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9241U - 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79241U CN212679241U CN202020444006.9U CN202020444006U CN212679241U CN 212679241 U CN212679241 U CN 212679241U CN 202020444006 U CN202020444006 U CN 202020444006U CN 212679241 U CN212679241 U CN 2126792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rod
- sleeve
- sacroiliac joint
- joint scr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定位机构A和瞄准机构B;所述定位机构A和瞄准机构B配合连接;所述定位机构A具体包括定位横杆、定位滑块、定位螺栓、定位杆;所述瞄准机构B具体包括C型臂、滑槽和套筒。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瞄准器进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时,仅需要正位透视监视下植入,具有植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方法透视少、植入螺钉方法简单、植入螺钉安全、准确度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骶髂关节骨折或分离属于骨盆后环不稳,临床常见,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以往是切开后采用前方或后方钢板螺钉内固定,但手术损伤较大、出血较多。近来,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逐渐成为新的内固定方法,该方法属于微创手术,其螺钉通道周围为重要的腰骶神经和髂血管,一旦螺钉植入偏差较大,则可能发生严重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现有的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方法,需要在骨盆入口位、出口位和骶椎侧位像或加斜位像反复多次透视,才能确定穿刺针位置和植入螺钉是否正确,因此,手术者需要熟悉相关解剖成像特点和经验较丰富医师才能开展,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具有学习曲线,植入螺钉质量与术者经验有关,目前仅在部分较大医院开展这项手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普通透视下植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方法需要在骨盆入口位、出口位和骶椎侧位像等多种位置透视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采用该设备进行骶髂关节螺钉植入时透视少、植入方法简单、安全、精确,容易快速掌握和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包括定位机构A和瞄准机构B;所述定位机构A和瞄准机构B配合连接;
所述定位机构A具体包括定位横杆、定位滑块、定位螺栓、定位杆;所述定位横杆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定位滑块,定位滑块与定位横杆滑动连接,每个定位滑块上方均通过定位螺栓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滑块内分别设有定位杆;
所述瞄准机构B具体包括C型臂、滑槽和套筒;所述C型臂一端与上述一根定位杆滑动旋转连接;C型臂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中空,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角度并固定在C型臂上。
所述定位杆具体包括定位杆本体、定位器和定位针;所定位针位于定位杆本体下端,定位器能够在本体下端上下移动。
所述定位器为膨大有螺纹的螺母,具体根据术前CT测得的患者骶椎后方侧块中央骨面与骶髂关节螺钉中心轴的距离,调整定位器在定位杆本体上的位置,使定位杆的定位针长度与此距离一致(即为插入骶椎骨内的距离d),实现瞄准器B的出口与螺钉通道中心轴精确定位的目的。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A上的定位针尖部定位于骶椎侧块中央的骶髂关节螺钉通道处。根据文献研究和影像学测量结果,在冠状面,第一骶椎的螺钉通道中心轴位于第一骶椎的椎体上缘与第一骶孔连线的中央,第二骶椎的螺钉通道对应于第二、第三骶孔连线的中央。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正位透视成像上,第一骶椎的定位针尖部定位于第一骶椎的椎体上缘与第一骶孔连线中央的水平线与侧块中央的垂直线的交点,第二骶椎的定位针尖部定位于第二、第三骶孔连线中央的水平延长线与侧块中央的垂直延长线的交点。
所述定位横杆的长度为15-25cm;定位杆的长度为15-25cm;套筒的长度为为5-8cm;
所述定位针的直径为2mm;定位器的直径大于定位针的直径;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2mm。
还包括通孔和固定螺钉;所述C型臂一侧开有通孔,C型臂能够通过通孔沿着定位杆上下滑动,并通过固定螺钉固定。
所述滑槽具体包括侧槽和C型槽;侧槽贯穿C型臂侧面,形状与C型臂侧面一致;C型槽贯穿上下两面,并与侧槽连通;所述滑槽的截面为十字形。
所述套筒具体包括套筒本体、定位组件、固定螺母和定位短杆;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套筒本体内部,定位组件两侧设有定位短杆,定位组件中空;入口杆本体通过定位短杆与套筒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短杆穿透套筒本体,通过旋转于定位短杆上的固定螺母将套筒固定于滑槽内。
所述定位杆和C型臂上均设有刻度。
所述套筒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朝向和与C型臂的相对位置。使用时,保证套筒的延长线与定位杆交点位于定位杆的尖端。具体根据该患者术前CT水平面成像图测得的该侧骶髂关节螺钉通道中心轴在水平面(横断面)成角度数(e角),和冠状面成像图测得的该骶髂关节螺钉通道中心轴在冠状面成角度数(f角)。使用时,利用C型臂一端与患侧一根定位杆旋转连接,使瞄机构C型臂纵滑槽轴线与定位横杆的成角与e角一致,调整瞄准机构C型臂滑槽上套筒的位置使之与定位杆的成角与f角一致,并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保持这个方向的套筒经皮插入导针到骶髂关节的骶骨侧定位杆尖部,随后选择合适长度空心螺钉沿导针拧入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实现植入螺钉方向与螺钉通道中心轴吻合度较高的目的,达到精确植入螺钉的效果。
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具体的固定方法,仅在正位透视成像监视下置入定位机构A的定位杆,在瞄准机构B的套筒植入导针到定位杆的定位针针尖,然后沿导针植入空心螺钉,常规并不需要侧位或斜位透视成像监视植入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定位瞄准器进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时,仅需要在正位成像上植入螺钉,具有植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方法透视少、植入螺钉方法简单、植入螺钉安全、准确的特点,避免了无定位瞄准器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需要在骨盆出入口位、出口位和骶椎侧位像或加斜位像等多种位置反复多次透视的缺陷,也避免了植入螺钉的质量差异较大、与术者经验有关、存在学习曲线等缺陷,因此较普通透视下植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方法更容易快速掌握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人体骶髂关节手术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定入的螺钉位置示意图。
图6是另一种本实用新型装置定入的螺钉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骶椎侧块中央后方骨面与骶髂螺钉中心轴距离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e角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f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横杆;2、定位滑块;3、定位螺栓;4、定位杆;4-1、定位杆本体;4-2、定位器;4-3、定位针;5、C型臂;6、滑槽;6-1、侧槽;6-2、C型槽;7、套筒;7-1、套筒本体;7-2、定位组件;7-3、固定螺母;7-4、定位短杆;8、通孔;9、固定螺钉;10、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包括定位机构A和瞄准机构B;所述定位机构A和瞄准机构B配合连接;
所述定位机构A具体包括定位横杆1、定位滑块2、定位螺栓3、定位杆4;所述定位横杆1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定位滑块2,定位滑块2与定位横杆1滑动连接,每个定位滑块2上方均通过定位螺栓3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滑块2内分别设有定位杆4;
所述瞄准机构B具体包括C型臂5、滑槽6和套筒7;所述C型臂5一端与上述一根定位杆4滑动连接;C型臂5上设有滑槽6,滑槽6内设有套筒7;所述套筒7内部中空,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角度并固定在C型臂5上。
所述定位杆4具体包括定位杆本体4-1、定位器4-2和定位针4-3;所定位针4-3位于定位杆本体4-1下端,定位器4-2能够在本体4-1下端上下移动。
还包括通孔8和固定螺钉9;所述C型臂5一侧开有通孔8,C型臂5能够通过通孔8沿着定位杆4上下滑动,并通过固定螺钉9固定。
所述滑槽6具体包括侧槽6-1和C型槽6-2;侧槽6-1贯穿C型臂5侧面,形状与C型臂5侧面一致;C型槽6-2贯穿上下两面,并与侧槽6-1连通;所述滑槽6的截面为十字形。
所述套筒7具体包括套筒本体7-1、定位组件7-2、固定螺母7-3和定位短杆7-4;所述定位组件7-2设置于套筒本体7-1内部,定位组件7-2两侧设有定位短杆7-4,定位组件7-2中空;入口杆本体7-1通过定位短杆7-4与套筒本体7-1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短杆7-4穿透套筒本体7-1,通过旋转于定位短杆7-4上的固定螺母7-3将套筒7固定于滑槽6内。
所述套筒7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朝向和与C型臂5的相对位置。
所述定位横杆1、定位杆4和C型臂5上均设有刻度。
使用时,保证套筒7的延长线与定位杆4交点位于定位杆4的尖端。
所述定位器4-2为膨大的螺母,与定位杆本体4-1的下端螺纹向吻合;根据不同患者和不同骶椎侧块中央后方骨面与骶髂螺钉中心轴的距离d选择不同长度,使与需要插入的定位针4-3的长度一致,以此控制进针的深度。
所述定位横杆1的长度为15-25cm;定位杆4的长度为15-25cm;套筒7的长度为为5-8cm;
所述定位针4-3的直径为2mm;定位器4-2的直径大于定位针4-3的直径;所述套筒7的内径大于2mm。
人体骶髂关节螺钉植入手术位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患者术前行三维CT成像检查,测定患者第一和第二骶椎的骶髂关节螺钉通道中心轴的水平面成角(e角)和冠状面成角(f角),以及骶椎侧块中央后方骨面距离螺钉通道中心轴的距离(d)。麻醉成功后患者俯卧位,先牵拉患肢行牵引复位,骶髂关节复位满意后行正位透视下利用本瞄准器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螺钉植入方向原则上是由后向前(e角)、由外下向内上(f角)。由后向前植入示意图如图5所示,螺钉由外下向内上植入示意图如图6所示。骶椎侧块中央后方骨面距离螺钉通道中心轴的距离(d)如图7。
第一,在正位透视监视下插入定位杆。根据术前CT检查测得的患者该侧骶椎侧块中央后方骨面距离螺钉通道中心轴的距离(d),调整定位器4-2位置使定位针4-3的长度与此距离等长(为插入骶骨侧块中央内的深度)。在正位透视监视下,在患者的左右两侧骶椎侧块后方骨面对称垂直放置定位机构A的左右侧定位杆4,定位针4-3位于:第一骶椎的定位针4-3尖部定位于第一骶椎的椎体上缘与第一骶孔连线中央的水平延长线与侧块中央的垂直延长线的交点,第二骶椎的定位针(4-3)尖部定位于第二、第三骶孔连线中央的水平线与侧块中央的垂直线的交点。然后,将两根定位杆平行、并且垂直于骶骨插入骶椎内(插入深度d)。再后,利用定位螺栓3和定位滑块2将两根定位杆4与定位横杆1进行固定。第二,确定瞄准器进钉套筒的位置。先将C形臂5调至到定位杆的规定位置,使C型臂纵滑槽轴线与定位横杆的成角与e角一致(图8);然后,调整瞄准器B的套筒7位置,使之与定位杆的成角与f角一致(图9),保持这个方向的套筒接触皮肤,最后,分别采用固定螺钉9进行固定C形臂和螺母固定套筒7。第三,经套筒7插入导针和植入螺钉。先经套筒插入导针,导针经皮、经髂骨、经骶髂关节直到骶椎的定位杆4尖部(定位针4-3针尖);根据术前CT检查测得的骶髂关节螺钉通道长度,最后选择合适长度空心螺钉,沿导刺针拧入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
Claims (10)
1.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包括定位机构A和瞄准机构B;所述定位机构A和瞄准机构B配合连接;
所述定位机构A具体包括定位横杆(1)、定位滑块(2)、定位螺栓(3)、定位杆(4);所述定位横杆(1)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定位滑块(2),定位滑块(2)与定位横杆(1)滑动连接,每个定位滑块(2)上方均通过定位螺栓(3)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滑块(2)内分别设有定位杆(4);
所述瞄准机构B具体包括C型臂(5)、滑槽(6)和套筒(7);所述C型臂(5)一端与上述一根定位杆(4)滑动连接;C型臂(5)上设有滑槽(6),滑槽(6)内设有套筒(7);所述套筒(7)内部中空,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角度并固定在C型臂(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杆(4)具体包括定位杆本体(4-1)、定位器(4-2)和定位针(4-3);所定位针(4-3)位于定位杆本体(4-1)下端,定位器(4-2)能够在本体(4-1)下端上下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还包括通孔(8)和固定螺钉(9);所述C型臂(5)一侧开有通孔(8),C型臂(5)能够通过通孔(8)沿着定位杆(4)上下滑动,并通过固定螺钉(9)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所述滑槽(6)具体包括侧槽(6-1)和C型槽(6-2);侧槽(6-1)贯穿C型臂(5)侧面,形状与C型臂(5)侧面一致;C型槽(6-2)贯穿上下两面,并与侧槽(6-1)连通;所述滑槽(6)的截面为十字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所述套筒(7)具体包括套筒本体(7-1)、定位组件(7-2)、固定螺母(7-3)和定位短杆(7-4);所述定位组件(7-2)设置于套筒本体(7-1)内部,定位组件(7-2)两侧设有定位短杆(7-4),定位组件(7-2)中空;入口杆本体通过定位短杆(7-4)与套筒本体(7-1)转动连接;所述定位短杆(7-4)穿透套筒本体(7-1),通过旋转于定位短杆(7-4)上的固定螺母(7-3)将套筒(7)固定于滑槽(6)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所述套筒(7)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朝向和与C型臂(5)的相对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杆(4)和C型臂(5)上均设有刻度(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使用时,保证套筒(7)的延长线与定位杆(4)交点位于定位杆(4)的尖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器(4-2)为膨大螺母,与定位杆本体(4-1)下端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横杆(1)的长度为15-25cm;定位杆(4)的长度为15-25cm;套筒(7)的长度为5-8cm;
所述定位针(4-3)的直径为2mm;定位器(4-2)的直径大于定位针(4-3)的直径;所述套筒(7)的内径大于2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4006.9U CN212679241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44006.9U CN212679241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79241U true CN212679241U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4892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44006.9U Active CN212679241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792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17555A (zh) * | 2020-03-31 | 2020-06-23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20444006.9U patent/CN2126792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17555A (zh) * | 2020-03-31 | 2020-06-23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52210B2 (en) | Rigidly guided implant placement | |
Scarone et al. | Use of the Airo mobile intraoperative CT system versus the O-arm for 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 in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263 patients | |
US7740635B2 (en) |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ing facet screws and fusing adjacent vertebrae | |
EP2187825B1 (en) | Spinal crosslink apparatu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
Foley et al. |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f the lumbar spine | |
US8016835B2 (en) | Rigidly guided implant placement with control assist | |
US8167914B1 (en) | Locking insert for spine stabilization and method of use | |
US7491218B2 (en) |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procedures | |
US20100087823A1 (en) | Pedicle preparation device to assist implantation of pedicle screws | |
CN109674523A (zh) | 骶髂关节贯穿螺钉定位同轴导向器及其组件 | |
CN212679241U (zh) | 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 | |
US20180116733A1 (en) |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ic registration of vertebral bodies | |
Matsukawa et al. | Novel technique for sacral-alar-iliac screw placement using three-dimensional patient-specific template guide | |
CN110693599B (zh) | 一种定圆心旋转半径错距-微创骶髂螺钉定位导向器 | |
CN110693598B (zh) | 定球心多向可调旋转半径错距-微创骶髂螺钉定位导向器 | |
CN211409323U (zh) | 定球心多向可调旋转半径错距-微创骶髂螺钉定位导向器 | |
CN110693600B (zh) | 定圆心-球心万向调节旋转半径错距微创骶髂螺钉导向器 | |
US11896243B2 (en) | Surgical tool guide | |
CN211409324U (zh) | 一种定圆心旋转半径错距-微创骶髂螺钉定位导向器 | |
CN111317555A (zh) | 用于正位透视下经皮植入骶髂关节螺钉的定位瞄准器 | |
CN116585019A (zh) | 一种经皮穿骶髂关节螺钉导航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11772766A (zh) | 椎弓根通道螺钉二维导向器 | |
CN111772770A (zh) | 椎弓根通道螺钉三维导向器 | |
CN211409322U (zh) | 定圆心-球心万向调节旋转半径错距微创骶髂螺钉导向器 | |
CN110876641A (zh) | 组合式双节点错距-微创逆行髋臼后柱螺钉定位瞄准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