚为8mm,材质为低碳钢。储油罐11的体积容量为2255L,储油罐11的容量较大,对储油罐11单次补油后可满足100台次以上的潜油泵的试验需求。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10包括液位计17,液位计17连接于储油罐11一端。液位计17呈透明结构,以显示储油罐11内油液的液位。通过在储油罐11上设置液位计17,能实时的观察到储油罐11内油液的存量,在油液损耗过大后可及时进行补充。具体地,液位计17嵌设于储油罐11的端部,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液位计17包括主体171及固定支架172,固定支架172围设于主体171周围,固定支架172与储油罐1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液位计17大致呈宽度为40mm、高度为100mm的长方形。主体171为透明塑料,其宽度大致为30mm,主体171上带有刻度,以对储油罐11内的油液液位进行标识。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储油罐11注入油液时,只需要在使液位达到储油罐11高度的2/3即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10包括注油阀18及支管线,支管线包括第三管线19及第四管线20,第三管线19的一端与储油罐11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注油阀18连接,第四管线20的一端经注油阀18与第三管线19连通,第四管线20用于外接注油装置(未示出)。外接注油装置能够经第四管线20、注油阀18及第三管线19向储油罐11内注油。具体地,注油阀18为手轮球阀,通过手轮多轮转动实现注油阀18的开关,避免注油阀18误动或误操作。进一步地,注油阀18的内径与第三管线19、第四管线20的内径相一致,以保证第三管线19与第四管线20能够恰好与注油阀18连通。具体地,注油阀18、第三管线19与第四管线20内径为60mm,第三管线19与第四管线20的壁厚为2mm,其材质为低碳钢。需要指出的是,在不进行注油操作时,注油阀18呈关闭状态。
另外,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10包括排油阀21,排油阀21连接于储油罐11的底部,通过排油阀21可将潜油泵内的油液排出。具体地,排油阀21为手轮球阀,通过手轮多轮转动实现阀门开关,避免阀门误动或误操作。排油阀21的内径为60mm。需要指出的是,在不进行排油操作时,排油阀21呈关闭状态。
具体地,压力平衡器22包括壳体和吸附剂,壳体呈空腔式圆柱体结构,吸附剂填充于壳体内,吸附剂用于吸附流经壳体的空气中的杂质与水份。另外,壳体的一端通过一连通管线25与储油罐11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在潜油泵连接于试验平台后,启动潜油泵运行,在潜油泵的带动作用下,作为传输介质的油液出现温升,储油罐11内油液的体积量对应变化。通过设置与储油罐11内部相连通的压力平衡器22,可用于平衡储油罐11内外部压力,避免储油罐11超压,确保试验的安全进行。进一步地,压力平衡器22中,壳体的内径大致为120mm,其长度大致为600mm。另外,连通管线25的内径为60mm,壁厚为2mm,其材质为低碳钢。
具体地,第一隔离阀15与第二隔离阀16均为蝶形手轮阀,用于在潜油泵未安装于试验平台装置前,隔断主管线回路,在潜油泵连接于两法兰12之间后,可通过开启第一隔离阀15及第二隔离阀16,实现油路连通。进一步地,第一隔离阀15、第二隔离阀16、第一管线13与第二管线14的内径相一致,以保证第一隔离阀15恰好与第一管线13连通,第二隔离阀16恰好与第二管线14连通。具体地,第一隔离阀15、第二隔离阀16、第一管线13与第二管线14的内径均为200mm。另外,第一管线13与第二管线14的壁厚为4mm,且材质为低碳钢。
结合图1与图2所示,具体地,法兰12上开设有与主管线连通的内孔121,法兰12位于内孔121周围开设有多个卡口122,多个卡口122沿内孔121的周向均匀分布。由于法兰12用于和潜油泵直接连接,连接的可靠性必须保证,法兰12使用了8mm厚的不锈钢板,与主管线之间使用焊接方式对接,通过着色探伤,确保结构可靠。另外,潜油泵的两端用于分别与两个法兰12通过螺杆连接。卡口122的设置,可使得螺杆贯穿卡口122及潜油泵上的连接结构,从而实现法兰12与潜油泵的连接。
进一步地,内孔121的直径与第一管线13及第二管线14的内径相一致,以确保两个法兰12恰好分别与第一管线13及第二管线14连通。具体地,内孔121的直径与第一管线13、第二管线14的内径均为200mm。法兰12的外径为320mm。
具体地,卡口122沿法兰12的径向延伸呈长条状,且沿朝向远离内孔121的方向,卡口122的口径逐渐增大。卡口122的结构设置,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潜油泵上的连接结构,以供螺杆穿设而与法兰12实现连接,提高法兰12的适应性,拓展了试验平台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卡口122为8个,可以匹配不同数量的螺杆。可以理解,潜油泵上两个相对位置各连接一个螺杆,两螺杆可以与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口122一一对应;在潜油泵上均匀设置四个螺杆时,四个螺杆可以与呈90°夹角设置的四个卡口122一一对应;在潜油泵上均匀设置8个螺杆时,8个螺杆可以与8个卡口122一一对应。
另外,卡口122的靠近内孔121的一端的口径为8mm,远离内孔121的一端的口径为16mm,如此,卡口122呈喇叭状,以供不同直径的螺杆穿设。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10包括伸缩管23,伸缩管23连接于第一管线13上,且位于法兰12与第一隔离阀15之间,伸缩管23能够伸缩以改变两个法兰12之间的距离。伸缩管23的设置,可以使两个法兰12之间匹配不同尺寸的潜油泵,拓宽了试验平台的使用范围。
具体地,伸缩管23呈波纹式弹簧结构,伸缩管23的内部与第一管线13连通,通过自身的波纹结构进行伸长或收缩。另外,伸缩管23的长度调节范围为200mm~350mm,从而可以使两个法兰12之间匹配500mm~650mm长度尺寸的潜油泵。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10包括多个支撑架24,多个支撑架24等间隔设置,以共同支撑储油罐11。如图1所示,从储油罐11的连接第一管线13的一端向连接第二管线14的一端,支撑架24间隔地设置两个,且两个支撑架24均为三脚架。支撑架24整体为角钢焊接结构,底部与地面接触两个边角进行了加固焊接,上部与储油罐11接触部位为圆弧形匹配结构,通过多点焊接与储油罐11连接成一体结构。
通过上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10对潜油泵进行检测的过程如下:
(1)储油罐11注油。首先,检查隔离阀,确保第一隔离阀15与第二隔离阀16呈关闭状态;其次,检查排油阀21,确保排油阀21呈关闭状态;之后,将外接注油装置与第四管线20连接;之后,打开注油阀18对储油罐11进行注油;进一步地,通过液位计17观察储油罐11内油液液位高度,在液位高度达到储油罐11整体高度的2/3时,外接注油装置停止注油;最后,关闭注油阀18。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储油罐11单次补油后可满足100台次以上的潜油泵的试验需求,在储油罐11内油液不足以完成试验的情况下才进行储油罐11注油操作。
(2)连接潜油泵试验。首先,检查第一隔离阀15、第二隔离阀16、注油阀18、排油阀21,确保均处于关闭状态;其次,拆除两法兰12上内孔121中的堵板;之后,将潜油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法兰12连接,其中,在两法兰12之间的距离与潜油泵的长度尺寸存在偏差时,通过收缩或伸长伸缩管23,使两法兰12之间恰好与潜油泵的尺寸相匹配;之后,打开第二隔离阀16,缓慢打开第一隔离阀15;进一步地,在第一隔离阀15全开既定时间后,启动潜油泵进行带载试验;之后,在潜油泵试验完成后,关闭第一隔离阀15与第二隔离阀16,将潜油泵与两法兰12中间拆下,回装两个法兰12内孔121的堵板。
具体地,在第一隔离阀15全开既定时间后,启动潜油泵进行带载试验的过程中,既定时间可设定为5分钟。另外,在潜油泵带载试验的过程中,对潜油泵的温升和噪音增幅进行检测,以判断潜油泵性能情况。进一步地,对于温升检测,在启动潜油泵后,利用红外测温枪测量潜油泵的初始温度,之后在连续的60min内,以10min为间隔多次测量潜油泵的温度,在连续的30min内,潜油泵温升小于10°,连续的60min内,温升小于15°,则潜油泵性能优良。对于噪音增幅检测,在启动潜油泵5min后,利用噪声仪测量潜油泵内部的初始噪音值,之后在连续的30min内,以10min为间隔多次测量潜油泵的噪声,单次噪声分贝值小于等于60db,相对初始值噪声增幅小于15db,则潜油泵性能优良。
(3)储油罐11排油。首先,检测第一隔离阀15、第二隔离阀16,确保第一隔离阀15与第二隔离阀16处于关闭状态;其次,将外接排油装置与排油阀21连接;之后,打开排油阀21,储油罐11内的油液经排油阀21排出至外接排油装置,其中,通过液位计17观察储油罐11内油液液位高度为0时,外接排油装置停止接油;最后,关闭排油阀21。需要指出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储油罐11内的油液可满足多次试验使用,仅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对储油罐11内的油液排出时才进行储油罐11排油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储油的储油罐;
法兰,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法兰相对设置;
主管线,包括第一管线及第二管线,所述第一管线与所述第二管线分别连接于所述储油罐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管线的远离所述储油罐的一端连接一所述法兰,所述第二管线的远离所述储油罐的一端连接另一所述法兰;
隔离阀,包括第一隔离阀及第二隔离阀,所述第一隔离阀连接于所述第一管线,所述第二隔离阀连接于所述第二管线;及
压力平衡器,与所述储油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平衡器包括壳体和吸附剂,所述壳体呈空腔式圆柱体结构,所述吸附剂填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吸附剂用于吸附流经所述壳体的空气中的杂质与水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上开设有与所述主管线连通的内孔,所述法兰位于所述内孔周围开设有多个卡口,多个所述卡口沿所述内孔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沿所述法兰的径向延伸呈长条状,所述卡口的口径沿朝向远离所述内孔的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管线上且位于所述法兰与所述第一隔离阀之间,所述伸缩管能够伸缩以改变两个所述法兰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呈波纹式弹簧结构;及/或,所述伸缩管的长度调节范围为200mm~3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连接于所述储油罐一端的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呈透明结构,以显示所述储油罐内油液的液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注油阀及支管线,所述支管线包括第三管线及第四管线,所述第三管线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油阀连接,所述第四管线的一端经所述注油阀与所述第三管线连通,所述第四管线用于外接注油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排油阀,所述排油阀连接于所述储油罐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包括多个支撑架,多个所述支撑架等间隔设置,以共同支撑所述储油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47151.9U CN213235411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47151.9U CN213235411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35411U true CN213235411U (zh) | 2021-05-18 |
Family
ID=75889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47151.9U Active CN213235411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35411U (zh) |
-
2020
- 2020-07-21 CN CN202021447151.9U patent/CN2132354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580055A (en) | Tank system tightness tester | |
CN204630643U (zh) | 便携式油箱液位计校验装置 | |
CN111323216B (zh) | 阀门压力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213235411U (zh) |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潜油泵试验平台 | |
CN112881001B (zh) | 一种阀门生产用售后实测装置 | |
CN109506928B (zh) | 阀门打压测试方法 | |
CN209401324U (zh) | 一种中子通量管检查一体化装置 | |
CN117030144B (zh) | 一种格架氦检漏方法 | |
CN211651945U (zh) | 一种大容器部件检漏系统 | |
CN115254833B (zh) | 一种液体储存容器 | |
CN219348116U (zh) | 空冷器管束翅片管检漏装置 | |
CN218725056U (zh) | 一种罐车卸料软管检测装置 | |
KR200494817Y1 (ko) | 온도센서 보호관용 누출 시험장치 | |
CN214173727U (zh) | 一种阀门压力试验装置 | |
CN210952500U (zh) | 一种板式钎焊散热器清洗装置 | |
CN215573266U (zh) | 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水表检定装置 | |
CN214843864U (zh) | 一种用于检测洗碗机分配器的密封性检测设备 | |
CN219120359U (zh) | Lng加气站防泄漏检测装置 | |
CN110702322B (zh) | 综合检漏密封舱 | |
CN215004726U (zh) |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打压测试装置 | |
CN215524774U (zh) | 一种用于检测核电站油位计的试验装置 | |
CN215219065U (zh) | 用于核电站的油流继电器试验装置 | |
CN219737110U (zh) | 承压法兰水压试验装置 | |
CN220104432U (zh) | 一种市政供水管网漏点定位模拟检测装置 | |
CN218937678U (zh) | 一种锂锰针管电池壳体打压测试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