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23901U - 冲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23901U CN213223901U CN202021449318.5U CN202021449318U CN213223901U CN 213223901 U CN213223901 U CN 213223901U CN 202021449318 U CN202021449318 U CN 202021449318U CN 213223901 U CN213223901 U CN 2132239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die
- hole
- module
- pun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冲切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定位模块、模芯组件、第二定位模块及冲切模块,第一定位模块包括第一定位孔,模芯组件包括定位台和贯穿定位台设置的第二定位孔,定位台设于第一定位孔内,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同轴设置,冲切模块包括第一冲切轴和套设在第一冲切轴外的第二冲切轴,第一冲切轴用于伸入第二定位孔将物料冲切出第一预设形状,第二冲切轴用于伸入第一定位孔并与定位台配合将物料冲切出第二预设形状,第二预设形状环绕设置于第一预设形状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切装置采用同一模具直接成型环形物料,效率高,外观质量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切装置。
背景技术
铝箔因其良好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铝箔厚度一般在0.01-0.2mm,质软易撕裂,加工表面质量精度要求极高,边缘通常不能存在毛刺及撕裂缺陷。
目前,方环形铝箔是使用专业桌面式冲裁设备冲裁而成,然而,冲切过程大都需要在不同的模具上通过两次冲切来完成,加工效率低,容易产生毛刺,表面质量差,易撕裂,无法达到使用要求,尤其是冲切薄边方环形状的铝箔,现有冲切工艺更难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满足环形薄边金属箔的高效的冲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切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定位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上的模芯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定位模块以及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模块设置且与所述模芯组件相配合的冲切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相配合固定物料。
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包括一第一定位孔,所述模芯组件包括一定位台和贯穿所述定位台设置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台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侧壁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同轴设置。
所述冲切模块包括第一冲切轴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冲切轴外侧的第二冲切轴,所述第一冲切轴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并将所述物料冲切出第一预设形状,所述第二冲切轴用于伸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并与所述定位台配合将所述物料冲切出第二预设形状,所述第二预设形状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形状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设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多个第一定位槽、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间的落料孔,所述落料孔贯穿所述底座本体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模块还包括第一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靠近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的一表面形成一冲切台面,所述第一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表面和所述冲切台面设置。
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落料孔在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上的垂直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部,所述落料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模芯组件还包括一模板以及设于所述模板背离所述定位台一侧的多个第一弹性部件,多个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一一对应,所述模板可拆卸地嵌入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模板上,另一端伸入相应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并抵持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表面。
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围设形成一模腔,所述模板的厚度小于所述模腔的深度,所述模板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压缩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被压缩后的弹性恢复力用于推动所述模板向上移动。
进一步,所述定位台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远离所述第一定位板一侧的第三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与所述第三定位板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三定位孔、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板上且与所述第三定位孔对应的第四定位孔,所述冲切模块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和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台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板的侧通孔和设于所述侧通孔内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的一端抵至所述冲切模块的外表面,另一端伸出所述侧通孔,所述侧通孔贯穿所述第四定位孔的侧壁和所述第三定位板的外侧壁设置。
进一步,所述冲切模块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冲切轴外侧的轴套,所述第二冲切端面超出所述轴套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一侧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孔套于所述第二冲切轴的外侧,所述第四定位孔套于所述轴套的外侧,所述第一冲切轴和所述第二冲切轴能够沿所述第三定位孔往复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冲切轴与所述第一冲切轴的配合精度等级在IT1级至IT5级范围内,所述第二冲切轴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配合精度等级在IT1级至IT5级范围内,所述第一冲切轴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配合精度等级在IT1级至IT5级范围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预设形状包括矩形、圆形、米字型中的任一种形状,所述第二预设形状包括矩形、圆形、米字型中的任一种形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切装置中,第一冲切轴和第二冲切轴之间、第一冲切轴与第一定位孔之间、以及第二冲切轴与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配合能够在同一模具上实现环形物料的冲切,只需定位一次便可成型出成品,避免移动物料重新定位造成外观压痕、毛边、尺寸精度低等不良,提升了冲切台面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极大提升了冲切效率;超高精度的配合方式能够保证超薄物料冲切尺寸的高精度,使冲切后物料边缘无毛刺和缺陷,表面质量高,不易撕裂;第一定位模块与第二定位模块的配合,能够稳定地固定物料,不会使冲切模块上升时带起物料,第二冲切端面与定位台之间的配合,避免冲切成品出现压痕,提升成品表面质量;该冲切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降低了加工成本,可实现低成本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冲切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沿II-II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模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沿IV-IV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VI-VI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沿VIII-VIII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冲切模块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冲切模块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冲切装置 100
底座 1
底座本体 11
第一定位槽 12
落料孔 13
第一定位模块 2
第一定位板 21
第二定位槽 22
第一定位孔 23
模芯组件 3
模板 31
定位台 32
第二定位孔 33
第一弹性部件 34
第二定位模块 4
第二定位板 41
第三定位板 42
第二弹性部件 43
第三定位孔 44
第四定位孔 45
侧通孔 46
锁紧机构 47
冲切模块 5
第一冲切轴 51
第一冲切端面 511
第二冲切轴 52
第二冲切端面 521
轴套 53
模腔 6
连接机构 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以下所描述的系统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所述模块或电路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机构也可以由同一个单元或机构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冲切装置100,包括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定位模块2、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上的模芯组件3、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远离所述底座1一侧的第二定位模块4以及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设置且与所述模芯组件3相配合的冲切模块5,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相配合固定物料。
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包括一第一定位孔23,所述模芯组件3包括一定位台32和贯穿所述定位台32设置的第二定位孔33,所述定位台32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3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定位孔23的侧壁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定位孔23与所述第二定位孔33同轴设置。这里定义沿所述第一定位孔23的侧壁朝向所述底座1方向的移动为向下移动,定义沿所述第一定位孔23的侧壁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方向的移动为向上移动。
所述冲切模块5包括第一冲切轴51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冲切轴51外侧的第二冲切轴52,所述第一冲切轴51包括第一冲切端面511,所述第二冲切轴52包括第二冲切端面521,所述第一冲切端面511超出所述第二冲切端面521设置,所述第一冲切轴51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33将物料冲切出第一预设形状,所述第二冲切轴52用于伸入所述第一定位孔23并与所述定位台32配合将物料冲切出第二预设形状,所述第二预设形状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形状的外侧。
请参阅图5与图6,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设于所述底座本体11上的多个第一定位槽12、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12之间的落料孔1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落料孔13贯穿所述底座本体11设置。
请参阅图2、图7与图8,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还包括第一定位板21、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1靠近所述底座1一侧的第二定位槽22,所述第一定位孔23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22的底部,所述第二定位槽22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座1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21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的一表面形成冲切台面24,所述第一定位孔23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槽22的底表面和所述冲切台面24设置。
将所述底座1和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配合后,所述第二定位槽22与所述底座本体11围设形成一模腔6,所述模芯组件3设于所述模腔6内。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12和所述落料孔13在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上的垂直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22内部。所述落料孔13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3同轴设置,方便冲切后的废料由所述落料孔13落出到所述冲切装置外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落料孔13沿所述冲切台面24所在平面的任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3沿所述冲切台面24所在平面的任一方向上的尺寸,所述落料孔13的尺寸大一些,能够方便废料落出,不会堵塞所述落料孔1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通过多个连接机构7连接固定在一起,具体地,所述连接机构7为螺栓。
请参阅图2、图3与图4,所述模芯组件3还包括一模板31,所述定位台32背离所述底座1的方向凸出设置于所述模板31,设于所述模板31背离所述定位台32设置的多个第一弹性部件34。所述模板31可拆卸地嵌入所述第二定位槽22内,所述定位台32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23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4一端固定在所述模板31上,另一端伸入相应的所述第一定位槽12内并抵住所述第一定位槽12的底表面,所述模板3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定位槽22的深度。所述模板3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二定位槽22的侧壁朝向所述底座1的方向移动,使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4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4的弹性恢复力用于推动所述模板31沿所述第二定位槽22的侧壁向所述第一定位孔23的方向移动。所述模板3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定位台32在所述第一定位孔23内上下移动,所述定位台32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3的深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定位台32的端面不会超出所述冲切台面24。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4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2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定位槽12均匀分布于所述落料孔13的四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4为弹簧,通过所述弹簧被压缩后具有的弹性恢复力可以将所述模板31向上推。
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1远离所述底座1一侧的第二定位板41、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41远离所述第一定位板21一侧的第三定位板42、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41与所述第三定位板42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43、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41上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3对应的第三定位孔44、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板42上且与所述第三定位孔44对应的第四定位孔45,所述冲切模块5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45和所述第三定位孔44与所述定位台32相配合。
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相互配合用于将物料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的所述冲切台面24上,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板41与所述第一定位板21的配合可以将物料稳定在所述冲切台面24上,在冲切过程中,物料不会错位晃动,保证了冲切成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
所述冲切模块5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向下移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三定位板42向下移动,所述第三定位板42向下移动的过程将压缩所述第二弹性部件43,当所述冲切模块5移动到位并冲切完毕后,除去外力,所述第二弹性部件43的弹性恢复力将带动所述第三定位板42和所述冲切模块5向上移动回复到原位,而此时所述第二定位板41受所述第二弹性部件43的弹力作用还固定在原位,不会跟着向上移动,这样就避免所述冲切模块5冲切完物料后向上移动将物料带离所述冲切台面24,这里定义朝向所述模芯组件3的移动为向下移动,背离所述模芯组件3的移动为向上移动。
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板42的侧通孔46和设于所述侧通孔46内的锁紧机构47,所述锁紧机构47的一端抵触至所述冲切模块5的外表面,另一端伸出所述侧通孔46。所述侧通孔46贯穿所述第四定位孔45的侧壁和所述第三定位板42的外侧壁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侧通孔46沿垂直所述冲切模块5的轴向a的方向设置。所述锁紧机构47用于穿过所述侧通孔46将所述冲切模块5锁紧或解锁。通过所述锁紧机构47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所述冲切模块5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上,操作方便,便于拆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机构47与所述侧通孔46通过螺纹配合。具体地,所述锁紧机构47可以为螺栓。通过旋转所述锁紧机构47能够将所述冲切模块5锁紧或解锁,操作方便。
请参阅图2、图9与图10,所述冲切模块5包括第一冲切轴51、套设于所述第一冲切轴51外侧的第二冲切轴52、套设于所述第二冲切轴52外侧的轴套53,所述第一冲切轴51包括一第一冲切端面511,所述第二冲切轴包括一第二冲切端面521,所述第一冲切端面511超出所述第二冲切端面521设置,所述第二冲切端面521超出所述轴套53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孔44套于所述第二冲切轴52的外侧,所述第四定位孔45套于所述轴套53的外侧,所述锁紧机构47的一端抵触至所述轴套53的外表面。
所述冲切模块5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冲切轴51和所述第二冲切轴52沿所述第三定位孔44向下移动并进入所述第一定位孔23,同时所述第一冲切轴51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33内将物料冲切出所述第一预设形状,所述第二冲切端面521压紧所述定位台32的端面,使所述定位台32向下移动进而将物料冲切出所述第二预设形状。所述第一冲切轴51和所述第二冲切轴52之间、所述第一冲切轴51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冲切轴52与所述第二定位孔33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一次冲切成型,这里的一次冲切成型是指在利用同一模具,只需定位一次,便可以成型出成品,避免需要换模具重新定位,造成外观压痕、毛边、尺寸精度低等不良,同时提升了冲切台面的空间利用率,极大提升了冲切效率;而且所述第一冲切轴51和所述第二冲切轴52之间、所述第一冲切轴51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冲切轴52与所述第二定位孔33之间采用超高精度的配合方式(精度等级在IT1级至IT5级范围内)能够保证超薄物料冲切尺寸的高精度,使冲切后物料边缘无毛刺和缺陷,表面质量高,不易撕裂。
所述第一预设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矩形、圆形、米字型,所述第二预设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矩形、圆形、米字型。通过两套设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冲切轴51和所述第二冲切轴52能够实现具有不同结构的环状产品的冲切成型,而且通过各部分的超高精度配合,可以实现超薄和超窄边环形结构的冲切成型,而且能够保证外观和表面质量。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形状和所述第二预设形状均大致为矩形结构,成型出的冲切成品大致为方环形结构,当然环形结构具体每个边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通过相应的所述第一冲切轴51和所述第二冲切轴52的尺寸来满足。
如图3与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方环形冲切成品的结构式三边为窄边,一边为超窄边,在冲切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冲切轴51和所述第二冲切轴52之间、所述第一冲切轴51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冲切轴52与所述第二定位孔33之间采用超高精度的配合方式(精度等级在IT1级至IT5级范围内)能够保证超窄边的边缘无毛刺无缺陷,不易撕裂。
请参阅图1与图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冲切装置100进行物料冲切的方法如下:
步骤1,将物料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2的所述冲切台面24上,将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连同所述冲切模块5降低,使所述第二定位板41与所述第一定位板21配合,将物料平整地压在所述冲切台面24上。
步骤2,所述冲切模块5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所述轴套53被所述第三定位板42固定住不动,所述第一冲切轴51和所述第二冲切轴52沿所述第三定位孔44向下移动并进入所述第一定位孔23,同时所述第一冲切轴51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33内将物料冲切出所述第一预设形状,所述第二冲切端面521压紧所述定位台32的端面,使所述定位台32向下移动进而将物料冲切出所述第二预设形状,此时冲切成品被压在所述定位台32与所述第二冲切端面521之间被带动着一起向下移动,所述定位台32在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模板31向下移动,进而压缩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4,当所述第二弹性部件43被压缩至极限后,冲切停止。
步骤3,除去外力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43被压缩后的弹性恢复力将推动所述第三定位板42和所述冲切模块5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4被压缩后的弹性恢复力将推动所述模板31和所述定位台32向上移动,进而将冲切成品推到所述冲切台面24。
步骤4,将所述第二定位模块4和所述冲切模块5向上移动,将所述冲切台面24露出,此时冲切成品在所述冲切台面24上,便可以将冲切成品取下,移动物料便可进行下一次冲切。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切装置中,第一冲切轴和第二冲切轴之间、第一冲切轴与第一定位孔之间、以及第二冲切轴与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配合能够在同一模具上实现环形物料的冲切,只需定位一次便可成型出成品,避免移动物料重新定位造成外观压痕、毛边、尺寸精度低等不良,提升了冲切台面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极大提升了冲切效率;超高精度的配合方式能够保证超薄物料冲切尺寸的高精度,使冲切后物料边缘无毛刺和缺陷,表面质量高,不易撕裂;第一定位模块与第二定位模块的配合,能够稳定地固定物料,不会使冲切模块上升时带起物料,第二冲切端面与定位台之间的配合,避免冲切成品出现压痕,提升成品表面质量;该冲切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降低了加工成本,可实现低成本推广。
另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定位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上的模芯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定位模块以及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模块设置且与所述模芯组件相配合的冲切模块,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相配合固定物料,
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包括一第一定位孔,所述模芯组件包括一定位台和贯穿所述定位台设置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台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侧壁往复移动,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同轴设置,
所述冲切模块包括第一冲切轴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冲切轴外侧的第二冲切轴,所述第一冲切轴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并将所述物料冲切出第一预设形状,所述第二冲切轴用于伸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并与所述定位台配合将所述物料冲切出第二预设形状,所述第二预设形状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预设形状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设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多个第一定位槽以及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间的落料孔,所述落料孔贯穿所述底座本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模块还包括第一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靠近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座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板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模块的一表面形成一冲切台面,所述第一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表面和所述冲切台面设置;
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落料孔在所述第二定位模块上的垂直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部,所述落料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同轴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组件还包括一模板以及设于所述模板背离所述定位台一侧的多个第一弹性部件,多个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一一对应,所述模板可拆卸地嵌入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模板上,另一端伸入相应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并抵持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表面,
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围设形成一模腔,所述模板的厚度小于所述模腔的深度,所述模板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压缩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被压缩后的弹性恢复力用于推动所述模板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深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远离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远离所述第一定位板一侧的第三定位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与所述第三定位板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三定位孔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板上且与所述第三定位孔对应的第四定位孔,所述冲切模块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和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定位台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定位板的侧通孔和设于所述侧通孔内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的一端抵至所述冲切模块的外表面,另一端伸出所述侧通孔,所述侧通孔贯穿所述第四定位孔的侧壁和所述第三定位板的外侧壁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切模块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冲切轴外侧的轴套,所述第二冲切端面超出所述轴套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模块一侧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孔套于所述第二冲切轴的外侧,所述第四定位孔套于所述轴套的外侧,所述第一冲切轴和所述第二冲切轴能够沿所述第三定位孔往复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切轴与所述第一冲切轴的配合精度等级在IT1级至IT5级范围内,所述第二冲切轴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配合精度等级在IT1级至IT5级范围内,所述第一冲切轴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配合精度等级在IT1级至IT5级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形状包括矩形、圆形、米字型中的任一种形状,所述第二预设形状包括矩形、圆形、米字型中的任一种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49318.5U CN213223901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冲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49318.5U CN213223901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冲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23901U true CN213223901U (zh) | 2021-05-18 |
Family
ID=7588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4931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23901U (zh) | 2020-07-21 | 2020-07-21 | 冲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2390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93158A (zh) * | 2021-12-30 | 2022-03-18 | 无锡先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触头组件自动焊接机头 |
-
2020
- 2020-07-21 CN CN202021449318.5U patent/CN21322390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93158A (zh) * | 2021-12-30 | 2022-03-18 | 无锡先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触头组件自动焊接机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223901U (zh) | 冲切装置 | |
CN220862481U (zh) | 一种手机电池盖一次成型冲切刀模 | |
CN211192082U (zh) | 一种对装载机配件进行加工的新型斜面打孔工装 | |
EP3247541B1 (en) | Wallboard punch assembly with stripper bushings | |
KR101857568B1 (ko) | 금속링 성형 장치 | |
CN106040874A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钣金件修边冲孔模具 | |
CN209849651U (zh) | 基于同一基准面的侧切模具 | |
CN210819931U (zh) | 一种导电橡胶衬垫的加工装置 | |
CN215788344U (zh) | 一种垫片加工固定工装 | |
CN215508590U (zh) | 一种金属壳体的冲压模具 | |
CN205887836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钣金件修边冲孔模具 | |
CN214488489U (zh) | 一种管件侧壁冲槽模具 | |
CN214977125U (zh) | 一种成型冲孔复合模具 | |
CN118024354A (zh) | 冲切模具 | |
CN211965553U (zh) | 一种精密冲切模具 | |
CN109807225B (zh) | 基于同一基准面的侧切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9213386U (zh) | 一种快速换芯式模切模具 | |
CN215391921U (zh) | 一种新型斜切冲压模具 | |
CN220739214U (zh) | 一种靠背管冲压模具 | |
CN218504743U (zh) | 一种硅胶制品复合切口刀模 | |
CN211191649U (zh) | 一种冲压整形模具 | |
CN219235534U (zh) | 冲切模具 | |
CN114102756B (zh) | 刀模 | |
CN216266459U (zh) | 一种用于模切小孔的刀模 | |
CN219599795U (zh) | 一种iml片材切边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