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7438U - 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47438U CN213047438U CN202020366403.9U CN202020366403U CN213047438U CN 213047438 U CN213047438 U CN 213047438U CN 202020366403 U CN202020366403 U CN 202020366403U CN 213047438 U CN213047438 U CN 2130474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liva suction
- suction tube
- saliva
- pushing
- automa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1581 salivary duct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10000003296 saliva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abstract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1 med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290307 Thalassoma bifasciat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包括吸唾管收纳盒、安装架、推送机构、吸唾管收纳盒外壳、机体外壳以及收纳盒盖板;吸唾管收纳盒上部开口,形成能够放置多个吸唾管的容置空间,吸唾管收纳盒下部具有导向斜面;所述落管槽垂直设置;所述落管槽的底部为仅能够容纳一个吸唾管的推送位;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吸唾管收纳盒一侧壁;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推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推送位中的吸唾管推出一段距离;吸唾管收纳盒外壳设置吸唾管出口,被推送机构推出的吸唾管从所述吸唾管出口伸出。设置自动开关和手动开关,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临近自动出管,以及按键单次手动出管,无需医生打开容器拿取吸唾管,干净卫生,使用便利,同时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诊疗过程中,患者分泌唾液,医生在进行治疗使用牙科手机时会产生水和血液。为了使医生治疗视野开阔及患者的舒适感会用吸唾管吸走唾液,水机血液。
目前吸唾管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一次性的吸唾管,另一种为金属的可重复使用的吸唾管。出于预防疾病传播的角度,目前一次性吸唾管为主流选择。
一次性吸唾管通常为透明管,具有蓝色的头部,透明管内具有金属丝以容易弯曲并定型。目前临床使用中口腔大夫需要在口腔手术开始时或手术中拿取一次性吸唾管,由于吸唾管放置在一起,拿取过程中有可能会碰触其他吸唾管。因此缺少吸唾管收纳盒将带来操作隐患。
中国专利CN205795844U披露了一种口腔吸唾管收取盒,其提供了吸唾管的收纳盒,但其拿取极不方便。如何在保证安全卫生的情况下提供便于使用的吸唾管收纳设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包括吸唾管收纳盒、安装架、推送机构、吸唾管收纳盒外壳、机体外壳、接近感应开关以及收纳盒盖板;吸唾管收纳盒上部开口,形成能够放置多个吸唾管的容置空间,吸唾管收纳盒下部具有导向斜面,用于将所述吸唾管引导至落管槽;所述落管槽垂直设置;所述落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吸唾管的直径,小于吸唾管直径的1.5倍;所述落管槽的底部为仅能够容纳一个吸唾管的推送位;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吸唾管收纳盒一侧壁;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推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推送位中的吸唾管推出一段距离;所述推送机构被所述机体外壳包围;吸唾管收纳盒外壳设置吸唾管出口,被推送机构推出的吸唾管从所述吸唾管出口伸出。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唾管收纳盒外壳与收纳盒盖板配合围成一大致封闭的空间,将所述吸唾管收纳盒置于该空间中。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推送机构将所述推送位中的吸唾管推出的一段距离为吸唾管长度的0.2-0.7倍。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唾管收纳盒内还包括紫外线光源及遮光板,所述紫外线光源能够朝向所述吸唾管发射紫外线,所述遮光板设置于所述紫外线光源上方。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所述推送机构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振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吸唾管收纳盒的外壁,所述振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近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吸唾管出口附近,所述接近感应开关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体外壳上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推送杆;所述推送杆一端为推送头,另一端具有齿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齿条的配合实现推动杆的伸出和缩回。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送头为圆柱形,其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吸唾管的直径;所述推送头、推送位以及吸唾管出口的轴线重合。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具有电源开关、自动开关、手动开关。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收纳盒盖板为半透明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吸唾管能够被自动推出,无需医生打开容器拿取,干净卫生,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并且本申请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设置自动开关和手动开关,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临近自动出管,以及按键单次手动出管,为医生提供了便利。提供紫外线光源,进一步确保吸唾管保存在安全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的整体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吸唾管收纳盒的剖面图。
附图中包括:1、吸唾管收纳盒外壳;10、容置空间;11、吸唾管收纳盒;12、导向斜面;13、落管槽;14、推送位;15、吸唾管出口;16、接近感应开关;17、紫外线光源;18、遮光板;2、机体外壳;21、控制面板;22、推送机构;23、安装架;24、振动电机;3、收纳盒盖板;5、吸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以下实施例。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包括吸唾管收纳盒11、安装架23、推送机构22、吸唾管收纳盒外壳1、机体外壳2以及收纳盒盖板3。吸唾管收纳盒11上部开口,形成能够放置多个吸唾管5的容置空间10。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吸唾管收纳盒11的截面图,从中看出,吸唾管收纳盒11下部具有导向斜面12,用于将吸唾管5引导至落管槽13。吸唾管5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最终从容置空间10下落至落管槽13中。落管槽13为垂直设置的狭缝;落管槽13的狭缝宽度大于吸唾管5的直径,小于吸唾管5直径的1.5倍;如果狭缝宽度太大会出现多个吸唾管13相互卡死的情况,因此优选落管槽13的狭缝宽度为吸唾管5的直径的1.2倍。
导向斜面12的形状不限于平面,也可以是带有弧形的斜面。
落管槽13的底部为仅能够容纳一个吸唾管5的推送位14;推送位14是吸唾管5待推出的等待位置,一旦推送机构作出伸出动作,推送位14中的那一个吸唾管5会被推出一段距离,吸唾管5的一端从吸唾管出口15伸出吸唾管收纳盒外壳1,这时口腔医师可以将伸出的吸唾管5抽出。该吸唾管5被抽出后,原本在推送位14上方的那个吸唾管5自然下落,进入推送位14,再次等待被推出。
安装架23固定于吸唾管收纳盒11一侧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安装架23固定在机体外壳2的内壁或底面。安装架23上设置推送机构22,用于将推送位14中的吸唾管5推出一段距离;推送机构22被机体外壳2包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推送机构22包括驱动电机、推送杆;推送杆一端为推送头,另一端具有齿条;电机的输出轴设置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和所述齿条的配合实现推动杆的伸出和缩回。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推送机构22包括电磁动作机构、推送杆,推送杆一端为推送头,另一端连接电磁动作机构。
上述的推送头为圆柱形,其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吸唾管的直径;推送头、推送位以及吸唾管出口的轴线重合,以确保吸唾管能够被顺利推出,而不会出现卡滞。
吸唾管收纳盒外壳1大致为长方体,一侧面为出管面,该表面设置吸唾管出口15,被推送机构22推出的吸唾管5从吸唾管出口15伸出。相对的一侧面连接推送机构22。
吸唾管收纳盒外壳1与收纳盒盖板3配合围成一大致封闭的空间,将吸唾管收纳盒11置于该空间中。为了避免口腔诊室内的飞沫污染吸唾管,收纳盒盖板3的边缘有凸缘,其与吸唾管收纳盒外壳1上部开口的边缘能够形成配合。优选设置密封圈加强密封效果。这样的话,本申请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就可以长期存放不带外包装的多个吸唾管5。
推送位14中的吸唾管5推出的一段距离为吸唾管长度的0.2-0.7倍。
本申请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体外壳2内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采用设置有MS51系列单片机的PCB电路板,也可以采用嵌入式主板。推送机构22、振动电机24、接近感应开关16、控制面板21以及电源单元均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电源单元可以为连接市电的电源,或者为装置自带的电源。装置自带的电源可以为蓄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等。
振动电机24固定设置在吸唾管收纳盒11的外壁,在一次推出动作完成后,且推送杆回缩到起始位置后,控制装置控制振动电机24工作2秒,利用振动电机24将振动传递至吸唾管收纳盒11的内壁,进而将振动传递至其内的吸唾管5,使得吸唾管5在从容置空间10进入落管槽13的过程中不出现卡死。
本申请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还包括接近感应开关16,设置于吸唾管出口15附近,优选设置在出管面上,其用于感应物体是否进入其5-20cm的范围内,优选感应物体是否进入其10cm的范围内,如果进入该范围,接近感应开关16向控制电路发出信号,控制电路向推送机构22发出推送信号,将吸唾管5推出一端距离。接近感应开关16可以选自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光电式接近传感器。
机体外壳2上设置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具有电源开关、自动开关、手动开关。电源开关用于控制整个装置是否通电。
自动开关按下后,该开关键点亮,装置将进入自动出管模式,接近感应开关16被激活,控制电路根据接近感应开关16的信号控制推送机构22是否推出。
每当推出机构22的推出动作被触发后,动作执行2-5秒后(优选3秒),变为执行缩回动作。
手动开关用于手动控制推出吸唾管5的操作,当按下手动开关,该开关点亮,自动出管模式关闭,进入手动出管模式,控制电路控制推送机构22做出一次推出动作。
放置吸唾管5进入容置空间10时,所有吸唾管5应当沿同一方向顺序摆放。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吸唾管出口15为管状部件,该管状部件靠近装置内部的一端延伸至吸唾管收纳盒11的内部,并且管状部件进入唾管收纳盒11的内部的一端具有直接大于吸唾管直径的开口,优选为喇叭状开口,以引导被推出的吸唾管顺利地从吸唾管出口15伸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吸唾管收纳盒11内还包括紫外线光源17及遮光板18,紫外线光源17能够朝向吸唾管收纳盒11内的吸唾管5发射紫外线,遮光板18设置于紫外线光源17上方,用于遮挡向上发射的紫外线,以避免紫外线从透明的收纳盒盖板3射出,危害人体。紫外线光源17连接控制电路,每当电源按钮被按下,装置开机后,紫外线光源17通电一定时间,如30秒,以对吸唾管收纳盒11内的吸唾管5进行消毒。紫外线光源17为紫外线LED或者紫外线灯管。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唾管收纳盒、安装架、推送机构、吸唾管收纳盒外壳、机体外壳、接近感应开关以及收纳盒盖板;
所述吸唾管收纳盒上部开口,形成能够放置多个吸唾管的容置空间,吸唾管收纳盒下部具有导向斜面,用于将所述吸唾管引导至落管槽;所述落管槽垂直设置;所述落管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吸唾管的直径,小于吸唾管直径的1.5倍;所述落管槽的底部为仅能够容纳一个吸唾管的推送位;
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吸唾管收纳盒一侧壁;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推送机构,用于将所述推送位中的吸唾管推出一段距离;所述推送机构被所述机体外壳包围;
吸唾管收纳盒外壳设置吸唾管出口,被推送机构推出的吸唾管从所述吸唾管出口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唾管收纳盒外壳与收纳盒盖板配合围成一大致封闭的空间,将所述吸唾管收纳盒置于该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唾管收纳盒内还包括紫外线光源及遮光板,所述紫外线光源能够朝向所述吸唾管发射紫外线,所述遮光板设置于所述紫外线光源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外壳内的控制电路,所述推送机构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吸唾管收纳盒的外壁,所述振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吸唾管出口附近,所述接近感应开关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上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推送杆;所述推送杆一端为推送头,另一端具有齿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齿条的配合实现推动杆的伸出和缩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头为圆柱形,其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吸唾管的直径;所述推送头、推送位以及吸唾管出口的轴线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具有电源开关、自动开关、手动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66403.9U CN213047438U (zh) | 2020-03-22 | 2020-03-22 | 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66403.9U CN213047438U (zh) | 2020-03-22 | 2020-03-22 | 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47438U true CN213047438U (zh) | 2021-04-27 |
Family
ID=75552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66403.9U Active CN213047438U (zh) | 2020-03-22 | 2020-03-22 | 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47438U (zh) |
-
2020
- 2020-03-22 CN CN202020366403.9U patent/CN2130474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91054B2 (en) | Endoscope system, treatment instrument cartridge, and storage case | |
JP2012505702A (ja) | 唾液吸引機能を有する舌保護用ティップス、バイトブロックおよび口腔照明器 | |
JP2011156005A (ja) | 薬液用電動注射器 | |
CN203855061U (zh) | 医疗垃圾消毒收集装置 | |
CN108245717A (zh) | 易清洗杀菌型上呼吸道痰液吸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3047438U (zh) | 一种吸唾管自动供给装置 | |
US4878762A (en) | Secretion contaminated indwelling tube closed removal and disposal system | |
CN106039437A (zh) | 一种集成光纤光导负压吸引头 | |
CN209951909U (zh) | 一种骨科护理创口清洗上药装置 | |
CN200963124Y (zh) | 一次性硬性内窥镜保护器 | |
CN111184887B (zh) | 一种医用超声探头隔离套智能拆包上套消毒装置 | |
KR102363622B1 (ko) | 의료용 석션장치 | |
CN215230419U (zh) | 一种多开关胃管装置 | |
CN105536088A (zh) | 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 | |
JP7084684B2 (ja) | 喉頭カメラ | |
CN212395044U (zh) | 一种一次性指套取用装置 | |
CN211749744U (zh) | 一种普外科临床取样装置 | |
CN115005891A (zh) | 鼻腔置入鼻息肉取样装置 | |
CN114408353A (zh) | 一种智能医用棉签盒 | |
CN221317441U (zh) | 一种导管收纳盒 | |
CN217391153U (zh) | 一种带有自动吸尘的理疗装置 | |
CN117065192B (zh) | 一种微内镜深度给药装置 | |
CN221469898U (zh) | 一种骨髓抽取设备 | |
CN215133567U (zh) | 一种儿科重症护理用喂药装置 | |
CN213644361U (zh) | 一种一次性医疗器具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