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1238U - 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61238U CN213061238U CN201922281976.1U CN201922281976U CN213061238U CN 213061238 U CN213061238 U CN 213061238U CN 201922281976 U CN201922281976 U CN 201922281976U CN 213061238 U CN213061238 U CN 2130612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ops
- fabric
- path
- paths
- moisture ab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由多个针织面料单元循环织造而成的面料本体,针织面料单元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且形成正反两面,每1路包括正反两面各4个线圈,其中第1、2、5、6路采用32SR的人棉纱,第3、4、7、8路采用32ST的抗菌涤纶纱,通过独特的双面线圈结构,面料外层采用32SR的人棉纱为主,使得面料有较好的吸湿性,手感细腻,柔软舒适,大大提高了衣着的舒适性,面料内层采用32ST的抗菌涤纶纱为主,有耐久抗菌和吸湿速干的特点,既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又穿着舒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针织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舒适透气,而且还需要更多的功能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功能单一化的针织布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降雨较多的地区,普通的面料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后,散湿慢,影响穿着舒适度。此外,现有老人和孩子居多,他们因抵抗力较差,对于一般的面料容易产生过敏现象,因此,需要更多的注意纺织品的多功能性,在穿着的同时还能起到持久抗菌作用,这样的面料更受使用者的欢迎。
针织布在织造走线时主要由三种线圈单元组成,即成圈、集圈和浮线,成圈表示吃全针,针织完成整个编织过程,形成线圈;集圈表示吃半针,针织只是吃纱没有脱圈、成圈,在旧线圈上形成圆弧;而浮线表示不吃针,在织物背面形成浮线;完成一组线圈编织的结构称为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手感细腻,柔软舒适,持久抗菌、吸湿快干的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由多个针织面料单元循环织造而成的面料本体,所述针织面料单元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且形成正反两面,每1路包括正反两面各4个线圈,其中第1、2、5、6路采用32SR的人棉纱,第3、4、7、8路采用32ST的抗菌涤纶纱;第1、2路中正面第1、3的线圈为成圈,其余正面线圈为浮线,第5、6路中正面第2、4的线圈为成圈,其余正面线圈为浮线,第1、2、5、6路中反面均不成圈;第3、4路中正面第1、3的线圈以及反面第1-4的线圈均为成圈,第7、8路中正面第2、4的线圈以及反面第1-4的线圈均为成圈,其余线圈均不成圈。
所述抗菌涤纶纱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所述抗菌涤纶纱内设置有抗菌母粒。
所述抗菌涤纶纱外粘有远红外陶瓷粉颗粒。
所述人棉纱的线圈长度为21cm/100针,所述抗菌涤纶纱的线圈长度为30cm/100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由多个针织面料单元循环织造而成的面料本体,针织面料单元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且形成正反两面,每1路包括正反两面各4个线圈,其中第1、2、5、6路采用32SR的人棉纱,第3、4、7、8路采用32ST的抗菌涤纶纱,通过独特的双面线圈结构,面料外层采用32SR的人棉纱为主,使得面料有较好的吸湿性,手感细腻,柔软舒适,大大提高了衣着的舒适性,面料内层采用32ST的抗菌涤纶纱为主,有耐久抗菌和吸湿速干的特点,既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又穿着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织面料单元的编织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抗菌涤纶纱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创造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由多个针织面料单元1循环织造而成的面料本体2,所述针织面料单元1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且形成正反两面,每1路包括正反两面各4个线圈,其中第1、2、5、6路采用32SR的人棉纱,第3、4、7、8路采用32ST的抗菌涤纶纱3。所述抗菌涤纶纱3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所述抗菌涤纶纱3内设置有抗菌母粒31。抗菌涤纶纱3是由聚酯和抗菌母粒31通过共混纺丝法制成的截面为“十字形”异形纤维,由于纤维在纺制过程中加入了抗菌剂,使得纤维抗菌性能稳定、持久,而异形的纤维截面增大了纤维的比表面积,使得纤维具有速干的功能。
第1、2路中正面第1、3的线圈为成圈,其余正面线圈为浮线,第5、6路中正面第2、4的线圈为成圈,其余正面线圈为浮线,第1、2、5、6路中反面均不成圈;第3、4路中正面第1、3的线圈以及反面第1-4的线圈均为成圈,第7、8路中正面第2、4的线圈以及反面第1-4的线圈均为成圈,其余线圈均不成圈。独特的线圈结构使面料外层以32SR的人棉纱为主,使得面料有较好的吸湿性,手感细腻,柔软舒适,大大提高了衣着的舒适性,面料内层以32ST的抗菌涤纶纱3为主,有耐久抗菌和吸湿速干的特点,既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又穿着舒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菌涤纶纱3外粘有远红外陶瓷粉颗粒33,远红外陶瓷粉颗粒33发出的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散发,能够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人体产生体感升温的效果。所述人棉纱的线圈长度为21cm/100针,所述抗菌涤纶纱3的线圈长度为30cm/100针,所述面料的克重为220克/平方米,线圈大小和面料克重适中,面料制作成衣物后更加贴身舒适。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由多个针织面料单元循环织造而成的面料本体,针织面料单元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且形成正反两面,每1路包括正反两面各4个线圈,其中第1、2、5、6路采用32SR的人棉纱,第3、4、7、8路采用32ST的抗菌涤纶纱,通过独特的双面线圈结构,面料外层采用32SR的人棉纱为主,使得面料有较好的吸湿性,手感细腻,柔软舒适,大大提高了衣着的舒适性,面料内层采用32ST的抗菌涤纶纱为主,有耐久抗菌和吸湿速干的特点,既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又穿着舒适。
Claims (3)
1.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针织面料单元(1)循环织造而成的面料本体(2),所述针织面料单元(1)由4路纱线针织而成且形成正反两面,每1路包括正反两面各4个线圈,其中第1、2、5、6路采用32SR的人棉纱,第3、4、7、8路采用32ST的抗菌涤纶纱(3);第1、2路中正面第1、3的线圈为成圈,其余正面线圈为浮线,第5、6路中正面第2、4的线圈为成圈,其余正面线圈为浮线,第1、2、5、6路中反面均不成圈;第3、4路中正面第1、3的线圈以及反面第1-4的线圈均为成圈,第7、8路中正面第2、4的线圈以及反面第1-4的线圈均为成圈,其余线圈均不成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涤纶纱(3)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棉纱的线圈长度为21cm/100针,所述抗菌涤纶纱(3)的线圈长度为30cm/100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81976.1U CN213061238U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281976.1U CN213061238U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61238U true CN213061238U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5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8197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61238U (zh) | 2019-12-18 | 2019-12-18 | 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612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8116A (zh) * | 2021-09-23 | 2021-11-12 | 石狮市骏驰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
-
2019
- 2019-12-18 CN CN201922281976.1U patent/CN2130612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38116A (zh) * | 2021-09-23 | 2021-11-12 | 石狮市骏驰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
CN113638116B (zh) * | 2021-09-23 | 2022-12-06 | 石狮市骏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11179U (zh) | 一种功能抗菌面料 | |
CN201663919U (zh) | 银纤维保健袜 | |
CN112226888A (zh) | 一种基于针织结构的三维单向导湿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74546A (zh) | 一种聚乳酸纤维弹力面料 | |
CN201915205U (zh) | 一种纱布 | |
CN110528161A (zh) | 一种天然抗菌护肤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 | |
CN103668691A (zh) | 一种内衣面料 | |
CN104088066A (zh) | 一种三维立体保暖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3061238U (zh) | 一种新型耐久抗菌吸湿速干面料 | |
CN219218306U (zh) | 一种吸湿快干透气尼龙面料 | |
CN209759705U (zh) | 一种针织双面料 | |
CN203498591U (zh) | 一种抗菌防臭导湿针织复合面料 | |
CN219055594U (zh) | 一种抗菌保暖羊毛针织面料 | |
CN212895224U (zh) | 一种轻质丰厚柔软有型透气短t恤 | |
CN211730504U (zh) | 一种手感柔软的双面绒面料 | |
CN216001743U (zh) | 一种针织提花面料 | |
CN101543316B (zh) | 一种蚕丝长裤 | |
CN213061269U (zh) | 一种透气清爽的针织面料 | |
CN212000097U (zh) | 一种涤棉拉毛面料 | |
CN209915097U (zh) | 一种板蓝根针织童装面料 | |
CN209022541U (zh) | 一种防易裂弹力加强经编面料 | |
CN213086249U (zh) | 一种新型人棉负离子保健针织布 | |
CN205951376U (zh) | 一种吸湿排汗健身面料 | |
CN216993311U (zh) | 一种吸汗保暖针织布 | |
CN222603805U (zh) | 一种竹炭纤维保暖裤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