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9892U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879892U CN212879892U CN202021721131.6U CN202021721131U CN212879892U CN 212879892 U CN212879892 U CN 212879892U CN 202021721131 U CN202021721131 U CN 202021721131U CN 212879892 U CN212879892 U CN 2128798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frame
- frame
- push rod
- turning
- b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由床身、床板和床体护栏组成,床身由上架和底架组成,所述上架和底架通过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前升降立柱和后升降立柱支撑连接,床身还设有侧翻机构、腿部调节机构、背部调节机构和延伸机构;在床身外围还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设置在床体护栏上的控制面板,用于控制侧翻机构、腿部调节机构、背部调节机构、延伸机构和升降电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床,通过不同电机的连接和配合,能够实现床体整体平衡升降、侧翻、倾斜、背部升降、腿部弯曲、腿部延伸等功能,以达到能够实现特伦德伦伯格位、反特伦德伦伯格位、呼吸理疗位、呼吸端坐体位、护理位、透析位等各个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背景技术
多功能自动控制医疗床主要供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及普通病房病员作治疗、抢救、转运用。随着国内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国内对多功能医疗床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医疗床通常为固定式,或者只能简单的进行单个方向角度倾斜,没有考虑病人多体位变换的需求;而且,现有医疗床在调节结构设置上比较单一,一般只能由医生或者陪护人员手动调节床身倾斜角度,费时费力,无法达到急救和治疗的需求。
因此,传统功能的医疗床并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通过不同电机的连接和配合,能够实现床体整体平衡升降、侧翻、倾斜、背部升降、腿部弯曲、腿部延伸等功能,以达到能够实现特伦德伦伯格位、反特伦德伦伯格位、呼吸理疗位、呼吸端坐体位、护理位、透析位等各个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由床身、床板和床体护栏组成,所述床身由上架和底架组成,所述上架和底架通过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前升降立柱和后升降立柱支撑连接,所述上架和底架之间还设有侧翻机构、腿部调节机构、背部调节机构和延伸机构;设定用户躺在床身上时,头部位置为床身头部,脚部位置为床身尾部,其中:
所述上架从头部至尾部依次包括整体外框、侧翻内框、背部内框、大腿部内框、小腿部内框和延伸部床框,所述侧翻内框、背部内框、大腿部内框位于整体外框的内侧,其中,背部内框和大腿部内框高出整体外框顶面,所述侧翻内框两侧与整体外框固定连接;
所述整体外框两侧向下延伸有若干电机支座,用于固定安装各个调节机构的电机,所述背部内框和大腿部内框与所述电机支座轴接;
所述小腿部内框通过弧形连接件轴接于大腿部内框尾部,所述小腿部内框框体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滑杆,所述延伸滑杆端部连接延伸部床框;
所述前升降立柱和后升降立柱均内设有升降电机,用于控制床身的整体升降;
所述侧翻机构包括侧翻电机、侧翻伸缩推杆,所述侧翻电机通过轴接在侧翻内框底部的侧翻伸缩推杆推动侧翻内框沿中心轴旋转;从而,侧翻内框两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整体外框旋转,实现床身上架的整体侧翻;
所述腿部调节机构包括大腿推杆电机、小腿推杆电机、大腿伸缩推杆、小腿伸缩推杆,所述大腿推杆电机通过轴接在大腿部内框底部的大腿伸缩推杆推动大腿部内框的抬升和下降;所述小腿推杆电机通过轴接在小腿部内框底部的小腿伸缩推杆推动小腿部内框尾部的抬升和下降;以实现腿部的整体弯曲,以及脚部位置的抬升和下降;
所述背部调节机构包括左侧背部推杆电机、右侧背部推杆电机、背部伸缩推杆,所述左侧背部推杆电机和右侧背部推杆电机同步运行,通过轴接在背部内框两侧的背部伸缩推杆推动背部内框头部的抬升和下降;
所述延伸机构包括延伸推杆电机、延伸伸缩推杆,所述伸推杆电机轴接在小腿部内框头部位置,通过延伸推动伸缩推杆推动延伸部床框的延伸和收缩。
有益效果: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医院或者护理机构的病患多需要长期卧床,但是长期卧床身体姿势单一,因此,需要考虑减少病患长期卧床的痛苦;那么,变换不同体位成了最直接的解决方式,而且在床体内侧设置病患可以自行调节床身位置变换的控制面板,可以解决病患的需求,由此可见,该设计起到便于操作和使用的有益的技术效果。另一方面,基于治疗和检查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特伦德伦伯格位、反特伦德伦伯格位、呼吸理疗位、呼吸端坐体位、护理位、透析位等各个功能,满足了临床中,针对不同病患的不同治疗需求,具有非常有益的技术效果。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能够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侧翻机构中,侧翻内框的前后框上,靠近端部位置设有第一轴孔,框中间位置设有第二轴孔中;所述侧翻内框下还平行设置有两组传动机构,两组传送机构通过两条传动杆连接,所述传送机构由固定板、活动板和连臂组成,所述连臂轴接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包括水平部和弯曲部,水平部固定在前升降立柱上,且中间位置设有中心轴件,端部位置轴接连臂,另一端部连接向下延伸的弯曲部,两弯曲部之间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侧翻电机轴接在弯曲部一侧,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第一轴接端、第二固定端和第三轴接端三端部,三端部呈三角形排列,其中顶端的第一轴接端和中心轴件分别轴接在侧翻内框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底端远离侧翻电机的第二固定端连接传动杆,底端接近侧翻电机的第三轴接端与连臂轴接。
有益效果:可以根据病人需要,可调节床板向左边或者右边侧翻。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腿部调节机构中,大腿推杆电机轴接在整体外框一侧的电机支座底部,所述小腿推杆电机轴接在整体外框另一侧的电机支座底部。
有益效果:该结构的腿部调节机构可垂直调节大小腿位置床板的高度及角度,同时根据病人的需求通过控制面板来实现大小腿弯曲角度的联动,该装置可实现病人不同体位的调整,满足病人休息和护理需求。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背部调节机构由阻尼器、拉簧、拉簧支座、背部滑块以及齿条板组成,所述齿条板一端轴接在电机支座底部,另一端轴接在背部内框内侧,且该端部为弧形并设有若干凸齿,所述背部滑块固定在背部内框上部,其底面设有若干定位齿槽,所述齿条板端部凸齿与定位齿槽咬合,所述阻尼器和拉簧底端固定在整体外框内侧,另一端固定在拉簧支座上,所述拉簧支座轴接在背部内框外侧。
有益效果:该结构的背部调节机构能满足灵活调节床体背板升降和角度调整;同时,基于人力工程力学的考虑需求,臀部位置的床身托板可设置为可下沉式连接,使病人背部起身过程中更加舒适和便捷。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还包括设置在床身外围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设置在床体护栏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控制侧翻机构、腿部调节机构、背部调节机构、延伸机构和升降电机的运行。
有益效果:该方案中控制单元的设计,能够解放护理人员的双手,实现对床身整体的操控,满足更多的护理需求。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床身底架底部连接有四个脚轮,所述脚轮配有脚踏锁止装置。
有益效果:该结构的脚轮和脚踏锁止装置,能实现病床的牢固固定和便捷移动,以满足医院对病人护理的多样化需求,解放双手,实现更加便捷的操作。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可以实现背部的匀速抬升和定位;可以满足灵活调节腿部位置,实现腿部不同角度的弯曲和小腿位置的的升降;可以实现床身的侧翻和尾部的延伸;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实现不同的体位,以满足病患检查、手术以及康复治疗,同时,该多功能床,灵活适用性极强,实现了简单的面板控制操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床身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床身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床身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床身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床身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部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腿部调节机构和延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翻机构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翻机构的右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翻机构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翻机构的侧翻内框和传动机构分离后的位置关系图。
其中:
1为整体外框、2为背部内框、3为大腿部内框、4为小腿部内框、5为延伸部床框、6为侧翻内框、 11为前升降立柱、12为后升降立柱、13为固定板、14为活动板、15为连臂、31为阻尼器、32为拉簧、33为拉簧支座、34为背部滑块、35为齿条板、41为延伸滑杆、101为侧翻电机、131为中心轴件、141 为第一轴接端、142为第二固定端、143为第三轴接端、201为大腿推杆电机、202为小腿推杆电机、301 为左侧背部推杆电机、302为右侧背部推杆电机、401为延伸推杆电机、631为第二轴孔、641为第一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附图1-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由床身、床板和床体护栏组成,床身由上架和底架组成,上架和底架通过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前升降立柱11和后升降立柱12支撑连接,上架和底架之间还设有侧翻机构、腿部调节机构、背部调节机构和延伸机构;在床身外围还设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设置在床体护栏上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控制侧翻机构、腿部调节机构、背部调节机构、延伸机构和升降电机的运行;床身底架底部还连接有四个供床身移动的脚轮,脚轮配有脚踏锁止装置;
上述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进一步的还包括:
上架从头部至尾部依次包括整体外框1、侧翻内框6、背部内框2、大腿部内框3、小腿部内框4和延伸部床框5,所述侧翻内框6、背部内框2、大腿部内框3位于整体外框1的内侧,其中,背部内框2 和大腿部内框3高出整体外框1顶面,侧翻内框6两侧与整体外框1固定连接;
整体外框1两侧向下延伸有若干电机支座,背部内框2和大腿部内框3与所述电机支座轴接;
小腿部内框4通过弧形连接件轴接于大腿部内框3尾部,小腿部内框4框体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滑杆41,延伸滑杆41端部连接延伸部床框5;
前升降立柱11和后升降立柱12均内设有升降电机;
侧翻机构包括侧翻电机101、侧翻伸缩推杆,所述侧翻电机101通过轴接在侧翻内框6底部的侧翻伸缩推杆推动侧翻内框6沿中心轴旋转;
腿部调节机构包括大腿推杆电机201、小腿推杆电机202、大腿伸缩推杆、小腿伸缩推杆,大腿推杆电机201、小腿推杆电机202分别通过轴接在大腿部内框3、小腿部内框4底部的大腿伸缩推杆、小腿伸缩推杆推动大腿部内框3和小腿部内框4尾部的抬升和下降;
背部调节机构包括左侧背部推杆电机301、右侧背部推杆电机302、背部伸缩推杆,左侧背部推杆电机和右侧背部推杆电机同步运行,通过轴接在背部内框2两侧的背部伸缩推杆推动背部内框2头部的抬升和下降;
延伸机构包括延伸推杆电机401、延伸伸缩推杆,伸推杆电机401轴接在小腿部内框4头部位置,通过延伸推动伸缩推杆推动延伸部床框5的延伸和收缩。
在所述侧翻机构中,侧翻内框6的前后框上,靠近端部位置设有第一轴孔641,框中间位置设有第二轴孔631中;侧翻内框6下还平行设置有两组传动机构,两组传送机构通过两条传动杆连接,传送机构由固定板13、活动板14和连臂15组成,连臂15轴接固定板13和活动板14,固定板13包括水平部和弯曲部,水平部固定在前升降立柱11上,且中间位置设有中心轴件131,端部位置轴接连臂15,另一端部连接向下延伸的弯曲部,两弯曲部之间连接有传动杆,侧翻电机101轴接在弯曲部一侧,活动板14 上设有第一轴接端141、第二固定端142和第三轴接端143三端部,三端部呈三角形排列,其中顶端的第一轴接端141和中心轴件131分别轴接在侧翻内框6的第一轴孔641和第二轴孔631中,底端远离侧翻电机101的第二固定端142连接传动杆,底端接近侧翻电机101的第三轴接端143与连臂15轴接。
在腿部调节机构中,大腿推杆电机201轴接在整体外框1一侧的电机支座底部,小腿推杆电机202 轴接在整体外框1另一侧的电机支座底部。
在背部调节机构由阻尼器31、拉簧32、拉簧支座33、背部滑块34以及齿条板35组成,齿条板35 一端轴接在电机支座底部,另一端轴接在背部内框2内侧,且该端部为弧形并设有若干凸齿,背部滑块 34固定在背部内框2上部,其底面设有若干定位齿槽,齿条板35端部凸齿与定位齿槽咬合,阻尼器31 和拉簧32底端固定在整体外框1内侧,另一端固定在拉簧支座33上,拉簧支座33轴接在背部内框2 外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由床身、床板和床体护栏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由上架和底架组成,所述上架和底架通过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前升降立柱(11)和后升降立柱(12)支撑连接,所述上架和底架之间还设有侧翻机构、腿部调节机构、背部调节机构和延伸机构;其中:
所述上架从头部至尾部依次包括整体外框(1)、侧翻内框(6)、背部内框(2)、大腿部内框(3)、小腿部内框(4)和延伸部床框(5),所述侧翻内框(6)、背部内框(2)、大腿部内框(3)位于整体外框(1)的内侧,其中,背部内框(2)和大腿部内框(3)高出整体外框(1)顶面,所述侧翻内框(6)两侧与整体外框(1)固定连接;
所述整体外框(1)两侧向下延伸有若干电机支座,所述背部内框(2)和大腿部内框(3)与所述电机支座轴接;
所述小腿部内框(4)通过弧形连接件轴接于大腿部内框(3)尾部,所述小腿部内框(4)框体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滑杆(41),所述延伸滑杆(41)端部连接延伸部床框(5);
所述前升降立柱(11)和后升降立柱(12)均内设有升降电机;
所述侧翻机构包括侧翻电机(101)、侧翻伸缩推杆,所述侧翻电机(101)通过轴接在侧翻内框(6)底部的侧翻伸缩推杆推动侧翻内框(6)沿中心轴旋转;
所述腿部调节机构包括大腿推杆电机(201)、小腿推杆电机(202)、大腿伸缩推杆、小腿伸缩推杆,所述大腿推杆电机(201)、小腿推杆电机(202)分别通过轴接在大腿部内框(3)、小腿部内框(4)底部的大腿伸缩推杆、小腿伸缩推杆推动大腿部内框(3)和小腿部内框(4)尾部的抬升和下降;
所述背部调节机构包括左侧背部推杆电机(301)、右侧背部推杆电机(302)、背部伸缩推杆,所述左侧背部推杆电机(301)和右侧背部推杆电机(302)同步运行,通过轴接在背部内框(2)两侧的背部伸缩推杆推动背部内框(2)头部的抬升和下降;
所述延伸机构包括延伸推杆电机(401)、延伸伸缩推杆,所述伸推杆电机(401)轴接在小腿部内框(4)头部位置,通过延伸推动伸缩推杆推动延伸部床框(5)的延伸和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机构中,侧翻内框(6)的前后框上,靠近端部位置设有第一轴孔(641),框中间位置设有第二轴孔(631)中;所述侧翻内框(6)下还平行设置有两组传动机构,两组传送机构通过两条传动杆连接,所述传送机构由固定板(13)、活动板(14)和连臂(15)组成,所述连臂(15)轴接固定板(13)和活动板(14),所述固定板(13)包括水平部和弯曲部,水平部固定在前升降立柱(11)上,且中间位置设有中心轴件(131),端部位置轴接连臂(15),另一端部连接向下延伸的弯曲部,两弯曲部之间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侧翻电机(101)轴接在弯曲部一侧,所述活动板(14)上设有第一轴接端(141)、第二固定端(142)和第三轴接端(143)三端部,三端部呈三角形排列,其中顶端的第一轴接端(141)和中心轴件(131)分别轴接在侧翻内框(6)的第一轴孔(641)和第二轴孔(631)中,底端远离侧翻电机(101)的第二固定端(142)连接传动杆,底端接近侧翻电机(101)的第三轴接端(143)与连臂(15)轴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调节机构中,大腿推杆电机(201)轴接在整体外框(1)一侧的电机支座底部,所述小腿推杆电机(202)轴接在整体外框(1)另一侧的电机支座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调节机构由阻尼器(31)、拉簧(32)、拉簧支座(33)、背部滑块(34)以及齿条板(35)组成,所述齿条板(35)一端轴接在电机支座底部,另一端轴接在背部内框(2)内侧,且该端部为弧形并设有若干凸齿,所述背部滑块(34)固定在背部内框(2)上部,其底面设有若干定位齿槽,所述齿条板(35)端部凸齿与定位齿槽咬合,所述阻尼器(31)和拉簧(32)底端固定在整体外框(1)内侧,另一端固定在拉簧支座(33)上,所述拉簧支座(33)轴接在背部内框(2)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还包括设置在床身外围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设置在床体护栏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控制侧翻机构、腿部调节机构、背部调节机构、延伸机构和升降电机的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底架底部连接有四个脚轮,所述脚轮配有脚踏锁止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21131.6U CN212879892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21131.6U CN212879892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879892U true CN212879892U (zh) | 2021-04-06 |
Family
ID=75247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21131.6U Active CN212879892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87989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73357A (zh) * | 2020-08-18 | 2020-11-24 | 河北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CN113509331A (zh) * | 2021-05-31 | 2021-10-19 | 广州市宏铭医院专用家具有限公司 | 一种偏瘫患者病床 |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21721131.6U patent/CN21287989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73357A (zh) * | 2020-08-18 | 2020-11-24 | 河北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CN113509331A (zh) * | 2021-05-31 | 2021-10-19 | 广州市宏铭医院专用家具有限公司 | 一种偏瘫患者病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12036A (zh) | 一种可升降旋转医疗床 | |
CN108836674A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 |
CN212879892U (zh)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
CN111265312A (zh) | 一种麻醉用辅助支架 | |
CN111437124A (zh) | 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9022063U (zh) | 一种医疗床 | |
CN209075234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护理床 | |
CN110680638A (zh) | 一种床板多角度调整结构 | |
CN110236820A (zh) | 一种床架、护理床及该护理床的升降控制方法 | |
CN220967534U (zh) | 照护床主机及其中的照护床组件 | |
CN219516888U (zh) | 一种俯卧床 | |
CN117442442A (zh) | 一种姿态可调护理床 | |
CN111973357A (zh) | 一种自动控制医用多功能床 | |
CN213311014U (zh) | 一种多功能医用护理轮椅 | |
CN210582898U (zh) | 一种方便护理的护理床 | |
CN211658572U (zh) | 具有升降和侧翻功能的护理床 | |
CN115721331A (zh) | 一种放射科影像诊断用的多功能人体支撑平台 | |
CN211723746U (zh) | 多功能医疗床 | |
CN211187891U (zh) | 一种便于重症病人拍片的重症病床 | |
CN219941060U (zh) | 一种防止床垫下滑式病床 | |
CN218652302U (zh) | 一种便于辅助下床及半卧位进食的护理床 | |
CN215385484U (zh) | 换药支撑架 | |
CN218338634U (zh) | 一种具有双角度调节功能的医疗床 | |
CN222150338U (zh) | 一种外科护理装置 | |
CN219595063U (zh) | 一种下床辅助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