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6514U - 一种腕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腕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96514U CN213096514U CN202021907415.4U CN202021907415U CN213096514U CN 213096514 U CN213096514 U CN 213096514U CN 202021907415 U CN202021907415 U CN 202021907415U CN 213096514 U CN213096514 U CN 2130965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rist
- slot
- watch
- worn device
- w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463219 Epithe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875 Eboni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RHGJUQNOFWUDK-UHFFFAOYSA-N Isop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 RRHGJUQNOFWUD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戴设备,包括腕戴主体、带体,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腕戴主体和所述带体的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固设在腕戴主体上的表耳和带体一端的插槽,表耳上部设有卡槽,表耳下部还设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在弹性力作用下抵接在插槽的底壁;插槽内固设有内嵌件,内嵌件内部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卡接的卡扣,表耳可插入所述内嵌件内进行卡接,实现所述腕戴主体与所述带体的固定连接;通过按压所述插槽底部推动弹性机构,向外旋转插槽,即可解除所述腕戴主体与所述带体的连接。该腕戴设备能够实现腕戴的快拆,操作便捷,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腕戴设备,如普通手表和智能手表、手环等的腕戴大多通过生耳结构将手表或手环与带体进行固定,而生耳连接结构产线组装较困难,且拆卸时需要借助辅助工具,不方便用户自行拆卸或安装。
随着腕戴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用户对腕戴设备性能、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用户经常更换带体的需求,各种快拆带体的结构应运而生,但是,大多快拆带体多采用弹簧、弹片、扭簧等弹性机构直接安装于手表或手环与带体的连接结构里面,而连接结构为可拆卸结构,长期使用会使弹簧、弹片、扭簧等弹性机构因裸露在外而生锈,从而影响其弹性效果,拆装带体时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腕戴设备,能够实现腕戴快拆,操作便捷,可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腕戴设备,包括腕戴主体、带体,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腕戴主体和所述带体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设在所述腕戴主体上的表耳和所述带体一端的插槽;
所述表耳上部设有卡槽,所述表耳下部还设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可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与所述插槽相抵接;
所述插槽内固设有内嵌件,所述内嵌件内部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卡接的卡扣;
所述表耳可插入所述内嵌件内进行卡接,实现所述腕戴主体与所述带体的固定连接;通过按压所述插槽底部推动弹性机构,向上旋转所述插槽,即可解除所述腕戴主体与所述带体的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机构为pogo-pin弹针,所述pogo-pin弹针固定于所述表耳并突出于所述表耳下端,可抵接于所述插槽的底壁,对所述插槽底部进行按压,可将推动所述弹针移动,向上旋转所述插槽,使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分离,以拆卸所述带体。
所述内嵌件底部设有方形开口,所述内嵌件底部边缘处形成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用于限制所述pogo-pin弹针,防止其位置移动,保证所述带体与所述腕戴主体连接的稳定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ogo-pin弹针包括pogo-pin主体和弹针,所述pogo-pin主体包括上壳、下壳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组成的空腔内,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壳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弹针相连接,所述上壳还设置有供所述弹针移动的伸缩通道,所述弹针的一部分需容纳于所述空腔内。所述pogo-pin主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表耳内部,所述弹针突出于所述表耳的下端,所述弹针在弹力的作用下,可抵接于所述插槽底壁。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槽底壁上还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为细长形,其长度方向与所述带体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超过所述内嵌件的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带体此缺口位置可以按压形变,以推动所述pogo-pin弹针向压缩弹簧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带体为柔性带,所述插槽与所述带体材质相同,均可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内嵌件为硬胶嵌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插槽内部,还可对所述插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挤压变形。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带体插槽相对于所述内嵌件为过盈设置,使所述插槽的边缘有一定的变形空间,便于带体安装和拆卸,且带体安装后,所述插槽与所述腕戴主体可完好对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耳固设于所述腕戴主体相对的两侧,优选与所述腕戴主体的外壳一体注塑而成。
安装所述带体时,先将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然后向下旋转按压所述插槽,所述弹针在所述限位凸条的作用下受压并抵接于所述插槽底壁,从而实现所述腕戴主体与所述带体的卡接安装。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的卡接过程中,所述插槽上方过盈部分受到加压变形,以保证安装完毕时,所述插槽上方与所述腕戴主体完好对接,减小接缝。
拆卸所述带体时,按压所述插槽底部,将所述弹针往上方推动一段距离,然后向上旋转所述插槽,以便所述弹针脱离所述限位凸条,使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分离,以拆卸所述带体。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腕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腕戴设备中,腕戴主体上设有表耳,表耳上部设有卡槽,所述表耳下部安装有弹性机构,带体一端的插槽内固设有内嵌件,内嵌件内部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卡接的卡扣,通过按压所述插槽底部推动弹性机构,向上旋转插槽即可解除腕戴主体与带体的连接。整个拆装过程操作便捷,易于腕戴的更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腕戴主体与带体脱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带体与内嵌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腕戴主体与带体的卡接状态剖视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插槽与内嵌件分离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pogo-pin弹针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腕戴主体与带体的卡接过程剖视图;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腕戴主体与带体的拆卸过程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腕戴主体,11-表耳,111-卡槽;
20-带体,21-插槽,22-缺口;
32-内嵌件,321-卡扣,322-方形开口,323-限位凸条(内嵌件边缘),324-;
40-pogo-pin弹针;
50-pogo-pin主体,51-上壳,52-下壳,53-弹簧,54-伸缩通道;
60-弹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腕戴设备,包括腕戴主体10、带体20,还包括用于连接腕戴主体10和带体20的卡接结构,该卡接结构为快拆结构,以便于快速更换带体20,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结构包括固设在腕戴主体10上的表耳11和带体20一端的插槽21。表耳11的上部设有卡槽111,其下部还设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在弹性力作用下,抵接在插槽21的底壁;插槽21内固设有内嵌件32,内嵌件32内部设有与表耳11上部的卡槽111相卡接的卡扣321,可与表耳11上部的卡槽111相卡接固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带体20为柔性带,带体一端的插槽21与带体20材质相同,采用TPU材质,也可选用其他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发生弹性形变,而内嵌件32为硬胶嵌件,其多采用PC或ABS材质,内嵌件32固定安装在插槽21内部,还可对插槽2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插槽挤压变形而导致带体20脱落,可很大程度地提高腕戴主体10与带体20连接的稳定性。
拆卸带体20时,可通过按压插槽21底部,推动弹性机构,向上转动插槽21即可拆卸带体20。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内嵌件32的底部设有方形开口322,从而使内嵌件32的底部边缘处形成一个限位凸条323,该限位凸条323可用于限制弹性机构发生位置移动,使弹性机构稳定地抵接在方形开口322内的插槽21底壁上,可进一步提高腕戴主体10与带体20连接的稳定性。另外,方形开口322的设置可便于对插槽21底部进行按压,以使其发生形变,从而推动弹性机构。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弹性机构优选pogo-pin弹针40,该pogo-pin弹针40固定于表耳11并突出于表耳11的下端,以便与插槽21的底壁相抵接,对所述插槽21底部进行按压,推动弹针60向缩弹簧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然后旋转所述插槽,使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分离,以拆卸所述带体。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pogo-pin弹针40包括pogo-pin主体50和弹针60,pogo-pin主体50包括上壳51、下壳52和弹簧53,其中弹簧53设置在上壳51和下壳52组成的空腔内,弹簧53的一端固定于下壳52的底部,另一端与弹针60相连接,上壳51上还设置有供弹针60移动的伸缩通道,弹针60在弹簧的作用下可进行伸缩,其中一部分弹针60结构是需容纳于空腔内的。其中pogo-pin主体50固定安装于表耳11的内部,而弹针60突出于表耳11的下端,弹针60的端面为圆弧面,弹针60在弹簧53的弹力作用下,可抵接于插槽21的底壁,弹针60抵压接触于插槽21的底壁,并且限位在内嵌件32底部的方形开口322内,在限位凸条323的限制下,弹针60无法自行脱离插槽21底壁,可稳定地抵接在的插槽21底壁上,提高腕戴主体10与带体20连接的稳定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条323靠近插槽21插入口的一端还设有导向面324,安装带体20时,弹针60的圆弧面接触导向面324,并在导向面324的挤压下,可推入方形开口322内,在弹簧53弹力作用下抵接于插槽21的底壁,实现表耳11与插槽21的相互卡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插槽21的底壁上还开设有缺口22,该缺口22设置为细长形,其长度方向与带体20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超过内嵌件32下端方形开口322的宽度,在空间允许范围内,缺口22的设置可增大插槽21底部的按压形变,增加按压距离,便于推动弹针60向压缩弹簧53的方向移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插槽21相对于内嵌件32为过盈设置,可使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在带体20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插槽21边缘可发生一定形变,用来简化操作,并且带体20安装后,插槽21与腕戴主体10可完好对接,减小接缝。
另外,插槽21插入口的大小需与腕戴主体10相适配,带体20安装后,插槽21边缘与腕戴主体10的外壳衔接完好;且内嵌件32插入口的大小需与表耳11相适配,保证表耳11拆装顺滑,且卡接稳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表耳11固设于腕戴主体10的相对两侧,优选与腕戴主体11的外壳一体注塑而成。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腕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结合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腕戴设备带体20的安装及拆卸过程的详细描述如下:
安装带体20时,先将表耳11上的卡扣321与内嵌件32的卡槽111相卡接,然后向下旋转并按压插槽21,使弹针60在限位凸条323导向面324的作用下受压,卡入方形开口322内,并抵接于插槽21的底壁,从而实现腕戴主体10与带体20的卡接安装。
拆卸带体20时,按压插槽21底部,将弹针60往压缩弹簧53的方向推动一段距离,然后向外旋转插槽21,使弹针60滑过限位凸条323,继续旋转插槽21,使卡扣321与卡槽111分离,即实现带体20的拆卸。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腕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非对其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修饰或同等替换,这些改进、修饰和同等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腕戴设备,包括腕戴主体、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腕戴主体和所述带体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设在所述腕戴主体上的表耳和所述带体一端的插槽;
所述表耳上部设有卡槽,所述表耳下部还设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可在弹力的作用下与所述插槽相抵接;
所述插槽内固设有内嵌件,所述内嵌件内部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卡接的卡扣;
所述表耳可插入所述内嵌件内进行卡接,实现所述腕戴主体与所述带体的固定连接;通过按压所述插槽底部以推动所述弹性机构,可解除所述腕戴主体与所述带体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机构为pogo-pin弹针,所述pogo-pin弹针固定于所述表耳并突出于所述表耳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ogo-pin弹针包括pogo-pin主体和弹针,所述pogo-pin主体固定于所述表耳内部,所述弹针突出于所述表耳的下端,可抵接于所述插槽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嵌件底部设有方形开口,所述内嵌件底部边缘处形成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可限制所述弹性机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槽底壁上还开设有贯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为细长形,通过按压所述缺口以推动所述弹性机构,解除所述腕戴主体与所述带体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体为柔性带,可发生弹性形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嵌件为硬胶嵌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体插槽相对于所述内嵌件为过盈设置,使所述插槽的边缘有一定的变形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耳固设于所述腕戴主体相对的两侧,与所述腕戴主体的外壳一体注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腕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07415.4U CN213096514U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一种腕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07415.4U CN213096514U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一种腕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96514U true CN213096514U (zh) | 2021-05-04 |
Family
ID=75659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07415.4U Active CN213096514U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一种腕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965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95208A (zh) * | 2021-12-20 | 2022-02-01 | 深圳市宝舵表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动弹出连接件的换带头结构及手表 |
-
2020
- 2020-09-04 CN CN202021907415.4U patent/CN2130965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95208A (zh) * | 2021-12-20 | 2022-02-01 | 深圳市宝舵表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自动弹出连接件的换带头结构及手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57293B2 (en) | Wearable devices, watchband and connector | |
US20190350320A1 (en) | Wearable Device and Main Body of Wearable Device | |
CN108661991B (zh) |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带体拆卸装置 | |
CN104257043A (zh) | 一种智能手环 | |
CN108063333B (zh) | 一种带状装置的连接机构及设备 | |
CN113229578A (zh) |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 |
CN206499033U (zh) | 电子穿戴设备 | |
CN213096514U (zh) | 一种腕戴设备 | |
CN213405108U (zh) |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 |
CN212878018U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109497664A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 |
CN209473796U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 |
CN210015333U (zh) | 安装锁合机构、壳体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 | |
CN113974283A (zh) | 一种穿戴设备 | |
CN214386387U (zh) | 一种快拆快装式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腕戴设备 | |
CN210181416U (zh) | 一种便于维护机芯的手表 | |
CN206039154U (zh) | 一种手表 | |
CN212912015U (zh) | 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带以及可穿戴设备 | |
CN204091160U (zh) | 一种智能手环 | |
CN216651539U (zh) | 一种穿戴设备 | |
CN216316035U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214483527U (zh) | 连接结构和腕戴设备 | |
CN113854713B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215347336U (zh) | 一种快拆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 |
CN109557671A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