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47230U - 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及其双端面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及其双端面磨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47230U CN212947230U CN202021423896.1U CN202021423896U CN212947230U CN 212947230 U CN212947230 U CN 212947230U CN 202021423896 U CN202021423896 U CN 202021423896U CN 212947230 U CN212947230 U CN 2129472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bevel gear
- worm
- channel
- work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及其双端面磨床,解决了上挡板和下挡板由于长度较长,需要在两端进行调节,容易出现误差,使挡板出现倾斜,降低了加工效率和质量,严重时阻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技术方案为:其工件通道包括由上进料板和下进料板限定而成,上进料板和下进料板的宽度小于工件宽度;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调距装置,能调节上进料板和下进料板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于所加工的工件的厚度,降低成本,实现了能实现上下挡板之间形成的工件通道在两端能实现同步调节,适配不同厚度的加工工件,避免出现斜度和误差,提高了调节效率和准度,整体工作全自动化,可以实现一人多机管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和工人技能,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及其双端面磨床。
背景技术
双端面磨床是一种高效率的平面加工机床,在一次加工过程同时磨削出两个平行端面,根据结构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由于磨削出的产品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在汽摩、轴承、磁性材料等诸多行业上被广泛应用,磁环、磁钢片、石墨板等各种材质的产品都适合加工。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可以在传送的同时被两端磨削,其主要的方案为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形成的传送通道,工件置于该通道内,在传送的同时,传送通道具有磨头处进行磨削,这种方式不区分传送工位和磨削工位,效率高。
但是由于整个行程的贯穿了上料、磨削以及下料工位的整个长度,故传送通道长度较长。而上挡板和下挡板由于长度均较长,需要在两端分别进行调节,而目前的两端为独立调节,十分容易出现误差,使挡板出现倾斜,降低了加工效率和质量,严重时阻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的工件通道,能实现上下挡板之间形成的工件通道在两端能实现同步调节,适配不同厚度的加工工件,避免出现斜度和误差,提高了调节效率和调节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包括工件通道,所述工件通道包括由上进料板和下进料板限定而成,所述上进料板和下进料板的宽度小于工件宽度;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分别设置在工件通道的两侧,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导向辊之间的间距以适配于所加工的工件宽度,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朝向所述工件通道运输方向转动;调距装置,所述调距装置能调节所述上进料板和下进料板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于所加工的工件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进料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侧板升降,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侧板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分别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杠手轮,所述第一丝杠手轮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杠手轮,所述第二丝杠手轮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分别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与第一蜗杆相配合的第三蜗轮,以及与第二蜗杆配合的第四蜗轮,所述第三蜗轮和第四蜗轮通过传动装置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首端相连,所述第三蜗轮和第四蜗轮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末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均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侧板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四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均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二侧板相连;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首端相连,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末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五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一传动杆,在所述第一传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以及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一侧板配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六驱动电机,所述第六驱动电机包括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杆上设置有第五锥齿轮和第六锥齿轮,以及与第五锥齿轮和第六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七锥齿轮和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和第八锥齿轮通过传动装置与第二侧板配合;所述第三锥齿轮和第七锥齿轮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首端相连,所述第四锥齿轮和第八锥齿轮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末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下进料板通过第五驱动装置驱动其升降,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为丝杠结构,所述丝杠结构具有驱动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进料板和下进料板与工件的厚度相适配,工件在上进料板和下进料板之间形成的工件通道内紧凑得运输,从而不会出现工件重叠的现象,相当于给一整排的工件进行上下定位,便于对工件通道内的工件进行加工;
2、通过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转动给工件的作用力,驱使工件向前运动,又由于工件为在通道内紧凑排布,被驱动的工件作用于前方工件,使整体向前运动,运动稳定流畅;
3、工件通道可调式设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工件,调试和调整方便简单;
4、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皮带驱动,也可以采用锥齿轮,也可以采用蜗轮蜗杆驱动,驱动方式多样,根据实际工况采用;
5、上进料板的整体长度较长,故在首末两端设置有同步的升降机构,起到了整体上升降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式的工件通道的双端面磨床,使工件通道与工件的厚度相适配,工件在工件通道中紧凑稳定被输送的同时完成加工,提升了效率,降低了设备结构复杂度和制造成本。
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端面磨床,包括上述所述的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通道形成的示意图;
附图2为蜗轮蜗杆进料装置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4为蜗轮蜗杆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5为传动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6为蜗轮蜗杆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7为蜗轮蜗杆的丝杠手轮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8为皮带轮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9为锥齿轮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附图10为下进料板丝杠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11为双端面磨床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件通道;11、上进料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2、下进料板;13、第一导向辊;14、第二导向辊;15、进料挡板;3、第一驱动装置;31、第一驱动电机;32、第一蜗杆;33、第一蜗轮;34、第三蜗轮;35、第三驱动电机;351、第一皮带轮;352、第二皮带轮;36、第五驱动电机;361、第一传动杆;362、第一锥齿轮;363、第二锥齿轮;364、第三锥齿轮;365、第四锥齿轮;37、第一丝杠手轮;4、第二驱动装置;41、第二驱动电机;42、第二蜗杆;43、第二蜗轮;44、第四蜗轮;45、第四驱动装置;451、第三皮带轮;452、第四皮带轮;46、第六驱动电机;461、第二传动杆;462、第五锥齿轮;463、第六锥齿轮;464、第七锥齿轮;465、第八锥齿轮;47、第二丝杠手轮;5、工件;6、传动装置;61、传动丝杠;62、第一传动块;63、机架;7、第五驱动装置;71、丝杠装置;72、手柄;8、双端面磨床;81、磨头;82、磨削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通道可调试进料装置,应用于待加工工件5的上料以及在加工工位中的持续进料,加工设备可以为双端面磨床8或者其他机械加工设备,可调式进料装置采用形成工件通道1,即工件5可以紧凑地在工件通道1中挨个排布,进料装置形成地工件通道1由于其厚度与工件5的厚度相适配,故在工件5持续向前运送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重叠等现象,即可以看成一整排工件5被上下定位,从而可以被加工设备加工,实现了边运送边加工,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和制造复杂度。
参照附图1和3,其中,工件通道1由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形成,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形成的工件通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水平面,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之间的距离与待加工工件5的厚度相适配,这里的相适配的定义在于,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之间的距离大致上等于待加工工件5的厚度,但不会小于加工工件5的厚度,即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加工工件5的厚度,以方便加工工件5在工件通道1内被传输。例如,待加工工件5的厚度为20mm,工件通道1的厚度可以设置在22mm至25mm之间,这样加工工件5在被传输的过程当中不会发生相互的重叠。
而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的宽度均小于工件5的宽度,使工件5的两侧部分露在外侧,便于例如双端面磨床8等加工设备对其进行加工,不会发生结构干涉。
参照附图2和4,还包括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分别设置在工件通道1的两侧,在两侧还设置有进料挡板15,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通过进料挡板15上的让位通孔传至内侧,第一导向辊13和所述导向辊之间的间距以适配于所加工的工件5宽度,所述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朝向所述工件通道1运输方向转动提供工件5运输的动力,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均为圆柱状设置,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之间的间距与工件5的宽度相同,或者因为具体的工况,可以设置成略大于工件5的宽度,其驱动装置为驱动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以各自的中心做自转运动,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朝向进料装置运输方向转动,也即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的自转方向相反,可以让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的圆周面用于与传送带上经过的工件5相接触,提供了工件5向前传送的驱动力,使得向着进料装置运输的方向运送,即一旦有工件5在传送带上的位置出现了偏差,在某一侧的导向辊对位置进行调整,并且在另一侧的导向辊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校偏,实现传送带上进行运输的工件5进行边上料同时对中,驱使工件5向前运动,又由于工件5为在通道内紧凑排布,被驱动的工件5作用于前方工件5,使整体向前运动,运动稳定流畅,又保证在传送带上的工件5位于中央的位置,在进入到加工区域可以直接进行加工,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参照附图2和4,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进料板11包括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在高度上平行设置,第一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第一侧板111升降,第二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第二侧板112升降。
参照附图6,第一驱动装置3还包括与第一蜗杆32相配合的第三蜗轮34,以及与第二蜗杆42配合的第四蜗轮44,第三蜗轮34和第四蜗轮44通过传动装置6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相连接,其中,第一蜗轮33和第二蜗轮43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首端相连,第三蜗轮34和第四蜗轮44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末端相连。上进料板的整体长度较长,故在首末两端设置有同步的升降机构,起到了整体上升降更加平稳.
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第一驱动电机31连接有第一蜗杆32,第一蜗杆32为水平设置,第一蜗杆32连接有第一蜗轮33,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1,第二驱动电机41连接有第二蜗杆42,第一蜗轮33和第二蜗轮43分别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相连接。
参照附图7,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丝杠手轮37,第一丝杠手轮37连接有第一蜗杆32,第一蜗杆32为水平设置,第一蜗杆32连接有第一蜗轮33,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丝杠手轮47,第二丝杠手轮47连接有第二蜗杆42,第一蜗轮33和第二蜗轮43分别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相连接。通过将电机设置为丝杠手轮的方式,即可以实现手动调节。
参照附图5,具体的传动装置6为传动丝杠61,第一蜗轮33与传动丝杠61相连,第二蜗轮43与传动丝杠61相连,第一蜗轮33和第二蜗轮43可以固定在机架63上以保持位置,还包括第一传动块62和第二传动块,第一传动块62和第二传动块具有供传动丝杠61穿设的通孔,第一传动块62与所述第一侧板111固定连接,第二传动块与所述第二侧板112固定连接。
从而,只需要分别驱动第一驱动电机31和第二驱动电机41,就可以实现对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分别控制,采用蜗轮蜗杆装置和丝杠进行调节,控制精度更高。
参照附图8,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三驱动电机35,第三驱动电机35驱动第一皮带轮351,第一皮带轮351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352连接,第一皮带轮351和第二皮带轮352均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一侧板111相连;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四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第三皮带轮451,第三皮带轮451通过皮带与第四皮带轮452连接,第三皮带轮451和第四皮带轮452均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二侧板112相连;第一皮带轮351和第三皮带轮451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首端相连,第二皮带轮352和第四皮带轮452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末端相连。该实施方式中的传动装置6与蜗轮蜗杆实施方式中的传动装置6相同,故不再赘述。
参照附图9,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五驱动电机36,第五驱动电机36连接有第一传动杆361,在第一传动杆361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62和第二锥齿轮363,以及与第一锥齿轮362和第二锥齿轮363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364和第四锥齿轮365,第三锥齿轮364和第四锥齿轮365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一侧板111配合;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六驱动电机46,第六驱动电机46包括第二传动杆461,第二传杆上设置有第五锥齿轮462和第六锥齿轮463,以及与第五锥齿轮462和第六锥齿轮463相配合的第七锥齿轮464和第八锥齿轮465,第七锥齿轮464和第八锥齿轮465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二侧板112配合;第三锥齿轮364和第七锥齿轮464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首端相连,第四锥齿轮365和第八锥齿轮465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末端相连。该实施方式中的传动装置6与蜗轮蜗杆实施方式中的传动装置6相同,故不再赘述。
参照附图10,上述实施方式均为上进料板11调节高度的方式,即可以满足工件通道1的垂直间距的调节,进一步的,当有需要对下进料板12进行调节的情况下,以下进料板12也分为两块为例,下进料板12也通过第五驱动装置7进行高度的调节,第五驱动装置7为丝杠结构,具有驱动手柄72,其结构与上述结构类似,故不再赘述,从而可以调节工件通道1的整体高度。
参照附图11,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端面磨床8,该双端面磨床8具有上述所述的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其中由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形成的进料装置贯穿双端面磨床8设置,延伸至具有两个磨头81处的磨削位置82后侧方向,由于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的上下定位,相当于给一整排的工件5进行上下夹紧,便于对工件通道1内的工件5进行加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工件通道(1),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由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限定而成,所述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的宽度小于工件(5)宽度;
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分别设置在工件通道(1)的两侧,所述第一导向辊(13)和所述导向辊之间的间距以适配于所加工的工件(5)宽度,所述第一导向辊(13)和第二导向辊(14)在驱动装置作用下朝向所述工件通道(1)运输方向转动提供工件(5)运输的动力;
调距装置,所述调距装置能调节所述上进料板(11)和下进料板(12)之间的距离以适配于所加工的工件(5)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料板(11)包括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第一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第一侧板(111)升降,第二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第二侧板(112)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连接有第一蜗杆(32),所述第一蜗杆(32)连接有第一蜗轮(33),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连接有第二蜗杆(42),所述第一蜗轮(33)和第二蜗轮(43)分别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一丝杠手轮(37),所述第一丝杠手轮连接有第一蜗杆(32),所述第一蜗杆(32)连接有第一蜗轮(33),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二丝杠手轮(47),所述第二丝杠手轮连接有第二蜗杆(42),所述第一蜗轮(33)和第二蜗轮(43)分别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还包括与第一蜗杆(32)相配合的第三蜗轮(34),以及与第二蜗杆(42)配合的第四蜗轮(44),所述第三蜗轮(34)和第四蜗轮(44)通过传动装置(6)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蜗轮(33)和第二蜗轮(43)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首端相连,所述第三蜗轮(34)和第四蜗轮(44)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末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三驱动电机(35),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5)驱动第一皮带轮(351),所述第一皮带轮(351)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352)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351)和第二皮带轮(352)均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一侧板(111)相连;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第三皮带轮(451),所述第三皮带轮(451)通过皮带与第四皮带轮(452)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451)和第四皮带轮(452)均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二侧板(112)相连;
所述第一皮带轮(351)和第三皮带轮(451)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首端相连,所述第二皮带轮(352)和第四皮带轮(452)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末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五驱动电机(36),所述第五驱动电机(36)连接有第一传动杆(361),在所述第一传动杆(361)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62)和第二锥齿轮(363),以及与第一锥齿轮(362)和第二锥齿轮(363)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364)和第四锥齿轮(365),所述第三锥齿轮(364)和第四锥齿轮(365)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一侧板(111)配合;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第六驱动电机(46),所述第六驱动电机(46)包括第二传动杆(461),所述第二传杆上设置有第五锥齿轮(462)和第六锥齿轮(463),以及与第五锥齿轮(462)和第六锥齿轮(463)相配合的第七锥齿轮(464)和第八锥齿轮(465),所述第七锥齿轮(464)和第八锥齿轮(465)通过传动装置(6)与第二侧板(112)配合;
所述第三锥齿轮(364)和第七锥齿轮(464)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首端相连,所述第四锥齿轮(365)和第八锥齿轮(465)分别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2)的末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料板(12)通过第五驱动装置(7)驱动其升降,所述第五驱动装置(7)为丝杠结构,所述丝杠结构具有驱动手柄(72)。
9.一种双端面磨床,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23896.1U CN212947230U (zh) | 2020-07-19 | 2020-07-19 | 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及其双端面磨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23896.1U CN212947230U (zh) | 2020-07-19 | 2020-07-19 | 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及其双端面磨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47230U true CN212947230U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539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23896.1U Active CN212947230U (zh) | 2020-07-19 | 2020-07-19 | 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及其双端面磨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4723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4093A (zh) * | 2022-09-05 | 2022-11-04 | 山东省扬帆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滚动体两端初打磨装置 |
-
2020
- 2020-07-19 CN CN202021423896.1U patent/CN21294723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84093A (zh) * | 2022-09-05 | 2022-11-04 | 山东省扬帆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滚动体两端初打磨装置 |
CN115284093B (zh) * | 2022-09-05 | 2024-03-26 | 山东省扬帆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滚动体两端初打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70752B (zh) |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 | |
CN110153572B (zh) | 一种激光切割工作平台 | |
CN212823432U (zh) | 一种用于型材切割的激光切割自动化生产线 | |
CN207806434U (zh) | 全自动板料输送生产线 | |
CN209754181U (zh) | 一种双头倒角机及传料装置 | |
CN212947230U (zh) | 一种通道可调式进料装置及其双端面磨床 | |
CN109049151B (zh) | 精细四面刨铣机 | |
CN210125810U (zh) | 一种激光切割工作平台 | |
CN109013793A (zh) | 一种钣金折边生产线 | |
CN103111633B (zh) | 液压导管专用双头车床 | |
CN116197560A (zh) | 一种自动板材切割机 | |
CN214079042U (zh) | 全自动直纹滚牙生产线 | |
CN106985221B (zh) | 多段送料带强力椭圆吸盘及伺服夹手的数控台面机构 | |
CN109226879A (zh) | 一种高速金属智能切管机床 | |
CN211053929U (zh) | 雕铣机的送料机构 | |
CN210098845U (zh) | 一种搓丝机用的送料装置 | |
CN110561566A (zh) | 雕铣机的送料机构 | |
CN108356584B (zh) | 一种圆形工件铣床的自动输送装置 | |
CN215091956U (zh) | 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 | |
CN215618362U (zh) | 一种自动送料切料装置 | |
KR101966771B1 (ko) | 밀링커터를 이용한 양방향 개선가공기 | |
CN212734161U (zh) | 一种立铣刀全自动倒角设备 | |
CN115008291A (zh) | 一种金属板材边缘打磨设备 | |
CN210188890U (zh) | 一种钢二柱切割、焊接装置 | |
CN212946911U (zh) | 一种可对中的导向进料装置及其双端面磨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