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2774688U - 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4688U
CN212774688U CN202021138797.9U CN202021138797U CN212774688U CN 212774688 U CN212774688 U CN 212774688U CN 202021138797 U CN202021138797 U CN 202021138797U CN 212774688 U CN212774688 U CN 212774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ump body
pressure pipe
roller
linear recipro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387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波
刘振
陶海军
施俊
陈智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hixian Zil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hixian Zil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hixian Zil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387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4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4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4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压管组件、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软管组件和防回流装置。泵体组件与机器台面板连接,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并列安装在泵体组件中,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进行同步直线往复运动,泵体组件的泵体外罩随着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直线往复运动而伸展或收缩。软管组件和防回流装置分别安装在泵体组件的两侧。压管组件包括双滚轮结构,通过双滚轮结构挤压软管组件以完成流体输送。压管组件、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防回流装置分别独立设置了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省安装空间、对生产区域的层流影响小且气密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背景技术
目前,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大多实行直线式往复运动并采用双滚轮压管的挤压方式、配合截止阀或单向阀实现计量罐装,具有无污染、精度高、软管磨损小、稳定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现有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因需要对泵体内的电机及传动部件实施密封而增加泵体外罩,且使用的是刚性泵体外罩;又因蠕动泵的直线运动行程较长,如此就导致整个泵体位于工作台面之上的体积过大、导致泵体占用空间过大。例如在生物医药的隔离器等生产区域中,若蠕动泵体积过大,则会影响隔离器内的层流风向。
2、现有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在罐装时泵体组件做直线往复运动,泵体内的气流会随着泵体组件运动而流动,因此刚性泵体外罩与泵体之间需要留有一定间隙,以实现泵体组件进行相对运动。但是,由于刚性部件之间难以实现无缝配合,进而增加了泵体内气流的防漏把控难度;尤其是在灭菌要求严格的药品、生物制品或其他特殊要求的生产环境中,如果泵体内的气流流出泵体之外而进入生产区域内,则会对生产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节省安装空间、对生产区域的层流影响小并且气密性好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包括:泵体组件、压管组件、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软管组件和防回流装置;所述泵体组件与机器台面板连接;所述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并列安装在泵体组件中;所述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进行同步直线升降往复运动,泵体组件的泵体外罩随着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直线往复运动而伸展或收缩;所述软管组件安装在泵体组件的一侧,所述防回流装置安装在泵体组件的另一侧,用于压紧和松开软管组件;所述压管组件包括双滚轮结构,通过双滚轮结构挤压软管组件以完成流体输送;所述压管组件、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防回流装置分别独立设置了驱动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泵体座、泵体外罩和固定座;所述泵体外罩的一端与泵体座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密封连接;所述泵体座远离泵体外罩的一端与机器台面板密封连接;所述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通过泵体座和固定座穿设在泵体外罩中,泵体外罩随着压管组件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直线往复运动进行伸展或收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体外罩采用弹性波纹结构;所述固定座与机器台面板接触的端部设有排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组件包括压管驱动组件和压管滚轮组件;所述压管驱动组件包括压管驱动动力部件、压管中间连杆和摆杆,所述压管中间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压管驱动动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和摆杆连接;所述摆杆与压管滚轮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滚轮组件包括压管升降轴和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上设置有双压管滚轮、双滚轮轴、摆杆套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压管升降轴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摆杆套连接;所述摆杆套通过轴承与滚轮轴摆杆连接;所述压管滚轮安装在滚轮轴远离滚轮轴摆杆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安装座与固定座密封连接;所述滚轮安装座设有密封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包括直线驱动组件和直线往复组件;所述直线往复组件的一端与直线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连接;通过直线往复组件实现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和压管组件的同步升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往复组件包括丝杠和光轴,所述丝杠和光轴通过丝杠螺母连接;所述丝杠远离丝杠螺母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直线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光轴远离丝杠螺母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管组件包括弹性软管和管接头,所述弹性软管通过管架组件沿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运动方向布置,并与压管组件形成压管配合;所述弹性软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管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防回流驱动组件、防回流升降组件和防回流阀;所述防回流升降组件的一端与防回流驱动组件连接,防回流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防回流阀连接;所述防回流阀与软管组件配合以进行防回流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采用柔性的可伸缩套替换传统的刚性直线外罩作为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的泵体外罩,使得泵体外罩可以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往复运动而进行拉伸或压缩,并将驱动部件设置于机器台面板下方,有效降了低泵体组件在机器台面板上的体积,降低了蠕动泵的整体高度,节省了安装空间,同时也降低了因泵体体积过大对生产器具内的层流风向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在泵体组件上设置密封的伸缩泵体外罩,使得泵体在运行过程中完全与外界生产环境相隔离;同时通过泵体组件底部的排气口将泵体内的运行气流排至机器台面板之下,有效避免运行中泵体内部所产生的对流气体给生产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提高了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满足药品或生物制品等特殊生产环境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跟传统的直线式泵体外罩与直线式泵体座的配合方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泵体外罩与泵体座的配合方式,大大减小了泵体组件的占地体积,很好的满足了隔离器等特殊工作环境对蠕动泵体积的限制需求。
4、本实用新型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管架组件将软管组件沿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运动方向进行辅助固定,省略了盖板,使得工作软管完全裸露,清洁卫生、更换方便;同时在工作软管两侧采用大小相等的双压管滚轮实现挤压动作,减小了工作软管的磨损、提高了工作软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压管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泵体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泵体组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轴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泵体外罩工作状态原理示意图;其中,图A表示直线往复运动组件上升至最高行程时的泵体外罩示意图,图B表示直线往复运动组件下降至最低行程时的泵体外罩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泵体组件;11、泵体座;12、泵体外罩;13、固定座;2、压管组件;21、压管驱动组件;22、压管滚轮组件;210、压管驱动动力部件;211、压管中间连杆;212、摆杆;220、压管升降轴;221、压管滚轮;222、滚轮轴;223、滚轮轴摆杆;224、轴承;225、摆杆套;226、滚轮安装座;227、密封外壳;228、旋转轴;3、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1、丝杠螺母;32、丝杠;33、联轴器;34、直线驱动组件;35、光轴;4、机器台面板;5、管架组件;6、软管组件;61、弹性软管;62、管接头;7、防回流组件;71、防回流驱动组件;72、防回流升降组件;73、防回流阀;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主要包括:泵体组件1、压管组件2、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软管组件6和防回流装置7。泵体组件1与机器台面板4连接;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并列安装在泵体组件1中。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进行同步直线往复运动,泵体组件1的泵体外罩随着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直线往复运动而伸展或收缩。软管组件6安装在泵体组件1的一侧,防回流装置7安装在泵体组件1的另一侧,用于压紧和松开软管组件6。压管组件2包括双滚轮结构,通过双滚轮结构挤压软管组件6以完成流体输送。压管组件2、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和防回流装置7分别独立设置了驱动组件。如图1所示,压管组件2、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和防回流装置7位于机器台面板4下方的结构部分,通过外壳8与机器台面板4进行螺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采用柔性的可伸缩套替换传统的刚性直线外罩作为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的泵体外罩,使得泵体外罩可以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的往复运动而进行拉伸或压缩,有效降低泵体组件在机器台面板上的体积,降低了蠕动泵的整体高度,节省了安装空间,同时也降低了因泵体体积过大对生产器具内的层流风向的影响。满足在生物制品的隔离器内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设置独立的驱动组件分别对压管组件2、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和防回流装置7进行驱动,既能够根据实际的计量工作需求对各组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灵活调整,又确保了驱动力的高效传递。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泵体组件1包括泵体座11、泵体外罩12和固定座13。为了提高泵体组件1的密封性能,避免蠕动泵运行过程中因泵体内的气流泄漏至泵壳外,污染生产环境,泵体外罩12的一端与泵体座1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13密封连接。通过泵体座11远离泵体外罩12的一端固定在机器台面板4上,实现泵体组件1与机器台面板4的连接。可以理解,泵体座11与机器台面板4的接触边缘也进行了密封操作。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并列设置在泵体组件1中,它们具体是通过泵体座11和固定座13穿设在泵体外罩12中的,因此,泵体外罩12随着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直线往复运动进行相应的伸展或收缩。可以理解,泵体外罩12可以采用弹性波纹管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弹性伸缩往复功能的结构组件,只要能够满足弹性伸缩、减小泵体组件在设备台面板上的体积即可。图5示出了泵体外罩12在工作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图A对应的是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上升至最高行程时的泵体外罩12示意图,图B表示的是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下降至最低行程时的泵体外罩12示意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蠕动泵的运行过程中,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运动状态变化,泵体外罩12的高度也在不断变化。与传统的刚性直线泵体外罩相比,采用伸缩式的泵体外罩可以大大降低泵体组件位于工作台板面上的体积,如在隔离器中工作时,还有效降低了泵体对隔离器内层流风向的影响,同时节省工作台面空间,且方便卫生、清洁美观。
进一步的,为了将蠕动泵运行过程中泵体内产生的对流气体排出,在泵体座11与机器台面板4接触的端部设有排气口(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泵体座11上开设有供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升降轴穿设的孔,也可以通过此孔将泵体内的对流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通过在泵体组件1上设置密封的泵体外罩12,使得泵体在运行过程中完全与外界生产环境相隔离。同时通过泵体座11底部的排气口将泵体内的运行气流排至机器台面板4之下,有效避免运行中泵体内部所产生的对流气体给生产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提高了生产环境的安全性,能够满足药品或生物制品等特殊生产环境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压管组件2包括压管驱动组件21和压管滚轮组件22。进一步的,压管驱动组件21包括压管驱动动力部件210、压管中间连杆211和摆杆212,其中,压管中间连杆211分别与压管驱动动力部件210的动力输出端和摆杆212连接,起到传递驱动力的作用。摆杆212与压管滚轮组件22连接,实现驱动力传递。
进一步的,压管滚轮组件22主要包括压管升降轴220和滚轮安装座226,滚轮安装座226上设置有双压管滚轮221、双滚轮轴222、摆杆套225和旋转轴228。旋转轴228的一端与压管升降轴220连接,另一端与摆杆套225连接。摆杆套225通过轴承224与滚轮轴摆杆223连接。压管滚轮221安装在滚轮轴222远离滚轮轴摆杆223的端部,且压管滚轮221和滚轮轴222都是在滚轮安装座226中平行设置了两个。可以理解,为了更高效的实现压管驱动力传递,升降轴22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机构,只要能够随泵体组件进行轴向升降运动,同时也可以将下端摆杆的扭矩传递至上端摆杆套,即满足轴向直线运动和传递扭矩同时进行的需求即可,例如升降轴220可以设置为光轴或滚珠花键轴;旋转轴228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机构,只要满足旋转压管的需求即可,例如旋转轴228可以采用滚珠花键轴组件。
更进一步的,通过滚轮安装座226与固定座13连接,实现压管组件2与泵体组件1的连接,而为了提高泵体的密封性能,滚轮安装座226设有密封外壳227。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包括直线驱动组件34和直线往复组件。直线往复组件的一端与直线驱动组件3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13连接。由于滚轮安装座226和直线往复组件都与固定座13连接,则通过直线往复组件即可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与压管组件2的同步升降运动。
进一步的,直线往复组件包括丝杠32和光轴35。丝杠32和光轴35通过丝杠螺母31连接,丝杠32远离丝杠螺母3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3与直线驱动组件34连接,光轴35远离丝杠螺母31的一端与固定座13连接。如图3所示,通过丝杠32与光轴35组合形成直线往复组件,通过丝杠32的旋转实现升降,通过光轴35带动压管组件2进行同步升降运动,既有利于简化蠕动泵的结构设置,又有利于提高升降驱动力的传递效率和传动稳定性。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例中,直线往复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机构,只要满足直线往复运动的需求即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组件6包括弹性软管61和管接头62。弹性软管61通过管架组件5沿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运动方向布置,并穿设于压管组件2的两个压管滚轮之间。弹性软管61的两端均设置有管接头62。可以理解,为了实现对弹性软管的固定设置,以提高压管效率和计量精确度,管架组件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器台面板4上,并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设置方向保持一致。通过管架组件5将弹性软管61穿设于两个压管滚轮221中间,实现双滚轮挤压输送,有效减小了弹性软管61的摩擦磨损。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防回流装置7包括防回流驱动组件71、防回流升降组件72和防回流阀73。防回流升降组件72的一端与防回流驱动组件71连接,另一端与防回流阀73连接。为简化结构设置,同时提高驱动力的传递效率,在防回流驱动组件71和防回流升降组件72之间设置了联轴器33实现连接。防回流阀73与软管组件6配合以进行防回流操作。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防回流阀73具体可以是单向阀或夹管阀,或者通断阀,但也不仅限于通断阀和上述阀组。进一步的,防回流升降组件7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机构,只要满足直线往复升降运动的需求即可。例如防回流升降组件72可以采用丝杠组件。
本实施例中,泵体组件1呈竖直方向布置,有效减小整体设备的占地体积。压管升降轴220和直线往复组件的两端分别受滚轮安装座226和泵体座11的限位,起到导向和防止转动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直线往复组件和压管升降轴222均封装于一个泵体外罩12内,确保了蠕动泵工作环境的洁净度。泵体座11密封安装于设备的机器台面板4上,且所有的驱动部件均设置于机器台面板4下方,有效的密封了驱动部件,使得驱动的油污及微粒完全与药品或生物制品生产的洁净环境隔离,同时也减小了泵体组件在机器台面板上的占地体积。
工作时,由直线驱动组件34驱动,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带着压管组件2进行升降运动,泵体外罩12的高度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直线往复运动状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且蠕动泵运行过程中泵体内产生的对流气体不断通过泵体座11底部的排气口排至机器台面板4之下。由压管驱动组件21驱动,以使压管滚轮组件接触、挤压或离开软管组件6,随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带着压管滚轮组件2沿着软管组件6的布置方向运动,以挤压软管组件6完成定量计量作业。在这过程中,防回流装置7也配合直线往复升降运动,与软管组件6进行配合,防止流体回流。
具体的,压管驱动力由压管驱动动力部件210输出至压管中间连杆211,使得压管中间连杆211转动,并通过压管中间连杆211推动摆杆212角度摆动,进而将扭矩传递至升降轴(如滚珠花键轴)220以及安装在升降轴220上的旋转轴(如滚珠花键轴)228;旋转轴228推动摆杆套225角度摆动,进而拉动滚轮轴摆杆223角度摆动,滚轮轴摆杆223摆动时拉动滚轮轴222旋转,进而带动安装在滚轮轴222上的压管滚轮221转动,最终控制两个压管滚轮221压紧弹性软管61,使得弹性软管61两面压紧贴合,且管壁内被分为上、下两腔体。通过直线驱动组件34驱动使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带动压管组件2进行直线上升运动,同时防回流阀73打开;与此同时,由于两个压管滚轮221对弹性软管61挤压产生了压力,使得位于弹性软管61上腔体的流体被挤出弹性软管61,弹性软管61的下腔体则由于软管弹性恢复产生负压而吸入流体。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升降到所需行程后,防回流阀73关闭;压管组件2的驱动力反向输出,控制两个压管滚轮221松开弹性软管61;直线驱动组件34的驱动力反向输出,使得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带动压管组件2下降回位。如此反复循环,实现流体计量输送。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蠕动泵灌装为间歇式的、且通过两个压管滚轮相互滚动实现挤压软管,在降低软管磨损以及提高软管使用寿命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组件(1)、压管组件(2)、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软管组件(6)和防回流装置(7);所述泵体组件(1)与机器台面板(4)连接;所述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并列安装在泵体组件(1)中;所述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进行同步直线升降往复运动,泵体组件(1)的泵体外罩随着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直线往复运动而伸展或收缩;所述软管组件(6)安装在泵体组件(1)的一侧,所述防回流装置(7)安装在泵体组件(1)的另一侧,用于压紧和松开软管组件(6);所述压管组件(2)包括双滚轮结构,通过双滚轮结构挤压软管组件(6)以完成流体输送;所述压管组件(2)、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和防回流装置(7)分别独立设置了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组件(1)包括泵体座(11)、泵体外罩(12)和固定座(13);所述泵体外罩(12)的一端与泵体座(1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13)密封连接;所述泵体座(11)远离泵体外罩(12)的一端与机器台面板(4)密封连接;所述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通过泵体座(11)和固定座(13)穿设在泵体外罩(12)中,泵体外罩(12)随着压管组件(2)和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直线往复运动进行伸展或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外罩(12)采用弹性波纹结构;所述泵体座(11)与机器台面板(4)接触的端部设有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组件(2)包括压管驱动组件(21)和压管滚轮组件(22);所述压管驱动组件(21)包括压管驱动动力部件(210)、压管中间连杆(211)和摆杆(212),所述压管中间连杆(211)的两端分别与压管驱动动力部件(210)的动力输出端和摆杆(212)连接;所述摆杆(212)与压管滚轮组件(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滚轮组件(22)包括压管升降轴(220)和滚轮安装座(226),所述滚轮安装座(226)上设置有双压管滚轮(221)、双滚轮轴(222)、摆杆套(225)和旋转轴(228);所述旋转轴(228)的一端与压管升降轴(220)连接,另一端与摆杆套(225)连接;所述摆杆套(225)通过轴承(224)与滚轮轴摆杆(223)连接;所述压管滚轮(221)安装在滚轮轴(222)远离滚轮轴摆杆(223)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安装座(226)与固定座(13)密封连接;所述滚轮安装座(226)设有密封外壳(22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包括直线驱动组件(34)和直线往复组件;所述直线往复组件的一端与直线驱动组件(34)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13)连接;通过直线往复组件实现所述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与压管组件(2)的同步升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组件包括丝杠(32)和光轴(35),所述丝杠(32)和光轴(35)通过丝杠螺母(31)连接;所述丝杠(32)远离丝杠螺母(3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33)与直线驱动组件(34)连接;所述光轴(35)远离丝杠螺母(31)的一端与固定座(1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组件(6)包括弹性软管(61)和管接头(62),所述弹性软管(61)通过管架组件(5)沿着直线往复运动组件(3)的运动方向布置,并与压管组件(2)的双滚轮结构形成压管配合;所述弹性软管(61)的两端均设置有管接头(62)。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回流装置(7)包括防回流驱动组件(71)、防回流升降组件(72)和防回流阀(73);所述防回流升降组件(72)的一端与防回流驱动组件(71)连接,另一端与防回流阀(73)连接;所述防回流阀(73)与软管组件(6)配合以进行防回流操作。
CN202021138797.9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Active CN212774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8797.9U CN212774688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38797.9U CN212774688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4688U true CN212774688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4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38797.9U Active CN212774688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46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5513A (zh) * 2021-09-26 2021-12-10 湖南执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5513A (zh) * 2021-09-26 2021-12-10 湖南执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式持续灌装蠕动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74688U (zh) 一种带伸缩式泵体外罩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WO2024093343A1 (zh) 往复动力组件及泵机构
CN201152237Y (zh) 一种活塞的带动机构
CN215170664U (zh) 一种密封性较好的隔膜泵
CN107246379A (zh) 一种直线式高精度蠕动泵
CN101666308B (zh) 往复式橡胶隔膜液压泵
CN211623677U (zh) 一种双滚轮旋转式高精度蠕动泵
CN210509543U (zh) 一种电动隔膜泵
CN212928144U (zh) 一种带弹性压管结构的双滚轮直线式蠕动泵
CN216922465U (zh) 往复泵柱塞密封液压压紧装置
CN217080768U (zh) 一种用于液压泵的自润滑装置
CN215172124U (zh) 一种立式减速机自润滑结构
CN214007472U (zh) 一种具有波纹管状隔膜件的柱塞泵
CN212615287U (zh)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CN2432358Y (zh) 聚合物注入螺杆泵
CN207989247U (zh) 一种气动轻型泥浆泵
CN109139436B (zh) 一种直线式蠕动泵滚轮传动装置
CN111980892A (zh) 一种直线式动管蠕动泵
CN212717027U (zh) 新型高压关节轴承联动结构管塞泵
CN201574911U (zh) 隔膜液压泵的隔膜驱动机构
CN203201745U (zh) 双腔双作用气泵及带有该气泵的擦玻璃机器人
CN220337015U (zh) 双缸柱塞泵
CN213832257U (zh) 一种包装机的从动轴
CN220378420U (zh) 一种串联式柱塞泵
CN221810928U (zh) 一种检测开关自动换向增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0129 room 607, building 4, Xingwei Chuangxin garden, No.57, south section of Huangxing Avenue, Langli street,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Zhix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129 room 607, building 4, Xingwei Chuangxin garden, No.57, south section of Huangxing Avenue, Langli street,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ZENITHSUN INTELLIGENCE QUANTITATIV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