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171241U - 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1241U
CN213171241U CN202021183191.7U CN202021183191U CN213171241U CN 213171241 U CN213171241 U CN 213171241U CN 202021183191 U CN202021183191 U CN 202021183191U CN 213171241 U CN213171241 U CN 213171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wheel
friction
doubl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31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西璋
孙世涛
王泓翊
何社利
谭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Xinshengyu Industrial and Mining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Hongchuang Min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Hongchuang Min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Hongchuang Min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831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1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1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1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包括双摩擦轮式驱动轮和用于驱动双摩擦轮式驱动轮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包括两个前后相对且中心线平行布置的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其中,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的绳槽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半个绳节距,用于使数量为1根的拖曳用的钢丝绳平行分布在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上,以满足大张力差提升需求;其中,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上分别连接有单独的所述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需要的大张力差、线速度高、负荷较大及场地较小的设备驱动,诸如人工造浪机或类似场合。

Description

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绞车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卷扬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缠绕式,即通过卷筒上缠绕钢丝绳的收放来实现物体的升降,以单绳缠绕最为常见。另一种是摩擦轮式,即通过搭放在摩擦轮上的钢丝绳在与摩擦轮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来提升物体,驱动轮上搭放的钢丝绳可以2根以上,最多可达10根甚至更多。比如矿用摩擦式提升机或者建筑电梯。前者由于是依靠单根钢丝绳的缠绕来实现的,能承担的负荷有限,如果提升高度或者移动距离较长,卷筒的直径就要设计的很大;后者虽然可以实现多绳同时承载,提升高度可以不受卷筒缠绕宽度的限制,但是由于搭放在摩擦轮上的钢丝绳形成的围包角一般在180°左右,若采取其他的结构,最多可以实现不超过270°的围包角。基于欧拉公式,其在钢丝绳两端产生的张力差(有效载荷)在2~3之间,能用来提升负载受限。
本实用新型是在综合了上述两种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驱动形式,即用一根钢丝绳就可以实现超长高度和大张力差(有效负荷)提升需求,而无需直径很大的卷筒;卷筒直径的缩小直接降低设备了的转动惯量,使其更适合速启、停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能够通过一根钢丝绳就可以实现超长高度和大张力差(有效负荷)提升需求。
所述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包括双摩擦轮式驱动轮和用于驱动双摩擦轮式驱动轮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包括两个前后相对且中心线平行布置的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其中,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的绳槽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半个绳节距,用于使数量为1根的拖曳用的钢丝绳平行分布在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上,以满足大张力差提升需求;其中,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上分别连接有单独的所述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上,其包括主轴装置、齿轮联轴器、减速机、弹性联轴器以及电机和制动器;其中,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的一侧与主轴装置连接后,通过所述齿轮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弹性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来拖曳的钢丝绳数量只有1根,依次平行缠绕在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的绳槽两个摩擦轮上,即从前驱动轮缠入,从后摩擦轮缠出,或者相反;钢丝绳在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的绳槽间的总缠绕圈数大于2,形成的总围包角不少于720°;然后,再通过驱动组件使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同方向旋转。本实用新型用一根钢丝绳就可以实现超长高度和大张力差提升需求,降低设备了的转动惯量,使其更适合高速启、停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E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述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包括双摩擦轮式驱动轮1 和用于驱动双摩擦轮式驱动轮1的驱动组件2。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2设置在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1上,其包括主轴装置202、齿轮联轴器203、减速机204、弹性联轴器205、电机206以及制动器201。
其中,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1的一侧与主轴装置202连接后,通过所述齿轮联轴器203连接所述减速机204的输入端;所述减速机20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弹性联轴器205与所述电机206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制动器201 设置在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1的另一侧。
为了方便驱动,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1包括两个前后相对且中心线平行布置的前驱动轮101和后驱动轮102;其中,所述前驱动轮101和所述后驱动轮102的绳槽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半个绳节距;其中,所述前驱动轮101 和所述后驱动轮102上分别连接有单独的所述驱动组件2;在具体使用中,可同时驱动前驱动轮101和后驱动轮102上连接的驱动组件2,也可以将所述前驱动轮101和所述后驱动轮102中的一个作为主动轮,另一个作为被动轮。
需要明确的是:如图2,所述前驱动轮101和所述后驱动轮102的绳槽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半个绳节距,目的是防止出现跳绳等缺陷。通过错开半个绳节距,使所述前驱动轮101和所述后驱动轮102在运行时,钢丝绳能够依次缠绕在所述前驱动轮101和所述后驱动轮102的绳槽内,杜绝出现跳绳缺陷。优选的,绳槽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绳槽的节圆直径D与拖曳钢丝绳的直径d之比D/d≥40。
为了保护缠绕的钢丝绳,所述前驱动轮101和所述后驱动轮102的圆周上嵌入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衬块1A;所述衬块1A与拖曳的钢丝绳间的摩擦系数μ≥0.25。
需要明确的是:本文中所述的主轴装置202可以是前驱动轮101和后驱动轮102的主轴。
所述钢丝绳8数量只有1根,依次平行缠绕在前驱动轮101和所述后驱动轮102的绳槽上,即从前驱动轮101缠入,从后摩擦轮102缠出,或者相反;钢丝绳8在所述前驱动轮101和所述后驱动轮102的绳槽间的总缠绕圈数大于2,形成的总围包角不少于720°。
需要明确的是:本文中未详尽记录的技术方案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常见的矿山提升和一般的卷扬作业,也可以用于如人工造浪机等需要快速拖动物体、且工作负载较大的场合或其他类似的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变化或替换,如所述电机驱动也可以采用液压马达或低速永磁直流驱动,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包括双摩擦轮式驱动轮和用于驱动双摩擦轮式驱动轮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包括两个前后相对且中心线平行布置的前驱动轮和后驱动轮;
其中,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的绳槽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半个绳节距,用于使数量为1根的拖曳用的钢丝绳平行分布在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上,以满足大张力差提升需求;
其中,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上分别连接有单独的所述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上,其包括主轴装置、齿轮联轴器、减速机、弹性联轴器以及电机和制动器;
其中,所述双摩擦轮式驱动轮的一侧与主轴装置连接后,通过所述齿轮联轴器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弹性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的圆周上嵌入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衬块;所述衬块与拖曳的钢丝绳间的摩擦系数μ≥0.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块上设置有与拖曳钢丝绳(8)直径相匹配的半圆形的绳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槽的节圆直径D与拖曳钢丝绳的直径d之比≥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依次平行缠绕在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的绳槽上,钢丝绳在所述前驱动轮和所述后驱动轮的绳槽间的总缠绕圈数大于2,形成的总围包角不少于72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采用液压马达或低速永磁直流驱动。
CN202021183191.7U 2020-06-23 2020-06-23 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 Active CN213171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3191.7U CN213171241U (zh) 2020-06-23 2020-06-23 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3191.7U CN213171241U (zh) 2020-06-23 2020-06-23 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1241U true CN213171241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9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3191.7U Active CN213171241U (zh) 2020-06-23 2020-06-23 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1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3324A (zh) * 2022-05-16 2022-09-13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小车牵引缠绕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3324A (zh) * 2022-05-16 2022-09-13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小车牵引缠绕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71241U (zh) 双摩擦轮式绞车驱动装置
CN204111228U (zh) 卷扬钢丝绳预紧装置和工程机械装置
CN216272838U (zh) 差速传动卷扬机
CN101898731B (zh) 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CN212832512U (zh) 一种双卷筒驱动的液压绞车
CN202148122U (zh) 用于电梯曳引传动的牵引装置
CN216471833U (zh) 一种四卷筒同步升降的起重设备
CN110921472A (zh) 一种永磁直驱型矿井提升机
CN2510468Y (zh) 一种曳引机
CN215160537U (zh) 一种双卷筒起升装置
CN210340160U (zh) 一种提升系统和大型矿用挖掘机
CN211687968U (zh) 二倍率八绳抓斗起重小车
CN211496702U (zh) 一种高性能永磁张紧绞车
CN222118459U (zh) 一种带电缆止回器的卷筒
CN108071253A (zh) 一种升降传动系统
CN202032037U (zh) 用于电梯曳引传动的牵引构件及应用于该牵引构件的异步无齿轮驱动装置
CN205472387U (zh) 新型电动卷扬机
CN206219099U (zh) 一种绳状结构的牵引机构及一种驱动机构
CN1840463A (zh) 一种用于堆场集装箱起重机的起升机构
CN104724620A (zh) 一种新型智能起升设备
CN110056227A (zh) 一种钢丝绳复绕提升曳引系统
CN218879218U (zh) 一种起重机双卷筒变幅钢丝绳自动预紧系统
CN203667874U (zh) 电动门双向牵引绞车
CN201842586U (zh) 摩擦式起升装置
CN209383301U (zh) 一种绞车滚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9

Address after: 034000 Dayun Roadside, Zhongshenshan Village, Daniudian Town, Yuanping City, Xinzhou,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Xinshengyu Industrial and Mining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71000 Dasuo community, Gongnong sub district office, Jianxi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YANG HONGCHUANG MIN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