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880499U -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80499U
CN212880499U CN202020348921.8U CN202020348921U CN212880499U CN 212880499 U CN212880499 U CN 212880499U CN 202020348921 U CN202020348921 U CN 202020348921U CN 212880499 U CN212880499 U CN 212880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ng pipe
respirator
expiration
cavit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89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国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angua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iangu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angua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iangu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3489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80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80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804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包括气囊体和呼吸罩,所述的气囊体和呼吸罩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在连通管上设置有四通,将连通管分为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上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的一个端口和气囊体的出气端,下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的一个端口和呼吸罩;四通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通过右连通管连接与人口型相适配的吹气罩、左连通管连接供氧装置;所述的上连通管、右连通管、左连通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下连通管与呼吸罩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所述的二位三通阀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下连通管、呼吸罩和呼气连通管,所述的呼气连通管与消毒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患之间无直接接触的,高安全性的心内科呼吸器。

Description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医疗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心内科呼吸器。
背景技术
危重病人以及重症病人在停止呼吸时,需要现场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直接进行口对口呼吸的抢救方式,其最直接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口对口呼吸抢救需要医生与病人直接接触,存在交叉感染危险性,危害医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危重病人以及重症病人往往可能伴随着不明原因的感染,例如不明原因的病毒感染,对其进行人工呼吸或者进行气囊鼓气抢救时非常耗费体力,实施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患者同时因耗费体力呼吸量较大,容易接触经患者体内交换后的呼出气体形成的气溶胶,增加医护人员潜在的感染危险性。而且在临床医疗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在病重时需要带上氧气罩进行吸氧,直接对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的气体含氧量不足,无法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施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患之间无直接接触的,高安全性的心内科呼吸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包括气囊体和呼吸罩,所述的气囊体和呼吸罩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在连通管上设置有四通,将连通管分为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上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的一个端口和气囊体的出气端,下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的一个端口和呼吸罩;四通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通过右连通管连接与人口型相适配的吹气罩、左连通管连接供氧装置;所述的上连通管、右连通管、左连通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下连通管与呼吸罩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所述的二位三通阀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下连通管、呼吸罩和呼气连通管,所述的呼气连通管与消毒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位三通阀包括内部腔体和两个上端口、一个下端口,两个上端口位于腔体上部,分别与下连通管和呼气连通管连接,下端口位于两个上端口之间的腔体下部,与呼吸罩连接,腔体内设置有一个阀芯,阀芯将腔体分割为与下连通管连通的进气腔和与呼气连通管连通的呼气腔,所述的阀芯通过弹簧与进气腔的一端连接,当弹簧处于收缩或者无弹力状态下进气腔仅与下连通管连通,呼气腔与呼气连通管和呼吸罩连通;当弹簧处于伸张状态下,进气腔与下连通管和呼吸罩连通,呼气腔仅与呼气连通管连通;当气囊体或者吹气罩处加压进气时,进气腔内产生一定的压力推动阀芯向呼气腔方位移动,使进气腔与下连通管和呼吸罩连通,气体进入呼吸罩内;当气囊体或者吹气罩处无进气时,进气腔内无压力产生,利用气囊体或吹气罩压力减小至0时,进气腔处于进气与出气的瞬间常压状态时,弹簧将阀芯拉向呼气腔方位,使呼气腔与呼气连通管和呼吸罩连通,患者呼出气体并使呼出的气体通过呼气连通管和消毒装置进入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囊体为按压气囊,按压气囊的容积为500-1000mL,优选为600-800mL,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视患者胸部隆起程度,可以将气囊体中的气体全部按压入患者体内,或者通入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囊体进气端设置有单向阀,控制进气端进气,防止气囊体气体外泄。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连通管上还设置有阀门装置,用于控制供氧装置如氧气瓶、加压氧气袋等供气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的呼气连通管上设置有单向阀,以避免经过消毒装置的气体逆向进入呼吸罩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呼吸罩底部周圈设置有吸盘槽,吸盘槽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橡胶垫,吸盘槽以及橡胶垫的设置增加了呼吸罩的密封性,通过按压使呼吸罩固定于患者口鼻部位,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持续对呼吸罩施加较大压力,仅需施加较小的压力即可保持呼吸罩的稳固性,减小对患者口鼻部位的施压可减小患者复苏后的不适感,同时可以降低施救人员的体力消耗,而且密封性较好的呼吸罩增加了施救过程的有效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点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心内科呼吸器在无需施救者与患者口对口的情况下即可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施救时可选择气囊体手动压缩气体施救或者选择吹气罩人工吹气施救,而且采用气囊体施救时每次呼吸量固定,可选择供氧装置对施救过程进行增氧,而且经由患者体内交换后的呼出气体经过消毒装置消毒后排出至环境,全程避免了施救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具有较好的施救效果,而且大幅度增加了施救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呼吸罩底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即图1中A向截面图;
图3为二位三通阀进气腔开启结构示意图;
图4为二位三通阀呼气腔开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体,2-呼吸罩,4-吹气罩,5-四通,6-单向阀,7-二位三通阀,8-消毒装置,9-阀门装置,11-进气端,21-吸盘槽,22-橡胶垫,31-上连通管,32-下连通管,33-右连通管,34-左连通管,35-呼气连通管,71-上端口,72-下端口,73-阀芯,74-弹簧,75-进气腔,76-呼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为优选实施例,其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包括气囊体1和呼吸罩2,所述的气囊体1和呼吸罩2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在连通管上设置有四通5,将连通管分为上连通管31和下连通管32,上连通管31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5的一个端口和气囊体1的出气端,下连通管32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5的一个端口和呼吸罩2;四通5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通过右连通管33连接与人口型相适配的吹气罩4、左连通管34连接供氧装置(图中未标示),在使用时可以选择采用气囊体1手动压缩气体对患者进行施救或者选择吹气罩4人工吹气施救;所述的上连通管31、右连通管33、左连通管34上均设置有单向阀6;所述的下连通管32与呼吸罩2通过二位三通阀7连接,所述的二位三通阀7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下连通管32、呼吸罩2和呼气连通管35,所述的呼气连通管35与消毒装置8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位三通阀7包括内部腔体和两个上端口71、一个下端口72,两个上端口71位于腔体上部,分别与下连通管32和呼气连通管35连接,下端口72位于两个上端口71之间的腔体下部,与呼吸罩2连接,腔体内设置有一个阀芯73,阀芯73将腔体分割为与下连通管32连通的进气腔75和与呼气连通管35连通的呼气腔76,所述的阀芯73通过弹簧74与进气腔75的一端连接,当弹簧74处于收缩或者无弹力状态下进气腔75仅与下连通管32连通,呼气腔76与呼气连通管35和呼吸罩2连通;当弹簧74处于伸张状态下,进气腔75与下连通管32和呼吸罩2连通,呼气腔76仅与呼气连通管35连通;当气囊体1或者吹气罩4处加压进气时,进气腔75内产生一定的压力推动阀芯73向呼气腔76方位移动,使进气腔75与下连通管32和呼吸罩2连通,气体进入呼吸罩2内;当气囊体1或者吹气罩4处无进气时,进气腔75内无压力产生,利用气囊体1或吹气罩4压力减小至0时,进气腔75处于进气与出气的瞬间常压状态时,弹簧74将阀芯73拉向呼气腔76方位,使呼气腔76与呼气连通管35和呼吸罩2连通,患者呼出气体并使呼出的气体通过呼气连通管35和消毒装置8进入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囊体1为按压气囊,按压气囊的容积为500-1000mL,优选为600-800mL,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视患者胸部隆起程度,可以将气囊体1中的气体全部按压入患者体内,或者通入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囊体1进气端11设置有单向阀6,控制进气端进气,防止气囊体1气体外泄。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连通管34上还设置有阀门装置9,用于控制供氧装置如氧气瓶、加压氧气袋等供气功能的开启与关闭,救治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患者需要吸氧时,打开左连通管34上的阀门装置9,即可将供氧装置中的氧气源源不断的供应给病人。
进一步地,所述的呼气连通管35上设置有单向阀6,以避免经过消毒装置8的气体逆向进入呼吸罩2内部,所述的消毒装置8为常规气体消毒装置8,对通入其中的气体进行消毒。
进一步地,所述的呼吸罩2底部周圈设置有吸盘槽21,所述的吸盘槽21沿呼吸罩底部呈长条形,吸盘槽2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橡胶垫22,吸盘槽21以及橡胶垫22的设置增加了呼吸罩2的密封性,通过按压使呼吸罩2固定于患者口鼻部位,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持续对呼吸罩2施加较大压力,仅需施加较小的压力即可保持呼吸罩2的稳固性,减小对患者口鼻部位的施压可减小患者复苏后的不适感,同时可以降低施救人员的体力消耗,而且密封性较好的呼吸罩2增加了施救过程的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器占用体积小,且所述的连通管可以选择采用具有一定软度的材料管对各个结构进行连接,便于收纳携带。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产品经投入临床测试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且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

Claims (7)

1.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体和呼吸罩,所述的气囊体和呼吸罩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在连通管上设置有四通,将连通管分为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上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的一个端口和气囊体的出气端,下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的一个端口和呼吸罩;四通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通过右连通管连接与人口型相适配的吹气罩、左连通管连接供氧装置;所述的上连通管、右连通管、左连通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的下连通管与呼吸罩通过二位三通阀连接,所述的二位三通阀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下连通管、呼吸罩和呼气连通管,所述的呼气连通管与消毒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位三通阀包括内部腔体和两个上端口、一个下端口,两个上端口位于腔体上部,分别与下连通管和呼气连通管连接,下端口位于两个上端口之间的腔体下部,与呼吸罩连接,腔体内设置有一个阀芯,阀芯将腔体分割为与下连通管连通的进气腔和与呼气连通管连通的呼气腔,所述的阀芯通过弹簧与进气腔的一端连接,当弹簧处于收缩或者无弹力状态下进气腔仅与下连通管连通,呼气腔与呼气连通管和呼吸罩连通;当弹簧处于伸张状态下,进气腔与下连通管和呼吸罩连通,呼气腔仅与呼气连通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体为按压气囊,按压气囊的容积为500-10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体进气端设置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连通管上还设置有阀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气连通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罩底部周圈设置有吸盘槽,吸盘槽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橡胶垫。
CN202020348921.8U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80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8921.8U CN212880499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8921.8U CN212880499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80499U true CN212880499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26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892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880499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804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0989B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用高效人工呼吸装置
CN108654014A (zh) 成人型简易呼吸训练球囊及其使用方法
CN204951879U (zh) 手术室护理用呼吸器
CN119075112A (zh) 一种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急救装置
CN213432428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辅助呼吸装置
CN212880499U (zh) 一种心内科呼吸器
CN108498922A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呼吸器
CN210020757U (zh) 一种人工呼吸口罩
CN209108352U (zh)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新型呼吸器
CN213431273U (zh) 一种用于隔离烈性传染病的单人软质加压舱
CN214807662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呼吸面罩
CN102580202A (zh) 长颈呼吸器
CN213698735U (zh) 一种呼吸科用康复训练装置
CN208355885U (zh) 新型呼吸器
CN215025779U (zh) 一种声乐呼吸换气训练器
CN205659233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CN202637650U (zh) 便携防传染病人工呼吸器
CN106730202A (zh) 一种心内科用人工呼吸器
CN209378229U (zh) 一种充气式人工呼吸装置
CN209884956U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应急呼吸器
CN2778304Y (zh) 一种用于抢救病人的呼吸装置
CN213252225U (zh) 一种医疗呼吸科用应急呼吸器
CN207575516U (zh) 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CN206508354U (zh) 一种心内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
CN215024601U (zh) 一种临床内科助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