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5660U - 一种双接头采血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接头采血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75660U CN213075660U CN202020512978.7U CN202020512978U CN213075660U CN 213075660 U CN213075660 U CN 213075660U CN 202020512978 U CN202020512978 U CN 202020512978U CN 213075660 U CN213075660 U CN 213075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block
- needle
- block
- groove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241 blood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59 blood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90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接头采血针,包括:采血针头;主胶管,其与采血针头连通;回套筒,其为圆台结构,且内部贯穿设置有圆柱形通道,所述的回套筒设置在所述采血针头上,用于容纳采血针头;所述的回套管包括:通槽,其为矩形,且轴向设置在回套筒侧壁上,所述的通槽一端贯穿回套筒的宽面一端;固定块,其设置在通槽底部,用于固定采血针头;多个调节块,其轴向等间距设置在通槽内,且位于通槽顶面和所述固定块之间,用于调节采血针头的针尖伸出长度;限位块,其设置在通槽下部,且位于固定块和紧靠固定块的调节块之间,用于限制采血针头的位置;在针头处设置有回套筒,在拔针时和拔针后均能将针头退回至回套筒内,避免扎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血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接头采血针。
背景技术
血标本检测和静脉输液是医院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当患者的血管条件极差时,一般的采血针头完全抽不出,只能用5ml或10ml的注射器抽,而该容量无法满足所有血液检查项目的用量,需要重复抽血2-3次,既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也给患者带来不适。采血完毕后,需重新静脉穿刺进行输液,对护士和患者来说都比较痛苦。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620125862.1公开一种双接头动脉采血针,包括连接软胶针翼的第一针头,软胶针翼连接主胶管,主胶管尾端分为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尾端连接有针帽,能够连接血气针或注射器,第二个接头连接第二针,能够直接连接负压抽血管,第一个接头和第二个接头与主胶管之间均有密闭夹。通过两个接头可以分别连接血气针和负压抽血管,只需穿刺一次,运用密闭夹,动脉血可以分别流入血气针和负压抽血管内,避免多次穿刺加剧患者的不适性,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但是该采血针针头裸露,在拔针和将其投入锐器盒时特别容易扎到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双接头采血针,目的之一是在针头处设置有回套筒,在拔针时和拔针后均能将针头退回至回套筒内,避免扎伤。
目的之二是在主胶管尾端设置有双接头,能够分别连接输液器和负压抽血管,使得抽血和输液共用一个通道,在采血完毕后即可连接输液器输液,既减轻患者的不适性,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接头采血针,包括:
采血针头;以及
主胶管,其与所述采血针头连通;
回套筒,其为圆台结构,且内部贯穿设置有圆柱形通道,所述回套筒设置在所述采血针头上,用于容纳所述采血针头;
所述回套管包括:
通槽,其为矩形,且轴向设置在所述回套筒侧壁上,所述通槽一端贯穿所述回套筒的宽面一端;
固定块,其设置在所述通槽底部,用于固定所述采血针头;
多个调节块,其轴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通槽内,且位于所述通槽顶面和所述固定块之间,用于调节所述采血针头的针尖伸出长度;
限位块,其设置在所述通槽下部,且位于所述固定块和紧靠所述固定块的调节块之间,用于限制所述采血针头的位置;
其中,初始状态时,所述采血针头的针翼设置在相邻所述调节块之间;采血时,所述采血针头的针翼设置在所述通槽顶面与紧靠所述通槽顶面的所述调节块之间;退回所述采血针头时,所述采血针头的针翼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块包括:
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夹紧块和第二调节夹紧块,其相对侧面为弧面,相背侧面为平面,并与所述通槽的对应侧面一体成型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夹紧块和第二调节夹紧块的相对侧面的间距为 0.8~1.2mm。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块包括:
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夹紧块和第二限位夹紧块,其相对侧面的上部为弧面,下部为平面,相背侧面为平面,并与所述通槽的对应侧面一体成型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夹紧块和第二限位夹紧块的相对侧面的间距为 0.7~1mm。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块包括:
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夹紧块和第二固定夹紧块,其相对侧面和相背侧面均为平面,且相背侧面与所述通槽的对应侧面一体成型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夹紧块和第二固定夹紧块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弧面,且所述第一限位夹紧块和第二限位夹紧块的相对侧面的间距为 0.3~0.5mm。
优选的是,还包括:
多个防滑凹槽,其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回套筒的外侧面,且所述防滑凹槽沿所述回套筒轴向设置;
盖帽,其可拆卸盖合在所述回套管的窄面一端中心;
连接带,其一端与所述盖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块为2个。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接头,其一端与所述主胶管尾端连通,另一端能够与负压抽血管连通;
第二接头,其一端与所述主胶管尾端连通,另一端能够与输液器连接;
第一密封夹,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上;
第二密封夹,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接头包括:
第一套管,其同轴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负压抽血管;
第一管帽,其可拆卸盖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上,用于打开或者盖合所述第一套管;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
第二套管,其同轴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输液器;
第二管帽,其可拆卸盖合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上,用于打开或者盖合所述第二套管。
优选的是,所述采血针头包括:
针柄;以及
针翼,其垂直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针柄一侧;
针尖,其与所述针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主胶管与所述针柄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相邻所述调节块的间距、所述通槽顶面与紧靠所述通槽顶面的所述调节块之间的间距、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间距和所述限位块与紧靠所述限位块的所述调节块之间的间距一致,均为4~7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的双接头采血针,在针头处设置有回套筒,在拔针时和拔针后均能将针头退回至回套筒内,避免扎伤。并且在主胶管尾端设置有双接头,能够分别连接输液器和负压抽血管,使得抽血和输液共用一个通道,在采血完毕后即可连接输液器输液,既减轻患者的不适性,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接头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接头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接头采血针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采血针头和回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采血针头和回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采血针头和回套筒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采血针头和回套筒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回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回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回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采血针头;111.针柄;112.针翼;113.针尖;120.主胶管;121.第一接头;1211.第一套管;1212.第一管帽;122.第二接头;1221.第二套管;1222. 第二管帽;123.第一密封夹;124.第二密封夹;130.回套筒;131.通槽;132. 固定块;1321.第一固定夹紧块;1322.第二固定夹紧块;133.调节块;1331.第一调节夹紧块;1332.第二调节夹紧块;134.限位块;1341.第一限位夹紧块; 1342.第二限位夹紧块;135.防滑凹槽;136.盖帽;137.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再次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接头采血针,包括采血针头110,与采血针头110连通设置有主胶管120,并在采血针头110上设置有回套筒 130,其为圆台结构,且内部贯穿设置有圆柱形通道,用于容纳采血针头110。
所述的采血针头110包括针柄111,与针柄110一侧垂直一体成型设置有针翼112。与针柄111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针尖113,所述的主胶管120与针柄111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所述回套管130包括通槽131,其为矩形,且轴向设置在回套筒130侧壁上,所述的通槽131一端贯穿回套筒130的宽面一端。在通槽131的底部设置固定块132,当采血针头110退回至回套筒130内时,用于固定采血针头 110。在通槽131内轴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调节块133,优选为2个,其位于通槽131顶面和固定块132之间,用于调节采血针头110的针尖伸出长度。在通槽131的下部,且位于固定块132和紧靠固定块132的调节块133之间设置有限位块134,用于限制采血针头110的位置。具体的是,初始状态时,采血针头110的针翼设置在相邻调节块133之间;采血时,采血针头110的针翼112设置在通131槽顶面与紧靠通槽131顶面的调节块133之间;退回采血针头110时,采血针头110的针翼112设置在限位块134与固定块132 之间。
所述的调节块133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夹紧块1331和第二调节夹紧块1332,其相对侧面为弧面,相背侧面为平面,并与通槽131的对应侧面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的第一调节夹紧1331块和第二调节夹紧块1332的相对侧面的间距为0.8~1.2mm。
所述的限位块13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夹紧块1341和第二限位夹紧块1342,其相对侧面的上部为弧面,下部为平面,相背侧面为平面,并与通槽131的对应侧面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夹紧块1341和第二限位夹紧块1342的相对侧面的间距为0.7~1mm。
所述的固定块13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夹紧块1321和第二固定夹紧块1322,其相对侧面和相背侧面均为平面,且相背侧面与通槽131的对应侧面一体成型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夹紧块1321和第二固定夹紧块1322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弧面,且第一限位夹紧块1321和第二限位夹紧块1322 的相对侧面的间距为0.3~0.5mm。
在回套筒130的外侧面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防滑凹槽135,且每个防滑凹槽135均沿回套筒130轴向设置,起到防滑作用。在回套筒130的窄面一端中心可拆卸盖合设置有盖帽136,且该盖帽136通过连接带137与回套筒130 的侧壁固定连接。当采血针头110完全退回至回套筒130后,盖合盖帽130,会更加安全,避免处理时被采血针头110的针尖113扎伤的危险。
在主胶管120的尾端连通设置有第一接头121,其一端与主胶管尾端120 连通,另一端能够与负压抽血管连通,便于连续采血。在主胶管120的尾端还连通设置有第二接头122,其一端与主胶管120尾端连通,另一端能够与输液器连接,使得抽血和输液共用一个通道,在采血完毕后即可连接输液器输液,既减轻患者的不适性,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在第一接头121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夹123,在第二接头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夹124,通过控制第一密封夹123和第二密封夹124,进而实现采血和输液操作。
所述的第一接头121包括第一套管1211,其同轴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一接头121另一端,用于连接负压抽血管。并且在第一套管1211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一管帽1212,用于打开或者盖合第一套管1211,避免第一套管1211污染。即不进行抽血时,将第一盖帽1212盖合在第一套管1211上,同时通过第一密封夹123夹紧第一接头121。进行抽血时,打开第一盖帽1212,并与第一套管1211连接有负压抽血管,并松开第一密封夹123进行抽血操作。
所述的第二接头122包括第二套管1221,其同轴一体成型设置在第二接头122另一端,用于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操作。并且在第二套管1221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二管帽1222,用于打开或者盖合第二套管1211,避免第二套管1221污染。即不进行输液时,将第二盖帽1222盖合在第二套管1211上,同时通过第二密封夹124夹紧第二接头121。进行输液时,打开第二盖帽1222,并与第二套管1221连接有输液器,松开第二密封夹124进行输液操作。
相邻调节块133的间距、通槽131顶面与紧靠通槽131顶面的调节块133 之间的间距、限位块134与固定块132之间的间距和限位块134与紧靠限位块134的调节块133之间的间距一致,均为4~7mm。
由于采血针为一次性结构,当封装采血针时,将针翼设置在相邻调节块之间,采血针头的针尖只露出一部分,当进行穿刺时,向上推动针翼,使得针翼位于通槽顶面和调节块之间,针尖完全伸出,由于调节块的相对侧面为弧面,便于推动针翼。再通过控制第一密封夹123和第一密封夹123,进而实现采血和输液操作。抽血或者输液完毕时,可直接向下退回针翼完成针尖的拔出,也可以先拔出针尖后,再将针翼退回,使得针翼位于限位块和固定块之间,即针头完全置于会套筒内,盖上盖帽即可。由于限位块的相对侧面的上部为弧面,使得针翼能够继续向下退回,而上部为平面,即当针翼退回至限位块和固定块之间时,针翼则不能向上推出,同时由于固定块的上表面为平面,当针翼退回至限位块和固定块之间时,针翼不能继续向下退回,所以限位块和固定块完成了针翼的固定,使得采血针头完全且稳定处于回套筒内。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的双接头采血针,在针头处设置有回套筒,在拔针时和拔针后均能将针头退回至回套筒内,避免扎伤。并且在主胶管尾端设置有双接头,能够分别连接输液器和负压抽血管,使得抽血和输液共用一个通道,在采血完毕后即可连接输液器输液,既减轻患者的不适性,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血针头;以及
主胶管,其与所述采血针头连通;
回套筒,其为圆台结构,且内部贯穿设置有圆柱形通道,所述回套筒设置在所述采血针头上,用于容纳所述采血针头;
所述回套筒包括:
通槽,其为矩形,且轴向设置在所述回套筒侧壁上,所述通槽一端贯穿所述回套筒的宽面一端;
固定块,其设置在所述通槽底部,用于固定所述采血针头;
多个调节块,其轴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通槽内,且位于所述通槽顶面和所述固定块之间,用于调节所述采血针头的针尖伸出长度;
限位块,其设置在所述通槽下部,且位于所述固定块和紧靠所述固定块的调节块之间,用于限制所述采血针头的位置;
其中,初始状态时,所述采血针头的针翼设置在相邻所述调节块之间;采血时,所述采血针头的针翼设置在所述通槽顶面与紧靠所述通槽顶面的所述调节块之间;退回所述采血针头时,所述采血针头的针翼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包括:
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夹紧块和第二调节夹紧块,其相对侧面为弧面,相背侧面为平面,并与所述通槽的对应侧面一体成型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夹紧块和第二调节夹紧块的相对侧面的间距为0.8~1.2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
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夹紧块和第二限位夹紧块,其相对侧面的上部为弧面,下部为平面,相背侧面为平面,并与所述通槽的对应侧面一体成型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夹紧块和第二限位夹紧块的相对侧面的间距为0.7~1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包括:
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夹紧块和第二固定夹紧块,其相对侧面和相背侧面均为平面,且相背侧面与所述通槽的对应侧面一体成型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夹紧块和第二固定夹紧块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弧面,且所述第一限位夹紧块和第二限位夹紧块的相对侧面的间距为0.3~0.5mm。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防滑凹槽,其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回套筒的外侧面,且所述防滑凹槽沿所述回套筒轴向设置;
盖帽,其可拆卸盖合在所述回套筒的窄面一端中心;
连接带,其一端与所述盖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套筒的侧壁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为2个。
7.如权利要求1、2、3、4或6所述的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头,其一端与所述主胶管尾端连通,另一端能够与负压抽血管连通;
第二接头,其一端与所述主胶管尾端连通,另一端能够与输液器连接;
第一密封夹,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上;
第二密封夹,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头包括:
第一套管,其同轴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负压抽血管;
第一管帽,其可拆卸盖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上,用于打开或者盖合所述第一套管;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
第二套管,其同轴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输液器;
第二管帽,其可拆卸盖合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上,用于打开或者盖合所述第二套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针头包括:
针柄;以及
针翼,其垂直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针柄一侧;
针尖,其与所述针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主胶管与所述针柄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接头采血针,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调节块的间距、所述通槽顶面与紧靠所述通槽顶面的所述调节块之间的间距、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间距和所述限位块与紧靠所述限位块的所述调节块之间的间距一致,均为4~7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12978.7U CN213075660U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一种双接头采血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12978.7U CN213075660U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一种双接头采血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75660U true CN213075660U (zh) | 2021-04-30 |
Family
ID=75600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1297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75660U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一种双接头采血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75660U (zh) |
-
2020
- 2020-04-10 CN CN202020512978.7U patent/CN2130756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075660U (zh) | 一种双接头采血针 | |
CN220275605U (zh) | 一种采血留置针 | |
CN215017511U (zh) | 一种留置采血针 | |
CN205458717U (zh) | 一次性无采集针的真空采血器 | |
CN205612480U (zh) | 一种一次性多功能采血针 | |
CN211534450U (zh) | 一种静脉采血针管 | |
CN210095744U (zh) | 静脉采血装置 | |
CN210749229U (zh) | 一种新型采血留置针 | |
CN211068436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留置针 | |
CN208677410U (zh) | 一次性使用安全型采血针 | |
CN212261375U (zh) | 一种导管采血器 | |
CN216439202U (zh) | 一种多功能易分离式采血套件 | |
CN221511910U (zh) | 一种可用于输液的安全型静脉采血装置 | |
CN201153985Y (zh) | 一次性采血、输液多用针 | |
CN220898763U (zh) | 一种可拆卸式动静脉内瘘穿刺采血针 | |
CN113080956B (zh) | 一种采血留置针 | |
CN222398384U (zh) | 一种含有双腔采血针的采血装置 | |
CN211433196U (zh) | 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导管针 | |
CN213884550U (zh) | 一种输液采血一体针具 | |
CN215194519U (zh) | 一种一次性抽血输液针头 | |
CN214911774U (zh) | 具有采血功能的留置针 | |
CN215191626U (zh) | 一种一次性y型采血针 | |
CN215305911U (zh) | 一种血样采血针 | |
CN215778508U (zh) | 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 |
CN222285478U (zh) | 双安全静脉采血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