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8001U -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和包含其的发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和包含其的发烟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28001U CN213128001U CN202020704985.7U CN202020704985U CN213128001U CN 213128001 U CN213128001 U CN 213128001U CN 202020704985 U CN202020704985 U CN 202020704985U CN 213128001 U CN213128001 U CN 2131280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garette
- air inlet
- smoking set
- air
- smo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4 recirc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8125 Nicoti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2637 Nicotiana taba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71 electronic cigaret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83 hazardous chemic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06 health hazard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igarettes, Filters, And Manufacturing Of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烟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和包含其的发烟系统。所述烟具包含以下零部件:上盖(3)、包围烟支容纳腔(11)的周向加热元件(5)、隔热管(6)、内支架(7),清洁盖(8),上固定件(9)、外壳(1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含上述烟具的发烟系统。本实用新型首次设计了一种具有循环降温气流通道的电加热烟具,将进气槽设置在插烟口处或者插烟口同时充当进气槽,气流通道贯穿整个隔热管的外壁部分,采用空气作为第二介质隔热,且利用空气流动性降温散热方式,使烟具内空气能够随抽吸次数循环更快的散热,降低烟具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烟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和包含其的发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吸烟者越来越意识到抽吸传统烟对健康的危害,这促进了电子烟等产品的发展。加热不燃烧烟具或者电加热烟具是利用加热特制的烟支,使烟支中的烟草等物质产生烟雾,让抽吸者得到吸食真烟的口感。
现有电加热烟具的气流通道通常设置在烟具加热腔的底部或侧边,在烟具外壳上开孔作为烟具的进气口。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烟具外壳上的开孔容易被异物堵塞,也易造成外界异物从进气口进入加热腔,导致吸阻不稳定,吸烟者抽吸感差。
2、用户抽吸烟支时,空气直接通过加热腔的底部或侧边的气流通道进入到加热腔内的烟支后带出烟气吸食。这种气流通道路径太短,无法对烟具进行有效散热,导致烟具温度高,造成不好的抽吸体验感,从而影响烟具使用寿命。
3、由于开启烟具的加热元件后,烟支始终处于被加热散发烟雾的状态,在用户的抽吸间隙,烟雾容易从烟支的底部扩散出后,通过烟具的气流通道从进气口和烟具上其他的缝隙处扩散出。这些烟雾会污染烟具内的零部件,且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所述烟具包含以下零部件:上盖3、包围烟支容纳腔11的周向加热元件5、隔热管6、内支架7,清洁盖8,上固定件9、外壳10;
其中,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上盖3的插烟口302,所述插烟口302 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气槽301,或者所述插烟口302即为第一进气槽301;
所述上固定件9为空心圆柱状,中部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台902,所述上固定件9的上端部的圆环面具有至少一个凹陷,形成至少一个第二进气槽901;
所述内支架7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部,其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三进气孔701;
所述清洁盖8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五进气孔801,且所述第五进气孔801与所述烟支容纳腔气流连通;
所述隔热管6、所述内支架7、和所述外壳10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气流通道 1101;
上述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隔热管6包围在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的外围,所述上盖3设置在所述烟具的上端部,且使得所述插烟口302位于所述烟支容纳腔的正上方;
所述上固定件9设置在插烟口302正下方,且使得所述凸台902以下空心圆柱状部分被所述隔热管6包围,所述凸台902卡在所述隔热管6的上端部;
所述清洁盖8设置在所述烟支容纳腔11的下方,与所述外壳10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槽301、第二进气槽901、第三进气孔701、第四进气槽1001、第五进气孔801均与所述气流通道1101气流连通。
所述清洁盖8的另一个作用是,将其拆下,以清洁所述烟支容纳腔11。
所述内支架7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电加热烟具中内支架的已知结构。
所述内支架7可以固定在所述外壳10上,其作用是支撑所述隔热管6、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等零部件。
优选地,所述隔热管6为真空隔热管,其外壁表面上设置有压纹、或者外壁表面具有波纹状起伏。
此处,所述隔热管6上述压纹或者波纹状起伏的作用是:1、增加其与进入的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冷空气冷却效果进而提高冷空气本身被预热的效率,降低烟具表面的温度;2、增加真空隔热管本身材质热传导阻力,防止烟具过热。
优选地,所述隔热管6外壁表面的压纹为与隔热管轴线平行的纵向压纹、或者围绕隔热管外壁的螺旋状压纹。
优选地,所述烟支容纳腔11底部设置有单向阀门12,其具有单向开闭功能,且只能向靠近所述烟支容纳腔11的方向打开。此处单向阀门12的作用是:防止抽吸间隙,烟气从烟支底部逆着抽吸气流的方向扩散到气流通道内和烟具外部,污染烟具内部件和产生不好的用户体验。
此处的单向阀门12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任何合适的单向阀或者单向开门的挡板,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安装在烟具中。
优选地,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设置在所述上固定件9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插烟口302上端部的直径大于下端部的直径。目的:有助于外界空气顺利从所述第一进气槽301进入烟具。
优选地,所述外壳10上具有至少一个第四进气槽1001,所述第四进气槽1001 与所述第五进气孔801和所述第三进气孔701之间气流连通。当所述第三进气孔 701和所述第五进气孔801之间被所述外壳10阻隔时,可以进行上述设计。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气槽901、第三进气孔701、第四进气槽1001、第五进气孔801、气流通道1101均不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均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件9的上端部抵靠所述上盖3。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发烟系统,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加热烟具和加热型烟支4,所述上固定件9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烟支4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件9的内径等于所述烟支4的外径。此时,外界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槽301进入烟具后即从所述第二进气槽901进入所述气流通道1101 内,则避免了大量空气通过所述烟支4和所述上固定件9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烟支烟支容纳腔11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第二方面所述的发烟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烟支4从所述插烟口302插入所述烟支容纳腔11内;
开启烟具,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开始对所述烟支4加热,使其产生烟雾;
抽吸所述烟支4,则外界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槽301进入所述烟具内,经过所述第二进气槽901进入所述气流通道1101内,此时,所述气流通道1101内的空气被所述隔热管6加热为热空气,所述外界空气和此处的热空气混合,依次通过所述第三进气孔701、所述第四进气槽1001、所述第五进气孔801进入所述烟支4的底部,然后进入所述烟支4内和其产生的烟雾混合进入用户口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首次设计了一种具有循环降温气流通道的电加热烟具,将进气槽设置在插烟口处或者插烟口同时充当进气槽,气流通道贯穿整个隔热管的外壁部分,采用空气作为第二介质隔热,且利用空气流动性降温散热方式,使烟具内空气能够随抽吸次数循环更快的散热,降低烟具温度。
2、以往烟具设计中,直接使用光滑的现有隔热管,从来没有考虑到改进隔热管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脱离了现有设计的惯性思维,在隔热管外壁表面上设置有压纹、或者外壁表面设置有波纹状起伏,其作用:1、增加其与进入的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冷空气冷却效果进而提高冷空气本身被预热的效率,降低烟具表面的温度;2、增加真空隔热管本身材质热传导阻力,防止烟具过热。
3、现有技术未关注过在抽吸间隙,烟支产生的烟雾从烟支容纳腔扩散到烟具内或烟具外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首次关注到此问题,且在烟支容纳腔底部设计了单向阀门简单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烟具插入烟支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烟具的左半部分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烟具的上盖3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烟具的上固定件9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烟具的清洁盖8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烟具的内支架7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烟具的隔热管6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a、第1种隔热管6 的横截面,外壁表面具有波纹状起伏;图7b、第2种隔热管6的立体图,外壁表面的设置与隔热管轴线平行的纵向压纹;图7c、第3种隔热管6的立体图,围绕隔热管6的外壁设置有螺旋状压纹。
图8是实施例3发烟系统的气流通道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烟具,2、开关,3、上盖,301、第一进气槽,4、烟支,5、周向加热元件,6、隔热管,601、隔热管内壁,602、隔热管外壁,603、压纹,7、内支架, 701、第三进气孔,8、清洁盖,801、第五进气孔,9、上固定件,901、第二进气槽,902、凸台,10、外壳,1001、第四进气槽,1101、气流通道,11、烟支容纳腔,12、单向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6,实施例1提供一种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所述烟具1包含以下零部件:上盖3、包围烟支容纳腔11的周向加热元件5、隔热管6、内支架7,清洁盖8,上固定件9、外壳10、开关2;
其中,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上盖3的插烟口302,所述插烟口302 的内壁设有2个第一进气槽301;
所述上固定件9为空心圆柱状,中部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台902,所述上固定件9的上端部的圆环面具有2个凹陷,形成2个第二进气槽901;
所述内支架7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部,其上具有2个第三进气孔701;
所述外壳10上具有2个第四进气槽1001;
所述清洁盖8上具有3个第五进气孔801;
所述隔热管6、所述内支架7、和所述外壳10共同限定出2个气流通道1101;
上述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隔热管6包围在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的外围,所述上盖3设置在所述烟具的上端部,且使得所述插烟口302位于所述烟支容纳腔11的正上方;
所述上固定件9设置在插烟口302正下方,且使得所述凸台902以下空心圆柱状部分被所述隔热管6包围,所述凸台902卡在所述隔热管6的上端部;
所述清洁盖8设置在所述烟支容纳腔11的下方,与所述外壳10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槽301、第二进气槽901、第三进气孔701、第四进气槽1001、第五进气孔801均与所述气流通道1101气流连通。
所述内支架7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电加热烟具中内支架的已知结构。
所述内支架7固定在所述外壳10上,其作用是支撑所述隔热管6、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等零部件。
所述隔热管6为真空隔热管,隔热管外壁602表面具有波纹状起伏,如图 7a。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热管外壁602表面的可以设置压纹603,例如与隔热管轴线平行的纵向压纹,如图7b,或者围绕所述隔热管外壁602的螺旋状压纹,如图7c。
所述烟支容纳腔11底部设置有单向阀门12,其具有单向开闭功能,且只能向靠近所述烟支容纳腔11的方向打开。此处的单向阀门12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任何合适的单向阀或者单向开门的挡板,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安装在烟具中。
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设置在所述上固定件9的下方。
所述插烟口302上端部的直径大于下端部的直径,整体为上大下小的锥形。
所述第二进气槽901、第三进气孔701、第四进气槽1001、第五进气孔801、气流通道1101均不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均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发烟系统,其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电加热烟具和加热型烟支4,所述上固定件9的内径等于所述烟支4的外径。此时,外界空气从所述第一进气槽301进入烟具后即从所述第二进气槽901进入所述气流通道1101内,则避免了大量空气通过所述烟支4和所述上固定件9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烟支烟支容纳腔11的情况。
所述烟支烟支容纳腔11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烟支4的外径。
所述插烟口302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烟支4的外径。
实施例3
实施例2所述的发烟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烟支4从所述插烟口302插入所述烟支容纳腔11内;
开启烟具,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开始对所述烟支4加热,使其产生烟雾;
烟具1提示开始抽吸,此时受周向加热元件5工作产生热效应,经隔热管6 首次隔热后再次释放的热气使所述气流通道1101内空气温度增高;
抽吸时,外界冷空气从所述上盖3的第一进气槽301进入,通过上固定件9 的第二进气槽901,进入到所述气流通道1101内,随着抽吸时的空气流动,将所述气流通道1101内的热空气通过所述内支架7上的第三进气孔701,进入到所述外壳10的第四进气槽1001,然后进入所述清洁盖8的第五进气孔801,此时气流将所述烟支容纳腔11底部设置的单向阀门12向着所述烟支容纳腔11的方向顶开,气流通过所述单向阀门12进入到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内的烟支4的底部,然后进入到所述烟支4内的空气和加热后产生的烟雾混合进入用户口腔吸食;
用户每抽吸一口就会完成了一次上述的空气循环,促使烟具1达到每吸一口会有一次冷空气进入烟具1内的进行散热降温过程。
上述抽吸时,气流在烟具1内的流通示意图见图8,图中箭头为气流的流通方向。
在抽吸的间隔状态,所述烟支4产生烟雾,使得所述烟支容纳腔11内的压强增大,此时,所述单向阀门12被自动关闭。这使得所述烟支4产生的烟雾只能从所述插烟口302的方向流出烟具,避免了烟雾从所述烟支容纳腔11底部扩散到气流通道1101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具包含以下零部件:上盖(3)、包围烟支容纳腔(11)的周向加热元件(5)、隔热管(6)、内支架(7),清洁盖(8),上固定件(9)、外壳(10);
其中,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上盖(3)的插烟口(302),所述插烟口(302)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进气槽(301),或者所述插烟口(302)即为第一进气槽(301);
所述上固定件(9)为空心圆柱状,中部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台(902),所述上固定件(9)的上端部的圆环面具有至少一个凹陷,形成至少一个第二进气槽(901);
所述内支架(7)设置在所述外壳(10)内部,其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三进气孔(701);
所述清洁盖(8)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五进气孔(801),且所述第五进气孔(801)与所述烟支容纳腔(11)气流连通;
所述隔热管(6)、所述内支架(7)、和所述外壳(10)共同限定出至少一个气流通道(1101);
上述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隔热管(6)包围在所述周向加热元件(5)的外围,所述上盖(3)设置在所述烟具的上端部,且使得所述插烟口(302)位于所述烟支容纳腔(11)的正上方;
所述上固定件(9)设置在插烟口(302)正下方,且使得所述凸台(902)以下空心圆柱状部分被所述隔热管(6)包围,所述凸台(902)卡在所述隔热管(6)的上端部;
所述清洁盖(8)设置在所述烟支容纳腔(11)的下方,与所述外壳(10)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进气槽(301)、第二进气槽(901)、第三进气孔(701)、第五进气孔(801)均与所述气流通道(1101)气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6)为真空隔热管,其外壁表面上设置有压纹、或者外壁表面具有波纹状起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6)外壁表面的压纹为与隔热管轴线平行的纵向压纹、或者围绕隔热管外壁的螺旋状压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支容纳腔(11)底部设置有单向阀门(12),其具有单向开闭功能,且只能向靠近所述烟支容纳腔(11)的方向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5)设置在所述上固定件(9)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烟口(302)上端部的直径大于下端部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上具有至少一个第四进气槽(1001),所述第四进气槽(1001)与所述第五进气孔(801)和所述第三进气孔(701)气流连通。
8.一种发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烟具和加热型烟支(4),所述上固定件(9)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烟支(4)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04985.7U CN213128001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和包含其的发烟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04985.7U CN213128001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和包含其的发烟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28001U true CN213128001U (zh) | 2021-05-07 |
Family
ID=7570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04985.7U Active CN213128001U (zh) | 2020-04-30 | 2020-04-30 |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和包含其的发烟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2800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36662A (zh) * | 2020-04-30 | 2020-07-24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包含其的发烟系统及使用方法 |
JPWO2022123755A1 (zh) * | 2020-12-11 | 2022-06-16 |
-
2020
- 2020-04-30 CN CN202020704985.7U patent/CN2131280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36662A (zh) * | 2020-04-30 | 2020-07-24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包含其的发烟系统及使用方法 |
CN111436662B (zh) * | 2020-04-30 | 2024-07-09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包含其的发烟系统及使用方法 |
JPWO2022123755A1 (zh) * | 2020-12-11 | 2022-06-16 | ||
JP7446485B2 (ja) | 2020-12-11 | 2024-03-08 |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 香味吸引器 |
JP2024057043A (ja) * | 2020-12-11 | 2024-04-23 |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 香味吸引器 |
JP7652957B2 (ja) | 2020-12-11 | 2025-03-27 |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 香味吸引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36662B (zh) |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包含其的发烟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109480341B (zh) | 一种香烟用具及其工作方法 | |
KR102573417B1 (ko) | 접힌 공기 통로에서 유도 가열되는 발연 장치 | |
WO2018130023A1 (zh) | 电子烟雾化器 | |
CN112021678B (zh) | 一种在折叠气道感应加热的发烟装置 | |
CN213128001U (zh) |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和包含其的发烟系统 | |
CN108552603B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加热烟具及包含该烟具的烟支 | |
US20220061395A1 (en) |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 |
CN209898300U (zh) | 一种真空隔热保温的加热不燃烧香烟全方位加热装置及其套件 | |
WO2019201030A1 (zh) | 具有保温杯的烘烤型电子烟加热装置 | |
KR20220044158A (ko) | 궐련 전단에서 유도 가열되는 발연 장치 | |
US12329202B2 (en) |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 |
WO2021012882A1 (zh)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发烟组件 | |
CN110279164B (zh) | 一种电子烟 | |
CN212590298U (zh) | 一种在折叠气道感应加热的发烟装置 | |
WO2025113587A1 (zh) | 雾化装置和雾化设备 | |
CN214103213U (zh) | 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211323048U (zh) | 加热不燃烧电子烟装置 | |
CN212414741U (zh) | 一种隔热保温非接触式电子烟加热装置 | |
CN211431081U (zh) | 一种电子烟具 | |
CN216393068U (zh) | 一种空气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4854366U (zh) | 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气路结构 | |
CN110881695A (zh) | 低温烟具及其发热组件 | |
CN212088070U (zh) | 烟支分离式抽吸烟的新型烟具 | |
CN110720671B (zh) | 一种电子烟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