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862214U - 悬浮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悬浮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2214U
CN212862214U CN202021815289.XU CN202021815289U CN212862214U CN 212862214 U CN212862214 U CN 212862214U CN 202021815289 U CN202021815289 U CN 202021815289U CN 212862214 U CN212862214 U CN 212862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cover
support
side plate
cov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52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晗
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li Packag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li Packag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li Packag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li Packag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52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2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2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2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悬浮包装盒,包括能够折叠成密封包装盒的单片可折叠件,以及与可折叠件将被包装物夹持悬至于包装盒内的夹持件;所述可折叠件包括顺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三侧板,底盖,第一侧板,顶盖,中盖第一支撑,中盖和中盖第二支撑;顶盖两侧分别伸出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分别伸出中盖第三支撑和中盖第四支撑;中盖两侧分别伸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夹持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与中盖形成悬浮夹持腔。本包装盒利于开模,一道开模即可实现产品加工,包装成本相对低廉;上下左右前后都留有足够的减震间隙,抗震性能好;拆装方便,利于使用及收纳。

Description

悬浮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通常用于保护货物防止在物流过程中受到震动和碰撞。在多数情况下,可使用一些额外结构,如泡沫减震垫、减震气囊等来预防物品在包装盒内发生无法控制的移动。理想的包装方式是使被包装的物品悬浮于包装盒内,从而与包装盒的盒体隔开,由此保护被包装的物品不受其他可能碰撞或损害箱子外壁的异物的影响。
目前的悬浮包装盒,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采用内外套装的多层独立盒体或与盒体相独立的盒内支撑使被包装的物品悬浮,一种是利用磁悬浮原理使被包装的物品悬浮,还有一种是利用盒体的折叠结构使被包装的物品悬浮。
前两种包装成本相对高昂,包装结构复杂,后一种现有盒体折叠结构中,被包装的物品与盒体之间的间隔不够充分,通常与至少一个盒壁仅一壁之间,减震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包装盒,能较好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成本低廉、拆装方便,能够与盒体保持足够的减震空间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折叠成密封包装盒的单片可折叠件,以及与可折叠件将被包装物夹持悬至于包装盒内的夹持件;其中:
所述可折叠件包括顺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三侧板,底盖,第一侧板,顶盖,中盖第一支撑,中盖和中盖第二支撑;
顶盖两侧分别伸出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
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分别伸出中盖第三支撑和中盖第四支撑;
中盖两侧分别伸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所述夹持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与中盖形成悬浮夹持腔。
可折叠件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折叠线分隔开,将被包装产品夹持固定在可折叠件和夹持件之间后,将可折叠件的第三侧板,底盖,第一侧板整体朝向顶盖折叠;将中盖第三支撑和中盖第四支撑外翻后,将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朝向顶盖折叠;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外翻至贴合中盖固定、第一支撑加强板和第二支撑加强板外翻至贴合中盖第二支撑固定,将中盖第一支撑,中盖和中盖第二支撑朝向顶盖折叠后,将中盖第二支撑贴合第一侧板内插入折叠好的盒体内;最后,将第三侧板和底盖下压,便第三侧板紧贴中盖第一支撑,完成盒体折叠。
盒体折叠成型后,分为顶盖、中盖和顶盖三层,被包装产品夹持固定在中盖上,位于中盖和顶盖之间的悬浮夹持腔内,中盖第一支撑和中盖第二支撑形成中盖和顶盖之间的减震空间,中盖第三支撑和中盖第四支撑形成中盖和底盖之间的减震空间,中盖与盒体四块侧板之间的减震空间则由中盖本身超出被包装产品的外缘尺寸大小确定,确保了被包装产品与六面盒体均保持足够的减震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朝向第一侧板伸出第一防尘翼,第四侧板朝向第一侧板伸出第二防尘翼;中盖第一支撑两侧分别伸出第三防尘翼和第四防尘翼。防尘翼除了防止灰尘沿折叠后盒体缝隙进入盒内外,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盒体起到加强加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中盖第三支撑和中盖第四支撑为平面的支撑翼板,或者能够折叠成立体外形的支撑折叠板。中盖第三支撑和中盖第四支撑用于中盖和底盖之间的支撑及并形成两者之间的减震空间,可以根据包装需求灵活选择设计为平板支撑或者立体支撑,从而调整减震空间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展示窗口,方便消费者更直观的查看包装盒内的被包装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中盖第二支撑两侧分别伸出第一支撑加强板和第二支撑加强板,两块加强板进一步提高中盖第二支撑的支撑抗压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加强板和第一固定部之间,第二支撑加强板和第二固定部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拉片刀线分割开,第一拉片刀线为“Z”型折弯刀线,上下两道刀线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第一支撑加强板和第二支撑加强板折叠后的第一拉片。第一拉片为拆除包装时的着力点,便于包装拆除。
再进一步,所述中盖和中盖第二支撑连接处设有能够折叠为第二拉片、朝向中盖内凹的第二拉片刀线,第二拉片连接于中盖第二支撑上。第二拉片亦为拆除包装时的着力点,便于包装拆除,可与第一拉片叠加在一起,以承受更大的拆除力,此外,向中盖内凹的第二拉片刀线的凹陷处亦能卡紧第一拉片,从而对外翻反折的第二支撑加强板、第二固定部、中盖第三支撑和中盖第四支撑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板两侧分别伸出第一插舌和第二插舌,对第三侧板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第三侧板远离底盖的一侧开设抠孔,便于包装的拆除。
进一步的,所述可折叠件为金属板件、纸板件、塑料板件或其它可以折叠成型的板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为包装贴膜、弹性绑绳、可折叠夹持板或其它能与可折叠件共同包装固定被包装产品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于开模,一道开模即可实现产品加工,包装成本相对低廉;
2、上下左右前后都留有足够的减震间隙,抗震性能好;
3、拆装方便,利于使用及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折叠件和夹持件的平板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包装盒折叠步骤示意图
图6~8为中盖及中盖支撑折叠步骤示意图
图1~8中:1为第三侧板,101为抠孔,2为底盖,3为第一侧板,4为顶盖,5为中盖第一支撑,6为中盖,7为中盖第二支撑,8为第二侧板,9为第四侧板,10为第一防尘翼,11为第二防尘翼,12为第三防尘翼,13为第四防尘翼,14为中盖第三支撑,15为中盖第四支撑,16为第一固定部,17为第二固定部,18为第一支撑加强板,19为第二支撑加强板,20为夹持件,21为第二拉片,22为第一插舌,23为第二插舌,24为第一拉片刀线,25为第一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悬浮包装盒,包括能够折叠成密封包装盒的单片可折叠件,以及与可折叠件将被包装物夹持悬至于包装盒内的夹持件20(图中阴影部分)。图中的实线为刀线,虚线为折叠线。
可折叠件包括顺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三侧板1,底盖2,第一侧板3,顶盖4,中盖第一支撑5,中盖6和中盖第二支撑7。
第三侧板1两侧分别伸出第一插舌22和第二插舌23;第三侧板1远离底盖2的一侧开设抠孔101。
顶盖4两侧分别伸出第二侧板8和第四侧板9;第二侧板8朝向第一侧板3伸出第一防尘翼10,第四侧板9朝向第一侧板3伸出第二防尘翼11。第二侧板8和第四侧板9分别伸出中盖第三支撑14和中盖第四支撑15;本实施例中,中盖第三支撑14和中盖第四支撑15均为平面的翼板。
中盖第一支撑5两侧分别伸出第三防尘翼12和第四防尘翼13。
中盖6两侧分别伸出第一固定部16和第二固定部17;
中盖第二支撑7两侧分别伸出第一支撑加强板18和第二支撑加强板19。如图6~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加强板18和第一固定部16之间,第二支撑加强板19和第二固定部17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拉片刀线24分割开,第一拉片刀线24为“Z”型折弯刀线,上下两道刀线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第一支撑加强板18和第二支撑加强板19折叠后的第一拉片25。
如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片刀线24包括外侧的直刀线和内侧的外突“L”型折弯刀线,即在“Z”型折弯刀线的折弯处多加了一道加深刀线,便于拉片的提拉卡紧。上下两道刀线之间的高度差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第一支撑加强板18和第二支撑加强板19折叠后的第一拉片25。
夹持件20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部16和第二固定部17上、与中盖6形成悬浮夹持腔。
中盖6和中盖第二支撑7连接处设有能够折叠为第二拉片21、朝向中盖6内凹的第二拉片刀线,第二拉片21连接于中盖第二支撑7上。
可折叠件折叠步骤如下:
A、将可折叠件的第三侧板1,底盖2,第一侧板3整体朝向顶盖4折叠;将第一防尘翼10,第二防尘翼11内折、中盖第三支撑14和中盖第四支撑15外翻后,将第二侧板8和第四侧板9朝向顶盖4折叠,如图2所示;
B、如图3所示、将第三防尘翼12和第四防尘翼13内折;如图6~8所示,第一固定部16和第二固定部17外翻至贴合中盖6固定,第一支撑加强板18和第二支撑加强板19外翻至贴合中盖第二支撑7固定;
C、如图3~4所示,将中盖第一支撑5,中盖6和中盖第二支撑7朝向顶盖4折叠后,将中盖第二支撑7贴合第一侧板3内插入折叠好的盒体内;第一支撑加强板18和第二支撑加强板19沿第一拉片刀线形成的第一拉片25,以及中盖第二支撑7沿第二拉片刀线形成的第二拉片21叠合在一起并外翻外露;
D、如图4~5所示,将第三侧板1和底盖2下压,第一插舌22和第二插舌23分别插入第二侧板8和第四侧板9内侧,便第三侧板1紧贴中盖第一支撑5,完成盒体折叠。

Claims (10)

1.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折叠成密封包装盒的单片可折叠件,以及与可折叠件将被包装物夹持悬至于包装盒内的夹持件(20);其中:
所述可折叠件包括顺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三侧板(1),底盖(2),第一侧板(3),顶盖(4),中盖第一支撑(5),中盖(6)和中盖第二支撑(7);
顶盖(4)两侧分别伸出第二侧板(8)和第四侧板(9);
第二侧板(8)和第四侧板(9)分别伸出中盖第三支撑(14)和中盖第四支撑(15);
中盖(6)两侧分别伸出第一固定部(16)和第二固定部(17);
所述夹持件(20)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部(16)和第二固定部(17)上、与中盖(6)形成悬浮夹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8)朝向第一侧板(3)伸出第一防尘翼(10),第四侧板(9)朝向第一侧板(3)伸出第二防尘翼(11);中盖第一支撑(5)两侧分别伸出第三防尘翼(12)和第四防尘翼(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第三支撑(14)和中盖第四支撑(15)为平面的翼板,或者能够折叠成立体支撑外形的折叠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上开设有展示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第二支撑(7)两侧分别伸出第一支撑加强板(18)和第二支撑加强板(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加强板(18)和第一固定部(16)之间,第二支撑加强板(19)和第二固定部(17)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拉片刀线(24)分割开,第一拉片刀线(24)为“Z”型折弯刀线,上下两道刀线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第一支撑加强板(18)和第二支撑加强板(19)折叠后的第一拉片(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6)和中盖第二支撑(7)连接处设有能够折叠为第二拉片(21)、朝向中盖(6)内凹的第二拉片刀线,第二拉片(21)连接于中盖第二支撑(7)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1)两侧分别伸出第一插舌(22)和第二插舌(23);第三侧板(1)远离底盖(2)的一侧开设抠孔(1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件为折叠金属板、折叠纸板或折叠塑料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0)为包装贴膜、弹性绑绳或可折叠夹持板。
CN202021815289.XU 2020-08-27 2020-08-27 悬浮包装盒 Active CN212862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5289.XU CN212862214U (zh) 2020-08-27 2020-08-27 悬浮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5289.XU CN212862214U (zh) 2020-08-27 2020-08-27 悬浮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2214U true CN212862214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0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5289.XU Active CN212862214U (zh) 2020-08-27 2020-08-27 悬浮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2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62214U (zh) 悬浮包装盒
KR20130005174U (ko) 개방형 포장박스
JP6033166B2 (ja) 包装ケース
CN108328051B (zh) 一种可自动展开具有防护功能的缓冲包装箱
CN107380607B (zh) 一种缓冲衬垫及挂件包装盒
CN213263371U (zh) 一种防震动的包装盒
CN212125831U (zh) 一种包装缓冲盒
CN110667970B (zh) 包装盒
KR101879365B1 (ko) 원형렌즈 충격보호용 고정지지대가 내장된 접이식 포장상자용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원형렌즈 포장상자
KR101879362B1 (ko) 원형렌즈 충격보호용 고정지지대가 내장된 접이식 포장상자용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원형렌즈 포장상자
CN215286201U (zh) 一种包装盒
KR20130100644A (ko) 자동화 공정이 가능한 포장 상자
CN214931409U (zh) 一种抗撕裂的饮水机包装箱
TWI646027B (zh) 異質複合緩衝包裝箱及其使用之異質複合緩衝結構
CN219707826U (zh) 一种侧边加固型包装盒
CN207482386U (zh) 一种包装盒固定缓冲结构
CN210364778U (zh) 一种便捷的打印机包装结构
CN219524877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益智玩具包装盒
CN213229832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2099870U (zh) 一种玩具包装组合盒的可拆卸式连接结构
CN208291652U (zh) 包装盒
KR101558300B1 (ko) 포장용 박스
KR102742839B1 (ko) 업 앤 다운 돌출형 포장 상자
CN216806576U (zh) 一种瓶装类产品缓冲包装
CN210192211U (zh) 一种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