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1586U - 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01586U CN212901586U CN202021377128.7U CN202021377128U CN212901586U CN 212901586 U CN212901586 U CN 212901586U CN 202021377128 U CN202021377128 U CN 202021377128U CN 212901586 U CN212901586 U CN 2129015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stirling engine
- tube
- air
- smo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空气预热器,属于斯特林发电技术领域。设计一种斯特林发动机空气预热器,将斯特林发动机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燃气通过独立的分布式管路从两侧通入外壳套筒中,高温燃气在外壳中心汇合后从外壳中部的排气管排出,同时在外壳套筒上有空气进气管和出气管,外部冷空气由空气进气管进入由换热管和外壳组成的空间内被加热后,从空气出管排出后进入到燃烧器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斯特林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能以多种燃料为能源的闭循环回热式发动机,一般被称为外燃发动机。普通的内燃机是采用缸内燃烧的方式,因此燃烧后排出的烟气都是具有排气背压。与普通的内燃机不同,因为斯特林发动机采用的是外部加热的方式,所以整个斯特林发动机排烟系统一般都是在常压的状态下进行,没有排气背压,这样就造成排烟管道不能做的太复杂,否则容易造成烟气排不出来,限制了对排烟余热的利用空间。目前常采用的方式是在排烟管道尾部设置加压风机的方式,通过加压风机将烟气加压后排出。因为燃烧后的烟气本身温度能达到500℃以上,因此都是先将烟气降温后再使用加压风机,此过程会造成了余热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设计一种斯特林发动机空气预热器,将斯特林发动机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燃气通过独立的分布式管路从两侧通入外壳套筒中,高温燃气在外壳中心汇合后从外壳中部的排气管排出,同时在外壳套筒上有空气进气管和出气管,外部冷空气由空气进气管进入由换热管和外壳组成的空间内被加热后,从空气出管排出后进入到燃烧器中。
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换热管组件,换热管组件为由换热管和换热管法兰组成,换热管等角度的分布在换热管法兰上,换热管法兰上安装换热管的位置开通孔,换热管组件分为左右两部分,两部分之间有排烟管,排烟管的圆周面上有通孔,换热管插入排烟管圆周面上的通孔内;排烟管的尾部有烟气汇集室,换热管之间有换热管隔板。
排烟管安装在外壳上,外壳由三段管路组成,两端管路开口处为第一烟气进口和第二烟气进口,第一烟气进口和第二烟气进口与换热管法兰连接。
外壳的圆周面底面有第一空气出管和第二空气出管,外壳的圆周面侧面有空气进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计的空气预热器换热管两端进高温烟气,汇集到高温烟气汇集室流出,空气出口布置在两端,空气进口在高温烟气汇集室下方,该结构实现了并联斯特林发电机的燃烧烟气和空气逆流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2)设计的空气预热器空气隔板交错焊接在空气预热器换热管外侧,该结构增加了空气在空气预热器内的滞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第一烟气进口,2、第二烟气进口,3、第一空气出管,4、第二空气出管,5、排烟管,6、烟气汇集室,7、换热管组件,701、换热管,702、换热管法兰,8、换热管隔板,9、外壳,10、空气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换热管组件7,换热管组件7为由换热管701和换热管法兰702组成,换热管701等角度的分布在换热管法兰702上,换热管法兰702上安装换热管701的位置开通孔,换热管组件7分为左右两部分,两部分之间有排烟管5,排烟管5的圆周面上有通孔,换热管701插入排烟管5圆周面上的通孔内;排烟管5的尾部有烟气汇集室6,换热管701之间有换热管隔板8。
排烟管5安装在外壳9上,外壳9由三段管路组成,两端管路开口处为第一烟气进口1和第二烟气进口2,第一烟气进口1和第二烟气进口2与换热管法兰702连接。
外壳9的圆周面底面有第一空气出管3和第二空气出管4,外壳9的圆周面侧面有空气进管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空气预热器换热管7分别焊接在第一高温烟气进口1、第二高温烟气进口2上,中间焊接高温烟气汇集室6,所述高温烟气汇集室6与高温烟气出口5焊接,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分别从第一高温烟气进口1、第二高温烟气进口2流入,流经空气预热器换热管7,汇集到高温烟气汇集室6,从高温烟气出口5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空气预热器外壳9上焊接第一高温烟气进口1、第二高温烟气进口2、第一空气出口3、第二空气出口4、空气入口5助燃空气从空气入口5流入,分别向高温烟气相反的方向从第一空气出口3、第二空气出口4流出,流向斯特林发电机燃烧室。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该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组件(7),所述换热管组件(7)为由换热管(701)和换热管法兰(702)组成,所述换热管(701)等角度的分布在所述换热管法兰(702)上,所述换热管法兰(702)上安装换热管(701)的位置开通孔,所述换热管组件(7)分为左右两部分,两部分之间有排烟管(5),所述排烟管(5)的圆周面上有通孔,所述换热管(701)插入所述排烟管(5)圆周面上的通孔内;所述排烟管(5)的尾部有烟气汇集室(6),所述换热管(701)之间有换热管隔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5)安装在外壳(9)上,所述外壳(9)由三段管路组成,两端管路开口处为第一烟气进口(1)和第二烟气进口(2),所述第一烟气进口(1)和第二烟气进口(2)与所述换热管法兰(7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的圆周面底面有第一空气出管(3)和第二空气出管(4),所述外壳(9)的圆周面侧面有空气进管(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77128.7U CN212901586U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77128.7U CN212901586U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01586U true CN212901586U (zh) | 2021-04-06 |
Family
ID=75287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7712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01586U (zh) | 2020-07-14 | 2020-07-14 | 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01586U (zh) |
-
2020
- 2020-07-14 CN CN202021377128.7U patent/CN2129015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65635B (zh) | 一种节能环保导热油锅炉 | |
CN201184761Y (zh) | 同心套管换热器 | |
CN111649328A (zh) | 一种应用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天然气加热炉系统和方法 | |
CN212901586U (zh) | 一种并联斯特林发动机管式空气预热器 | |
CN109373301A (zh) | 一种模块化蒸汽发生设备的换热机组 | |
CN210399512U (zh) | 一种回水分开式水循环锅炉系统 | |
CN219571883U (zh) | 一种模块化燃气蒸汽发生器 | |
CN214746750U (zh) |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冷热电三联供设备 | |
CN211119458U (zh) | 产热系统和换热系统分离的燃烧设备 | |
CN109237452B (zh) | 一种并列炉结构的热循环锅炉 | |
CN211823901U (zh) | 一种模块化蒸汽机组用冷凝器 | |
CN209672903U (zh) | 油田集输两用换热器 | |
CN205939674U (zh) | 一种水火管热水锅炉 | |
CN210128649U (zh) | 一种回热装置和燃气轮机 | |
CN209524488U (zh) | 一种模块化蒸汽发生设备的换热机组 | |
CN113375141A (zh) | 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锅炉 | |
CN217441946U (zh) | 一种高热交换率的燃气热水器 | |
CN215929613U (zh) |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221648445U (zh) |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 | |
CN200996720Y (zh) | 多温区高效常压加热炉 | |
CN213873202U (zh) | 一种带有烟气余热利用机构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 |
CN213395352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蓄热式氧化炉 | |
CN219607058U (zh) | 一种一体式过热蒸汽锅炉 | |
CN216716575U (zh) | 一种燃生物质纯净风热风炉 | |
CN217899833U (zh) | 一种高效受热的生物质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