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890686U - 一种儿童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童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0686U
CN212890686U CN202021043730.7U CN202021043730U CN212890686U CN 212890686 U CN212890686 U CN 212890686U CN 202021043730 U CN202021043730 U CN 202021043730U CN 212890686 U CN212890686 U CN 212890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exhaust hole
children
bicyc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37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恺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ah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ah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ah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ah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37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0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0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0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所述自行车主体前端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前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和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母固定,且支架底端外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辅助轮,所述自行车主体顶端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坐垫。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螺母、凹槽和卡块组成升降结构,通过该结构可以使得辅助轮能够在儿童初学骑行时完全着地,保证儿童的平衡防止其摔倒,待儿童骑行熟练后可以通过该结构调整辅助轮的高度,使得辅助轮不与地面接触,让儿童自主去掌握平衡,加快了学习的进度,且辅助轮在悬空后在骑行过程中车身倾斜时依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儿童摔倒,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儿童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自行车。
背景技术
儿童自行车是玩具、童车类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除了儿童自行车之外,童车类产品还包括:儿童三轮车、儿童推车和儿童学步车等),也是深受儿童喜爱的童车产品之,同时儿童自行车也是儿童重要的代步工具,因此儿童自行车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与创新,现已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的儿童自行车后轮两侧通常都会添加辅助轮来帮助儿童更快的学会骑行,但是现有的辅助轮通常会与地面直接接触,且无法调节辅助轮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使得儿童在学习骑行时一直依赖辅助轮,无法自主的去掌握平衡,影响学习的进度,且现有的自行车坐垫透气性能及柔软度过差,使得儿童骑行过程中舒适性降低,同时容易使得儿童的屁股发生红肿以及起痱子的现象,因此亟需一种儿童自行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自行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辅助轮的高度无法调节及自行车坐垫透气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所述自行车主体前端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前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和连接杆之间通过螺母固定,且支架底端外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辅助轮,所述自行车主体顶端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端固定有坐垫。
优选的,所述坐垫包括皮套、阻力垫、第一排气孔、第一软垫、第二软垫、第二排气孔、第三软垫、第三排气孔、铁块和第四排气孔,所述支撑杆顶端与铁块底端通过螺钉固定,且支撑杆贯穿皮套延伸至坐垫内部,所述铁块内部分别开设有第四排气孔,且铁块上端胶粘有第三软垫,所述第三软垫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四排气孔相互配合的第三排气孔,所述第三软垫上端设置有第二软垫,且第二软垫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三排气孔相互配合的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软垫与第三排气孔相互配合的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软垫顶端设置有第一软垫,且第一软垫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排气孔相互配合的第一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皮套顶端固定有阻力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垫和第三软垫皆为橡胶制成,且第二软垫为海绵制成所述第一软垫和第三软垫皆为橡胶制成,且第二软垫为海绵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外表面底端开设有两组凹槽,且支架背面上端固定有两组与凹槽相互配合的卡块,所述凹槽和卡块皆为“十”字形设计所述连接杆外表面底端开设有两组凹槽,且支架背面上端固定有两组与凹槽相互配合的卡块,所述凹槽和卡块皆为“十”字形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儿童自行车设置有螺母、凹槽和卡块组成升降结构,通过该结构可以使得辅助轮能够在儿童初学骑行时完全着地,保证儿童的平衡防止其摔倒,待儿童骑行熟练后可以通过该结构调整辅助轮的高度,使得辅助轮不与地面接触,让儿童自主去掌握平衡,加快了学习的进度,且辅助轮在悬空后在骑行过程中车身倾斜时依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儿童摔倒,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2、该儿童自行车设置有皮套、阻力垫、第一排气孔、第一软垫、第二软垫、第二排气孔、第三软垫、第三排气孔、铁块和第四排气孔,组成车坐透气结构,使得坐垫整体透气性及柔软度得到较大提高,使得儿童在骑行过程中舒适度提升,同时亦避免了儿童屁股因为透气性差的问题造成的红肿及起痱子的情况,提高装置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连接杆、支架和辅助轮的左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连接杆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支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坐垫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坐垫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行车主体;2、支撑杆;3、坐垫;311、皮套;312、阻力垫;313、第一排气孔;314、第一软垫;315、第二软垫;316、第二排气孔;317、第三软垫;318、第三排气孔;319、铁块;320、第四排气孔;4、连接杆;5、螺母;6、支架;7、辅助轮;8、凹槽;9、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儿童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1前端焊接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前端设置有支架6,连接杆4外表面底端开设有两组凹槽8,且支架6背面上端固定有两组与凹槽8相互配合的卡块9,凹槽8和卡块9皆为“十”字形设计连接杆4外表面底端开设有两组凹槽8,且支架6背面上端固定有两组与凹槽8相互配合的卡块9,凹槽8和卡块9皆为“十”字形设计,其好处在于可以使得对支架6的固定更加稳定,不会发生前后晃动的现象,支架6和连接杆4之间通过螺母5固定,且支架6底端外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辅助轮7,自行车主体1顶端固定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顶端固定有坐垫3;
坐垫3包括皮套311、阻力垫312、第一排气孔313、第一软垫314、第二软垫315、第二排气孔316、第三软垫317、第三排气孔318、铁块319和第四排气孔320,支撑杆2顶端与铁块319底端通过螺钉固定,且支撑杆2贯穿皮套311延伸至坐垫3内部,皮套311顶端固定有阻力垫312,其好处在于可以增加与人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孩子坐不稳,铁块319内部分别开设有第四排气孔320,且铁块319上端胶粘有第三软垫317,第三软垫317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四排气孔320相互配合的第三排气孔318,第三软垫317上端设置有第二软垫315,且第二软垫315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三排气孔318相互配合的第二排气孔316,第二软垫315与第三排气孔318相互配合的第二排气孔316,第二软垫315顶端设置有第一软垫314,且第一软垫314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排气孔316相互配合的第一排气孔313,第一软垫314和第三软垫317皆为橡胶制成,且第二软垫315为海绵制成第一软垫314和第三软垫317皆为橡胶制成,且第二软垫315为海绵制成,其好处在于可以使得坐垫3整体较为柔软,提升了舒适性,其好处在于可以保证骑行时空气的流通性。
工作原理:装置在使用时将卡块9插入最底端的凹槽8中,拧紧螺母5对支架6进行固定,同理另外一侧同样操作,在儿童骑行熟练一些时,拧松螺母5,使得支架6脱离固定状态,拔出卡块9将其插入另一组凹槽8当中,随后拧紧螺母5,对支架6进行固定,,同理另外一侧同样操作,到此辅助轮7高度的调整结束;
儿童在骑行时坐在连接杆4上,最先与阻力垫312接触,随后第一排气孔313上的力传递到皮套311上,皮套311上的力随后传递到第一软垫314上,经过第一软垫314的缓冲后传递到第二软垫315上,再经过第二软垫315传递到第三软垫317上,最终通过第三软垫317传递到铁块319上,在皮套311、第二软垫315、第三软垫317、铁块319上分别开设的第一排气孔313、第二排气孔316、第三排气孔318和第四排气孔320使得其空气逐层下降,到此操作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儿童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主体(1)前端焊接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前端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和连接杆(4)之间通过螺母(5)固定,且支架(6)底端外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辅助轮(7),所述自行车主体(1)顶端固定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顶端固定有坐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3)包括皮套(311)、阻力垫(312)、第一排气孔(313)、第一软垫(314)、第二软垫(315)、第二排气孔(316)、第三软垫(317)、第三排气孔(318)、铁块(319)和第四排气孔(320),所述支撑杆(2)顶端与铁块(319)底端通过螺钉固定,且支撑杆(2)贯穿皮套(311)延伸至坐垫(3)内部,所述铁块(319)内部分别开设有第四排气孔(320),且铁块(319)上端胶粘有第三软垫(317),所述第三软垫(317)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四排气孔(320)相互配合的第三排气孔(318),所述第三软垫(317)上端设置有第二软垫(315),且第二软垫(315)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三排气孔(318)相互配合的第二排气孔(316),所述第二软垫(315)与第三排气孔(318)相互配合的第二排气孔(316),所述第二软垫(315)顶端设置有第一软垫(314),且第一软垫(314)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二排气孔(316)相互配合的第一排气孔(3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套(311)顶端固定有阻力垫(3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垫(314)和第三软垫(317)皆为橡胶制成,且第二软垫(315)为海绵制成所述第一软垫(314)和第三软垫(317)皆为橡胶制成,且第二软垫(315)为海绵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外表面底端开设有两组凹槽(8),且支架(6)背面上端固定有两组与凹槽(8)相互配合的卡块(9),所述凹槽(8)和卡块(9)皆为“十”字形设计。
CN202021043730.7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儿童自行车 Active CN212890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3730.7U CN212890686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儿童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3730.7U CN212890686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儿童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0686U true CN212890686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76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3730.7U Active CN212890686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儿童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0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90686U (zh) 一种儿童自行车
CN201729196U (zh) 一种公交车车厢的布置结构
CN201354113Y (zh) 自行车鞍座调节装置
CN220374677U (zh) 一种分体式自行车鞍座
CN205601979U (zh) 一种带靠背的两轮车鞍座
CN101234648A (zh) 脚踏人力车分体式软座垫
CN213734697U (zh) 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CN211943604U (zh) 一种摩托车可调搁脚装置
CN218477589U (zh) 一种改装可侧倾前驱三轮车
CN204121301U (zh) 便于爬楼梯和郊外越野的轮椅
CN202739211U (zh) 一种桌子
CN201863924U (zh) 一种流线型护阴车座及护阴车套
CN211167224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
CN212529570U (zh) 一种舒适度高的汽车座椅
CN210364162U (zh) 一种共享单车用坐垫
CN215475531U (zh) 一种能够调节把手宽度的儿童自行车
CN218786043U (zh) 基于自行车后座用减震装置
CN211893510U (zh) 一种儿童减震平衡车
CN221498248U (zh) 一种自行车可调节鞍座
CN209776673U (zh) 一种儿童车平衡车车架
CN215904674U (zh) 一种滑板车前轮减震装置
CN216401604U (zh) 一种娱乐型漂移三轮车
CN201737101U (zh) 代步车
CN211844706U (zh) 一种新型儿童自行车车座
CN205737876U (zh) 一种两用儿童滑板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