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8201U - 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28201U CN212928201U CN202021338873.0U CN202021338873U CN212928201U CN 212928201 U CN212928201 U CN 212928201U CN 202021338873 U CN202021338873 U CN 202021338873U CN 212928201 U CN212928201 U CN 2129282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lencing cavity
- pipe
- chamber
- air inlet
- muff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消音器包括:外壳、隔板和节流管。外壳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隔板设在外壳内,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节流管设在外壳内,贯穿隔板,以连通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本方案能够将消音器从机架上剥离,从而降低机架的整体复杂性和重量,且消音效果显著提高。并且,装配时可以先将节流管与隔板组装成一个组件,然后再与其他部件装配,装配较为简单快捷。相较于通过延长外部管件,利用外部管件来充当节流管的方案而言,本方案既便于节流管的装配,也便于外壳与外部管件的装配,且有利于简化外部管件的结构,也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节流管的尺寸,以优化消音器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音器、一种压缩机和一种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冰箱等电器设备作为日常生活必备的家用电器,人们对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噪音问题是人们一直关心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研究发现,噪音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压缩机。传统的压缩机消音器布局在机架上,体积大,导致机架结构复杂,重量增加;而集成式的消音器单腔消音,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器。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消音器的压缩机。
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压缩机的电器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音器,用于压缩机,该消音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隔板,该隔板设在该外壳内,将该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节流管,该节流管设在该外壳内,贯穿该隔板,以连通该第一消音腔和该第二消音腔;端盖,该端盖用于连通该压缩机的气缸的排气口;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端与该端盖相连,该进气管的另一端与该外壳相连,且该进气管通过该进气口与该第一消音腔连通;和排气管,该排气管的一端与该外壳相连,且该排气管通过该出气口与该第二消音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消音器单独设有外壳,便于消音器单独加工生产,能够将消音器从机架上剥离,做成外置式消音器,从而降低机架的整体复杂性和重量;且利用隔板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消音腔,相对于传统的集成式单腔消音的消音器,消音效果显著提高。同时,利用单独的节流管来连通两个消音腔,相较于单独利用隔板上设置的节流孔来连通两个消音腔的方案,有利于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提高节流降噪效果。并且,装配时可以先将节流管与隔板组装成一个组件,然后再与其他部件装配,装配较为简单快捷。相较于通过延长外部管件,利用外部管件来充当节流管的方案而言,本方案节流管装配时只需穿过一个孔,便于对位装配,而外部管件则需要先穿过外壳上的孔,再穿过隔板上的孔,即连续穿过至少两个孔,操作较为不便。因此,本方案既便于节流管的装配,也便于外壳与外部管件的装配,且有利于简化外部管件的结构,也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节流管的尺寸,以优化消音器的性能。
装配时,将端盖连通压缩机的气缸的排气口,则压缩机的气缸排出的气体依次经端盖、进气管进入第一消音腔,然后经节流管进入第二消音腔,再经排气管排出,能够对压缩机排气进行有效消音。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消音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消音腔为扩张室消音腔;和/或该第二消音腔为扩张室消音腔。
第一消音腔采用扩张室消音腔,即采用扩张室消音的原理,主要针对中低频噪音进行整体消除,消音效果较好。具体地,声波由进气口进入第一消音腔,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增大,而由第一消音腔进入节流管,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缩小。截面的突然变化会造成通道内声阻抗突变,使中低频率的声波产生反射或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音器向外辐射的声能。同时,节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压缩机排气脉动,提高消音效果。
同理,第二消音腔采用扩张室消音腔,即采用扩张室消音的原理,主要针对中低频噪音进行整体消除,消音效果较好。具体地,声波由节流管进入第二消音腔,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增大,而由第二消音腔进入排气口,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缩小。截面的突然变化会造成通道内声阻抗突变,使中低频率的声波产生反射或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音器向外辐射的声能。同时,节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压缩机排气脉动,提高消音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消音腔包括:第一缩口部,该第一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该进气口;第一主体部,该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与该第一缩口部的另一端相连,该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向靠近该第二消音腔的方向延伸;和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且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二消音腔被该隔板隔开。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包括第一缩口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缩口部和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消音腔的两头位置,而第一主体部位于第一消音腔的中部位置。第一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进气口,因此第一缩口部的该端相对较细,而连接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以及第一主体部则整体相对较粗,使得声波由进气口进入第一消音腔后能够膨胀扩张,从而实现扩张消音效果。第一连接部延伸至隔板处,保证第一消音腔内的声波能够穿过隔板上的节流管,实现截面的突然缩小,从而实现消音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二消音腔包括:第二缩口部,该第二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该出气口;第二主体部,该第二主体部的一端与该第二缩口部的另一端相连;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且该第二连接部和该第一连接部被该隔板隔开;其中,该第一主体部和该第二主体部均呈圆柱形,该第一主体部的直径大于或小于该第二主体部的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消音腔包括第二缩口部、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缩口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二消音腔的两头位置,而第二主体部位于第二消音腔的中部位置。第二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出气口,因此第二缩口部的该端相对较细,而连接第二主体部的一端以及第二主体部则整体相对较粗,使得声波由第二消音腔进入出气口时,截面突然减小,从而实现消音效果。第二连接部延伸至隔板处,保证声波能够穿过隔板上的节流管进入第二消音腔,实现截面的突然增大,从而实现扩张消音效果。
其中,第一主体部在第一消音腔中占比较大,是第一消音腔的主要部分,对通过第一消音腔的声波的频率影响较大。第二主体部在第二消音腔中占比较大,是第二消音腔的主要部分,对通过第二消音腔的声波的频率影响较大。因此,设置第一主体部的直径不等于第二主体部的直径,能够使可通过第一消音腔的声波频率与可通过第二消音腔的声波频率错开,从而增加消音器的消声频宽,提高消音器的消音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一消音腔与该进气口直接连通,该第二消音腔与该出气口直接连通;该第一消音腔与该第二消音腔的体积之比在1/5至5的范围内。
本方案中,消音器工作时,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外壳,经第一消音腔、节流管进入第二消音腔,然后经出气口排出。
经过大量研究后得出,将第一消音腔的体积与第二消音腔的体积之比限定在1/5至5的范围内,消音器的消音效果较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该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和/或该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该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
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能够减少第一消音腔内的涡流损失,从而减小气体的压力降,进而减小压缩机的排气阻力,提高排气效率。当然,根据需要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不与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即偏离进气口的中心轴线。
同理,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能够减少第二消音腔内的涡流损失,从而减小气体的压力降,进而减小压缩机的排气阻力,提高排气效率。当然,根据需要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不与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即偏离出气口的中心轴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外壳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设有该进气口和第一敞口端部;和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设有该出气口和第二敞口端部;其中,该第一敞口端部套设在该第二敞口端部外侧并与该第二敞口端部密封连接,该隔板与该第二敞口端部的端面相抵靠;或者该第二敞口端部套设在该第一敞口端部外侧并与该第一敞口端部密封连接,该隔板与该第一敞口端部的端面相抵靠。
将外壳拆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既便于消音器的装配,也便于外壳的加工制造。并且,第一敞口端部和第二敞口端部中的一个相对粗一些,另一个相对细一些,装配时,先将隔板与相对细一些的敞口端部的端面抵靠并固定连接,然后将相对粗一些的敞口端部套上,并密封连接即可。如此,隔板与节流管通过隔板上的孔进行装配定位,隔板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端面装配定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两个敞口端部装配定位,使得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隔板及节流管的装配都便于定位固定,装配非常方便,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隔板设有通孔,该通孔与该节流管适配;该壳体呈柱状结构,该第一消音腔沿该壳体的高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为该第一消音腔的长度;其中,该节流管连通该第一消音腔的一端位于该通孔内;或者,该节流管连通该第一消音腔的一端插入该第一消音腔内,且该节流管插入该第一消音腔的长度小于等于该第一消音腔的长度的1/2;该进气管连通该第一消音腔的一端位于该进气口内;或者,该进气管连通该第一消音腔的一端插入该第一消音腔内,且该进气管插入该第一消音腔的长度小于等于该第一消音腔的长度的1/2。
该方案对节流管与第一消音腔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节流管没有插入到第一消音腔内,或者插入第一消音腔内的长度不到第一消音腔的长度的一半。同时,该方案对进气管与第一消音腔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进气管没有插入第一消音腔内,或者插入第一消音腔内的长度不到第一消音腔的长度的一半。这样,既保证了节流管能够通过焊接工艺与隔板相连,且进气管能够通过焊接工艺与壳体相连,同时又有利于增加节流管和进气管之间的距离,避免节流管和进气管在第一消音腔内发生干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隔板设有通孔,该通孔与该节流管适配;该壳体呈柱状结构,该第二消音腔沿该壳体的高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为该第二消音腔的长度;其中,该节流管连通该第二消音腔的一端位于该通孔内;或者,该节流管连通该第二消音腔的一端插入该第二消音腔内,且该节流管插入该第二消音腔的长度小于等于该第二消音腔的长度的1/2;该排气管连通该第二消音腔的一端位于该出气口内;或者,该排气管连通该第二消音腔的一端插入该第二消音腔内,且该排气管插入该第二消音腔的长度小于等于该第二消音腔的长度的1/2。
该方案对节流管与第二消音腔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节流管没有插入到第二消音腔内,或者插入第二消音腔内的长度不到第二消音腔的长度的一半。同时,该方案对排气管与第二消音腔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排气管没有插入第二消音腔内,或者插入第二消音腔内的长度不到第二消音腔的长度的一半。这样,既保证了节流管能够通过焊接工艺与隔板相连,且排气管能够通过焊接工艺与壳体相连,同时又有利于增加节流管和排气管之间的距离,避免节流管和排气管在第二消音腔内发生干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消音器为一体式结构。
将消音器设计为一体式结构,成为一个通用零件,便于与压缩机的其他零部件装配,并降低机架的结构复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该气缸设有排气口;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消音器,该消音器的进气口与该排气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消音器,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如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该压缩机与该设备主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因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的分解结构图;
图2示意了根据图1所示消音器的剖视结构图;
图3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的剖视结构图;
图4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的分解结构图;
图5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的局部结构图;
图6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结构图;
图7示意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的结构框图。
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消音器,10外壳,11第一壳体,111进气口,112第一敞口端部,12第二壳体,121出气口,122第二敞口端部,13第一消音腔,131第一缩口部, 132第一主体部,133第一连接部,14第二消音腔,141第二缩口部,142第二主体部,143第二连接部,20隔板,21通孔,30节流管,40端盖,50进气管,60排气管;
2压缩机,202气缸,204高压腔,2022排气口;
3电器设备,302设备主体,3022冷凝器,3024节流装置,3026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1、压缩机2和电器设备3。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消音器1,用于压缩机2。消音器1包括:外壳10、隔板20和节流管30。
具体地,外壳10包括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21,如图2所示。
隔板20设在外壳10内,将外壳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如图2所示。
节流管30设在外壳10内,贯穿隔板20,以连通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如图2所示。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1,消音器1单独设有外壳10,便于消音器1 单独加工生产,能够将消音器1从机架上剥离,做成外置式消音器1,从而降低机架的整体复杂性和重量。
利用隔板20将外壳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消音腔,相对于传统的集成式单腔消音的消音器1,消音效果显著提高。
同时,利用单独的节流管30来连通两个消音腔,相较于单独利用隔板20 上设置的节流孔来连通两个消音腔的方案,有利于延长气体的流动路径,从而提高节流降噪效果。
并且,装配时可以先将节流管30与隔板20组装成一个组件,然后再与其他部件装配,装配较为简单快捷,有利于降低生产难度和工艺成本。
相较于通过延长外部管件,利用外部管件来充当节流管30的方案而言,本方案节流管30装配时只需穿过一个孔,便于对位装配,而外部管件则需要先穿过外壳10上的孔,再穿过隔板20上的孔,即连续穿过至少两个孔,操作较为不便。
因此,本方案既便于节流管30的装配,也便于外壳10与外部管件的装配,且有利于简化外部管件的结构,也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节流管30的尺寸,以优化消音器1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13与进气口111直接连通,如图2所示,第二消音腔14与出气口121直接连通。
本方案中,消音器1工作时,气体由进气口111进入外壳10,经第一消音腔13、节流管30进入第二消音腔14,然后经出气口121排出。
进一步地,第一消音腔13与第二消音腔14的体积之比在1/5至5的范围内。
经过大量研究后得出,将第一消音腔13的体积与第二消音腔14的体积之比限定在1/5至5的范围内,如1/5、1/4、1/3、1/2、1、2、3、4、5等,消音器1的消音效果较好。至于第一消音腔13的体积与第二消音腔14的体积的具体比值,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消音腔13的体积小于或等于第二消音腔14 的体积。节流管30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节流管 30插入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1小于节流管30插入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2,如图3所示。
本方案设置节流管30插入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1相对较短,而插入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2相对较长,使得节流管30插入两个消音腔的长度与两个消音腔的体积大小适配,这样有利于延长节流管30的两端与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21之间的距离,既便于气流在第一消音腔13充分消音后再经节流管 30进入第二消音腔14,也便于进入第二消音腔14的气流在第二消音腔14充分消音后再经出气口121排出,从而有利于提高消音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与进气口111的中心轴线共线。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与出气口121的中心轴线共线。
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与进气口111的中心轴线共线,能够减少第一消音腔13内的涡流损失,从而减小气体的压力降,进而减小压缩机2的排气阻力,提高排气效率,提高了压缩机2的整体性能。
同理,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与出气口121的中心轴线共线,能够减少第二消音腔14内的涡流损失,从而减小气体的压力降,进而减小压缩机2的排气阻力,提高排气效率,提高了压缩机2的整体性能。
如此,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压力降,以提高压缩机2的排气效率,提高压缩机2的整体性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偏离进气口111的中心轴线。也就是说,根据需要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不与进气口111的中心轴线共线,即偏离进气口111的中心轴线。
同理,在一些实施例中,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偏离出气口121的中心轴线。也就是说,根据需要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也可以不与出气口121的中心轴线共线,即偏离出气口121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如图1和图2所示。
第一壳体11设有进气口111和第一敞口端部112。第二壳体12设有出气口121和第二敞口端部122。
其中,第一敞口端部112套设在第二敞口端部122外侧并与第二敞口端部 122密封连接,如图2所示,隔板20与第二敞口端部122的端面相抵靠。
或者,第二敞口端部122套设在第一敞口端部112外侧并与第一敞口端部 112密封连接,隔板20与第一敞口端部112的端面相抵靠。
将外壳10拆分为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既便于消音器1的装配,也便于外壳10的加工制造。
并且,第一敞口端部112和第二敞口端部122中的一个相对粗一些,另一个相对细一些,装配时,先将隔板20与相对细一些的敞口端部的端面抵靠并固定连接,然后将相对粗一些的敞口端部套上,并密封连接即可。
如此,隔板20与节流管30通过隔板20上的孔进行装配定位,隔板20 与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的端面装配定位,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通过两个敞口端部装配定位,使得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隔板20及节流管30的装配都便于定位固定,装配非常方便,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消音器1还包括:端盖40、进气管50和排气管60,如图4所示。
具体地,端盖40用于连通压缩机2的气缸202的排气口2022。
进气管50的一端与端盖40相连,进气管50的另一端与外壳10相连,且进气管50通过进气口111与第一消音腔13连通。
排气管60的一端与外壳10相连,且排气管60通过出气口121与第二消音腔14连通。
装配时,将端盖40连接压缩机2的气缸202的排气口2022,则压缩机2 的气缸202的排出的气体依次经端盖40、进气管50进入第一消音腔13,然后经节流管30进入第二消音腔14,再经排气管60排出,能够对压缩机2排气进行有效消音。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气缸202连接有高压腔204,气缸202的排气口 2022与高压腔204连通,端盖40与高压腔204的排气口2022相连,实现端盖40与气缸202的排气口2022的连通。
其中,端盖40的尺寸、进气管50的尺寸和形状、排气管60的尺寸和形状等参数可根据压缩机2的型号、背压、排量等进行合理设计。
进一步地,隔板20设有通孔21,如图3所示,通孔21与节流管30适配。外壳10呈柱状结构,第一消音腔13沿外壳10的高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为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3。
其中,节流管30连通第一消音腔13的一端插入第一消音腔13内,且节流管30插入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1小于等于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3的1/2。进气管50连通第一消音腔13的一端插入第一消音腔13内,且进气管50插入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5小于等于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3的1/2。
该方案对节流管30与第一消音腔13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节流管 30插入第一消音腔13内的长度L1不到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3的一半。同时,该方案对进气管50与第一消音腔13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进气管 50插入第一消音腔13内的长度L5不到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3的一半。这样,既保证了节流管30能够通过焊接工艺与隔板20相连,且进气管50能够通过焊接工艺与外壳10相连,同时又有利于增加节流管30和进气管50之间的距离,避免节流管30和进气管50在第一消音腔13内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第二消音腔14沿外壳10的高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为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4。其中,节流管30连通第二消音腔14的一端插入第二消音腔 14内,且节流管30插入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2小于等于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4的1/2。排气管60连通第二消音腔14的一端插入第二消音腔14内,且排气管60插入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6小于等于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4 的1/2。
该方案对节流管30与第二消音腔14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节流管 30第二消音腔14插入第二消音腔14内的长度L2不到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 L4的一半。同时,该方案对排气管60与第二消音腔14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使得排气管60第二消音腔14插入第二消音腔14内的长度L6不到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4的一半。这样,既保证了节流管30能够通过焊接工艺与隔板20相连,且排气管60能够通过焊接工艺与外壳10相连,同时又有利于增加节流管30和排气管60之间的距离,避免节流管30和排气管60在第二消音腔14内发生干涉。
更进一步地,节流管30插入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1小于第一消音腔13 的长度L3的1/4。进气管50插入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小于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3的1/4。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大节流管30与进气管50之间的距离,进一步避免节流管30和进气管50在第一消音腔13内发生干涉。同时,还有利于声波在第一消音腔13内充分膨胀后再进入节流管30,以提高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同理,节流管30插入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2小于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4的1/4。排气管60插入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小于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 L4的1/4。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大节流管30与排气管60之间的距离,进一步避免节流管30和排气管60在第二消音腔14内发生干涉。同时,还有利于声波在第二消音腔14内充分膨胀后再进入排气管60,以提高消音器的消音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节流管30连通第一消音腔13的一端位于通孔21内。也就是说,节流管30与第一消音腔13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同理,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管50连通第一消音腔13的一端位于进气口内。也就是说,进气管50与第一消音腔13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节流管30连通第二消音腔14的一端位于通孔21内。也就是说,节流管30与第二消音腔14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60连通第二消音腔14的一端位于出气口内。也就是说,排气管60与第二消音腔14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消音器1为一体式结构。
将消音器1设计为一体式结构,成为一个通用零件,便于与压缩机2的其他零部件装配,并降低机架的结构复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音器1为焊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采用焊接工艺将消音器1的各个部件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牢固,可靠性高。
当然,消音器1也可以采用铸造等其他工艺形成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13为扩张室消音腔。第二消音腔14 为扩张室消音腔。
第一消音腔13采用扩张室消音腔,即采用扩张室消音的原理,主要针对中低频噪音进行整体消除,消音效果较好。具体地,声波由进气口111进入第一消音腔13,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增大,而由第一消音腔13进入节流管30,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缩小。截面的突然变化会造成通道内声阻抗突变,使中低频率的声波产生反射或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音器1向外辐射的声能。同时,节流管30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压缩机排气脉动,提高消音效果。
其中,扩张室消音(或者叫扩张式消音或膨胀式消音)是抗性消音的一种,是利用横断面积的扩张、收缩引起声波的反射与干涉来进行消声。相较于用于消除特定频率噪音的共振消音,扩张式消音的消声频宽较宽,对中低频噪音均具有较好的消音效果,因而更加适用于压缩机的排气消音。
同理,第二消音腔14采用扩张室消音腔,即采用扩张室消音的原理,主要针对中低频噪音进行整体消除,消音效果较好。具体地,声波由节流管30 进入第二消音腔14,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增大,而由第二消音腔14进入排气口,会发生横截面积突然缩小。截面的突然变化会造成通道内声阻抗突变,使中低频率的声波产生反射或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音器1向外辐射的声能。同时,节流管30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压缩机排气脉动,提高消音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13包括:第一缩口部131、第一主体部132 和第一连接部133。第一缩口部131的一端收缩形成进气口111第一主体部 132。第一主体部132的一端与第一缩口部131的另一端相连,第一主体部132 的另一端向靠近第二消音腔14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133。第一连接部133 与第一主体部132的另一端相连,且第一连接部133和第二消音腔14被隔板 20隔开。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消音腔13包括第一缩口部131、第一主体部132和第一连接部133,第一缩口部131和第一连接部133位于第一消音腔13的两头位置,而第一主体部132位于第一消音腔13的中部位置。第一缩口部131 的一端收缩形成进气口111,因此第一缩口部131的该端相对较细,而连接第一主体部132的一端以及第一主体部132则整体相对较粗,使得声波由进气口 111进入第一消音腔13后能够膨胀扩张,从而实现扩张消音效果。第一连接部133延伸至隔板20处,保证第一消音腔13内的声波能够穿过隔板20上的节流管30,实现截面的突然缩小,从而实现消音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消音腔14包括:第二缩口部141、第二主体部142 和第二连接部143。第二缩口部141的一端收缩形成出气口121第二主体部 142。第二主体部142的一端与第二缩口部141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连接部143。第二连接部143与第二主体部142的另一端相连,且第二连接部143和第一连接部133被隔板20隔开。
其中,第一主体部132和第二主体部142均呈圆柱形,第一主体部132 的直径D1大于或小于第二主体部142的直径D2。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消音腔14包括第二缩口部141、第二主体部142和第二连接部143,第二缩口部141和第二连接部143位于第二消音腔14的两头位置,而第二主体部142位于第二消音腔14的中部位置。第二缩口部141 的一端收缩形成出气口121,因此第二缩口部141的该端相对较细,而连接第二主体部142的一端以及第二主体部142则整体相对较粗,使得声波由第二消音腔14进入出气口121时,截面突然减小,从而实现消音效果。第二连接部143延伸至隔板20处,保证声波能够穿过隔板20上的节流管30进入第二消音腔14,实现截面的突然增大,从而实现扩张消音效果。
其中,第一主体部132在第一消音腔13中占比较大,是第一消音腔13 的主要部分,对通过第一消音腔13的声波的频率影响较大。第二主体部142 在第二消音腔14中占比较大,是第二消音腔14的主要部分,对通过第二消音腔14的声波的频率影响较大。因此,设置第一主体部132的直径D1不等于第二主体部142的直径D2,能够使可通过第一消音腔13的声波频率与可通过第二消音腔14的声波频率错开,从而增加消音器1的消声频宽,提高消音器1的消音量。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2,包括:气缸 202和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消音器1。气缸202设有排气口2022。消音器1的进气口111与排气口2022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2,压缩机2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消音器1,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3,包括:设备主体302和如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2,压缩机2与设备主体302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3,电器设备3因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2,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器设备3包括冰箱、空调、干衣机、热水器等。
其中,设备主体302包括换热器,压缩机2通过冷媒管路与换热器相连,换热器包括冷凝器3022、蒸发器3026等。比如:对于冰箱,设备主体302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3022、蒸发器3026、节流装置3024等。如图7所示,压缩机2、冷凝器3022、节流装置3024、蒸发器3026通过冷媒管路依次相连,形成冷媒循环流路。蒸发器3026与冰箱内部空间换热,吸收冰箱内部热量,实现降温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缩机2的排气消音器,包括端盖 40、进气管50、外壳10(也可以叫消音包)、节流管30和排气管60。外壳10 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隔板20将外壳10分隔为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均为扩张室消音腔。节流管 30贯穿隔板20,连通第一消音腔13和第二消音腔14。端盖40为高压腔盖,与压缩机2的高压腔204的排气口2022连接,高压腔204与压缩机2的气缸 202的排气口2022连通。端盖40、进气管50、外壳10、排气管60依次连接。
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与进气口111的中心轴线共线,且节流管30的中心轴线与出气口121的中心轴线共线,能够尽可能地保证减小压力降。
其中,第一壳体11设有进气口111,第一壳体11与隔板20围设出第一消音腔13。第二壳体12设有出气口121,第二壳体12与隔板20围设出第二消音腔14。进气口111连接进气管50,出气口121连接排气管60。第一消音腔13与第二消音腔14的体积之比在1/4至1/2的范围内,具体为1/2。节流管 30插入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1占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3的1/4,节流管 30插入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2占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4的1/2。进气管 50插入第一消音腔13的长度L5为2mm,排气管60插入第二消音腔14的长度L6为2mm。第一主体部132的直径D1大于第二主体部142的直径D2。外壳10的尺寸参数可根据实际压缩机2的排量来确定。如此,有利于优化消音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为冲压件,由模具冲压成型。节流管30与隔板20焊接固定,隔板20、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焊接固定,第一壳体11、进气管50焊接固定,进气管50、端盖40焊接固定,第二壳体12、排气管60焊接固定。即:所有部件焊接成一个整体,组成通用零件,可通过改变相应尺寸来匹配不同背压、不同排量的压缩机2。
如此,消音器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将传统排气消音腔从机架结构上剥离,做成外置式排气消音器,消音包采用冲压件,并与节流管、进气管、排气管、高压腔盖焊接成一个零件,从而降低了机架的整体复杂性和重量,同时零件少、工艺简单,大大提高了零件通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生产难度和工艺成本,提高了压缩机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消音器,用于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
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外壳内,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
节流管,所述节流管设在所述外壳内,贯穿所述隔板,以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所述第二消音腔;
端盖,所述端盖用于连通压缩机的气缸的排气口;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相连,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且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和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相连,且所述排气管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腔为扩张室消音腔;和/或
所述第二消音腔为扩张室消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腔包括:
第一缩口部,所述第一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所述进气口;
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缩口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消音腔的方向延伸;和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消音腔被所述隔板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音腔包括:
第二缩口部,所述第二缩口部的一端收缩形成所述出气口;
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缩口部的另一端相连;和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被所述隔板隔开;
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均呈圆柱形,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音腔与所述进气口直接连通,所述第二消音腔与所述出气口直接连通;
所述第一消音腔与所述第二消音腔的体积之比在1/5至5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和/或
所述节流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气口的中心轴线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所述进气口和第一敞口端部;和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所述出气口和第二敞口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敞口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二敞口端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二敞口端部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敞口端部的端面相抵靠;或者
所述第二敞口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一敞口端部外侧并与所述第一敞口端部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敞口端部的端面相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节流管适配;所述外壳呈柱状结构,所述第一消音腔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为所述第一消音腔的长度;
其中,所述节流管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内;或者,所述节流管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且所述节流管插入所述第一消音腔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消音腔的长度的1/2;
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气口内;或者,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且所述进气管插入所述第一消音腔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消音腔的长度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节流管适配;所述外壳呈柱状结构,所述第二消音腔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的两端的距离为所述第二消音腔的长度;
其中,所述节流管连通所述第二消音腔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内;或者,所述节流管连通所述第二消音腔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消音腔内,且所述节流管插入所述第二消音腔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消音腔的长度的1/2;
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消音腔的一端位于所述出气口内;或者,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消音腔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消音腔内,且所述排气管插入所述第二消音腔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消音腔的长度的1/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音器为一体式结构。
1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所述气缸设有排气口;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的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12.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设备主体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38873.0U CN212928201U (zh) | 2020-07-09 | 2020-07-09 | 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38873.0U CN212928201U (zh) | 2020-07-09 | 2020-07-09 | 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28201U true CN212928201U (zh) | 2021-04-09 |
Family
ID=75330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38873.0U Active CN212928201U (zh) | 2020-07-09 | 2020-07-09 | 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2820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85231A (zh) * | 2023-02-28 | 2023-05-09 | 青岛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消音部件、压缩机及冰箱 |
-
2020
- 2020-07-09 CN CN202021338873.0U patent/CN2129282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85231A (zh) * | 2023-02-28 | 2023-05-09 | 青岛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一种排气消音部件、压缩机及冰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911619A (en) | Suction system of hermetic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 |
US7770694B2 (en) | Resonator arrangement in an acoustic muffler for a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 |
CN108915997B (zh) | 消声器、压缩机组件及冰箱 | |
CN107989775B (zh) | 用于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压缩机 | |
CN108343590B (zh) | 一种压缩机排气消音器结构 | |
CN108443116B (zh) | 一种用于冰箱往复式压缩机的吸气消声器 | |
CN113357129B (zh) | 一种排气降噪结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112177887B (zh) | 排气消音结构及压缩机 | |
CN212928201U (zh) | 消音器、压缩机和电器设备 | |
CN215595841U (zh) | 压缩机及制冷制热设备 | |
CN116717905A (zh) | 可调节消音器及空调器 | |
CN212535982U (zh) | 一种用于冰箱压缩机的异形联通消音器 | |
CN212536070U (zh) | 一种壳体内为低压腔的新型摆动转子压缩机 | |
US20030039559A1 (en) | Manifold assembly for a compressor | |
WO2024046487A1 (zh) | 吸气消音器、压缩机及电气设备 | |
CN213743898U (zh) | 一种具有蜂窝孔结构的吸气消声器及压缩机 | |
CN212535978U (zh) | 一种用于压缩机同侧吸气的吸气消音器 | |
CN215805019U (zh) | 消音器、压缩机和家用电器 | |
CN112832983B (zh) | 一种并联双通道吸气消音器结构 | |
CN218598327U (zh) | 消音器、压缩机组件和家用电器 | |
CN222066994U (zh) | 一种消音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22615510U (zh) | 一种冰箱压缩机用吸气消声器 | |
CN112177885A (zh) | 消音器、压缩机和冰箱 | |
CN211039043U (zh) | 泵体结构、压缩机和制冷制热设备 | |
CN216922508U (zh) | 压缩机组件和制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