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98600U - 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98600U CN212798600U CN202021684683.4U CN202021684683U CN212798600U CN 212798600 U CN212798600 U CN 212798600U CN 202021684683 U CN202021684683 U CN 202021684683U CN 212798600 U CN212798600 U CN 2127986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electric telescopic
- rod
- motor
- secondary fermen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855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4151 ferment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5000010149 Brassica rapa subsp chinensi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5000000536 Brassica rapa subsp pekinensi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41000499436 Brassica rapa subsp. pekinensis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21110 pickle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67 sauc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40 tas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Fruits Or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酸菜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所述底板顶部左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腔固定套接有放置盒。该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通过电机二,电机二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转动块转动,转动块通过转动杆和连接杆带动捞网转动,捞网内的泡菜上多余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泡菜脱离,泡菜上多余的水分被沥干,便于泡菜的再次发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酸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腌制食品因其独特的酸甜、麻辣、酱香等口味广受人们的喜爱,如泡酸菜等瓶装、袋装食品,泡酸菜最终成品是将新鲜的白菜经挑拣、多次发酵而成,在多次发酵工艺中需要将泡酸菜进行转移,由于对泡酸菜的发酵处理是将酸菜放置在低于地面的发酵坑内,相邻两次发酵之间即发酵泡酸菜转移过程中,需要转运工具完成转移工作,而现有的转移方法是通过人工抓取转移,但是采用人工抓取的泡菜上粘附有较多的发酵泡菜水,过多的发酵泡菜水进入到下一次发酵的泡菜水中,会对下一次的发酵泡菜水造成稀释,不利于后期发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方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具备可以在抓取泡酸菜的过程中挤出泡酸菜内含有的多余的水分,便于泡酸菜的后期发酵等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所述底板顶部左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腔固定套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放置盒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磁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圈活动套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遮挡罩,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捞网,两个所述捞网可以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箱,且动力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转动套的外圈均匀设有凹槽,所述齿轮与凹槽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顶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三,所述电动伸缩杆三的另一端与电动伸缩杆二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二底端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末端与转动块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外圈包裹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马达,两个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末端分别与一个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方式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通过电机二,电机二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转动块转动,转动块通过转动杆和连接杆带动捞网转动,捞网内的泡菜上多余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泡菜脱离,泡菜上多余的水分被沥干,便于泡菜的再次发酵,密封圈的设置可以防止发酵缸内的水分进入到电动伸缩杆二底端的内腔里,防止电机二的损坏。
2、该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通过电机一,电机一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齿轮转动,齿轮通过与之相啮合的凹槽带动转动套转动,转动套带动与之相连接的放置盒转动,放置盒可以转动至泡菜缸的上方,便于放置盒内泡菜的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电磁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捞网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行走轮;3、推杆;4、转动套;5、电动伸缩杆一;6、固定套;7、放置盒;8、电机一;9、齿轮;10、横杆;11、滑板;12、电动伸缩杆二;13、电动伸缩杆三;14、遮挡罩;15、电机二;16、马达;17、转动杆;18、连接杆;19、捞网;20、转动块;21、密封圈;22、电磁门;2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2,通过推杆3及行走轮2的设置,便于该装置的移动,底板1顶部左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外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3,支撑杆2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转动套4,转动套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5,通过电动伸缩杆一5,电动伸缩杆一5的伸缩可以改变与之相连接的放置盒7的位置,便于把放置盒7移动至发酵缸的上方,便于放置盒7内泡菜的倾倒,电动伸缩杆一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6,固定套6的内腔固定套接有放置盒7,放置盒7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接触,放置盒7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磁门22,通过电磁门22,便于打开放置盒7的底部,便于放置盒7内泡菜的倾倒,支撑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0,横杆10的外圈活动套接有滑板11,通过滑板11与横杆10活动连接的设置,便于捞网19移动至泡菜缸的上方捞取泡菜,并方便把沥干水分的泡菜放入放置盒7内,滑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二12,通过电动伸缩杆二12的设置,电动伸缩杆二12的伸缩可以改变捞网19的位置,便于捞网19捞取泡菜,电动伸缩杆二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遮挡罩14,通过遮挡罩14,可以在捞网19内泡菜沥干水分时拦截沥出的水,防止泡菜水四处飞溅,电动伸缩杆二1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块20,转动块20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7,两个转动杆1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捞网19,两个捞网19可以相接触。
其中,支撑杆23底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箱,且动力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8,电机一8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9,转动套4的外圈均匀设有凹槽,齿轮9与凹槽相啮合,通过电机一8,电机一8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齿轮9转动,齿轮9通过与之相啮合的凹槽带动转动套4转动,转动套4带动与之相连接的放置盒7转动,放置盒7可以转动至泡菜缸的上方,便于放置盒7内泡菜的倾倒。
其中,支撑杆23顶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三13,电动伸缩杆三13的另一端与电动伸缩杆二12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三13,电动伸缩杆三13的伸长可以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电动伸缩杆二12移动,便于改变捞网19的位置。
其中,电动伸缩杆二12底端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二15,电机二15的输出轴末端与转动块20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块20的外圈包裹有密封圈21,通过电机二15,电机二15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转动块20转动,转动块20通过转动杆17和连接杆18带动捞网19转动,捞网19内的泡菜上多余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泡菜脱离,泡菜上多余的水分被沥干,便于泡菜的再次发酵,密封圈21的设置可以防止发酵缸内的水分进入到电动伸缩杆二12底端的内腔里,防止电机二15的损坏。
其中,转动块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马达16,两个马达16的输出轴末端分别与一个转动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马达16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马达16,马达16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转动杆17转动,转动杆17通过连接杆18带动与之相连接的捞网19转动,两个马达16的配合使用使两个捞网19打开,便于泡菜的捞取,当两个马达16反向转动时,两个捞网19闭合,泡菜被放置捞网19内,便于沥干泡菜上多余的水分。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把该装置推动至需要转移泡菜的泡菜缸附近,且横杆10横亘在泡菜缸的上方,该装置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电动伸缩杆三13伸长,电动伸缩杆三13推动电动伸缩杆二12在横杆10上移动,当电动伸缩杆二12移动至泡菜缸上方的中部是,电动伸缩杆二12伸长,电动伸缩杆二12带动捞网19向下移动,且电动伸缩杆二12在伸长的过程中,两个马达16转动,马达16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转动杆17转动,转动杆17通过连接杆18带动与之相连接的捞网19转动,两个马达16的配合使用使两个捞网19打开,当捞网19在电动伸缩杆二12的带动下移动至泡菜缸内合适的位置时,两个马达16反向转动,两个马达16的反向转动使两个捞网19重新闭合,且捞网19的内腔捞取有泡菜,实现了泡菜的抓取,电动伸缩杆二12收缩,电动伸缩杆二12带动捞网19向上移动,当捞网19移动至遮挡罩14的内腔时,电机二15转动,电机二15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转动块20转动,转动块20通过转动杆17和连接杆18带动捞网19转动,捞网19内的泡菜上多余的水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泡菜脱离并通过捞网19上的孔洞移动至捞网19的外侧,泡菜上多余的水分被沥干,且甩出的水被遮挡罩14拦截,甩出的水沿着遮挡罩14的侧壁落会泡菜缸内,当遮挡罩14的底部无水滴落时,电动伸缩杆三13收缩,电动伸缩杆三13带动电动伸缩杆二12反向移动,电动伸缩杆二12可以移动至放置盒7的上方,当电动伸缩杆二12移动至放置盒7的上方时,电动伸缩杆三13停止收缩,电动伸缩杆二12伸长,电动伸缩杆二12带动捞网19移动至遮挡罩14的外侧时,两个马达16转动,捞网19被打开,捞网19内的泡菜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放置盒7内,该装置重复上述步骤捞取泡菜缸内的泡菜,当放置盒7内的泡菜需要倾倒时,工作人员把该装置推至需要倾倒泡菜的泡菜缸附近,启动电机一8,电机一8的转动带动与之相固定连接的齿轮9转动,齿轮9通过与之相啮合的凹槽带动转动套4转动,转动套4带动与之相连接的放置盒7转动,电机一8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动伸缩杆一5伸长,电动伸缩杆一5和电机一8的配合使用,使放置盒7移动至泡菜缸的上方,打开电磁门22,放置盒7的底部被打开,放置盒7内的泡菜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泡菜缸内,该装置实现了泡菜的抓取与转移,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行走轮(2),所述底板(1)顶部左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外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3),所述支撑杆(2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转动套(4),所述转动套(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一(5),所述电动伸缩杆一(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6),所述固定套(6)的内腔固定套接有放置盒(7),所述放置盒(7)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放置盒(7)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电磁门(22),所述支撑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外圈活动套接有滑板(11),所述滑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二(12),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遮挡罩(14),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块(20),所述转动块(20)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7),两个所述转动杆(1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捞网(19),两个所述捞网(19)可以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3)底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箱,且动力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8),所述电机一(8)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转动套(4)的外圈均匀设有凹槽,所述齿轮(9)与凹槽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3)顶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三(13),所述电动伸缩杆三(13)的另一端与电动伸缩杆二(12)的顶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二(12)底端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电机二(15),所述电机二(15)的输出轴末端与转动块(20)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20)的外圈包裹有密封圈(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马达(16),两个所述马达(16)的输出轴末端分别与一个转动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84683.4U CN212798600U (zh) | 2020-08-13 | 2020-08-13 | 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84683.4U CN212798600U (zh) | 2020-08-13 | 2020-08-13 | 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98600U true CN212798600U (zh) | 2021-03-26 |
Family
ID=75081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84683.4U Active CN212798600U (zh) | 2020-08-13 | 2020-08-13 | 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986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9661A (zh) * | 2021-06-17 | 2021-10-08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腌菜起池装置 |
-
2020
- 2020-08-13 CN CN202021684683.4U patent/CN2127986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9661A (zh) * | 2021-06-17 | 2021-10-08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腌菜起池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86681A (zh) | 一种建筑模板表面清理设备 | |
CN108770486B (zh) | 菠萝采摘机及其采摘方法 | |
CN107750641A (zh) | 一种果桑采摘机 | |
CN212798600U (zh) | 一种二次发酵泡酸菜抓取装置 | |
CN206743913U (zh) | 集捡拾收集一体手推式核桃捡拾机 | |
CN207029486U (zh) | 一种新型园林水域垃圾打捞船 | |
CN208987329U (zh) | 一种西兰花的采摘及清洗装置 | |
CN210621651U (zh) | 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 | |
CN107444573A (zh) | 一种鱼塘表面垃圾清理装置 | |
CN206791048U (zh) | 一种棉杆刨花板用原料粉碎机 | |
CN208733594U (zh) | 一种河道水草清理机器人 | |
CN211726468U (zh) | 一种滚筒式果蔬自动除杂装置 | |
CN213417764U (zh) | 一种小型池塘用浮萍打捞机 | |
CN116326333A (zh) | 一种基于立式回转果叶分离的菠萝采摘车 | |
CN206768777U (zh) | 一种水面环保清洁装置 | |
CN115180078B (zh) |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水体垃圾清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7444921A (zh) | 一种谷物翻晒收集机 | |
CN211227829U (zh) | 一种便携式树木种植取暖用草绳编织装置 | |
CN209732553U (zh) | 一种食品加工用清洗装置 | |
CN111501711B (zh) | 一种清淤船前端破障设备 | |
CN108834447B (zh) | 一种水稻种植使用的稻田漂浮物快速清理设备 | |
CN211379273U (zh) | 一种拖鸭装置 | |
CN207193871U (zh) | 一种具有清扫沙滩垃圾功能的电动清洁车 | |
CN211997754U (zh) | 一种全自动养菌下架机 | |
CN220781517U (zh) | 一种蔬菜包加工用去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