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9680U - 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79680U CN213179680U CN202022083968.9U CN202022083968U CN213179680U CN 213179680 U CN213179680 U CN 213179680U CN 202022083968 U CN202022083968 U CN 202022083968U CN 213179680 U CN213179680 U CN 2131796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frame
- tightening
- positioning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具体涉及雷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输送机组,所述输送机组的上方设有上料盘,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紧口组件入管气缸,且机架的上表面设有直线导轨和立架,所述直线导轨的上表面设有紧口组件,所述立架的一侧设有定位组件;所述紧口组件包括设置在直线导轨上表面的基座,且基座的一侧设有紧口气缸,所述紧口气缸的一端连接有框架。整个装置设备集成在现有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线中,可独立工作控制,运行安全可靠,紧口尺寸一致性好,可自动化群模紧口功能,可实现人机完全隔离,保证安全生产,减少紧口人员工作量,使得容错率下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雷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雷管,又称数码电子雷管、数码雷管或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即采用电子控制模块对起爆过程进行控制的电雷管,电子雷管起爆系统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即雷管、编码器和起爆器,电子雷管的生产有其专门的装配生产线;
现有基础的雷管装配生产线的后段,为人工紧口工位,执行单发紧口工作,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工作,操作人员易疲劳,容错率高,没有人机隔离功能,作业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基础的雷管装配生产线的后段,为人工紧口工位,执行单发紧口工作,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工作,操作人员易疲劳,容错率高,没有人机隔离功能,作业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输送机组,所述输送机组的上方设有上料盘,所述上料盘的上表面等距设有五个夹具,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紧口组件入管气缸,且机架的上表面设有直线导轨和立架,所述输送机组的底端设有与上料盘相对应的一组顶升组件,所述直线导轨的上表面设有紧口组件,所述立架的一侧设有定位组件;
所述紧口组件包括设置在直线导轨上表面的基座,且基座的一侧设有紧口气缸,所述紧口气缸的一端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基块和第二基块,所述第一基块和第二基块内部插设有与紧口气缸相连接的五个紧口器,所述基座的外侧壁设有一组与第二基块相固定连接的紧口组件二段行程气缸;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架靠近上料盘一侧上的管部定位气缸,且管部定位气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基座的一侧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靠近上料盘的一端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顶端和上料盘的外部以及定位板的底端均开设有五个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直线导轨嵌装的滑座。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沿径向的两侧外侧壁均设有与立架内侧壁滑动配合的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组包括设置在机架一侧的两个支架,且两个支架之间沿径向的两端对称设有输送辊所述两个输送辊之间套设有一组输送履带。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两个输送辊相连接的链轮组,且链轮组的一端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架之间的横架,且横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升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与上料盘的高度持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整个装置首先利用管部定位气缸将雷管件的尾管端定位在定位板和定位座之间,保证入管第一段的顺利入管,减少摩擦风险,在一次入管完成后,管部定位气缸松开,紧口组件二段行程气缸动作,使得紧口器和管口相对位置到位,完成二段入管,同时,紧口气缸动作,完成紧口动作,整个装置设备集成在现有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线中,可独立工作控制,运行安全可靠,紧口尺寸一致性好,后期维护简单,可实现自动化群模紧口功能,可实现人机完全隔离,保证安全生产,减少紧口人员工作量,使得容错率下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机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紧口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盘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紧口组件入管气缸;3、直线导轨;4、滑座;5、基座;6、紧口气缸;7、框架;8、立架;9、管部定位气缸;10、横板;11、上料盘;12、夹具;13、支架;14、输送辊;15、链轮组;16、电机;17、输送履带;18、横架;19、顶升气缸;20、顶升板;21、紧口组件二段行程气缸;22、第一基块;23、紧口器;24、第二基块;25、滑块;26、卡槽;27、定位板;28、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有输送机组,所述输送机组的上方设有上料盘11,所述上料盘11的上表面等距设有五个夹具12,所述机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紧口组件入管气缸2,且机架1的上表面设有直线导轨3和立架8,所述输送机组的底端设有与上料盘11相对应的一组顶升组件,所述直线导轨3的上表面设有紧口组件,所述立架8的一侧设有定位组件;
所述紧口组件包括设置在直线导轨3上表面的基座5,且基座5的一侧设有紧口气缸6,所述紧口气缸6的一端连接有框架7,所述框架7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基块22和第二基块24,所述第一基块22和第二基块24内部插设有与紧口气缸6相连接的五个紧口器23,所述基座5的外侧壁设有一组与第二基块24相固定连接的紧口组件二段行程气缸21;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架8靠近上料盘11一侧上的管部定位气缸9,且管部定位气缸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7,所述基座5的一侧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0,且横板10靠近上料盘11的一端设有定位座28,所述定位座28的顶端和上料盘11的外部以及定位板27的底端均开设有五个卡槽26。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直线导轨3嵌装的滑座4。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7沿径向的两侧外侧壁均设有与立架8内侧壁滑动配合的滑块25。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一侧的两个支架13,且两个支架13之间沿径向的两端对称设有输送辊14所述两个输送辊14之间套设有一组输送履带17。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支架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两个输送辊14相连接的链轮组15,且链轮组15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6。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架13之间的横架18,且横架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升气缸19,所述顶升气缸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升板20。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28与上料盘11的高度持平。
实施场景具体为:首先,在电机16的驱动下,位于两个支架13之间的输送辊14转动后,位于两个输送辊14上的输送履带17实现水平输送,使得置放在其上端的上料盘11实现水平输送,上料盘11的上表面设有五个夹具12用于固定五个雷管件,同时五个雷管件的一端对应上料盘11一端的五个卡槽26相卡接,上料盘11输送至顶升组件处停止,顶升气缸19动作,位于顶升气缸19顶端的顶升板20将上料盘11顶起与定位座28高度持平,此时,管部定位气缸9动作,其底端的定位板27下压使得雷管件的尾管端固定在定位板27与定位座28之间,随后,紧口组件入管气缸2动作,推动基座5在直线导轨3上滑动向上料盘11处靠近,使得所有管尾部完全进入紧口器23中,随后,管部定位气缸9撤开后,紧口组件二段行程气缸21动作,推动紧口器23口部于紧口位的相对位置到位后,紧口气缸6动作,保压2-3秒后,紧口气缸6松开,输送机组上的顶升气缸19下拉,上料盘11带着紧口完毕的雷管件自动流到下一工位;
整个装置首先利用管部定位气缸9将雷管件的尾管端定位在定位板27和定位座28之间,保证入管第一段的顺利入管,减少摩擦风险,在一次入管完成后,管部定位气缸9松开,紧口组件二段行程气缸21动作,使得紧口器和管口相对位置到位,完成二段入管,同时,紧口气缸动作,完成紧口动作,整个装置设备集成在现有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线中,可独立工作控制,运行安全可靠,紧口尺寸一致性好,后期维护简单,可实现自动化群模紧口功能,可实现人机完全隔离,保证安全生产,减少紧口人员工作量,使得容错率下降。
工作原理:整个装置首先利用管部定位气缸9将雷管件的尾管端定位在定位板27和定位座28之间,保证入管第一段的顺利入管,减少摩擦风险,在一次入管完成后,管部定位气缸9松开,紧口组件二段行程气缸21动作,使得紧口器和管口相对位置到位,完成二段入管,同时,紧口气缸动作,完成紧口动作,整个装置设备集成在现有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线中,可独立工作控制,运行安全可靠,紧口尺寸一致性好,后期维护简单,可实现自动化群模紧口功能,可实现人机完全隔离,保证安全生产,减少紧口人员工作量,使得容错率下降。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有输送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组的上方设有上料盘(11),所述上料盘(11)的上表面等距设有五个夹具(12),所述机架(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紧口组件入管气缸(2),且机架(1)的上表面设有直线导轨(3)和立架(8),所述输送机组的底端设有与上料盘(11)相对应的一组顶升组件,所述直线导轨(3)的上表面设有紧口组件,所述立架(8)的一侧设有定位组件;
所述紧口组件包括设置在直线导轨(3)上表面的基座(5),且基座(5)的一侧设有紧口气缸(6),所述紧口气缸(6)的一端连接有框架(7),所述框架(7)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基块(22)和第二基块(24),所述第一基块(22)和第二基块(24)内部插设有与紧口气缸(6)相连接的五个紧口器(23),所述基座(5)的外侧壁设有一组与第二基块(24)相固定连接的紧口组件二段行程气缸(21);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架(8)靠近上料盘(11)一侧上的管部定位气缸(9),且管部定位气缸(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27),所述基座(5)的一侧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10),且横板(10)靠近上料盘(11)的一端设有定位座(28),所述定位座(28)的顶端和上料盘(11)的外部以及定位板(27)的底端均开设有五个卡槽(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直线导轨(3)嵌装的滑座(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7)沿径向的两侧外侧壁均设有与立架(8)内侧壁滑动配合的滑块(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一侧的两个支架(13),且两个支架(13)之间沿径向的两端对称设有输送辊(14),所述两个输送辊(14)之间套设有一组输送履带(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支架(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两个输送辊(14)相连接的链轮组(15),且链轮组(15)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架(13)之间的横架(18),且横架(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升气缸(19),所述顶升气缸(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升板(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28)与上料盘(11)的高度持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83968.9U CN213179680U (zh) | 2020-09-22 | 2020-09-22 | 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83968.9U CN213179680U (zh) | 2020-09-22 | 2020-09-22 | 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79680U true CN213179680U (zh) | 2021-05-11 |
Family
ID=7577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8396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79680U (zh) | 2020-09-22 | 2020-09-22 | 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79680U (zh) |
-
2020
- 2020-09-22 CN CN202022083968.9U patent/CN2131796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45875A (zh) | 一种同步交叉双工位装置 | |
CN111255207B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立式自动贴墙砖设备 | |
CN107283143A (zh) | 一种中冷器管内翅片自动装配机 | |
CN213179680U (zh) | 一种电子雷管装配生产用管部定位和分段入管装置 | |
CN210285897U (zh) | 一种顶护板的吸取装置 | |
CN207061060U (zh) | 一种换模装置 | |
CN206264069U (zh) | 一种带对齐功能的冲床自动收板机 | |
CN205574333U (zh) | 一种翻边压合装置 | |
CN211225614U (zh) | 一种角度预浸料片材的自动送料装置 | |
CN107042718A (zh) | 一种新型雕刻机 | |
CN110329772A (zh) | 一种加顶护板推齐设备 | |
CN110775709A (zh) | 一种线缆生产用放置架 | |
CN215509519U (zh) | 钕铁硼精密切割自动化装置 | |
CN206703805U (zh) | 一种新型雕刻机 | |
CN211331931U (zh) | 一种电池片固定装置 | |
CN216071926U (zh) | 一种自动化生产用对位传输机构 | |
CN221190276U (zh) | 在线自动测试设备 | |
CN218019053U (zh) | 一种热压机自动进板装置 | |
CN108502531A (zh) | 注塑机模嵌件自动上料机器 | |
CN218049879U (zh) | 一种高强度精密冲孔的模具模架 | |
CN217622468U (zh) | 多通道在线定位压合设备 | |
CN217021858U (zh) | 一种烫印机下模自动定位锁紧机构 | |
CN218340792U (zh) | 一种中冷器气室冲孔装置 | |
CN210999205U (zh) | 一种木墙框架自动填充石棉装置 | |
CN213164335U (zh) | 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用气动调节夹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