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869820U -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9820U
CN212869820U CN202021542127.3U CN202021542127U CN212869820U CN 212869820 U CN212869820 U CN 212869820U CN 202021542127 U CN202021542127 U CN 202021542127U CN 212869820 U CN212869820 U CN 212869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ection
dust fall
centrifugal separation
settl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421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竹
单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Hongqi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Hongqi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Hongqi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Hongqi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421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9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9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9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属于锅炉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锅炉炉内降尘技术,多数都采用有放灰阀结构,对运行人员排灰工作要求高,容易造成灰堵,复燃烧毁放灰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燃尽段、离心分离降尘段和惯性分离降尘段,燃尽段、离心分离降尘段和惯性分离降尘段连接在一起形成U型通道,离心分离尘降段设有排尘口。本实用新型从锅炉炉膛排出的烟气经燃烬段后,使烟尘中的碳充分燃烧,进入离心分离降尘段,在该处烟气发生180°转向,产生离心分离,将烟气中携带的大颗粒直径飞灰分离出来,最后沉降到排尘口处,最后再对烟尘进行除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烟尘浓度过大,会引起对流管壁积灰、磨损、锅炉初始烟尘浓度过高的现象。管壁大量积灰阻碍了烟气与水之间通过金属管壁换热的能力和增加烟气的流动阻力,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热效率降低、引风电耗高、锅炉运行成本增加,降低锅炉使用寿命,加大锅炉排放烟尘治理难度等。目前锅炉炉内降尘技术,多数都采用有放灰阀结构,对运行人员排灰工作要求高,容易造成灰堵,复燃烧毁放灰管等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锅炉炉内降尘技术,多数都采用有放灰阀结构,对运行人员排灰工作要求高,容易造成灰堵,复燃烧毁放灰管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包括燃尽段、离心分离降尘段和惯性分离降尘段,燃尽段、离心分离降尘段和惯性分离降尘段连接在一起形成U型通道,离心分离降尘段设有排尘口。
优选地,所述惯性分离降尘段内设有多个横向布置的第一吸热管。
优选地,离心分离降尘段设有转向烟窗,转向烟窗由两列交错布置的管组成。
优选地,所述排尘口处设有阀门。
优选地,离心分离降尘段内表面设有由耐火浇注料制成的耐火耐磨层。
优选地,所述燃尽段包括水冷隔烟管屏、辐射墙、第二吸热管和进烟口,进烟口与锅炉的炉膛连通,辐射墙与锅炉的炉膛相贴,辐射墙上设有第二吸热管,水冷隔烟管屏位于惯性分离降尘段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离心分离降尘段的形状为方漏斗形,且离心分离降尘段的排尘口位于惯性分离降尘段一侧。
优选地,惯性分离降尘段的内表面由第一水冷壁管屏包覆形成,惯性分离降尘段C设有排烟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从锅炉炉膛排出的烟气经燃烬段后,使烟尘中的碳充分燃烧,进入离心分离降尘段,在该处烟气发生180°转向,产生离心分离,将烟气中携带的大颗粒直径飞灰分离出来,最后沉降到排尘口处,最后再对烟尘进行除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E-E剖视图;
图3是图1的F-F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A为燃尽段,A1为水冷隔烟管屏,A2为辐射墙,A3为第二吸热管,A4为进烟口,B为离心分离降尘段,B1为转向烟窗,B2为耐火耐磨层,C为惯性分离降尘段,B3为排尘口,C2为第一吸热管,C1为排烟口,D为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包括燃尽段A、离心分离降尘段B和惯性分离降尘段C,燃尽段A、离心分离降尘段B和惯性分离降尘段C连接在一起形成U型通道,离心分离降尘段B设有排尘口B3。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惯性分离降尘段C内设有多个横向布置的第一吸热管C2,起到阻挡烟尘的作用。
可选地,如图3所示,离心分离降尘段B设有转向烟窗B1,转向烟窗B1由两列交错布置的管组成,使烟气更加稳定的流入到惯性分离降尘段C,以起到稳流作用。
所述排尘口B3处设有阀门,防止烟气外泄,同时方便清除烟道中的烟尘。
具体地,离心分离降尘段B内表面设有由耐火浇注料制成的耐火耐磨层B2,烟气经过离心分离降尘段B,经过180°进入惯性分离降尘段C,烟气经过离心分离降尘段B内表面会增加磨损,同时烟气经过燃尽段A后,温度较高,因此增加耐火耐磨层B2来提高离心分离降尘段B内表面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以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燃尽段A包括水冷隔烟管屏A1、辐射墙A2、第二吸热管A3和进烟口A4,进烟口A4与锅炉的炉膛D连通,辐射墙A2与锅炉的炉膛D相贴,辐射墙A2上设有第二吸热管A3,水冷隔烟管屏A1位于惯性分离降尘段C的一侧。
所述离心分离降尘段B的形状为方漏斗形,且离心分离降尘段B的排尘口B3位于惯性分离降尘段C一侧。离心分离降尘段B底面倾斜设置,并与燃尽段A相对设置,使烟气经过180°转向,由惯性作用能落在离心分离降尘段B底面。
惯性分离降尘段C的内表面由第一水冷壁管屏包覆形成,惯性分离降尘段C设有排烟口C1。
工作过程:从炉膛D排出的烟气中含有碳,进入到燃尽段A内,炉膛D的热量通过辐射墙A2传递到燃尽段A,使烟气完全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由第二吸热管A3吸收后,经过离心分离降尘段B,烟气转向,由于惯性作用,颗粒较大的烟尘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离心分离降尘段B内。颗粒较小烟尘经过惯性分离降尘段C内,惯性分离降尘段C内的多个横向布置的第一吸热管C2的阻挡,使烟尘落入到离心分离降尘段B,同时第一吸热管C2进一步吸收热量,以降低烟气的温度,最终从排烟口C1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燃尽段(A)、离心分离降尘段(B)和惯性分离降尘段(C),燃尽段(A)、离心分离降尘段(B)和惯性分离降尘段(C)连接在一起形成U型通道,离心分离降尘段(B)设有排尘口(B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分离降尘段(C)内设有多个横向布置的第一吸热管(C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其特征在于:离心分离降尘段(B)设有转向烟窗(B1),转向烟窗(B1)由两列交错布置的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口(B3)处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其特征在于:离心分离降尘段(B)内表面设有由耐火浇注料制成的耐火耐磨层(B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尽段(A)包括水冷隔烟管屏(A1)、辐射墙(A2)、第二吸热管(A3)和进烟口(A4),进烟口(A4)与锅炉的炉膛(D)连通,辐射墙(A2)与锅炉的炉膛(D)相贴,辐射墙(A2)上设有第二吸热管(A3),水冷隔烟管屏(A1)位于惯性分离降尘段(C)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分离降尘段(B)的形状为方漏斗形,且离心分离降尘段(B)的排尘口(B3)位于惯性分离降尘段(C)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其特征在于:惯性分离降尘段(C)的内表面由第一水冷壁管屏包覆形成,惯性分离降尘段(C)设有排烟口(C1)。
CN202021542127.3U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Active CN212869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2127.3U CN212869820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2127.3U CN212869820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9820U true CN212869820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8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42127.3U Active CN212869820U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9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2947B (zh) 一种用于密集烤房的加热器
CN204006647U (zh) 半煤气返烧式列管多段换热无烟尘热风炉
RU2310123C1 (ru) Котлоагрегат
RU58202U1 (ru) Котлоагрегат
CN212869820U (zh)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锅炉烟道
CN204648206U (zh) 卧式双层水管炉排多回程水浴除尘逆燃燃煤锅炉
CN104964269B (zh) 一种运用全反烧鳍片式水管炉排的两级预热风锅炉
CN200965260Y (zh) 高温热水锅炉
CN219199203U (zh) 一种立式复合筒型rto焚烧炉
CN208588082U (zh) 高效节能立式锅炉
JPS609203B2 (ja) 過給ボイラの構造
CN200986211Y (zh) 采用交叉水冷壁保护锅壳的锅炉
CN203336814U (zh) 卧式热水锅炉
CN200986213Y (zh) 炉膛内横s型烟气流向的后拱结构
CN202813348U (zh) 一种具有炉内两级除尘装置的层燃锅炉
CN204922946U (zh) 一种运用全反烧鳍片式水管炉排的两级预热风锅炉
CN211739057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10671693A (zh) 分层燃烧的民用采暖锅炉
CN2660320Y (zh) 煤洁净燃烧立式锅炉
CN2257895Y (zh) 正反双向燃烧立式常压锅炉
CN213421152U (zh) 一种电厂锅炉热能回收换热器
CN218544504U (zh) 一种新型大覆盖率炉拱与炉膛燃烧系统
CN2531315Y (zh) 新型立式环保型横水管锅炉
CN201475988U (zh) 飞灰再循环装置
CN207990969U (zh) 一种燃煤热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