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8602U - 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78602U CN212778602U CN202021737434.7U CN202021737434U CN212778602U CN 212778602 U CN212778602 U CN 212778602U CN 202021737434 U CN202021737434 U CN 202021737434U CN 212778602 U CN212778602 U CN 2127786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ipe
- tunnel kiln
- communicated
- cavity
- smo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包括隧道窑体,所述隧道窑体内部设有隧道窑腔,所述隧道窑腔的内部两侧壁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空腔的顶端贯穿设有吸风扇,所述安装台上端面左侧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右端位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设有烟雾过滤器,所述烟雾过滤器的右侧设有抽气泵,所述安装台的底端设有集气罐,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对燃烧的煤粉进行助燃时,通过打开第二控制阀,将集气罐内的氧化物气体经过第六连接管与第七连接管输送至连接分管内,氧化物气体经过出气管喷出,改变了以往单点喷煤的弊端,实现了煤粉的充分燃烧,实现了气体回收再利用的作用,并且节省了大量的物力,提高了气体的及时排放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
背景技术
隧道窑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广泛用于耐火材料的焙烧生产。目前,在近代窑炉行业飞速发展下,隧道窑的多样化,各种产品也随着煅烧技术的要求不断更新,烧成气氛也需不断改进。我国目前要实现科技兴国,而且大部分的隧道窑都是氧化焰,其氧化空气分布不均,不能保证窑内产品被彻底氧化,烧成产品质量不佳,且产生的气体不能够及时的排放,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气体不能得到有效的净化回收再利用的作用,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包括隧道窑体,所述隧道窑体内部设有隧道窑腔,所述隧道窑腔的内部两侧壁上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隧道窑体的上端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底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隧道窑腔连通,所述通孔的上端的设有隔网,所述空腔的顶端贯穿设有吸风扇,所述吸风扇之间位于所述空腔顶端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吸风扇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隧道窑体的顶端外部密封设有吸烟罩,且吸烟罩上连通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中部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隧道窑体的右侧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端面左侧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的右端位于所述安装台的上端设有烟雾过滤器,所述烟雾过滤器的右侧设有抽气泵,所述安装台的底端设有集气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风扇上所设的吸烟罩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吸风扇设有有两组,且设置的两组吸风扇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连通设置的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除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设置,所述除尘器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烟雾过滤器的输入口连通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烟雾过滤器内内部底端还设有陶瓷过滤板,所述陶瓷过滤板上端设有烟气净化过滤板若干,所述烟雾过滤器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第四连接管,且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连通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抽气泵的输出端连通设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台延伸至所述安装台与所述集气罐的输入端连通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集气罐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第六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六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隧道窑体内部,所述隧道窑体内部的两侧内壁上所设的安装通孔位于隧道窑体的内部端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分管,所述连接分管的一端面均匀连通设有出气管,且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部,所述第六连接管位于所述隧道窑体内部端连通设有第七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与所述第七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隧道窑体内部两端所设的出气管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便于排气的隧道窑,使用时隧道窑体工作时隧道窑腔内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气体,烟雾气体通过隧道窑腔顶端连通设置的通孔流入空腔内部,然后设置的吸风扇对空腔内部的烟雾气体进行吸收排放,能够实现对隧道窑腔内的烟雾气体及时的排放,提高煅烧产品的质量,吸风扇吸收的烟雾气体流入第一连接管内,然后流至第二连接管内,此时第一控制阀打开,使烟雾气体经过第二连接管流入设置的除尘器中,能够对烟雾气体内的粉尘进行清除过滤,然后过滤够的气体经过第三连接管输入至烟雾过滤器中,经过烟雾过滤器中设置的陶瓷过滤板与烟气净化过滤板,将气体进行过滤转化为氧化物气体,此时抽气泵启动通过连通的第四连接管将烟雾过滤器内的氧化物气体抽出,而后经过抽气泵输出端连通的第五连接管输送至集气罐内进行收集存储,以上叙述过程实现了对烟雾气体的回收转化的功能,有效降低了烟物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同时需要对燃烧的煤粉进行助燃时,通过打开第二控制阀,将集气罐内的氧化物气体经过第六连接管与第七连接管输送至连接分管内,氧化物气体经过出气管喷出,改变了以往单点喷煤的弊端,实现了煤粉的充分燃烧,实现了气体回收再利用的作用,并且节省了大量的物力,提高了气体的及时排放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烟雾过滤器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隧道窑体;2、隧道窑腔;3、通孔;4、空腔;5、隔网;6、吸风扇;7、烟雾感应器;8、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安装台;11、除尘器;12、第三连接管;13、烟雾过滤器;14、第四连接管;15、抽气泵;16、第五连接管;17、集气罐;18、第六连接管;19、第二控制阀;20、连接分管;21、安装通孔;22、出气管;23、陶瓷过滤板;24、烟气净化过滤板;25、第一控制阀;26、第七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包括隧道窑体1,隧道窑体1内部设有隧道窑腔2,隧道窑腔2的内部两侧壁上开设有安装通孔21,隧道窑体1的上端内部设有空腔4,空腔4内部底端设有通孔3,通孔3的一端与隧道窑腔2连通,通孔3的上端的设有隔网5,空腔4的顶端贯穿设有吸风扇6,吸风扇6之间位于空腔4顶端设有烟雾感应器7,吸风扇6的顶端延伸至隧道窑体1的顶端外部密封设有吸烟罩,且吸烟罩上连通设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的底端中部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9,吸风扇6上所设的吸烟罩内部设有过滤板,吸风扇6设有有两组,且设置的两组吸风扇6通过第一连接管8连通设置,第一连接管8上连通设置的第二连接管9上设有第一控制阀25,隧道窑体1的右侧设有安装台10,安装台10上端面左侧设有除尘器11,除尘器11的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9连通设置,除尘器11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第三连接管12,第三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烟雾过滤器13的输入口连通设置.
除尘器11的右端位于安装台10的上端设有烟雾过滤器13,烟雾过滤器13内内部底端还设有陶瓷过滤板23,陶瓷过滤板23上端设有烟气净化过滤板24若干,烟雾过滤器13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第四连接管14,烟雾过滤器13的右侧设有抽气泵15,第四连接管14的另一端与抽气泵15的输入端连通设置,安装台10的底端设有集气罐17,抽气泵15的输出端连通设第五连接管16,第五连接管16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台10延伸至安装台10与集气罐17的输入端连通设置,集气罐17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第六连接管18,第六连接管18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9,第六连接管18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隧道窑体1内部,隧道窑体1内部的两侧内壁上所设的安装通孔21位于隧道窑体1的内部端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分管20,连接分管20的一端面均匀连通设有出气管22,且出气管22设置于安装通孔21内部,第六连接管18位于隧道窑体1内部端连通设有第七连接管26,第六连接管18与第七连接管26的另一端与隧道窑体1内部两端所设的出气管22连通设置。
具体的,使用时隧道窑体1工作时隧道窑腔2内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气体,烟雾气体通过隧道窑腔2顶端连通设置的通孔3流入空腔4内部,然后设置的吸风扇6对空腔4内部的烟雾气体进行吸收排放,能够实现对隧道窑腔2内的烟雾气体及时的排放,提高煅烧产品的质量,吸风扇6吸收的烟雾气体流入第一连接管8内,然后流至第二连接管9内,此时第一控制阀25打开,使烟雾气体经过第二连接管9流入设置的除尘器11中,能够对烟雾气体内的粉尘进行清除过滤,然后过滤后的气体经过第三连接管12输入至烟雾过滤器13中,经过烟雾过滤器13中设置的陶瓷过滤板23与烟气净化过滤板24,将气体进行过滤转化为氧化物气体,此时抽气泵15启动通过连通的第四连接管14将烟雾过滤器13内的氧化物气体抽出,而后经过抽气泵15输出端连通的第五连接管16输送至集气罐17内进行收集存储,实现了对烟雾气体的回收转化的功能,有效降低了烟物气体对大气的污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包括隧道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窑体(1)内部设有隧道窑腔(2),所述隧道窑腔(2)的内部两侧壁上开设有安装通孔(21),所述隧道窑体(1)的上端内部设有空腔(4),所述空腔(4)内部底端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一端与所述隧道窑腔(2)连通,所述通孔(3)的上端的设有隔网(5),所述空腔(4)的顶端贯穿设有吸风扇(6),所述吸风扇(6)之间位于所述空腔(4)顶端设有烟雾感应器(7),所述吸风扇(6)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隧道窑体(1)的顶端外部密封设有吸烟罩,且吸烟罩上连通设有第一连接管(8),所述第一连接管(8)的底端中部连通设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隧道窑体(1)的右侧设有安装台(10),所述安装台(10)上端面左侧设有除尘器(11),所述除尘器(11)的右端位于所述安装台(10)的上端设有烟雾过滤器(13),所述烟雾过滤器(13)的右侧设有抽气泵(15),所述安装台(10)的底端设有集气罐(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扇(6)上所设的吸烟罩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吸风扇(6)设有两组,且设置的两组吸风扇(6)通过第一连接管(8)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8)上连通设置的第二连接管(9)上设有第一控制阀(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1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9)连通设置,所述除尘器(11)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第三连接管(12),所述第三连接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烟雾过滤器(13)的输入口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过滤器(13)内内部底端还设有陶瓷过滤板(23),所述陶瓷过滤板(23)上端设有烟气净化过滤板(24)若干,所述烟雾过滤器(13)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第四连接管(14),且第四连接管(14)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气泵(15)的输入端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15)的输出端连通设第五连接管(16),所述第五连接管(16)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台(10)延伸至所述安装台(10)与所述集气罐(17)的输入端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罐(17)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第六连接管(18),所述第六连接管(18)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9),所述第六连接管(18)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所述隧道窑体(1)内部,所述隧道窑体(1)内部的两侧内壁上所设的安装通孔(21)位于隧道窑体(1)的内部端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分管(20),所述连接分管(20)的一端面均匀连通设有出气管(22),且出气管(22)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21)内部,所述第六连接管(18)位于所述隧道窑体(1)内部端连通设有第七连接管(26),所述第六连接管(18)与所述第七连接管(26)的另一端与所述隧道窑体(1)内部两端所设的出气管(22)连通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37434.7U CN212778602U (zh) | 2020-08-19 | 2020-08-19 | 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37434.7U CN212778602U (zh) | 2020-08-19 | 2020-08-19 | 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78602U true CN212778602U (zh) | 2021-03-23 |
Family
ID=75053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37434.7U Active CN212778602U (zh) | 2020-08-19 | 2020-08-19 | 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786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72126B (zh) * | 2021-07-28 | 2022-07-21 | 林俊榮 | 具後段導流之雙燃燒空間窯體結構及應用該窯體結構的製陶方法 |
-
2020
- 2020-08-19 CN CN202021737434.7U patent/CN21277860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72126B (zh) * | 2021-07-28 | 2022-07-21 | 林俊榮 | 具後段導流之雙燃燒空間窯體結構及應用該窯體結構的製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87767U (zh) | 一种真空隔热节能环保陶瓷窑炉 | |
CN214182230U (zh) | 一种矿热炉烟尘处理反吹吸风内滤大布袋负压除尘系统 | |
CN212778602U (zh) | 一种便于排气的隧道窑 | |
CN105222591B (zh) | 环保冶金炉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420315U (zh) | 一种用于加热炉的热气循环利用装置 | |
CN212253608U (zh) | 一种三风道节能隧道窑 | |
CN207259610U (zh) | 三次反应外置式蜗壳反应器电解烟气净化装置 | |
CN216558354U (zh) | 一种用于石墨电极焙烧的焙烧炉 | |
CN210892747U (zh) | 水泥窑管道烟气脱硝系统 | |
CN214223757U (zh) | 一种烧结砖生产用升降式烧制炉 | |
CN208751301U (zh) | 隧道窑高效节能低氮燃烧及控制排放装置 | |
CN208779474U (zh) | 一种涂装烘房用具有除尘功能的蜂窝陶瓷净化装置 | |
CN218179631U (zh) | 一种瓷器烧制装置 | |
CN219656634U (zh) | 一种瓷砖窑炉尾气余热循环装置 | |
CN213238382U (zh) | 烟气分离装置 | |
CN110160356B (zh) | 一种外热式气密连续回转窑 | |
CN212253617U (zh) | 一种高效余热利用测井双室炉 | |
CN218723222U (zh) | 一种具有废气处理功能的窑炉电炉装置 | |
CN218034375U (zh) | 耐火材料加工用节能型隧道窑 | |
CN222151403U (zh) | 一种喷雾热解系统 | |
CN215766527U (zh) | 陶瓷砖烧制用炉窑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2799655U (zh) | 一种炭活化再生装置 | |
CN210689175U (zh) | 一种十六式环式焙烧窑 | |
CN216132292U (zh) | 磷石膏煅烧炉除尘系统 | |
CN217423263U (zh) | 一种高浓度工业废盐无害化热解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